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9题,共29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进行依法执教的表现的是()

2.

下列属于教师申诉制度范围的是()

3.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说的是()。

4.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5.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

6.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7.

有“乐圣”之称的作曲家是()

8.

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9.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 )公办学校的性质

10.

中小学校园周围(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1.

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

12.

根据板块运动理论,四大洋中还会不断扩张的是( )

13.

下列选项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 )

14.

在Word中,下列方式可以显示出页眉和页脚的视图的是( )

15.

教师人格修养有两个问题:一是修养的策略问题,二是( )

16.

《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的论述,说明( )

17.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以及最终体现就在于( )

18.

输血前要进行血型测试,血型必须匹配。在ABO血型系列中,能够接受所有血型血的受体血型是( )

19.

在和学生打交道中几乎没有什么信心,或认为学生爱怎样就怎样,很难做出决定,对学生管理没有明确目标。这体现的教师的管理类型是( )

20.

事实表明对坐飞机感到恐惧是没有道理的。仅在1986年一年,高速公路事故使得4.6万人死亡,而从1980年至今,大的国内航空公司平均年死亡人数仅为77人,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死亡人数略多一点。如果上述论述是准确的,下面的哪一项对于评价该论据的说服力最重要( )

21.

一般认为,一个人80岁和他在30岁时相比,理解和记忆能力都显著减退。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80岁的老人和30岁的年轻人在玩麻将时所表现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没有明显差别。因此,认为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会显著减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22.

县级以上( )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23.

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4.

关于语文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25.

邱老师是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老师,他所管理的班级班风严明、学习成绩突出。他的学生送给他一个响当当的昵称“邱爸爸”。有新老师向他咨询怎样管理班级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罢了。”据此推断,邱老师的教育理念是( )

26.

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所收费用。

27.

研究发现,人类利用婴儿和成人之间形态上的典型差异作为重要的行为线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唤起成年人的慈爱和养育之心,许多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具有人类婴儿的特征。人们被这样的动物所吸引,把它们培养成宠物。这一结论最适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 )

2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9.

下列倡议与“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符合的是(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0.

材料:

某中学在“整顿校纪校风”活动中,让各班级自定违反校规处罚制度。初二(3)班班主任牛老师率先发动同学制定了这样的“班规”:迟到一次罚10元,不出操罚10元,课上睡觉罚15元,旷课一节罚20元,打架一次罚150元,考试作弊被抓罚250元。这一班规经学校同意“试行”,接着在全校推行,后经学生家长反映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被查处。

问题:

(1)该校的做法是否违法?违法的主体有谁?

(2)违反了哪些法律或法律的规定?

(3)违法主体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31.

材料: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他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问题: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32.

材料:

论诚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算总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诈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是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竞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

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

(有删节)

问题:

(1)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

(2)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33.

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