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一共1题,共1分)

1.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材料

1.“你这地方再好,没有老街坊,没有熟人,邻居老死不相往来,在你这儿俺就是住不惯,俺要回老家去!”75岁的魏老爷子自从住进儿子的豪华新居,就没停止过折腾。他儿子魏强是陕西一家重工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经常去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印度等地做进出口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工资收入高,家里条件非常好,两年前在凤城5路一个豪宅小区花90万元购买140平方米的现房,又花20万元进行室内装修。房子收拾好了,他想把住在华山脚下华阴市老工业区的父亲母亲接过来,享清福尽孝心,但是魏老爷子死活不答应,说在城里住不惯,拒绝了儿子的好心。去年老伴去世了,就剩他一个孤寡老人,其他子女在外地,无法照顾老人,儿子魏强和妻子李萍就把老人“强行”带到西安,为了照顾好老人,李萍在单位办了内退手续,他们还专门雇了个小保姆,伺候老人。

儿子事业有成,忙得脚不沾地,每个月都坐飞机到国外出差。儿媳善良孝顺,尽心尽力。

孙子在一家私企工作,也已成家立业。老人家吃穿不愁,衣食无虞,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儿媳李萍和孙子小伟还带他去外地旅游观光,可老人家就是不满足,整天嘟囔着要回“老家”去。那儿有他的老同事老相识,他与街坊邻居在一起,吹牛、聊天、下棋、打牌、吼秦腔、唱豫剧,好不痛快!可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时间,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全是陌生人,他一个都不认识。儿媳和孙子还给他下了死规定,只要出门必须有家人或保姆陪伴,否则,不许迈出大门一步。

“这不是让俺坐监狱吗?你们放俺走吧,俺不在你们这儿待啦……”老人家原以为儿子会支持他的,没想到等儿子出差回来,问他家里谁对他不好,怎么招惹他了,“恁这么大的人啦,咋像个孩子似的还胡弄啥呢?哪点亏着恁啦?好好享恁的福中不中?”说得老人闭口无言,交换条件是每周一家人陪他玩2小时麻将,算是对他的补偿。

“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工厂家属区大院,大人在一个单位上班,小孩在一个班上学,平时串门聊天,逢年过节相互走动,你来我往,街坊邻里相处得非常融洽,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生活节奏加快了,邻居关系变得非常冷漠,老死不相往来,如果不是为了照顾老人,我也不愿意让他生活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人到中年,魏强早已看清世事,但他对如今的邻里关系也多有怨言,称之为“新陌生时代”。

魏强家一层楼住了4户人家,他们家和其他三户,没有任何来往。去年3月,邻居不幸被盗了,物业和派出所民警过来了解情况,他们和邻居才有了来往。此前,在魏强妻子李萍的印象中,几乎没有见过邻居这家人,而偶尔相见,也是如同路人,没有打过招呼,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大嫂,不好意思,咱虽然是邻居,但过去都忙,这下算是认识了,以后就是朋友,经常走动啊,我把电话留给你们,有事常联系。”隔壁张先生第一次上门,显得很谦恭,而李萍也很客气,递烟倒茶,对邻居的不幸被盗表示同情,同时对自己过去没有尽到邻居的责任,表示遗憾。从此,两家人成了朋友,相互照应。

“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通情达理。”刚搬进来时,李萍试图和其他两个邻居也搞好关系,但是东边一户住着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对人有一种本能的防范,第一次见面,她好心地对那女的打声招呼,没想到那女的,竟然只是鼻子哼了一下。第二次见面,仍然视如路人。结果,第二天,小区临时停水,东户忘了关水龙头,水漫金山,弄得满楼道是水,她家都不知淹成啥样了,李萍没有她家的电话,只能通知物业,叫开锁公司把门打开,才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事后,那母女俩竟连一个谢字也不说。结果,儿子小伟埋怨当妈的多管闲事,咸吃萝卜淡操心。可李萍说,在那种情况下,自己只能那样做。

“邻居这样也就罢了,反正谁和谁都没有利害关系,楼上那家人就太过分了。”李萍说,刚开始装修为了抢工期,一下干到晚上10点钟,魏老爷子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吵得老人睡不成觉,她上去找了几次,停了几天,过几天还是那样,她找物业出面才制止住了。等搬进来后,楼上厕所漏水,从天花板往下滴,她又去交涉,对方口头答应非常好,可就是不采取行动,最后起诉到法院,在法院调解下,对方重新打水泥铺地板,才解决了问题。

“摊上这样的邻居,还不如路人呢,现在人咋变得这么自私呢?”李萍百思不得其解。

“我爷爷太怀旧,我父母太传统,一天上班下班忙得跟啥似的,我才懒得理那些闲事呢。”李萍的儿子小伟,今年31岁,是典型的80后,父母首付20万元为他按揭一套80平方米的小型精装房,他们和父母分开另住。

小伟告诉记者,他们这代人把邻里关系看得比较淡,“平时个人过个人的日子,有自己的空

间,有自己的时问,没有必要东家走西家串的,有那时问,还不如上网找网友聊天去呢。”

小伟大学毕业后,在西安一家私企当文员,早上7点半他和妻子就坐公交上班,下午6点半回到家中,很少和邻居见面。这对小夫妻,都是骨灰级驴友,一有空就往秦岭山里钻,爬山玩水。他们的交往圈,在同学一同事一驴友之间,而对于邻居关系,几乎忽略不计。一扇防盗门隔开两个世界,同样,邻居和他们也保持着“陌生”的距离。

小伟告诉记者,他小时候住在爷爷家,周围的邻居都是爷爷奶奶的同事,彼此之间走动得很多。现在住进了商品房,周围住的全是陌生人,一点信任感都没有,怎么交往?

2.由于邻居跳广场舞音响声音过大影响了自己休息,56岁的施某拿出家中藏匿的双筒猎枪朝天鸣枪,随后还放出自己饲养的3只藏獒冲散跳舞人群。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媒体曾报道过一些因广场舞噪声引起的矛盾。4月,成都一小区内,楼上住户因难忍广场舞音乐的困扰,一气之下向跳舞人群扔水弹,受到水弹袭击后,楼下的人又向楼上扔弹者甩中指;6月,苏州某小区内,一位业主不满楼下跳广场舞的声音,下楼与跳舞的阿姨发生冲突,打伤跳舞者,随后,业主还在楼下广场铺满碎玻璃和砖石;10月,家住武汉市京汉大道中心某小区的陈女士和朋友们在小区楼下的广场上跳广场舞,突然从旁边楼房飞来了一大堆粪便,一群跳舞的人浑身被弄脏。

谈到广场舞会不会扰民,市民李先生表示,广场舞作为一种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无可厚非,但在居民区内跳广场舞,难免会打扰四邻休息。与李先生的想法一样,漕河社区负责人孙晓光告诉记者,之前辖区内确实有广场舞音乐影响到了周边居民休息的情况。

为帮助市民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跳广场舞的场所、时间,2014年3月初,某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20多名学生,与双桥社区志愿者一起,走访了市区26个广场,询问近百名市民,耗时一周绘制成一幅广场舞地图。

作为活动的提议者,徐冬梅寒假里来到小区广场散步,临近傍晚,广场上已经聚集了20多位大妈,准备跳广场舞,音响刚打开,楼上的住户就往下泼了一桶水,正好泼在两位大妈的身上,引起了大妈们的不满。她们来到楼上与泼水居民理论,双方各执一词,最终也没有解决问题。

开学后,恰逢学院组织“雷锋月活动”。徐冬梅与学院其他20名学生组成了一支志愿者团队。研讨过程中,徐冬梅将寒假里的泼水事件进行了“分享”。最后大家一拍即合,在探访市广场舞分布状况后,绘制了一张广场舞地图,在服务居民的同时,探讨解决矛盾的方案。

广场舞地图绘制者刘翰林告诉记者,这张地图囊括了乐天玛特、凯德广场等11个广场,在广场名下面,还用白色字体标注了该地点广场舞的最显著特征,比如凯德广场是健美操,乐天玛特是扇子舞等,共8种舞蹈风格。广场以方块为标志,而方块的面积大小对应广场的实际面积大小。让人觉得贴心的是,为方便市民寻找到广场位置,设计者还用红色字体标出广场附近的建筑或景点,整个广场地图设计精巧、图文并茂,让看图者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幅广场舞地图左下角,还标有“广场舞时间:早6:00~7:00,晚7:30~8:30”字样。原来志愿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市民反映广场舞存在扰民问题,广场舞喧闹的音乐声不仅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还很容易导致交通堵塞。

“这张地图所标志的广场基本规避上述缺陷,希望健身者能避开上下班的高峰期和市民正常休息的时间,文明舞蹈健身。”刘翰林表示。

3.说到邻里关系淡漠,心理咨询师熊小冰也深有体会。他说,最明显的例子发生在小区两个公共区域:一个是小区走廊,大家擦肩而过,都少有招呼;另一个是在电梯间里,本来都是同一栋楼的左邻右舍,但大家却沉默不语。

有几次,他都试着在电梯间里给人微笑点头,但被对方白了一眼,仿佛在说,“这人有病啊,我又不认识你,为啥给我笑呢?肯定不怀好意。”

这种被误解,无形中增添了几分尴尬的气息。时间一久,自然没有人再主动招呼了。

“我觉得这是现代都市人的戒备心理造成的。”熊小冰说,每个人都有保护自我的本能,当个体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下缺乏安全感时,他们都会表现出谨慎、静默,甚至避而远之。

“以前,我们住筒子楼时,一层楼住有很多户人家,大家都把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放在过道边,你家需要啥了来我家拿去用就是。现在,哪还有这样的事情?”搬到宜都花园居住的王先生很是怀念当年的日子。

他说,现在小区楼下买东西很方便,甚至有商家为了揽生意,还主动送货上门,你有啥需要,一个电话就可搞定,根本用不着去敲邻居的门。况且,你敲了隔壁的门,还不一定能得到帮助。

“这是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后,邻里互助的需求自然就减弱了。”熊小冰说,这种客观现象,势必会拉远邻里关系。

在小区的走廊里,中学教师赵先生时常看到那些孤单寂寞的老人身影,他走过去和对方聊起天来。谈话中,赵先生强烈感受到老人们的心灵孤独。而身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群体,似乎对邻里关系的需求略显淡薄。

“因为,现在的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赵先生说,中年群体忙于应对工作,下班回到家,更感身体疲累。这样的紧张生活,挤掉了人们之间许多交流沟通的时间,人们的交流欲望也减少了,邻里之间的情感淡化便成了必然。

在某民营医院上班的谢先生说:“上班都累了,一到家里就想休息,连出门都不愿意,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和邻居联络感情,即便有一点时间也被朋友占去了。”

“和邻里有啥子交流的嘛,一有时间我还不如去打打麻将,或者唱唱歌,耍耍电脑,要么就是陪家人去公园逛逛。”一说起邻里关系,去年9月从市委宿舍搬迁到南岸梦想和居的贾先生这样反驳说,现在的娱乐方式更丰富了,哪个还想去和邻居“摆龙门阵”呢?

熊小冰回忆,以前他住在城区一个四合院里,晚饭后邻里没事就坐在一起谈天论地,“现在的娱乐休闲方式更丰富了,这也从客观上疏远了邻里关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主任告诉记者,信任危机也让邻里相处步履维艰。曾经有位居民经常去邻居家做客,一次做客后她发现自己洗手时卸下来的手链不见了,当时她并未在意,然而几个月后,这条手链竟出现在了邻居手上,邻里关系最后陷入冰点。

4.我国自古就很重视邻里关系,由邻居组成的社区是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如西汉时期的“乡里制”、唐朝的“坊里制”、清末的“保甲制”、新中国成立后的“街居制”等。而现在,“现代城市住房的布局设计,在空间上阻隔了人们的密切交往。加上单元房功能齐全,电话、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使现代休闲方式多样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些都减少了邻里互动”。

有学者认为邻里关系与空间形式息息相关,现代居住区的住宅层数越来越高,建筑密度越来越大,这样高密度的居住方式,导致公共空间变小,大大减少了人们交往的机会。城市社区建设,应当在保证私密性的基础上,强化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表示,邻里关系发生变化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住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最近的二三十年是中国城市化的高峰期,城市的范围大大扩张,许多郊区、农村变为了城市,人口流动性也大为增强。城市社区的扩张形成了匿名性社会,这与传统的单位宿舍、四合院、乡村不同,邻里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确实疏远了。”

李强介绍说,传统的城市社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位制社区,人们的工作、生活都是一种单位化的关系;一种是街道居委会,将那些不在单位体制内的居民全方位组织起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住房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居民住房由公有制向私有化、市场化转变,单位制开始解体,很多城市社区重新构建。

“中国的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大多数人都住在密集的楼房里,这种居住关系本身就容易引发矛盾。比如说不同人家之间仅隔了一堵墙,漏水了、墙坏了,谁来修?谁出钱?”李强说,住房体制改革之前,房屋由国家或单位拥有,管理、维修等工作都由单位或居委会负责,个人之间没有经济利益纠纷;现在人们居住的大多是商品房,既有私人空间,也有公共空间,房主和物业公司成为所有者和受雇者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雇佣经济利益,成为一种市场关系,因此社区关系不像过去那样容易管理。

“陌生人社会”的快速降临在抽离了传统熟人社会所形成的道德约束的同时,却并没能来得及培养出相对应的公德意识。这种情况下,由于邻居问彼此并无利益、血缘、情感方面的联系,所以无须顾及什么脸面,一旦产生摩擦便会直接对骂开战。而日益积攒的社会戾气,以及网上惯有的骂战传统,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

李强认为,法治是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的基础。陌生人社会里的邻里关系,需要法律规范来约束。如《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和业主承担的权利、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环境保护法》里对噪音也有明文规定,饲养宠物要遵守相关的法规条文。“当然只有法也不行,法治和德治要并举,要形成好的民风,必须有社区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公益组织也是维护社区和谐的重要力量。”

5.日前,广州南沙区珠江街开展“邻居节”活动,创建居民群众交流、沟通的平台。街道下属西新、新兴、前锋三个社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挖掘区域风情,精心组织邻里活动,打造新型邻里关系。

“炊烟升起的地方才是家”,西新社区组织厨艺比赛,邻居们热热闹闹聚在一起煎炒烹炸。前锋社区组织摄影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拍摄邻里全家福,共拍摄并冲晒了200多张不同家庭聚

集在一起的邻里百家福照片,精心制作幸福邻里墙海报,张贴在居民集中处。有居民感叹,很久没有这样一大家子的感觉了。

2010年末,中央综治委在全国推出35个城市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大渡口区作为重庆市唯一代表,名列其中。

先行先试,意味着大渡口区在完成“组织化、信息化、网格化”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必须蹚出一条新路,让老百姓真正在社会管理中“动起来”,既成为参与者,又成为受益者——“熟人社区”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

大渡口区从“社会细胞”——社区人手,通过敲开邻里门、打开邻里心的守望互助,增强居民对社区以至整个大渡口区的归属感,从而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凝聚区域转型发展的正能量。

“‘熟人社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社区活动倡导邻里之问建设良好的互动关系,使社区生人变熟人、熟人变朋友、朋友变亲人。”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与大渡口区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从某种意义上不谋而合——两者的核心都是人,都是希望让老百姓当主角,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社会管理更加优化、社会活力更加激发、社会生活更加丰富。

为实现“熟人社区”的目标,大渡口区特别提炼出“八个公众”的实施方案,即打造公众空间,提供居民交流平台;塑造公众人物,培育居民道德标杆;建立公众组织,搭建居民沟通桥梁;强化公众服务,引导居民共建共享;推进公众议事,推动居民文明自治;开展公众活动,增强社区凝聚能力;设立公众节日,塑造社区睦邻品牌;塑造公众形象,展示居民共建成果。

“这‘八个公众’的路径,就好比搭建的八条纽带,让老百姓有了走出家门从生人变熟人的基础和平台,社区居民因此能够互相熟悉、信任,进而互助、互爱。”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说。

6.今年,洛阳开启的“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将会给邻里之间交流、沟通架起桥梁,这对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具有相应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调动起社会上的闲置力量,让他们做些对邻居有帮助的事。比如,在洛阳形成的“四点半学校”,由于儿童放学时间是下午四点半,而其家人下班时间比这时间要晚很多,这段时间,儿童的去向就成了问题,而“四点半学校”志愿服务,就解决了家长的烦恼。同时,退休后闲暇时间较多的老人,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在参与类似活动中后,能够从孩子身上寻得温暖与乐趣。

上午11时许,位于佛山的禅城区祖庙街道塔坡社区的内街人影稀疏,一位戴着红色袖章、约50岁的中年人迎面走来,他是邦叔,塔坡社区义务护街队的成员。义务参与治安巡逻,若发现社区内各种治安隐患、违法乱纪现象以及突发事件,就及时上报;发现街坊有困难,就尽己之力给予帮助……邦叔说,这就是塔坡社区义务护街队每E1的“功课”。

从护街队成立到现在,虽然“上岗”才两个月,邦叔却有一番感慨:“以前我总觉得,高楼建起来了,大家从平房住到了高楼,人情冷漠了许多,可现在我每天都在社区里巡逻,看到街坊打个招呼,发现什么问题就帮忙解决,街坊间那种熟络的感觉又回来了。”

塔坡社区居委会主任谭翠婵很认同邦叔的说法。据其介绍,不单是塔坡社区,目前祖庙街,道的56个社区居委会都已组建起了义务护街队,初步统计队员超过2000人。“这些义务护街队均由社区里的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党员骨干和治安积极分子组成,义务护街队的出现,体现了社区里的邻里守望和互助。”

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服务群众的基层基础,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所谓“社区”,不仅仅指共同生活在特定地域,更包含共同的联系纽带以及社会互动,而这里的“共同的联系纽带以及社会互动”即和谐的邻里关系。“礼之用,和为贵”。社区是社会的细胞,而邻里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桥梁。如果整个社会是一种分散的、原子化的组织形式,居民互相不认识、不熟悉,那么这个社会很难治理。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唐忠新说,既要看到邻里关系日渐疏远的现实,也要看到城市化、现代化为构建新型邻里关系提供的内在动力与客观需求。买房子时楼道、小区绿地等就是公共生活的空间,是公共的财产,每一个业主都是公共财产的所有者,物业管理的情况下大家享受的是有偿服务;再如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左邻右舍用的是同一根电缆电线、同一个暖气管道,邻里间成了新的经济共同体的成员,这就意味着要构建新型的邻里关系。

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功能弱化,客观上需要邻里互助,邻里具有区位相近的自然优势。唐忠新说,人们既需要发展熟人基础上的睦邻关系,更需要倡导陌生人之间的“邻里自觉”。“传统邻里关系的特点是‘互动、互信又互扰’,这不符合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应构建‘互动互信不互扰’的新型邻里关系,可以用这么几句话来概括:‘尽管我们不熟悉但我愿意帮助你’,‘尽管我们不熟悉但我没有忘记你’,‘如果你愿意,我想认识你’。”

作答要求

(一)结合给定资料,分析当前邻里关系疏远的原因。(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不超过200字。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构建新型邻里关系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5”和“给定资料6”,简要概括各地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三)某社区为了解社区居民的邻里关系现状,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魏强一家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5分)

要求:(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

(2)应当对每个设问标注序号;

(3)内容全面,用语得体;

(4)不超过500字。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构建新型邻里关系”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