从血清学角度看,Rh阴性只有
临床上,习惯将有D抗原者称Rh阳性,而将虽有其他Rh抗原而无D抗原者称为Rh阴性。Rh阴性人中最常见的基因型为ccdee。
可消除检测体系或样本浑浊的方法是
单试剂双波长法:主要是为了消除检测体系或标本的浑浊而设置,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大部分终点分析均用此法。
宽幅管型多见于哪种尿液中
宽大管型由颗粒管型和脂肪管型演变而来,该管型又被称为"肾衰管型"或"昏迷管型"。出现该管型提示肾功能不全。
在尿蛋白定性方法中经典且特异性较好的方法是
加热醋酸法为传统的经典方法,特异性强、干扰因素少,能同时检出清蛋白及球蛋白尿,但敏感度较低,一般在0.15g/L左右。本法能使含造影剂尿液变清,可用于鉴别试验。
尿常规分析标本应在多少时间内完成检验
尿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h内及时送检,最好在30min内完成检验,对不能及时检验的尿标本,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或以适当的方式保存,冷藏或者使用防腐剂保存。
GHb的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多长时间的平均血糖水平
考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的临床意义,GHb反映的是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为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LD是由2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共形成几种同工酶
本题考查LD的同工酶,LD是由2种不同的亚基(M、H)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同工酶,即LD1(H4)、LD2(H3M)、LD3(H2M2)、LD4(H3M)、LD5(M4)。
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原理
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原理是一定波长的光通过溶液时,光线被免疫复合物粒子里颗粒折射,发生偏转,产生的散射光的强度。
精囊炎患者的精液是
黄色脓性精液见于前列腺炎或精囊炎。
临床血清同工酶电泳多采用
本题考查电泳的应用,现在各临床实验室血清蛋白电泳主要采用的是醋酸纤维素薄膜或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主要用于同工酶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复杂,难以解释,除特别的目的外很少用于临床。
临床上检测CK-MB主要用于诊断
本题考查CK-MB的临床意义,CK-MB主要分布于心肌中,临床上检测CK-MB主要用于诊断心脏疾病。
HbF含量增高见于
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的HbA2和HbF均增高。
利用溶血反应作为指示系统,判断抗原抗体是否相对应的试验是
利用溶血反应作为指示系统,判断抗原抗体是否相对应的试验是补体结合试验(CFT)。
下列关于贫血的论述,正确的是
慢性失血造成全血内铁丢失增高,引起缺铁性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
白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0×10/L。
临床药物浓度检测的首选方法
药物分子一般都是小分子物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适于小分子抗原的检测。
肾脏对钠的调节是
本题考查钠代谢的调节,钠代谢的调节主要通过肾脏,肾对钠的调节是表现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符合AML-M2b型白血病特点的是
AML-M2b以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细胞主要形态特点为核发育明显落后于胞质。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如下,但除外
以下哪一类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容易浸润组织
MPO标记阳性的白血病细胞一般不会出现在下列哪种白血病中
MPO是髓系所特有,ALL不表达MPO。
血清学分型法(微量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CDCtest)临床上可应用于
微量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可用于HLA分型。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
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停留在较早阶段为急性白血病,相反分化障碍停滞在较成熟阶段则为慢性白血病。
常规精子计数时,得中央大方格内5个中方格精子数N,则计算公式为
精子计数-5个中方格内精子数×10。
HDL-C在何水平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考查HDL-C的参考范围,CEP-ATPⅢ文件制订HDL-C<1.03mmol/L(40mg/dl)为减低,≥1.3mmol/L(50mg/dl)为理想水平;≥1.55mmol/L(60mg//dl)为增高,具有预防AS发生的保护作用。
胆固醇升高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考查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如果作为一个诊断指标来说,它既不够特异,也不够敏感,所以不能作为诊断指标,只能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而最常用做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发病估计、治疗观察等的参考指标。
细菌H-O变异指细菌的哪种结构的变化
H抗原存在于鞭毛蛋白,不耐热,60℃ 30分钟即被破坏。细菌失去鞭毛后,运动随之消失,同时O抗原外露,即H-O变异,属于鞭毛变异。
副溶血性弧菌培养基为
副溶血性弧菌的营养要求不高,但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适量NaCl,NaCl最适浓度为35g/L,无盐或100g/L NaCl培养基中不生长。
用于A群链球菌与非A群链球菌的鉴别试验是
杆菌肽试验用于A群链球菌与非A群链球菌的鉴别,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
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试验
凝固酶试验是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指标,金黄葡萄球菌为阳性。
糖皮质激素在肝细胞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是
糖皮质激素在肝细胞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是四氢皮质醇。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第三群主要是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在35~450fL将白细胞分为3群,左侧峰又高又陡为淋巴细胞峰,最右侧峰又低又宽为中性粒细胞峰,左右两峰间的谷区较平坦为单个核细胞峰。
有关细菌在血琼脂上的溶血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细菌产生的溶血素可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α溶血;菌落周围有2~4mm宽的透明溶血环,称β溶血;在菌落周围无溶血环的称γ溶血。
CD4细胞是指
效应T细胞分为2类,其一是Thl型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其二是CD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
与I型超敏反应有关的疾病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对桥本甲状腺炎有诊断意义的自身抗体是
临床对桥本甲状腺炎鉴别诊断的检查多种,最有意义的是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
产生补体的主要细胞是
产生补体的主要器官是肝脏,主要细胞是巨噬细胞。
免疫浊度法中,试剂中常含有PEG(或PVP),其作用是
聚乙二醇(PEG)属于非离子型亲水剂,增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肝细胞性黄疸时,患者可能出现
因肝细胞损伤,致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功能受损,但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UCB转变为CB;胆素原肠一肝循环受损,UBG可轻度或明显增高,尿胆素阳性。
人类ABO血型属于
考察"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的分类"。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抗原称为同种异型抗原。
艾滋病免疫学检查一般包括
免疫标志法中,检测HIV抗体为常用,先用ELISA做初步筛选试验,阳性者再用免疫印迹法做确证试验。HIV主要侵犯T细胞,可以检测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衣原体生活周期中具有高度感染性的阶段是
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当细胞外原体与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吸附后,通过细胞的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形成吞噬小泡。原体在泡内变软,增大为网状体。约8h后,网状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聚集,构成各种形状的包涵体。感染18~24h后,网状体浓缩形成具有坚韧细胞壁的原体,最后随宿主细胞破裂而释出,再感染新的易感细胞,开始新的发育周期。
患者,男,33岁,脑脊液标本放置24h后,表面形成纤细网状薄膜,涂片抗酸染色后镜下查见红色的分枝杆菌,该患者最可能是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为:外观毛玻璃样浑浊,标本放置12~24h后表面形成纤细网状薄膜,涂片或培养可找到抗酸杆菌。
下列关于HCT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血细胞比容(HCT或PCV)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比值。
蛔虫病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为
蛔虫产卵量大,容易辨认,直接涂片法容易检出。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主要见于
在本题的5个选项中,只有恶性淋巴瘤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下列哪种病原体在AIDS病人粪便中可检出并可导致严重腹泻
AIDS病人粪便中可检出隐孢子虫,其可导致严重腹泻。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易出现溶骨效应。
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ITP
ITP无凝血因子缺乏,故APTT、PT均正常。
关于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漏出液中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中中性粒细胞增高主要常见于化脓性积液、早期结核性积液;嗜酸粒细胞增高主要见于血胸、气胸、肺梗死、真菌或寄生虫感染等。
患有菌群交替症的病人,粪便的致病菌常为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可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草兰阴性杆菌数量严重减少甚至消失,而葡萄球菌或真菌等明显增多,粪便中球菌/杆菌比值变大。
关于氯醋酸AS-D萘酚酯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在本题的5个选项中,只有单核细胞呈阳性符合题意。
粪便标本为脓血便,显微镜下可找到巨噬细胞,可能的诊断是
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吞噬细胞。因此,吞噬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依据。
下列有关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论述,错误的是
原发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率男性低于女性。
血友病检查的确诊试验是
STGT及纠正试验为筛查试验,凝血因子活性检测为确诊试验。
关于有核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正常成人外周血液中不能见到有核红细胞,1周之内婴儿的血涂片可见到少量,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属病理现象。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主要靠哪一种物质移动来维持
本题考查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的平衡维持,当出现压差时,主要靠水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平衡。
用酶法测定代谢物浓度的反应级别是
本题考查代谢物浓度酶法测定.代谢物浓度酶法测定要求待测物浓度[S]应远小于其米氏常数Km,此时任何时刻的反应速度v= V[S]/Km,呈一级反应动力学。
下列哪项不是酶的特性
本题考查酶的基本概念,酶是生物催化剂,它通过降低活化能而增高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的参考值为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的参考值为0~5/HPF。
新生儿毛细血管采血部位是
婴幼儿手指部位局限,可采集大躅趾或足跟内外侧缘血液,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
库欣综合征引起的代谢改变一般不包括
库欣综合征时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
做细菌培养用尿液标本基本要求是
清洁外尿道口以后,在不间断排尿过程中,弃去前、后时段的尿液,以无菌容器只接留中间段的尿液,一般用于细菌培养。
根据WHO(2001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浓度为
考查DM的诊断标准(2001年):①三多一少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②FPG≥7.0mmol/L;③OGTT2h血糖≥11.1mmol/L;以上3项均可单独用来诊断DM,但其中任一种出现阳性结果,日后都须用任意一种复查才能确诊。
以下改变不符合缺铁早期实验室指标的是
储存铁耗竭是铁缺乏症的最早阶段。在此阶段,储存铁减少或消失,但血清铁和血红蛋白仍维持正常。
按红细胞形态分类,缺铁性贫血属于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是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特征。
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的3个阶段是
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由趋化、吞噬、胞内杀灭作用等3个阶段组成。
低血钾的阈值(mmol/L)是
本题考查低血钾的概念,血清钾低于3.5mmol/L以下,称为低钾血症。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要点是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POX为阳性,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阴性。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依据,主要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发光反应体系和标志物不同分类。
产生高钙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激素总的作用是促进溶骨,提高血钙;促进磷的排出,钙的重吸收,进而降低血磷,升高血钙。
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
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正常值为60%~80%。
区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最好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粒细胞白血病时a-NAE染色阳性,不被NaF抑制,而单核细胞白血病时α-NAE染色阳性,但被NaF抑制。
急性白血病FAB分型中,ALL-L2的特点是
ALL-L2特点为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胞质较多,蓝色,核型不规则,核仁清楚。
正常阴道分泌物中可见大量
乳酸杆菌是阴道正常菌群,对维持女性生殖道健康有重要意义,正常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中可见大量乳酸杆菌。
下列描述哪种为2型糖尿病的特征
考查2型糖尿病的特点,其特点之一是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低或稍高,服糖后呈延迟释放。
血管内溶血的特点是
血管内溶血有一些独一无二的表现,如游离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等。
进行OGTT时,抽血的正确时间顺序的是
考查考生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知识点的掌握,OGTT试验前病人应禁食10~16h,坐位取血后5min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min取血一次,共4次,历时2h。
HDL-c降低可见于以下情况,除了
考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HDL-C升高还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导致血清球蛋白增高的疾病是
本题考查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浆蛋白质变化,多发性骨髓瘤特征为骨髓浆细胞瘤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D或IgE)过度增生。
沙门菌可引起
一般不用做测定血清脂肪酶活性的方法是
一般用做测定血清脂肪酶活性的方法有滴定方法、比色方法、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方法。
下列哪种寄生虫可自体感染
当患者由于雌虫及卵的刺激用手搔抓肛门时,虫卵可经污染的手指造成自体感染
哪种疾病患者可检测出甲状腺激素和TSH均升高
垂体TSH分泌细胞腺瘤患者甲状腺激素和TSH均升高。
因抗原抗体比例不恰当而不出现沉淀的现象称为
抗原抗体特异反应时,因为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所导致的无沉淀生成的现象称为带现象。若抗体过剩称为前带;若抗原过剩称为后带。
单向琼脂扩散法最常用于
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利用抗体加入琼脂糖内,待测抗原从局部向琼脂内扩散,在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区域形成沉淀,故可以进行抗原定量。
显微镜检查尿管型时,应观察多少个低倍镜视野
遵循尿沉渣检查标准化要求: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检查管型,应在观察20个低倍镜视野。
关于自身免疫病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耐受有关,这决定了其病程较长,多为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出现。
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菌体呈
结核分枝杆菌为抗酸阳性菌,经抗酸染色呈现初染的红色。
下列哪一项是衣原体的繁殖型
始体为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代谢活泼,不能自胞外存活,无感染性。
培养白假丝酵母菌用
1.沙保培养基即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pH4.0~6.0,可一般细菌不易生长,可防止细菌污染。
2.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而庖肉培养基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谷胱甘肽,具有还原性,造成厌氧环境,故适于培养厌氧菌。
3.结核杆菌营养要求较高,必须在含有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及某些无机盐的罗-琴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良好。
培养破伤风梭菌用
1.沙保培养基即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pH4.0~6.0,可一般细菌不易生长,可防止细菌污染。
2.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而庖肉培养基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谷胱甘肽,具有还原性,造成厌氧环境,故适于培养厌氧菌。
3.结核杆菌营养要求较高,必须在含有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及某些无机盐的罗-琴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良好。
培养结核杆菌用
1.沙保培养基即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pH4.0~6.0,可一般细菌不易生长,可防止细菌污染。
2.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而庖肉培养基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谷胱甘肽,具有还原性,造成厌氧环境,故适于培养厌氧菌。
3.结核杆菌营养要求较高,必须在含有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及某些无机盐的罗-琴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良好。
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连续检测法的读数方式为
1.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连续检测法的读数方式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各吸光度值。
2.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
3.自动生化分析仪一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终点附近读2个检测点取均值。
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
1.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连续检测法的读数方式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各吸光度值。
2.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
3.自动生化分析仪一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终点附近读2个检测点取均值。
自动生化分析仪一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
1.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连续检测法的读数方式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各吸光度值。
2.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
3.自动生化分析仪一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终点附近读2个检测点取均值。
显微镜检查尿细胞时,应观察多少个高倍镜视野
遵循尿沉渣检查标准化要求: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检查管型,应在观察20个低倍镜视野。
脑脊液静置12~24h后出现薄膜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1.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2.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5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3.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6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脑脊液静置1~2h后出现凝块或沉淀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1.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2.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5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3.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6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见于
1.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2.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5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3.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6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