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这体现了课外活动的( )。

2.

教学中使用地球仪做教具体现了( )教学原则。

3.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l2~l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

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

5.

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这是人的身心发展( )的要求。

6.

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

7.

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8.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9.

孔子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体现了哪条德育原则( )

10.

在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等。这些知识属于( )

1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与下列选项中哪个是相同的( )

12.

北京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发明了一种充气雨衣。雨衣下面是一个气圈。充气后雨衣张开,雨水便不会灌进鞋子了。这一充气雨衣的构想,是从芭蕾舞旋转的长裙和游泳圈得来的。这种构想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

13.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14.

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 。

15.

以己度人,认为自己身上有什么特点别人也会有。这属于( )。

16.

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说明人格具有( )。

17.

小朋友在观看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后,模仿红太狼用平底锅打人的行为属于( )。

18.

当今社会的小学教育.出现了对儿童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19.

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

20.

我国教育的根本特点是( )

问答题 (一共6题,共6分)

21.

简述课程的意义与作用。

22.

简述良好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3.

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24.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点睛提分卷1

动作方法:两腿弯曲,上体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手腕下压将球控制在身体的左右侧。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篮球原地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

(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三种“篮球原地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

25.

我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小刚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小刚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每堂语文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自然,他没少挨批评,家长方面也很重视,可是,他还是老样子。

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老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吸引小学生听课。

26.

新编《自然》教材第一册《植物的果实》一课,正好安排在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搜集各种果实,并提醒注意:“你认为是果实的,上课时你把它带来。”

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并重复我的要求:“我说过.你认为是果实的,你把它带来。”

“现在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时我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带来的大多数是水果类.如梨、苹果、桔子、柿子、香蕉等,少数同学带来花生、粟子、枣、核桃、葵花籽等。这时。有个同学举手发言,说:“有的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

“胡萝卜是果实。”带胡萝卜的同学不举手就急着争辩。“胡萝卜到底是不是果实”我问大家。

“是果实!”

“不是果实!”全班同学几乎同时发言,立刻形成了“两派”。

“认为胡萝卜是果实的和认为胡萝卜不是果实的。能不能谈谈你们的理由”我说。“胡萝卜能吃,所以是果实。”主张胡萝卜是果实的同学说。

“能吃的不见得都是果实,鸡蛋糕也能吃。”另一同学反驳。

“鸡蛋糕不是植物长出来的,胡萝卜是植物长出来的。”又一同学申辩。

“植物长出来的不一定都是果实,芹菜、大白菜就不是果实。”又一同学提出相反的意见。“胡萝卜有营养.所以是果实。”一同学又提出另一条理由。

“有营养的一定是果实吗大白菜也有营养。”又一同学反驳。

“胡萝卜是长在土里的,所以不是果实。”最先提出胡萝卜不是果实的那位同学说。“花生也是长在土里的.花生应该是果实吧。”又是一次反驳。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都忘了“举手发言”的常规,一来一往争辩着。

“好,争论得很好”,我终于发言了,“说胡萝卜是果实或不是果实的理由,看来都说服不了对方。怎么办呢现在,我教给大家一个研究的方法。”

此时,同学们的精神异常集中,都想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我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一件东西认不清、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它相类似的、拿得准的东西来跟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哪些不同的,就容易找出答案了。”

“比如”,这时我拿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这个苹果和梨是不是果实呀”“是。”同学们齐答。

“有说不是的吗”没有人回答。

“看来都认为它们是果实,没有不同意见了,那么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个苹果和梨吧。”

问题:请问该材料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老师教学的材料谈谈运用此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