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关于探究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关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下列最恰当的是(  )。

3.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  )。

4.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5.

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

6.

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

7.

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9.

下列教学目标不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范畴的是(  )。

10.

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实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

11.

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  )。

12.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体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情景素材?(  )

13.

对化学教学实施进行反思时,不属于对化学教学资源进行反思的是(  )。

14.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  )

15.

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

1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7.

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0=0键的键焓AH分别为436 kJ/tool、463 kJ/mol和495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4

18.

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9.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20.

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  )。

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21.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新课程提倡“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化学知识、技能的教学置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之中,还原知识产生和存在的原始面貌。背景素材是化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纽带,背景素材也是化学课堂问题的来源和解决土壤。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真实背景素材与化学课堂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2)在课堂中,教师应如何呈现和使用收集到的真实背景素材,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2.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概念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在化学学科中,物质及其变化本质属性的反应就是化学概念。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科中较为基础的、有广泛应用的化学概念。化学基本原理是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在规律的反映,它能把零散的化学知识按内在的规律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也能使人们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2)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23.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的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摘录。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0(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现在请大家一起踏上探究之路。

【查阅资料】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4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0。,实验现象为溶液变蓝色。则结论为该红色固体中含有Cu20。

方案2:装置如图l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0。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0。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4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原理,对方案l和方案2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2)按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方案2的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该教师在教学时,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并说明教师在采用该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4.

下面是某教师“粗盐提取”的教学片段实录。

学生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5.09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教师提问1:玻璃棒起什么作用?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学生讨论1: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2:过滤食盐水(图2),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再过滤一次。

教师提问2: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学生讨论2: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3: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图3)

教师提问3:加热过程为什么用玻璃不断搅拌滤液?

学生讨论3:得出结论。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试卷4

下面是某教师“粗盐提取”的教学片段实录。

学生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5.09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教师提问1:玻璃棒起什么作用?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学生讨论1: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2:过滤食盐水(图2),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再过滤一次。

教师提问2: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学生讨论2: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3: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图3)

教师提问3:加热过程为什么用玻璃不断搅拌滤液?

学生讨论3:得出结论。

25.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金刚石、石墨和C60。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部分内容如下: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

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天然采集到的金刚石经过仔细研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石头、加工坚硬的金属,以及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等。根据金刚石的用途可以推测金刚石一定很硬。事实上,它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2.石墨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石墨很软。有滑腻感。此外,石墨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我们常常要用到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等,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而它们的结构则与石墨类似。

【实验6—1】

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现象。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具有吸附能力。可以利用木炭的这个性质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也可以用它来吸附有异味的物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的还要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中也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随着社会的发展.活性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时都要用到活性炭.人们还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等等。

【讨论】

结合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科学家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类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已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

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C60分子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C60分子很稳定。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C60的独特结构决定了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与碳单质有关,如石墨电极、玻璃刀、钻石、铅笔芯,学生对于碳单质具有一定的了解。

要求:

(1)谈谈你对该处“碳的单质”的教学价值的认识。

(2)根据上述三个材料,完成“碳的单质”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