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4题,共24分)

1.

图1为基因工程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各不同阶段参与作用的成分。根据图示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2

2.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3.

“通过对人体的各结构层次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的目标之一,其中“通过对人体的各结构层次的学习”属于对教学目标()元素的表述。

4.

图1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2

5.

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0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6.

当心脏的房室瓣处于关闭,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时。心脏的房室舒缩状态为()。

7.

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下列属于情感目标水平要求的是()。

8.

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9.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10.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是“生物的特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1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12.

教师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

13.

将图2中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人2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2

1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15.

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6.

刺绣工人不小心被针刺到了右手食指,她迅速缩回右手并感觉疼。以下对该反射的分析错误的是()。

17.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蓝藻以群体形式存在,所以单个蓝藻不是一个个体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④能进行异养的生物不一定是动物

18.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将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③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④都是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

19.

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20.

假设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由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几率是()。

21.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22.

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

23.

教师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时,展示了几幅图片:盛开的花朵、飞翔的鸟儿等。激发了学生兴趣,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入方式是()。

24.

培育马铃薯脱毒苗所采用的生物学技术主要是()。

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25.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6分)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9分)

26.

如图7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的主要系统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2

(1)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指营养物质的__________。(2分)

(2)A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2分)

(3)②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2分)

(4)营养物质和氧气经B系统达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中,__________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3分)

(5)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随血液流经C时,通过__________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6分)

27.

探究南瓜种子

在万圣节前夕,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下次课每人带一个大小适中的南瓜来学校。

课上。在引入环节,教师首先呈现给学生一些介绍南瓜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学生拿来的南瓜是果实,其中含南瓜的栽培历史;关于南瓜一词的来历:南瓜的营养价值、南瓜需要较长的生长季节及丰富的肥料、水分等。

基于以上资料,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解释。

(1)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南瓜中,有多少枚种子?

(2)南瓜的形状是怎样的?

(3)南瓜中种子的数量与南瓜的质量、体积还是密度有关?你推论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面面相觑。然后各有各的推测.于是形成了5种假说。

假说1:南瓜种子的数量与它的质量有关。

假说2:南瓜种子的数量与它的体积有关。

假说.…..

若要验证自己的假说,需要收集证据,于是学生开始分小组制订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实施。教师在教室里放置的材料用具包括水桶、秤、皮尺等,还提供了计算椭球体体积、圆柱体积的公式。每组学生都对南瓜进行了认真的测量。包括质量、体积,并计算出密度。然后,将南瓜剖开.取出所有的种子并计数。数据统计结果出来后,由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设计数据记录表汇总全班数据。表中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姓名、南瓜的质量、体积、密度、种子数量。全班同学都以此表中的数据绘制种子数量与质量、体积、密度等关系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反映的趋势,每组同学判断自己假设的正误。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将结论明确地在全班表达出来。最后阶段是进一步探究和雕刻南瓜装饰以用于学校组织的万圣节晚会。

问题:

(1)此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体现的科学本质有哪些?(10分)

(2)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科学素养内涵有哪些?(10分)

28.

多样的结束技能:

(1)“动物细胞”一节教学结束时,教师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进行比较。

(2)“高级神经活动”一节结束时,教师提出问题·:小孩第一次打针会哭起来,小孩看见针就哭,小孩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哭,小孩听说打针就哭。以上四例各属于什么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的,请指出是第几信号系统的反射?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总结点评。

(3)教师讲完“叶序”以后展示了天竺葵的盆栽实物及照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天竺葵相邻两节的叶片总是不相互遮盖的,植物界中这种叶镶嵌的现象可使植物获得更多的阳光。接着教师介绍:研究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有趣的,数学家研究了车前草.发现车前草的叶子排列是按对数螺旋线有规律地排列的.这样的对数螺旋线排列是采用光面积最大的排列方式,有人根据车前草调节叶片接受日光辐射的原理,设计了几十层大厦,使每个房间都能得到温暖。

问题:

以上材料中教学所使用的结束技能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20分)

29.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某中学生物教师对“血液循环”的教材分析如下:

血管是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心脏观察的分组实验的指导与组织,心脏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心脏的瓣膜的开放方向与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做好三个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观察哺乳动物猪或羊心脏的结构,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依次向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内注水,观察水从何处流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挂图和模型的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关于血管部分:结合课上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分组实验及三种血管的挂图,加深对三种血管管壁的结构和血管内血流速度的识记效果。在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时,最好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使观察有的放矢,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要求:

(1)根据材料的介绍设置引导学生观察血管的简略步骤及诱发学生思考的问题。(15分)

(2)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三种血管的讲解思路。(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