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2.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3.

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课堂教学是( )。

4.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5.

“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一种( )

6.

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7.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

8.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9.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

10.

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

1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12.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

13.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 )。

14.

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 x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15.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哪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

16.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17.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

18.

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 )。

19.

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作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

20.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 ~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填空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个体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__。

22.

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

23.

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 }。

24.

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 }。

25.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支持的{ }和准则的总和。

26.

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重新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

27.

{ }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28.

美国{ }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按秩序个别学习。

29.

{ }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

30.

{ }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问答题 (一共11题,共11分)

31.

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32.

问题解决

33.

创造性

34.

聚合思维

35.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36.

去个性化

37.

小学教育心理学

38.

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39.

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是什么?

40.

简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41.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