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35题,共35分)

1.

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10次刚好记住一个材料,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

2.

把无意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流派是()。

3.

下列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是()。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属于教师义务的是()。

5.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6.

幼儿知道“冬天很冷,最好不要到户外去”。这反映了幼儿()。

7.

我国用“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劝诫人们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是()的具体表现。

8.

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9.

新课程改革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10.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11.

学习动机能够促使个体产生学习行为,表明学习动机具有()。

12.

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身心非常愉悦。这种情绪是()。

13.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14.

学生赵某因考试作弊受到学校记过处分,赵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依照教育法的规定,他有权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15.

人们吃完糖后再吃橘子会感觉橘子是酸的,这是()。

16.

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小明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体现了思维的()。

17.

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不同,遗忘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排列在()的材料容易记忆,不易遗忘;排列在()的材料则容易遗忘。

18.

“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关心集体”是性格特征中的()。

19.

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6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20.

以前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叫()。

21.

课外教育、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

22.

衡量心理测验或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是否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的指标是()。

23.

小学生对乘法运算规则的掌握会有助于其更加熟练地掌握加减运算.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24.

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作者是()。

25.

小学生张某因多次偷窃,被所在学校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对于这一申请,具有审批权的机构是()。

26.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句话反映出古代教育的典型特点是()。

27.

“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28.

身处教学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方法是()。

29.

小贝通过设置学习目标、自我控制、复查等方式来促进学习。他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30.

学校在抗战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访抗日老战士等活动。这些活动体现的德育途径是()。

31.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反映了调控优化课堂教学环境需注意()。

32.

下列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中,不属于发酵工程产品的是()。

33.

成语“百折不挠”体现的意志品质主要是()。

34.

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的教育学家是()。

3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反映的情绪状况是()。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36.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说法正确的有()。

37.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机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38.

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

39.

教育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制约,表现在()。

40.

内控型的学生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将成功归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于自己的疏忽,以下属于内控型的学生的话语是()。

41.

近几年,学校的安全事故频发,某县人民政府和学校认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遂采取以下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42.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以下关于“关爱学生”正确的论述是()。

43.

下列属于有偿法律行为的有()。

44.

关于我国传统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5.

元认知的组成成分有()。

填空题 (一共10题,共10分)

46.

1904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47.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材(教科书)编写的直接依据是__________。

48.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我国的《__________》。

49.

__________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才能产生学习迁移。

50.

心智技能需要分阶段形成,具体包括原型定向、__________和原型内化。

51.

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__________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

52.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__________。

53.

__________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54.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__________和自我调节(或自我监控)三个子系统构成。

55.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学方法方面倡导__________。

问答题 (一共6题,共6分)

56.

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即教师的教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57.

教学过程的功能就是教学功能。

5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2)班女生张某在课上玩手机,罗老师发现后强行收走了手机,并要求张某写检讨书。罗老师看完检讨书认为张某认错态度不够诚恳,立刻把她从课堂上叫到办公室。罗老师对张某说:“够新潮的嘛,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高,有钱你就任性啊还有,你到底还想不想学习,年纪轻轻的就想着谈恋爱……”张某准备开口辩解,但是罗老师制止了她,气冲冲地训斥道:“别辩解了,我已经翻阅了你手机微信里的聊天记录……”张某感到很委屈,跑回家找家长哭诉。

张某的家长了解情况后,带着张某找到了校长。校长先安抚了张某,接着替罗老师诚恳地向家长道歉,还用充满慈爱的话语开导着张某。事后,校长又找到了罗老师,两人就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问题做了充分地交流。

(1)结合案例,分析校长如何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2)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案例中张某的行为。

(3)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案例中罗老师的行为。

5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小学一年级的张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学生总是随便离开座位,不遵守课堂纪律。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张老师专门购买了“红花”印章、“一级棒”印章和一些小卡通画。每当这几个学生上课能坐在座位上、遵守课堂纪律,她就在练习本上加盖一个小红花印章,连续得到三次小红花印章就加盖一个“一级棒”印章,并奖励一个小卡通画作为奖品。一段时间后,班级的课堂纪律有了很大的提升。

结合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分析上述材料。

6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老师班上的刘宇同学上课时常发出怪叫声,面对老师的批评和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刘宇反而非常得意开心,觉得自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后来王老师转变策略,在刘宇发出怪叫声后置若罔闻,并且提前告诉其他同学忽视刘宇的调皮行为。刘宇觉得自己的“演出”没有得到反馈,渐渐失去兴趣,从此不再发出怪叫声。王老师及时当众表扬了刘宇的进步,刘宇从此更加遵守课堂纪律了。

(1)请结合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分析王老师的教育举措。

(2)谈谈如何做好课堂管理。

6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林老师为了上好“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青蛙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

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青蛙标本,因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做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

(1)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存在哪些问题

(2)联系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