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 )

2.

马斯洛认为( )驱动人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接纳、爱护、关注、鼓励等行为。

3.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 )下进行的。

4.

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

5.

( )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管理班级的常用方法。

6.

初中生除了有思维的深刻性,还具有了( )。

7.

一般而言,应引导学生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于( )。

8.

1980年2月12日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方面的法律是( )。

9.

李小明同学今天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想不起来。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 )。

10.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11.

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称为( )。

12.

在学制改革实验中,五四制实验的理论根据之一是:小学( )年制,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教育效益。

13.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应是( )的心理冲突。

14.

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将观察法分为( )。

15.

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

16.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各方面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控制,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地发展的教育原则是( )。

17.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 )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18.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19.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20.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填空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22.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23.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____。

24.

安排课程表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__________。

25.

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_________。

26.

课堂交往障碍包括:__________、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

27.

提出假设指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8.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教育、环境和__________。

29.

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谓之__________。

30.

__________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问答题 (一共9题,共9分)

31.

并列结合学习

32.

无意注意

33.

学习策略

34.

榜样示范法

35.

师生关系

36.

读书指导法

37.

思维品质的特性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8.

教育者

39.

注意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