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15题,共15分)

1.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的时期是()。

2.

期末考试后,某历史教师将期末考试试卷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标准,这违反了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 )原则。

3.

梭伦说:“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梭伦改革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4.

1701年英国《嗣位法》规定:“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是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这反映了( )。

5.

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

6.

“清政府被迫在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约,静海寺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下列条款出自该“约”的是( )。

7.

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用“发明民主精义”一语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引用黄宗羲的观点佐证自己的论点。下列各项中钱穆不可能引用的是( )。

8.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馕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9.

唐太宗晚年在回顾自己治国经验时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请你判断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体现了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10.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11.

1945年11月4日,艾奇逊在讲话中含沙射影攻击苏联时,被人民嘘下了台。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后,美国纽约市区百老汇大街贴满了反对丘吉尔的标语,群众还举行了抗议示威。这说明当时美国政府( )。

12.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应以( )为出发点。

13.

1865年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经济时写道:“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工业活动的领域中依赖政府到什么程度。租让权及行政上的控制像噩梦一样压迫他们。”恩格斯的这一分析( )。

14.

以下有关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15.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样式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问答题 (一共10题,共10分)

16.

简要评价洋务运动。

17.

简述两税法的内容。

1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光绪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清政府在直隶、山东、山西等地开始建立农事试验场。这些试验场从美国、日本分别购进了几十种新式农机具,现场试验。但是这些新式农机具使用的还不是机械动力,仍旧是人力和畜力,而且也没有推广到其他地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私人农业技术研究团体或机构。各级部门经常性举行各种学术会议,讨论方法、交流经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被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到1910年,美国已陆续研发出各种较为先进和复杂的农业机械,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摘编自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美两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农业机械化状况不同的原因。(5分)

(3)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3分)

19.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生1:随着国际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师: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生2: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例如,发达国家希望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好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希望既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又能够发展经济,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生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生4: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更提供了便利条件。

问题:

(1)请对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做出评析。(6分)

(2)结合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6分)

20.

简述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21.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及其重要影响。

2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型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分)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3分)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3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 近几十年来,美国政治生活中,布什家族影响颇大,其家族从政至少可追溯四代。布什的曾祖父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布什的爷爷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普雷斯科特之子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先后担任过国会议员、驻联合国大使、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等要职,在里根政府时期连任两届副总统,1989年当上美国总统。时至今日,他的两个儿子又成为美国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长子乔治?沃克?布什的发展轨迹与父亲十分相像,他耶鲁大学毕业后,进入石油业发展,后来担任德克萨斯州州长。后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二儿子杰布?布什连任两届佛罗里达州州长。布什家族的下一代也热衷拓展家族政治版图.老布什的长孙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是家族的政治传人,被称为“布什总统三世”。

问题: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0分)

24.

阅读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两种课堂总结方式,回答问题。

方式一:为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又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就像一粒火种在中华大地上燃起。前仆后继的中国人又开始新的探索,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掀起。

方式二: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有成功的,例如商鞅变法使秦国慢慢强大起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也有失败的,例如我们今天学习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问题:

(1)这是哪两种课堂总结方式?(6分)

(2)请分别说明这两种课堂总结方式的优点。(6分)

25.

下面是某中学历史教师对于“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学习的评价设计。

形式一:要求部分学生借助学校图书室、网络资源收集有关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有关社会生活的相关材料,形成一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相关历史小论文。

形式二:要求部分学生结合本课的所学内容,和教师共同设计一份详实的调查问卷,回到家中向家庭成员和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做好调查记录。

问题:

(1)请结合材料分析该教师采取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哪些?(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历史教学评价还有哪些方式?(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