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15题,共15分)

1.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

2.

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

3.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

奠基人”。

4.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5.

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

6.

( )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7.

教师不准吵闹的学生在下课时间到教室外面玩,并要求其抄写一段课文,如抄写得好才可以解除禁令,这是运用了( )

8.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宄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9.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10.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 )

11.

人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总是先于感知运动的发展,这体现心理发展的特点是( )

12.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

13.

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

14.

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15.

第一个提出发展关键期概念的人是( )

填空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6.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 ()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7.

焦虑症是一种与()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18.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冇以下三个特点:对缘具冇观念性,执行具冇内潜性,()

19.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20.

()指对认知的认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学习或如何学习的知识。

21.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木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

22.

()指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別进行整理、归类组织的方法,又叫群集策略。

23.

理性知识是对木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其形式包括概念和()。

24.

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25.

奥苏仙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的接受学习。

26.

()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木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木质特征,以便突出木质特征的教学形式
称为。

27.

教育心理学研宄的核心内容是()。

28.

影响臼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同时,归因方式也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9.

()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30.

教师在写板书时,安求尽量用口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31.

()是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32.

()是通过教学过稈中的非止式观察搜集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信息。

33.

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34.

小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木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其有()性。

35.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

问答题 (一共7题,共7分)

36.

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7.

简述罗森塔尔效应。

38.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39.

简述心理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40.

简述课堂气氛的类型。

41.

怎样有效地组织教材概括?

42.

用成败规因理论解释规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