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简支空心板梁桥桥面高21.75m,板厚60cm,桥面铺装厚12cm,设计洪水位标高16.5m,施工水位标高12.25m,低水位标高7.8m,则该桥梁高度为()m。
2023教材P104;2022教材P102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桥梁高度,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桥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桥梁施工的难易性。根据定义,桥梁高度=桥面标高-低水位标高=21.75-7.80=13.95m
下列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料中,属于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是()。
教材P86页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加热施工式填缝料主要有沥青玛脂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等。
沥青路面透层施工中,透层油洒布后待充分渗透,一般不少于( )后才能摊铺上层。
2023教材P65;2022教材P63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透层施工注意事项,透层油洒布后应待充分渗透,一般不少于24h后才能摊铺上层,但也不能在透层油喷洒后很久不做上层施工,应尽早施工。
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 )明洞两类。
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两大类。
在工程管理曲线中,当实际支付线低于计划线时,表明( )。
2023教材P223;2022教材P218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工程管理曲线,工程管理曲线线形像“ S”形,故将工程管理曲线称为“ S”曲线。“ S”曲线是以时间为横轴,以累计完成的工程费用的百分数为纵轴的图表化曲线。一般在图上标注有一条计划曲线和实际支付曲线,实际支付线高于计划线则实际进度快于计划,否则慢;曲线本身的斜率也反映进度推进的快慢。
隧道浅埋段施工严禁采用的方法是()。
本题考查的是山岭隧道施工技术。隧道浅埋段施工,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桥梁浅挖基坑施工中,当土质较差且有较严重流沙现象时,宜采用()排水。
2023教材P132;2022教材P130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桥梁基础施工中的基坑排水方法
(1)集水坑排水法。除严重流沙外,一般情况下均可适用。(2)井点降水法。井点降水法适用于粉、细砂、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的土质基坑,在无砂的粘质土中不宜使用。(3)其他排水法。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用板桩法或沉井法。此外,视工程特点、工期及现场条件等,还可采用帷幕法:即将基坑周围土层用硅化法、深层搅拌桩隔水墙、压力注浆、高压喷射注浆、冻结帷幕法等处理成封闭的不透水的帷幕。集水坑排水法不适用于严重流沙的基坑排水,板桩法与帷幕法适用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
浇筑箱梁混凝土时,对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部位,不适合采用的振捣设备是()。
2023教材P122
浇筑混凝土时,宜根据结构的不同形式选用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式等振动器进行振捣。对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预应力筋锚固区以及其他钢筋密集部位,宜特别注意振捣。浇筑箱梁混凝土时,对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部位,采用平板式振动器不方便施工,振动效果不佳。
某工程项目发生了工程质量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该事故的等级是()。
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及分级标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重大质量事故: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不满1000万元;大型桥梁主体结构垮塌。
关于“平安工地”考核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建设市场管理的相关规定。考核评价遵循“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考核评价分为示范、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
石方填筑路堤的工艺流程中包括:①分层填筑;②检测签认;③振动碾压;④路基整修;⑤路基成型;⑥摊铺平整。其中正确的顺序是()。
本题考查的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石方填筑路堤八道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填料装运、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路基整修。
某三级公路的一个控制点的额标示为BM5,根据《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该控制点是()。
施工测量的工作。水准点(Benchmark,简称BM)是在高程控制网中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其高程的控制点。一般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大类。根据《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的规定,水准点用BM表示,后面的数字5是水准点的编号,选项B、C、D错误。
软土地区路堤填筑时,在软土层顶面铺砂垫层的主要作用是()。
本题考查的是软土地基处治施工技术。在软土层顶面铺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护栏按结构可分为缆索护栏、波形梁护栏、混凝土护栏,其中,波形梁护栏板又分双波和()两种。
本题考查的是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功能与构成。波形梁护栏又分为双波和三波两种。
工程质量检验评分应以()为单元,采用百分制进行。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单元,采用100分制进行。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通常采用D=L*E*C来进行判断,该种方法称为()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对于危险源的风险评价通常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进行判断
关于沥青路面施工安全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本题考查的是陆上作业安全技术要求。选项B,正确的表述应为“换挡必须在摊铺机完全停止后进行”。
招投标时,以下情形关于被否决的说法错误的是()。
2023教材P363;2022教材P357
评标委员会应当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价竞标,并否决其投标。
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后,因有效投标不足3个使得投标明显缺乏竞争的,可以否决全部投标。
通过第一信封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评审的投标人少于3个的,评标委员会可以否决全部投标。
根据《公路工程施T-分包管理办法》,分包工程最初的支付申请应由甲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向乙报送该阶段施工的付款申请单。上述甲乙分别为()。
2023教材P284;2022教材P279
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工程分包合同。分包工程的支付,应由分包人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向承包人报送该阶段施工的付款申请单。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原材料仓的容量应满足()。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设置技术要求。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原材料的堆放要求应满足:(1)凡用于工程的砂石料应按配料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并设置明显标志。分料仓应采用墙隔开,采用石灰或水泥砂浆抹面,仓内地面设不小于1.5%的地面坡度,分料墙下部应预留孔洞。(2)应严格按照规定对现场材料进行标识。(3)料仓容量应满足最大单批次连续施工的需要,还应满足运输车辆和装载机等作业要求。(4)包括储料斗在内的所有地材存放场地必须加设轻型钢结构顶棚。(5)夏季施工时,应有水降温设备。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最大单批次连续施工的需要”。
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总体部署的主要内容有()。
2020教材P194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铲运机的适用,
施工总体部署的主要内容有:(1)建立施工管理机构.(2)施工任务划分:根据工程划分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划分各参与施工单位的工作任务及施工阶段,明确总包与分包、各施工单位之间分 工与协作的关系,确定各单位的主要工程项目和次要工程项目。(3)施工顺序:要在总体上确定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分清主次,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其他,以确保工期,并实现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沉井下沉施工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工程质量检验。沉井施工的实测项目:各节沉井混凝土强度、沉井平面尺寸、井壁厚度、沉井刃脚高程、中心偏位(纵、横向)、沉井最大倾斜度(纵、横方向)、平面扭转角。
关于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本题考查的是地下作业安全技术要求。选项A,隧道施工长度大于1000m时,应制订地质超前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选项C,刚打好的炮眼,不得立即装药。选项D,汽车运送时,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别在两辆车内运送,其间距应相隔50m以外。
排除滑坡体地下水的设施有()。
预制拼装连续箱梁桥的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应根据张拉千斤顶长度、张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以及()计算确定。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施工。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路基边缘压实不足的预防措施有()。
2023、2022教材P47
路基边缘压实不足的预防措施有:①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②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③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④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封层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2023教材P66;2022教材P64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封层的作用
封层的作用:一是封闭某一层起着保水防水作用;二是起基层与沥青表面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联结作用;三是路的某一层表面破坏离析松散处的加固补强;四是基层在沥青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
关于人工挖孔桩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2023教材P135;2022教材P132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挖孔粧施工
挖孔粧施工的安全要求(1)挖孔作业,应详细了解地质、地下水文情况,不得盲目施工。(2)施工前应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每作业班组不得少于3 人,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必须系在孔口。(4)井孔内设100W 防水带罩灯泡照明,电压为12V低电压,电缆为防水绝缘电缆。(5)人工挖孔作业时,应经常检查孔内空气情况。孔内遇到岩层需爆破时,应专门设计,宜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严格控制用药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孔深大于5m 时必须采用电雷管爆破,并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 GB 6722—2014中的有关规定办理。孔内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15min并经检查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施工。
山岭隧道施工常用的方法有()
铲运机不适宜在()中施工。
2023教材P330;2022教材P325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铲运机的适用,在土的湿度方面,最适宜湿度较小(含水量在25%以下)松散砂土和粘土中施工,但不适宜于在干燥的粉砂土和潮湿的粘土中作业,更不宜在地下水位高的潮湿地区和沼泽地带以及岩石类地区作业。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两座单洞分离式隧道施工任务,左线起讫桩号为ZK10+308、ZK10+788,右线起讫桩号为YK10+264、YK10+776,两隧道均为瓦斯隧道,且围岩富含有害物质。根据设计要求,隧道洞内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路面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24cm厚C25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层、10cm厚C15水泥混凝土调平层。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左线:78-308=480m,小于500米,为短隧道;右线:为776-264=512m,为中隧道。(按长度分类:3000、1000、500,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短隧道)。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某标段施工任务,标段内有5座多跨简支梁桥,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20m先张预应力空心板,5座桥梁共计35跨,每跨空心板数量均为20片。施工单位在路基上设置了如图1所示的预制场,所有空心板集中预制,为节省费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求张拉端钢绞线用连接器连接并重复使用。
施工中还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1:施工单位定制了8套模板(外模8套、充气式胶囊内模8套)循环重复用,设定每片空心板预制周期为7天,整个预制施工采取平行流水作业,前20片空心板预制施工横道图如图2:
事件2:施工单位制定的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如下:
(1)预应力张拉采用两套千斤顶、油泵施工,张拉前只需分别对千斤顶、油泵进行检查,即可用于预应力张拉。
(2)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进行校核。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及时拆除外模与内模胶囊,采用与空心板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进行强度评定。
(4)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使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放张。
事件3:空心板预制中,发现有5片空心板顶板厚度只有7cm,设计厚度为10cm,施工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排除了外模板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施工、台座变形等因素,查找到事故原因后,及时解决了问题。
<1> 、写出图1中设施A的名称,并计算单根钢绞线理论下料长度。
<2> 、事件1中,计算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
<3> 、逐条判断事件2中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的正误,并改正错误之处。
<4> 、事件3中,分析空心板顶板厚度不够的原因。
<1> 、 A为横梁,(两连接器之间的长度)单根钢绞线理论长度:2000×4+100×4=8400。
<2> 、 施工工期=34×7+9=247天。
<3> 、
(1)错误。改正:张拉前,千斤顶、油泵应进行配套检验,配套使用。
(2)错误。改正: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3)正确。(“及时”两字有歧义,涉及缺少条件)
(4)错误。改正: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使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放张。
<4> 、内模位置偏差、内模变形导致。
背景:
某新建一级公路工程K11+120~K12+260合同段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路面结构设计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合同段工程与其他工程或已有道路无交叉,依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概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07)编制的该工程施工图预算,其中K11+120~K12+120底基层工程量为:22300m2(底基层平均面积)。
厂拌基层稳定土混合料的定额如下表所示,各定额分项预算价格分别为:
人工:80元/工日;稳定土混合料:162.72元/m3;水泥:400元/t;水:4元/m3;碎石:80元/m3;3m3 以内轮胎式装载机:1200 元/台班;300t/h以内稳定土厂拌设备:1500元/台班。
项目部在施工底基层、基层时采用方法有:
(1)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分一层两幅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采用稳定土摊铺机分一层两幅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项目部于2014年6月至8月完成了该合同段工程所有路面施工,该地区属于冬Ⅲ区,11月进入冬季。
<1> 、写出路面结构设计图中A、B、C的名称。
<2> 、计算K11+120~K12+120段底基层施工需拌制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数量,并计算该部分厂拌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 、该合同段的冬季施工增加费、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和行车干扰工程增加费是否需要计取?并分别写出该三项增加费的计算基数构成。
<4> 、分别判断底基层、基层施工中3个施工方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 、
A为土路肩、B为硬路肩、C为路缘带。
<2> 、
所需数量:22300×(151.15+10.10×3)/1000=4046.34m3
材料费:
方法一:22300×[(16.755×1.117×3)×400+(21+1×3)×4+(220.32+14.69×3)×80]/1000=653158.08元
方法二:22300×0.18×162.72=653158.08元
施工机械使用费:22300×[(0.48×0.03×3)×1200+(0.24+0.02×3)×1500]/1000=25288.20元
<3> 、
冬季施工增加费、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要记取,行车干扰工程增加费不需要记取。冬季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为直接工程费;高原地区和行车干扰费计算基数为人工费加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4> 、
(1)正确。
(2)错误,应分两层进行梯队摊铺。
(3)正确。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