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下列关于自主学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2.

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  )。

3.

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  )。

4.

下列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5.

下列哪项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

6.

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  )。

7.

盐类水解原理属于(  )。

8.

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  )。

9.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液呈中性。下列有关该中性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

10.

下列表述能突出体现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特殊性的是(  )。

11.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的含义是(  )。

12.

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

13.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

14.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

15.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

16.

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

18.

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  )。

?

19.

“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  )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0.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

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21.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素材1

下面是某教师对“钠与水(或无水乙醇)反应”实验装置的改进:?

下图是改进的“钠与水(或无水乙醇)反应”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图装配好装置。

第二步:止水夹夹在玻璃管和尖嘴管之间的乳胶管处。

第三步:拔掉橡胶塞,滴一滴酚酞于装满水的广口瓶里。

第四步:用镊子将黄豆大的金属钠(其质量约为O.5?g~0.6?g,产生的氢气体积为243?mL~292?mL)塞入橡胶塞的带玻璃管的孔里。

第五步:塞紧橡胶塞.再按图1连接好装置。

第六步:下推玻璃棒,将金属钠推入水里。酚酞水溶液立刻由无色变成红色.证明有NaOH生成。同时产生的气体将水压入可乐瓶。

第七步:钠与水反应结束后,观察刻度线,记录液面高度(即为产生氢气的体积)。打开止水夹,在石墨尖嘴处点燃产生的气体,有淡蓝色火焰,罩上干燥的小烧杯,可以检验产生的气体H2。

素材2

下表是某地区化学教师对“科学视野”栏目使用现状的调查统计。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

注:A:将其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或在教师引领和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或在学生阅读时.组织问答、讨论等;?

B:仅安排一定时间由学生课内自主阅读;?

C:安排学生课外自主阅读;?

D:不在意。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述问题:?

(1)素材1中改进的化学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写出4点)

(2)分析素材2,谈谈该地区化学教师对“科学视野”栏目使用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2.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以下是某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所运用的活动记录表:?

[方法导引]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使用分类、比较和实验等研究方法。

[要求]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安全提示]

1.为了安全,取用钠的量尽可能少(绿豆大小)!必要时给反应容器加盖玻璃片。

2.观察实验现象时,与反应容器保持一定距离。

3.你想做的实验需要教师批准后才能动手操作!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活动记录在评价方面具有哪些功能?

(2)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类型?

(3)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中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使用策略。

23.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

答题情况如下:选择A的几乎没有,选择B的占72%,选择C的占12%,选择D的占16%。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__。

(2)如果你要讲解本题,请写出你的正确解题思路。

(3)请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24.

案例:

下面是张老师关于“元素周期律”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由上节学习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类和有序排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而且以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为代表进行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了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在这基础上,再来探讨同一周期中,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呢?又是如何从金属性很强的碱金属变化到非金属性很强的卤族元素的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元素周期律。

【问题1】我们如何研究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呢?

【学生活动】回忆、再现这几个元素族的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讲解】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其实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要想学习元素周期律,还是要先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些基础知识.就先来回顾一下电子层的含义并介绍其表示方法。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教材第13页图1—7),给学生感性认识,更易于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

【学生活动】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观察教材第13页表1—2,并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情况.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以及电子层的符号表示方法,推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32。

【问题2】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还引起了其他哪些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下面我们以前18号元素为例进行学习。那么对于前18种元素的性质,我们将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呢?

【科学探究】学生完成教材第14页科学探究的表格l,写出元素周期表1一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教师】完成表格2中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

【讲解】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除1、2号元素外,最外电子层数上的电子数重复出现从1递增到8的变化,对于行与行之间元素的性质表现出来的这种规律性变化,我们就称作周期性变化。所谓周期性,就是一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且具有其规律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现象或者事件具有其规律性或者是周期性变化的。例如,在生活中,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从周一到周日七天为一星期,比如今天是星期四,那么七天后还是星期四。

【总结】请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概括结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教师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直接影响着元素的化合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预测一下这些元素的化合价呢?同时说明: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多都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相反,非金属元素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当然,如果是几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有些元素就会表现出正化合价。……那事实上到底是不是我们预测的这样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表格给出主要化合价,分析它们的化合价是不是跟最外层电子数目有着一定的联系?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略

【教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并引起了它们的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接下来。请大家再看看它们的原子半径,这里给出了第二、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数据。由于第一周期只有氢、无所谓变化规律,故不讨论。

【学生观察数据并分析】略

【教师】对于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就不难发现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半径为什么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呢?同学们想想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教师讲解】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那么同理,同族原子,从上而下,有效核电荷数增加不多,随着电子层数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减弱,这样原子半径就逐渐增大了。

【总结归纳】(1)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逐渐升高,最低负价从ⅣA族开始,从一4变到一1。(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反馈练习】略

【结课】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元素的性质又与原子半径有关.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个问题又该如何探讨呢?请同学们下去之后做好预习.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板书设计】略

问题:

(1)根据老师的教学过程,说明所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2)以张老师的教学为例,说明化学理论知识有什么特点与作用。

(3)根据上述教学实例,归纳总结出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可采用哪些学习策略。

25.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化学2》“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片段:?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

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和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环境情况的监测、兰废的治理、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等.都是当今化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要了解环境的污染情况,消除和控制污染以及研究污染物的存在、分布和转化规律.就需要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鉴定.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化学工作者芷承担着繁重的环境监测工作。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

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液)往往含有复杂的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土壤、水源的污染.需要经过多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兼有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两个霞要目的。化学在三废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

1.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工业上常利用它们与一些廉价易得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加以控制、消除或回收利用。请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类型。

2.含氯、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你认为在农村和城市造成的这种水体污染各有什么特点,?并请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污染及治理情况?

3.结合实例.分析和说明在化学实验中如何防止可能造成的室内和室外环境的污染。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5

我们可以设想。实施清洁生产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可以合理使用翻然资源.同时可以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罐的污染。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div>
                                    <textarea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