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2.

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3.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和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商人,或者使之成为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了( )的认识。

4.

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称之为( )。

5.

对人身心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6.

为使教育学从哲学、伦理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是( )。

7.

揭示( )是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8.

( )提出了 “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是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

9.

“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反映了现代教育的( )特征。

10.

“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 )规律。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 )颁布的。

12.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由( )提出的。

13.

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

14.

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 )。

15.

当代中国所提倡的教育导向思想是( )。

16.

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17.

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 )。

18.

凯洛夫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 )。

19.

一个教师与大约25个学生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为打破沉默,一学生羞怯举手发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安的寂静,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教师从没催促任何学生发言。这一情景发生在罗杰斯倡导的( )的课堂中。

20.

1942年,罗杰斯在他的著作( )中强调咨询过程应当重视当事人认识和改善自我的能力和责任,即“当事人中心”的观点。

问答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课程

22.

智育

23.

教师

24.

教学计划

25.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6.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27.

在你看来,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怎样的?

28.

简述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29.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其优劣?

30.

教师应确立怎样的学生主体观?如何尊重发挥儿童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