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35题,共35分)

1.

“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间里念,……”关于写文章的这个意见的提出者是( )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例说……的句子是( )

3.

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6.

依次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像______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______,我无限_______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______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

7.

下列各居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8.

“李老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项是( )

9.

①“宁可站着生,绝不脆着死。”②“万一出了事故,后果将不堪改想。”③“只有先

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几个复句分

向之间的关系是( )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1.

以下关联词语填与正确的一项是( )。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__________它总被人作为宫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冇的人都会为之感动:…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日,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__________烁于枝头,__________归于泥士,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适它__________美__________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12.

下列诗句体现“雄浑”诗风的一句是( )

13.

与“今天我真开心。”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14.

“好一株盛开的紫藤萝……,难道这就是那株给人以精神力量的紫藤萝吗?”这段描写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15.

诗句“一壶浊酒喜相逢,……”的作者是( )

16.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最初的写作场景体现的传统节日是( )

17.

和棋文化有关的成语典故是( )

18.

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最恰当的项是( )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3)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事练达即释道直理

(4)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

19.

下面是位古诗词爱好者……在依次填在横线上,正确的项是( )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②心多自信得宽广③寒箱难抵春色浓④小宁云笺记岁丰

20.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原因是( )

21.

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中写道:“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但它们不等同幸福。”这里“乔装打扮”一词的意思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

22.

江西诗派是宋代……一祖三宗”是指( )

23.

下列关于戏剧理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4.

下列对曹操《短歌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5.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寓言故事,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6.

被马克思称为“行动光明磊落”,“……《失乐园》”的是( )。

27.

下列关于诗歌的知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28.

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29.

下列有关中国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

30.

下列有关外国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1.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2.

下列诗句中所……三项不同的是( )

3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3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问答题 (一共3题,共3分)

36.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兩。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箫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诗人通过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2.试结合全词赏析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艺术表达效果。(4分)

37.

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讲到父亲的话……,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站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辩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形式,……,谈谈对辩论这种教学形式的看法。

38.

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讲到父亲的话……,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站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辩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形式,……,谈谈对辩论这种教学形式的看法。

观点:本案例中,在课堂中引入辩论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既有可取之处值得学习,也有不足之处引人思考

(一)可取之处的《课标》观点

1、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质量。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3.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二)不可取之处的《课标》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五、教学设计(20分)

下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全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一)请用楷体抄写下面的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二)请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教学要求,为《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简案。

(三)请设计本课教学板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自读自悟,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理解词句意思,读懂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感受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的友谊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

生活中你有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给大家介绍。

2、出示课文插图

今天我们的课文也和朋友有关系,看到这张图,你想了什么?

3、板书课题“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领读,纠正读音,让学生用/标出停顿。

2、让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有不懂的地方用笔标出来,同桌交流,小组讨论。

借助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三)精读课文,纵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