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104题,共104分)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各种生产要素应按( )参与分配。

2.

关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3.

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纠正了红四军内各种错误思想,确立了( )的原则。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 )上。

5.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产生的时代是( )。

6.

下列选项最能够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

7.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涌现了很多思想学派及代表人物。关于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相关著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8.

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资料之所以优先增长是因为( )。

9.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 )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10.

马克思指出:“某些商品的垄断价格不过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具有垄断价格的商品上”。这段话说明:

11.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实现内外联动发展的第七个层次。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动因是:

12.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了:

13.

我国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坚强意志的法律是:

14.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15.

区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16.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17.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句话的错误在于( )。

18.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是( )。

19.

(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20.

下列现象不属于由市场机制缺陷导致的是( )。

21.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22.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 )。

23.

考古发掘证实,中国最早的军事文献资料保存在公元前13世纪的殷商甲骨卜辞中。“师出以律,否藏凶。”出自( )。

24.

下列选项不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是( )。

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 )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26.

国家为了( )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7.

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向全世界作出力争到( )年前实现碳达峰、(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8.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 )问题。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规模应当与( )相适应。

30.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提出并阐述了( )。

31.

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纵横捭阖,但( )始终是保底的手段。

32.

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 )负担的义务。

33.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客观基础是( )。

34.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甘根据地会师,胜利完成了震惊中外的长征。陕甘根据地是谢子长、( )等领导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经过艰苦战斗创建的。

35.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 )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全新选择。

36.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段论述表明( )。

37.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我国第一个宪法日的主题是( )。

38.

( )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39.

全面加强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 )的原则,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40.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明确了党和军队的关系,规定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唯一任、彻底性和( )。

41.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 )。

42.

1867年问世的( )、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着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明确,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44.

关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5.

所谓专利权,是指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权利人对其获得专利的( ),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独占权或专有权。

46.

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国防设施的建设,保护国防设施的安全的主体是( )。

4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关于劳动合同,下选项错误的是( ? ?)。

48.

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推翻的国王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这说明启蒙思想( )。

49.

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是( ),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

50.

中国国防费按用途划分,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 )构成。

51.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52.

汉武帝“独尊儒术”法要利用儒家的( )。

53.

在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用铁的( )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向前进。

54.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人民军队曾发出了“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其中不包含( )。

55.

下列诗句排序正确的是( )。

①杨柳青青着地垂 ②借问行人归不归

③杨花漫漫搅天飞 ④柳条折尽花飞尽

56.

现在,中国大学生求职的压力越来越大,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有失落的感觉和悲观情绪。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对于那些从小到大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指令拼命读书,考上重点大学后却不知道该干什么的大学生来说,无疑需要切实有效的指导。

这段文字的论述中心是( )。

5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58.

图书馆对文献的收藏以文献的利用为目的,强调为用而藏。但是“藏”“用”是一对矛盾,图书馆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对矛盾,于是引进了管理的概念,创造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文献整理和管理技术方法,除了包括对文献本身的管理外,还包括对机构、人员、文献整理和提供过程的管理。

这段文字表达的是( )。

59.

下列描述中没有语病的是( )。

60.

下列各句中,划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61.

乡愁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具有时代烙印。传统的乡愁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的乡愁所指的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农耕时代信息不畅,交通不便,人们颠沛流离,“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人生常态。现代社会进入科技超速发展时期,有人称之为“最好的时代”,但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后,许多社会问题显露出来,市场化、城市化让乡村变得越来越模糊,乡愁不仅是文化上的感怀,更是对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的反思。

这段文字主要是剖析“乡愁”的( )。

62.

除了“孙悟空”“葫芦娃”等这些国产动画形象,当代文艺还诞生了其他很多经典艺术形象。___ 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鲜明民族特色打响国际影坛的国产动画,___是产生过传播盛况的四大名著电视剧,___作品立得住、形象传得久的典型代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九色鹿》《骄傲的将军》等作品吸收了水墨画、壁画、戏曲、剪纸、泥塑、皮影戏等多种传统艺术要素,制作精良,气蕴生动;金庸武侠小说巧妙化用诸多古典诗词,浸润了古代历史、哲学思考和美学意蕴,给人带来多重审美享受。文艺作品 ? ? ? ? ? ?塑造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 ? ? ? 经得起反复品味,流传久远。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63.

有观点认为,疫情冲击全球经贸往来,保护主义抬头,各类深层矛盾凸显。当此之际,经济发展应将速度放在首位,质量不妨放一放、缓一缓;殊不知,“质”和“量”是辩证统一关系,从“六稳”到“六保”,当然是以一定的增速为基础,撑起就业与收入;但是“质”和“量”是辩证统一关系。上半年中国经济“逆袭”,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恰是结构的持续优化助推了转型升级、助力了速度恢复、保证了局面回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64.

我们在长辈的陪伴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也未必。因为每一位长辈其实都是一部厚书,每一次重新打开,都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不仅如此,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和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为这段文字拟制标题,最恰当的是( )。

6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6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67.

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对美、对艺术的追求始终不变。如果我们将这种追求称为“艺欲”的话,“艺欲”不会像“食欲”那样在满足后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这种增强________________。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是独自阅读一部文学作品、观赏一部影视剧或聆听一场音乐会,也会产生与人交流的内在要求,这种内在要求又会激活和增强我们对文艺作品新的需求,但是此种新需求主要不是重复欣赏某部作品,而是希望欣赏到更加精彩的作品。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68.

( )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 )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 )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最大底气所在。

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69.

研究表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某些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往往来源于土壤,并且随着土壤中的水分一起被植物吸收。土壤如果缺乏重要的微量养分,可能就无法维持大多数植物的生命。例如,在钙含量很低的蛇纹石土壤中,只有能够忍受这种低含钙量环境的植物才能生存。由此可见,土壤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列选项符合上文观点的是( )。

70.

一名学员在距离热气球100米处观察它垂直起飞。在热气球起飞后不久,该学员注意到热气球底部从他的仰角30°位置上升到45°位置,再从45°位置上升到60°位置分别用了11秒和17秒。则前后两段时间热气球平均上升速度之比最接近( ? ?)。(注: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1.73)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

71.

某抗洪指挥部的所有人员中,有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的人员在应急指挥中心,其余人员在前线指挥抢险。由于突发管涌险情,又增派6人前往,此时在前线指挥抢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如果该抗洪指挥部需要保留至少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的人员在应急指挥中心,那么最多还能再增派( ? ?)人去抗洪前线。

7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bx+c=0中的系数b和c都是骰子掷出来的点数,则此方程有实根的概率是( )。

73.

0.2+0.4+0.6+0.8+0.10+0.12+0.14+…+0.96+0.98+0.100=( )。

74.

选择最合理的一项来填充所给数列的空缺位置,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1,1,3,11,( ),17283。

75.

某企业要求员工在内部网络教育平台上自修10课时政治理论课和10课时专业技能

课。可供选择的政治理论课共8次,每次2课时;可供选择的专业技能课共10次,其中2课时的5次,1课时的5次。则一名员工可选择的课程组合有( )种。

76.

甲、乙2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前往C地自驾旅游,其中乙的路程比甲的路程多50公里。甲上午9∶00从A地出发,先在公路上匀速行驶一段路程,10∶30上高速公路后立刻提速1倍并保持匀速行驶;乙上午9∶30从B地直接上高速公路,以每小时110公里的速度行驶,和甲恰好同时在12∶00到达C地,则甲在高速公路上与公路上行驶的路程相差( )公里。

77.

某高校教研室承接科研项目5个,经费总额为500万元,且每个项目的经费额度都是整数万元。已知经费额度排名前二的两个项目平均经费与经费额度排名后二的两个项目经费之和相等,那么经费额度排名第三的项目的最低经费额度可能是( )万元。

78.

某班共有学员19名,选修3门课程:戏剧欣赏、演讲与口才,数值计算方法。若15名学员选修戏剧欣赏。13名学员选修演讲与口才,10名学员选修数值计算方法,且18名学员至少选修2门课程,则三门课程都选修的学员有( )名?

79.

某学员队进行阅兵训练,其中两名学员当阅兵领队,剩余学员组成方阵。若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44名学员,则多出30名学员。若方阵每行每列增加一名学员。则多出( )名学员。

80.

下列选项最合乎逻辑顺序的是( )。

①家长经济负担过重

②校外培训机构快速增长

③考试成绩与高考升学等对学生的压力过大

④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各陈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81.

天气炎热且正在下雨。下列选项中与此句叙述方式最接近的是( )。

82.

根据0、1序列的变化规律,选择最合理的一项填入横线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01010101,00101010,10010101,11001010。

83.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合理的一个填入空白方框内,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

84.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合理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

85.

某教研室所有教授都是博士,有的博士是副教授,小王是博士。根据以上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6.

可能所有报考教学岗位的考生都想从事教学工作。下列选项与上述论述的含义最为一致的是( )。

87.

甲乙丙丁4位候选人竞选班长,甲觉得自己最可能当选;乙觉得自己或丙最可能当选;丙觉得不是甲就是自己当选;丁觉得自己会当选。但事实上只有1位候选人的猜测为真,其他猜测都是假的。由此可以推出( )。

88.

滞涨:指停滞性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失业,以及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滞涨特征的是( )。

89.

某公司所有身体素质好的员工都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马拉松比赛,若要得出“该公司有些青年员工身体素质较差”的结论,应补充的最恰当的条件是( )。

9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32个百分点。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由数据可知,人口向( )地区、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9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32个百分点。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 )。

9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32个百分点。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2020年的全国人口数量相比2010年增长的比例是( )。

9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32个百分点。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数据表明,我国人口数量10年来继续保持( )态势。

94.

某地区主要农业产品的产量表

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

2018年,糖料产量在主要农业产品总产量中的占比是( )。

95.

某地区主要农业产品的产量表

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

2020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增长幅度排在前三位的是( )。(注:统计排名时,针对粮食、油料和糖料等有分类的农业产品,只考虑其分类产品排名)

96.

某地区主要农业产品的产量表

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

列表中不是每年都增长的农业产品个数是( )。(注:计算个数时,针对粮食、油料和糖料等有分类的农业产品,只考虑其分类产品个数)

97.

某地区主要农业产品的产量表

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历年真题,2022年(延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

下列选项中增长幅度最高的农业产品和年份分别是( )。

98.

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3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0%,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6.6万元,比上年增加0.5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4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应用研究经费2757.2亿元,增长10.4%;试验发展经费20168.9亿元,增长10.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0%、11.3%和82.7%。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18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3408.8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882.5亿元,增长4.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6%、14.0%和7.7%。

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4649.1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67%,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R&D经费9130.3亿元,投入强度为2.22%,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经费投入超过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10个,这10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比重为73.6%。

分地区看,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8个,分别为广东(3479.9亿元)、江苏(3005.9亿元)、北京(2326.6亿元)、浙江(1859.9亿元)、山东(1681.9亿元)、上海(1615.7亿元)、四川(1055.3亿元)和湖北(1005.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和陕西。

2020年,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并且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 )个。

99.

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3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0%,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6.6万元,比上年增加0.5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4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应用研究经费2757.2亿元,增长10.4%;试验发展经费20168.9亿元,增长10.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0%、11.3%和82.7%。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18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3408.8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882.5亿元,增长4.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6%、14.0%和7.7%。

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4649.1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67%,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R&D经费9130.3亿元,投入强度为2.22%,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经费投入超过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10个,这10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比重为73.6%。

分地区看,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8个,分别为广东(3479.9亿元)、江苏(3005.9亿元)、北京(2326.6亿元)、浙江(1859.9亿元)、山东(1681.9亿元)、上海(1615.7亿元)、四川(1055.3亿元)和湖北(1005.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和陕西。

2018年,全国共投入R&D经费约为( )亿元。

100.

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3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0%,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6.6万元,比上年增加0.5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4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应用研究经费2757.2亿元,增长10.4%;试验发展经费20168.9亿元,增长10.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0%、11.3%和82.7%。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18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3408.8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882.5亿元,增长4.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6%、14.0%和7.7%。

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4649.1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67%,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R&D经费9130.3亿元,投入强度为2.22%,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经费投入超过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10个,这10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比重为73.6%。

分地区看,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8个,分别为广东(3479.9亿元)、江苏(3005.9亿元)、北京(2326.6亿元)、浙江(1859.9亿元)、山东(1681.9亿元)、上海(1615.7亿元)、四川(1055.3亿元)和湖北(1005.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和陕西。

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国投入R&D经费情况是( )。

101.

2020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43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0%,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6.6万元,比上年增加0.5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4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应用研究经费2757.2亿元,增长10.4%;试验发展经费20168.9亿元,增长10.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0%、11.3%和82.7%。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18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3408.8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882.5亿元,增长4.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6%、14.0%和7.7%。

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4649.1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67%,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R&D经费9130.3亿元,投入强度为2.22%,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经费投入超过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10个,这10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比重为73.6%。

分地区看,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8个,分别为广东(3479.9亿元)、江苏(3005.9亿元)、北京(2326.6亿元)、浙江(1859.9亿元)、山东(1681.9亿元)、上海(1615.7亿元)、四川(1055.3亿元)和湖北(1005.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和陕西。

2020年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活动主体之外的研发力量投入R&D经费有( )亿元。

102.

截至2021年6月,移动应用规模居前四位的APP分类数量占比达58.3%。其中,游戏类APP数量继续领先,达72.78万款,占全部APP比重为24.10%。日常工具类、电子商务类和社交通讯类APP数量分别达46.51万款、29.60万款和27.18万款,分列移动应用规模第二至四位,占全部APP比重分别为15.40%、9.80%和9.00%。

截至2021年6月,除了游戏类、日常工具类、电子商务类和社交通讯类移动应用APP外,其余移动应用APP数量为( )万款。

103.

截至2021年6月,移动应用规模居前四位的APP分类数量占比达58.3%。其中,游戏类APP数量继续领先,达72.78万款,占全部APP比重为24.10%。日常工具类、电子商务类和社交通讯类APP数量分别达46.51万款、29.60万款和27.18万款,分列移动应用规模第二至四位,占全部APP比重分别为15.40%、9.80%和9.00%。

截至2021年6月,全部移动应用APP数量为( )万款。

104.

截至2021年6月,移动应用规模居前四位的APP分类数量占比达58.3%。其中,游戏类APP数量继续领先,达72.78万款,占全部APP比重为24.10%。日常工具类、电子商务类和社交通讯类APP数量分别达46.51万款、29.60万款和27.18万款,分列移动应用规模第二至四位,占全部APP比重分别为15.40%、9.80%和9.00%。

截至2021年6月,社交通讯类APP数量在移动应用APP分类数量占比中,从多到少排列,位列第( )。

多选题 (一共6题,共6分)

105.

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

106.

下列选项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107.

必须坚持( )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民主,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

108.

19世纪西欧的( )思潮,为马克思主义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109.

下列选项属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的有( )。

110.

国家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发展,依法开展国防活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