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3题,共23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被动式隔爆技术的是()。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对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规定,下列对矿井安全出口和运输通信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中,不属于强制要求的是( )。

3.

以下矿井火灾哪个是燃烧物的不同分类的( )。

4.

矿(地)压灾害的防治技术有井巷支护及维护、采场地压事故防治技术、地质调查工作等方法。下列方法中,不属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场地压控制方法的是( )。

5.

以下对爆破作业描述不正确的是( )。

(1)雷雨季节宜采用电雷管起爆法起爆。

(2)炸药反应不完全时,不会引起有毒气体含量增加。

(3)同一爆破网络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电雷管。

(4)处理盲炮时进行安全警戒。

6.

某地区探明地下存在较大矿床,矿体埋藏较深,且埋藏条件较为复杂、分散、平面尺寸和高差不大。经研究计算,该矿体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以下选项中最适合本次开采的矿床开拓方法为( )。

7.

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分为防范措施和解危措施两大类。下列措施,可作为解危措施的是( )。

8.

以下各项矿山设计项目中,不属于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矿山设计项目的是()。

9.

下列关于尾矿库坝体安全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10.

穿孔作业穿凿第一排孔时,钻机的中轴线与台阶坡顶线的夹角应不小于(  )。

11.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常用的爆破信号不包括()。

12.

下列关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开采穿孔作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排土场关闭需整理的资料的是(  )

14.

某尾矿库全库容5000万m3,坝高50m,则该尾矿库等别为(  )

15.

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应判断被困井下人员的位置。当人员所在地点(  )时,可采用打钻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

16.

深孔爆破是指炮孔直径和深度分别大于(  )的爆破作业。

17.

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的筑坝方式是指(  )方式。

18.

下列关于装卸爆破器材的说法,错误的是(  )

19.

对处于初始起火阶段的一般火灾事故,在组织人员利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同时,需上报 (  )

20.

某尾矿库排水系统严重堵塞,已不能排水,该库属(   )。

21.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22.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等级为(??)。

23.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导致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问答题 (一共3题,共3分)

24.

2014年1月4日,某铁矿早班22人入井作业,1月4日12时左右,井下水量增大。14时左右,正在井下巡查的技术负责人李某突然发现-80m平巷由南向北出现涌水且涌水量明显增大,遂立即告知带班矿长朱某,朱某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升井,并报告井上值班矿长杨某。18名井下作业人员陆续升井,-120m水平作业点4名工人未能及时撤离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省、市、县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经过5天救援,9日10时55分,在南一下山-93m平巷入口下部发现4名被困人员,升井后经医疗机构确诊,4人均已死亡。

1.应急预案救援任务有哪些

2.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3.采掘工作面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探放水

4.提出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

25.

2002年4月6日上午8点30分,某集团公司下属某矿发生了中毒窒息伤亡事故。在救助过程中,又有参与抢救的多名职工死亡。本次事故死亡12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事故发生的二工区是该矿主要生产工区,采用平硐一斜井开拓,中段高度40m。采用两翼进风,中央出风的侧翼通风系统,风机功率30kW,风量40m3/min,负压90mm水柱。通风线路是从南翼进风,经三中段平硐口进入斜井,从北翼进风经五中段平硐口进入斜井,南北两翼风流在斜井汇合后,通过七、八中段平巷进入各中段采场。各采场污风经采场回风井,进入回风平巷,再进入5号回风井去地表。4月3日凌晨,二工区七中段采场进行爆破作业,装药量为8t多,整个爆破工作进展顺利。6日7点30分,二工区7人入井前往十中段进行正常作业。5人先下到十中段,2人在八中段开泵后下去。约8点30分,走在前面的3人中毒昏倒(后死亡),后面2人感觉不对,立即往回走,被开泵的2人救到八中段,之后向其他作业现场的职工报警。在随后的抢救过程中,由于盲目蛮干、指挥不当又造成下井抢救人员9人中毒死亡。

?1.根据以上案例,试说明本次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以上事故中,由于盲目蛮干、指挥不当造成了事故后果扩大,而避免蛮干的方法是加强员工三级教育培训,试阐述该煤矿员工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

?3.根据以上案例,试说明该矿区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中发现重大隐患应撰写的隐患报告内容。

?4.根据以上案例,试说明该矿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5.简述此类事故防治措施。

26.

某铁矿生产企业,铁矿开采为井下开采作业该企业进行生产前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过应急管理部门检查发现该企业具备如下条件:

(1)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具有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符合要求。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但应急管理部门认为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不足,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于是该企业向其他单位借用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

  该矿井巷采用两侧同时进行爆破相向前进方式,计划在两侧井巷相距8m时停止其中一个工作面,只进行一侧工作面掘进。在两井巷相距11m时,右侧作业人员因生产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产生的能量巨大,造成右侧井巷产生的飞石砸中正在作业的李某、张某等,其中李某因未戴安全帽,头部受重伤。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右侧作业队人员王某为查看爆破效果,被爆破产生的浓烟熏倒,被同队作业人员沈某发现后跑去抢救也被熏倒。

  李某、王某和沈某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最终均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这3名工人在此过程中均佩戴防毒面具。在进行事故调查时发现,死亡的3名工人虽然佩戴防毒面具,但所佩戴的防毒面具存在严重缺陷并不能达到防护效果。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该企业借用其他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某铁矿生产企业,铁矿开采为井下开采作业该企业进行生产前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过应急管理部门检查发现该企业具备如下条件:

(1)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具有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符合要求。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但应急管理部门认为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不足,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于是该企业向其他单位借用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

  该矿井巷采用两侧同时进行爆破相向前进方式,计划在两侧井巷相距8m时停止其中一个工作面,只进行一侧工作面掘进。在两井巷相距11m时,右侧作业人员因生产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产生的能量巨大,造成右侧井巷产生的飞石砸中正在作业的李某、张某等,其中李某因未戴安全帽,头部受重伤。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右侧作业队人员王某为查看爆破效果,被爆破产生的浓烟熏倒,被同队作业人员沈某发现后跑去抢救也被熏倒。

  李某、王某和沈某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最终均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这3名工人在此过程中均佩戴防毒面具。在进行事故调查时发现,死亡的3名工人虽然佩戴防毒面具,但所佩戴的防毒面具存在严重缺陷并不能达到防护效果。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该企业借用其他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 工人进入井巷工作应佩戴哪些防护用具?

3. 简述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4. 指出矿井采用两侧同时进行爆破相向前进贯通巷道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5. 为保证安全,工人在爆破后多长时间方可进入现场检查?

多选题 (一共2题,共2分)

27.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配套法规,关于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8.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A企业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