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以下有关教学目标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2.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

3.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

4.

化学学习方法中的类比法是由已学知识通过迁移构建新知识的方法二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

5.

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的半径和离子的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离子键越强。K20、Mg0、Ca0三种物质中离子键由强变弱的顺序是()。

6.

“生活中的材料”这个主题属于高中化学课程模块中的()。

7.

某教师在学习苯的结构的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自己对苯分子结构的猜想。有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说:“大家有分歧是允许的,最好能说出自己观点的依据。”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

8.

对CH3Br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9.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下列最应引起重视的是()。

10.

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4

11.

良好的化学学习情境所具有的特征是( ) 。

①直观性 ②真实性

③复杂性 ④启迪性

12.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老师经常采用即时表现评价,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即时表现评价()。

13.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4

各容器中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与反应温度如表1所示,反应过程中甲、丙容器中 C0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

依据下列说法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

15.

下列各物质能构成缓冲对的是()。

16.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是()。

17.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最早发现并提纯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结构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4

1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4

19.

实验者是化学实验的主体,其根本属性是()。

20.

下列有关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21.

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是高中阶段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篇,生活中对于钠的相关应用也极为广泛。

请结合化学相关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

(2)请以钠与水的反应为例,说明如何采用观察、实验和思考等多种感官相结合的学习策略学习钠和水这一化学反应。

2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3)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得到哪些发展

23.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利用图6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4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24.

【胶体的课堂导入】教师上课用PPT展示图片,万道金光射到森林中的景象(丁达尔现象),

三角洲的形成(胶体的凝聚),黄山晨雾美景,工厂上方浓烟(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气溶胶)等,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什么吗这些物质是怎么形成的吗”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觉得特别有意思,已经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说:“我们这节课来学习胶体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上面的那些疑问就可以迎刃而解。”

【原电池的课堂导入】教师说:“首先,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天满载着精选铜矿砂的‘阿纳吉纳号’货轮正向日本海岸行驶。突然,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船员们惊呼——漏水了。

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会漏水呢是货轮和其他船只相撞了.还是触及了水底的暗礁都不

是,是钢制船体因腐蚀漏水了吗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和船上所装的货物——精铜矿砂有关。为什么精铜矿砂可使钢板出现漏洞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就可解释这个问题。”

问题:

(1)什么是课堂导入

(2)教师课堂行为中,对课堂导入有何要求

(3)现代中学化学课堂导人类型主要有哪些材料中的老师分别采用的是哪种导人类型

25.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标准: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1》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化学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片段节选:

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4

可以看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我们再看以下反应: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4

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物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钠与氯气的反应属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试卷4

又如.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属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从它们的原子结构来看,氢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获得(或偏向)电子的过程。

要求: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2)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