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9题,共29分)

1.

下列行为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有(  )。

2.

下列属于教师申诉制度范围的是(  )

3.

某中学教学楼阳台一段栏杆出现松动,学生发现后及时告知了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班主任多次对学生强调了危险性之后,事故还是发生了。两名学生在晚自习结束后返回寝室途中跌落阳台,事故造成一死一伤。针对此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依法追究(  )。

4.

在某中学英语课上,周老师让学生反复记忆本节课的10个单词后,开始检查。周老师让学生小茗默写8个单词,小茗写对了6个。周老师对写错的单词进行反复提问,但小茗仍旧不会。周老师气愤地对小茗说:“人家都是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你倒好,从哪跌倒,在哪跌死。”周老师的做法(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的社会主义国家。

6.

小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由于经验不足,所带班级的数学课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学校以学生成绩下降为由,不让小王老师继续带班授课,让其在接下来的一学期观摩学习。该学校的做法(  )。

7.

张老师平日工作认真负责,但当月并没有拿到足额工资。学校给出的解释令张老师无法接受,张老师可以向(  )要求解决。

8.

公务员刘某经常在家打骂孩子。对于刘某的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9.

刚入职不久的班主任张老师因过失被家长投诉了。此时,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10.

某初中有老校区和新校区两个校区,新校区设置重点班,教学设施完善,师资配备优良,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根据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可以优先选择校区就读。该校的做法(  )。

11.

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

12.

下列四个节气所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13.

李老师发现除了上课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每天忙个不停,工资却不高。他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开始不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此外,学生也向学校反映,经常找不到李老师,有问题也无法请教。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次会议召开时国内形势是(  )。

15.

召穆公曾向国君发出警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后,果然发生“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发生在(  )。

16.

下列四种发电方式中,最低碳、最环保的一种是(  )

17.

在《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

18.

并不富裕的汪老师时常资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这体现了汪老师能够做到(  )。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了(  ),促进了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并为北约和欧共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

如下图所示,《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代表画家(  )的代表作品。

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9

21.

在选定了整个表格之后,若要删除整个表格中的内容,以下哪个操作正确?(  )

22.

下列选项中,与“畅通——拥堵”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23.

浪漫主义时期,涌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其中,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作为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先驱而广为人知。下列属于其代表作品的是(  )。

24.

古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琴名曲的是(  )。

25.

在PowerPoint中,要设置幻灯片换页的效果为“盒状展开”,则应当执行(  )命令。

26.

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餐厅都有卫生许可证。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可以推出的是(  )。

27.

张老师在使用Word软件编制试卷时,需要将试卷中的所有“不正确”三个字,加上着重号。若要批量完成这个任务,可使用Word软件中的(  )。

28.

下列关于PowerPoint的表述正确的是(  )。

29.

有些南京人不爱吃辣椒,那么有些爱吃甜食的南京人肯定不爱吃辣椒。

以下哪项能保证上述推理成立?(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0.

下面是一位学生期中考试结束后的自我感受:

我对艺术类科目很感兴趣,音乐、美术成绩一直很好,考试的时候发挥正常。我的数学成绩一向不好,我很努力地去复习,但是在考数学的时候,由于很紧张,发挥不如预期那么好。张老师把数学试卷发下来准备分析试卷,我一看自己的考试成绩是67分,及格了,有进步,还不错,心里很高兴。但在张老师分析试卷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几句话,张老师走过来让我不要太兴奋,说:“别看你成绩是67分,排名却是第43名,全班倒数第三。音乐、美术学得好有什么用。在升学考试中,语文、数学这些主科成绩最重要。”我立即羞愧地低下了头,我考得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唉!?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

书籍,可以是生活中的太阳,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月亮。这样一想,我们就很容易分清两类读书人。将书籍当作太阳的人,大都在白天读书。他们希望,有了书的照耀,生存道路上的艰难可以像冰一样加速融化,前进的障碍、陷阱可以一一跃过或者躲开。有了书的帮助,他们看见自己想看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明白自己还想看什么,还想要什么。他们歌颂太阳,只是因为太阳给他们光明;他们喜欢书籍,只是因为书籍帮他们走路。太阳不是闲来无事挂在天上玩的,白天读书的人也不大会读闲书,读无用的书。他们只要阳光,只要书中有用的东西,若不如此,就感到自己年华虚度,“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将书籍当作月亮的人,喜欢在晚上读书。日落西山,热气渐消;月上柳梢,银光乍泄;亮起一盏灯,与窗外月光辉映;随手从满架琳琅中抽出一本有趣的书,闲读。夜深人静,步出书房,庭中望月,心凉如水。他们知道自己是“无用”之人,但不计较;他们清楚自己在读“无用”之书,但还是觉得有趣。他们为轻松而读书,借此摆脱生活的沉重。以书下酒,邀月同饮,个中乐趣不图与人分享,只求书不是盗版,酒不是伪劣,月不是假冒。至于白天的事,万事随缘,由它去吧!?

白天读书的人,志在将梦想变为现实;晚上读书的人,意在将追梦变成守望。阳光下读书,梦在书外;月光下读书,梦在书中。

(摘编自胡洪侠《书中日月长》,有删改)

问题:

(1)请结合文本,谈谈“梦在书外”和“梦在书中”的含义。(4分)

(2)“将书籍当作太阳的人”“将书籍当作月亮的人”,这两类读书人,你更认同哪一类? 简要说明理由。(10分)

32.

“人生态度”是相对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人拍掌称赞。并且他们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得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人生太无意思。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更深而言之,从返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得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地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道理尽包含在内,如后来儒家之“寡欲”“节欲”“窒欲”等说,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

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深浅。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将此三者排列而为比较,当以逐求态度为较浅,以郑重与厌离两种态度相较,则郑重较难,从逐求态度进步转变到郑重态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觉得很不容易。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摘编自梁漱溟《人生的艺术》,有删改)

问题:

(1)文章中提到的人生的三种态度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一谈这三种态度的含义。(7分)

(2)文章为什么说“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分析。(7分)

3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株小草生长在田里,和水稻混杂在一起。一位老农看见这株小草,马上把它连根带叶地拔了起来,对身后的儿子说:“这种草最讨厌,它同水稻争肥料,而且生长得又快,只要留下一节根,就会重新长出来,所以我们叫它‘荒田根草’。”说着,就把小草狠狠地抛到大路上,准备把它晒干。这时,恰巧有个园艺家走过,看见了这株小草,马上把它带回了城里,种在公园里的一块大空地上,每天浇水施肥。为了防止它被游人踩死,园艺家叫工人在小草四周围起了篱笆,插上牌子,上面写着:爱护草地,严禁践踏!园艺家还对工人说:“这种草生长快,不容易死,不久就是一大片,所以我们叫它‘地皮草’。”?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