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68题,共68分)

1.

下列关于储料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2.

当煤气泄漏发生着火设备被烧红时,立即用水冷却降温,会发生()。

3.

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4.

熔炉.炼钢.锻造.玻璃烧制.锅炉.印染等多有高温作业,改善其作业条件最根本的措施是()。

5.

关于烧结和球团的厂区布置与厂房建筑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6.

煤气设备与管道的附属装置中,放散管口必须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离地面不小于()m。

7.

带煤气作业的照明应在()m以外使用投光器。

8.

下列不属于停止焦炉加热的情形的是()。

9.

冶金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下列不属于三大类冶金方法的是()。

10.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自动断电。

11.

当煤气中毒人员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12.

铅冶金炉窑使用柴油.天然气等进行烘炉时,若违章点火,极易发生爆炸事故。下列关于防范炉窑点火爆炸事故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13.

下列关于煤气设备与管道隔断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14.

关于铅冶炼电解工序中熔铅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15.

在氧气生产中,供一个系统的支管阀门出口侧的氧气管道宜有长度()的直管段。

16.

A焦化公司共有职工1000人,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月23日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此锅炉于1999年11月制造。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2000年9月23日10时15分,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摧毁,炉膛内水冷壁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5m。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230mm,部分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砖飞落到直径约80m范围内,砸在屋顶的较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11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13处孔洞,最大面积约15m2,锅炉房东墙距屋顶1.5m处有12m长的裂缝。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人员2人砸死,另造成5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500m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对死伤人员进行了妥善处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调查。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积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是(??)。

17.

重金属主要有铜、铅、锌、镍、钴、锑、铋、镉、汞、锡等十余种。下列关于铜冶炼的描述,正确的是( )。

18.

下列关于埋地敷设煤气管道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19.

转炉炼钢是先加入废钢,然后兑入铁水,把氧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硅、锰等氧化。下列关于转炉炼钢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

发生煤气中毒后,下列不正确的是( )。

21.

下列关于焦炉煤气鼓风机安全控制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

22.

气瓶充装就是将气体或气、液混合状态的介质通过设备加压充入包装物(气瓶)的全过程。下列关于气瓶充装的安全控制措施,描述正确的是( )。

23.

硫化铅精矿直接溶炼采用富氧强化氧化熔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工艺获得粗铅。下列关于粗铅溶炼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

24.

钢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工艺。熔融的产品不断地通过水冷结晶器,凝成硬壳后从结晶器下方出口不断拉出,经冷却,全部凝固后切成坯料,该工艺过程属于( )。

25.

粗(轻)苯加氢工艺属于国家首批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下列关于粗(轻)苯加氢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26.

下列不属于停止焦炉加热的情形的是( )。

27.

下列连铸设备设施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28.

在炼钢过程中关于备料安全技术额要求,不正确的是( )。

29.

下列关于立式磨煤机安全控制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30.

关于煤气加压站的厂房及设施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31.

煤气柜分湿式和干式两种。关于湿式和干式煤气柜的安全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32.

高炉本体是矿石还原成液态生铁熔炼全过程的载体,是炼铁生产工序中的核心装备。下列关于高炉本体安全控制措施描述,不正确的是( )。

33.

2001年6月11日,A线材厂线材二车间轧钢甲班上夜班。23时15分接班,停机换孔检修,23时30分开机正常生产。40min后即12日0时10分左右,一根通过开坯9架轧机和圆盘剪的红钢,进入毛轧机长辊道4号跑钢槽,红钢前头顶触长辊道立挡板,打弯拱套造成废钢。甲班副大班长刘某上到3号天车(无天车操作证),准备吊运废钢。甲班大班长侯某和操作工叶某在距圆盘剪东侧11m处的平台上挂钩,在未将废钢后头挑出走钢槽的情况下,就把废钢直接套挂到天车钩头上。侯某向西走,离开挂钩点顺圆盘剪处的平台梯子下去,准备向开坯机操作台要钢。此时,叶某也向西离开挂钩点2.5m,站立在长辊道北侧平台边沿处(平台宽2.9m、高1.2m)。副大班长刘某操作3号天车,响铃后启动小车向北,并将大车向东开动吊运废钢。这时被吊运的废钢尾部被圆盘剪出口的立挡板卡住,造成被吊运的废钢瞬间绷紧,天车继续向东拉动受力后,废钢尾部突然脱离卡住点,向东北方向急速收缩,废钢(截面积32mm×32mm,钢温约920℃)尾部将站在平台边沿处的叶某弹到平台上,落地后其头朝南,头部距平台边沿1.8m。被吊运的废钢从叶某的身体上划过,造成其左髋、胸部及右侧颈部划烫伤。

经医院6月14日诊断,叶某为右颈、胸、左髋热烧伤15%、3度,颈总动脉、椎动脉损伤,颈椎骨折。经过3天多的治疗,叶某因颈总动脉出血抢救无效,于6月15日17时15分死亡,同时此事故另外造成1000万经济损失。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此次事故的类别是( )。

34.

2001年6月11日,A线材厂线材二车间轧钢甲班上夜班。23时15分接班,停机换孔检修,23时30分开机正常生产。40min后即12日0时10分左右,一根通过开坯9架轧机和圆盘剪的红钢,进入毛轧机长辊道4号跑钢槽,红钢前头顶触长辊道立挡板,打弯拱套造成废钢。甲班副大班长刘某上到3号天车(无天车操作证),准备吊运废钢。甲班大班长侯某和操作工叶某在距圆盘剪东侧11m处的平台上挂钩,在未将废钢后头挑出走钢槽的情况下,就把废钢直接套挂到天车钩头上。侯某向西走,离开挂钩点顺圆盘剪处的平台梯子下去,准备向开坯机操作台要钢。此时,叶某也向西离开挂钩点2.5m,站立在长辊道北侧平台边沿处(平台宽2.9m、高1.2m)。副大班长刘某操作3号天车,响铃后启动小车向北,并将大车向东开动吊运废钢。这时被吊运的废钢尾部被圆盘剪出口的立挡板卡住,造成被吊运的废钢瞬间绷紧,天车继续向东拉动受力后,废钢尾部突然脱离卡住点,向东北方向急速收缩,废钢(截面积32mm×32mm,钢温约920℃)尾部将站在平台边沿处的叶某弹到平台上,落地后其头朝南,头部距平台边沿1.8m。被吊运的废钢从叶某的身体上划过,造成其左髋、胸部及右侧颈部划烫伤。

经医院6月14日诊断,叶某为右颈、胸、左髋热烧伤15%、3度,颈总动脉、椎动脉损伤,颈椎骨折。经过3天多的治疗,叶某因颈总动脉出血抢救无效,于6月15日17时15分死亡,同时此事故另外造成1000万经济损失。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35.

2001年6月11日,A线材厂线材二车间轧钢甲班上夜班。23时15分接班,停机换孔检修,23时30分开机正常生产。40min后即12日0时10分左右,一根通过开坯9架轧机和圆盘剪的红钢,进入毛轧机长辊道4号跑钢槽,红钢前头顶触长辊道立挡板,打弯拱套造成废钢。甲班副大班长刘某上到3号天车(无天车操作证),准备吊运废钢。甲班大班长侯某和操作工叶某在距圆盘剪东侧11m处的平台上挂钩,在未将废钢后头挑出走钢槽的情况下,就把废钢直接套挂到天车钩头上。侯某向西走,离开挂钩点顺圆盘剪处的平台梯子下去,准备向开坯机操作台要钢。此时,叶某也向西离开挂钩点2.5m,站立在长辊道北侧平台边沿处(平台宽2.9m、高1.2m)。副大班长刘某操作3号天车,响铃后启动小车向北,并将大车向东开动吊运废钢。这时被吊运的废钢尾部被圆盘剪出口的立挡板卡住,造成被吊运的废钢瞬间绷紧,天车继续向东拉动受力后,废钢尾部突然脱离卡住点,向东北方向急速收缩,废钢(截面积32mm×32mm,钢温约920℃)尾部将站在平台边沿处的叶某弹到平台上,落地后其头朝南,头部距平台边沿1.8m。被吊运的废钢从叶某的身体上划过,造成其左髋、胸部及右侧颈部划烫伤。

经医院6月14日诊断,叶某为右颈、胸、左髋热烧伤15%、3度,颈总动脉、椎动脉损伤,颈椎骨折。经过3天多的治疗,叶某因颈总动脉出血抢救无效,于6月15日17时15分死亡,同时此事故另外造成1000万经济损失。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此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是( )。

36.

下列关于冶金企业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37.

在烧结作业过程中,某位工人负责成品振动筛设备的操作、检查和维修工作。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成品振动筛安全控制措施,可能引发事故的是()。

38.

烧结和球团过程中需要用到起重机械设备,下列选项中,关于起重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39.

冶金工业分类按照金属分类通常分为黑色金属冶金工业和有色金属冶金工业两大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色金属冶金的是( )。

40.

铁水是氧气转炉炼钢的基本原料,铁水供应的方式之一是混铁炉供应。其具体流程是( )。

41.

原料场的正常生产和运行需要不同设备和设施的相互协作。下列选项中,原料场可不设置的是( )。

42.

使粗大、不均匀的铸造结构变成均匀的细晶组织的生产工艺是( )。

43.

下列关于烧结和球团设备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安全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44.

烧结和球团工艺过程伴随着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生成,并且存在放射性物质,需要对个体进行职业卫生防护。下列选项中,关于职业卫生防护技术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45.

烧结和球团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等。当车间存在危险源时,应( )。

46.

按照球团矿的碱度一般分为酸性球团矿和熔剂性球团矿。酸性球团矿的特点不包括( )。

47.

烧结厂石灰石和白云石破碎时所用的破碎机多为锤式破碎机,它具有产量高、破碎比大、单位耗电量小和易维护等优点。但锤式破碎机也存在危险有害因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锤式破碎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48.

下列关于电炉冶炼过程中,可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正确的是( )。

49.

烧结是利用烧结机将添加一定数量燃料的粉状物料(如粉矿、精矿、熔剂及综合利用料)进行高温加热,在不完全熔化的条件下烧结成烧结矿,为炼铁高炉提供冶炼的原料。烧结工艺流程包括配料、混合制粒、烧结、( )等工序。

50.

下列不属于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的防护手段的是( )。

51.

抽风机起到提供助燃空气,使烧结料中的固体燃料充分燃烧,强化烧结,提高烧结生产率的作用。抽风机作业过程中同样存在危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抽风机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52.

焦炉设备包括护炉设备和煤气设备两部分,煤气设备包括荒煤气导出设备和加热煤气设备。以下关于焦炉安全技术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53.

现代工业上习惯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下列属于黑色金属的是(  )。

54.

富氧鼓风是高炉下部操作的核心技术,其安全性关乎着整个生产流程的安全。下列关于高炉富氧安全控制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55.

回转窑生产中,重油和煤粉的使用应按安全要求进行,下列错误的是( )。

56.

铝在生产过程中由4个环节构成,下列选项中,工艺排序正确的是( )。

57.

炉外精炼是一种将由炼钢炉初炼的钢水倒入钢包或专用容器内进一步精炼的方法。工艺有很多,其中,在VD精炼工艺装置基础上增加顶吹氧枪,在真空下往钢水罐内钢水吹氧,对含铬钢水进行“脱碳保铬”精炼的工艺是( )。

58.

煤粉喷吹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的储运、干燥、制粉、喷吹4个系统。下列关于煤粉喷吹的安全技术措施,错误的是()。

59.

把矿石(或精矿)经预备处理、熔炼和精炼等,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其中的金属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的过程叫做( )。

60.

操作煤气设施时,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备均必须保持(  )操作。

61.

下列不属于荒煤气系统设备的是( )。

62.

气瓶在运输车辆上采取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63.

当前铜冶炼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中闪速熔炼技术是世界铜熔炼的主流工艺技术,其优点不包括( )。

64.

变配电站各间隔的门的开向应(  )。

65.

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

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含有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共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1:7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置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

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

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9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效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等级属于( )。

66.

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

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含有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共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1:7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置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

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

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9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效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

67.

A焦化公司共有职工1000人,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月23日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此锅炉于1999年11月制造。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

2000年9月23日10时15分,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摧毁,炉膛内水冷壁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5m。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230mm,部分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砖飞落到直径约80m范围内,砸在屋顶的较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11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13处孔洞,最大面积约15m2,锅炉房东墙距屋顶1.5m处有12m长的裂缝。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人员2人砸死,另造成5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500m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

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对死伤人员进行了妥善处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调查。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积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

计算A焦化公司2000年千人重伤率为()。

68.

A焦化公司共有职工1000人,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月23日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此锅炉于1999年11月制造。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

2000年9月23日10时15分,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摧毁,炉膛内水冷壁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5m。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230mm,部分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砖飞落到直径约80m范围内,砸在屋顶的较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11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13处孔洞,最大面积约15m2,锅炉房东墙距屋顶1.5m处有12m长的裂缝。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人员2人砸死,另造成5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500m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

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对死伤人员进行了妥善处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调查。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积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该起事故属于()。

问答题 (一共9题,共9分)

69.

D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钢铁公司,有员工36000人,年产10Mt钢。发生事故的第一炼钢厂为D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二级单位,2003年5月5日投入生产运行,有员工920人,3座100t顶底复合吹炼转炉、3座LF精炼炉、1座RH真空精炼炉、2台板坯连铸机、2台方坯连铸机,年产419×104t钢,主要产品有方坯、板坯等。主要生产工艺:铁水→混铁炉→转炉→LF精炼炉→连铸机→出坯料。2号转炉炉体高度8.285m,下部直径6.18m,上部直径3.774m。氧枪总长17.245m,直径245mm,进出水管直径140mm,有效行程15.1m,冷却水流量200m3/h,压力1.4MPa。4月1日8时10分左右,第一炼钢厂2号转炉在吹炼过程中发现氧枪结瘤卡枪,计划冶炼完成后进行处理。8时45分,出钢结束,进行溅渣护炉;8时50分左右,溅渣护炉结束,发现氧枪无法正常提起。调度室通知钳工对氧枪提升装置进行修理,11时左右,修理完毕,将氧枪提起,电焊工进行切割。11时20分左右,摇炉工摇动转炉准备进行下炉冶炼,转炉内突然发生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并引发火灾,将主控室全部损毁,造成现场4人死亡,28人受伤,其中2名轻微伤者已经出院,26名伤者(5人重伤)在医院住院治疗。经初步调查,切割氧枪前摇炉工未将转炉摇转到位,导致氧枪冷却管内残留的冷却水(约0.3t)在氧枪切割放水时流入转炉炉底,将炉渣(3~4t)表层冷却形成积水;摇炉工未发现转炉内已经进水,直接转动转炉,导致水与底部热渣混合,瞬间汽化,体积急剧膨胀,无法释放,发生爆炸。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D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2003年度千人死亡率和百万工时伤害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简要说出冷却水流入转炉的正确处置措施。

?3.写出转炉车间存在的特种设备。

?4.依据《炼钢安全规程》,说出转炉吹氧期间应及时提枪停吹的情形。

?5.依据《安全生产法》,说出D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70.

B炼铁厂设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2016年6月5日15时,在1号高炉炉顶起重作业时,由于工人操作不慎,发生衬板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

2017年11月14日9时15分,随着一声闷响,B炼铁厂1号高炉在生产运行中发生爆炸。高炉托盘以上炉壳被崩裂,大面积炉壳趋于展开。瞬间,部分炉壳、高炉冷却设备及炉内炉料被抛向不同方向,炉身支柱被推倒,炉顶设备连同上升管、下降管及上料斜桥等全部倾倒、塌落。出铁场屋顶被塌落物压毁两跨。炉内喷出的红焦四散飞落,将卷扬机室内的液压站、主卷扬机、控制机等设备全部烧毁。上料皮带系统也严重损坏。由于红焦和热浪的灼烫、倒塌物的打击及煤气的毒害,造成19名工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120万元。经过反复调查和大量技术分析论证认为,这是一起由于高炉内部爆炸,炉壳脆性断裂,推倒炉身支柱,导致炉体坍塌的重大事故。

据事故现场勘查、分析,高炉发生炉内爆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炉壳断裂是由23处长短不等的预存裂纹同时起裂所致。(2)风口的损坏导致向炉内漏水,造成炉内区域性不活跃现象,形成呆滞区。(3)炉顶温度升高,两次打水降温,在一定程度上粉化了炉料,造成透气性差。

事故前的1号高炉炉况恶化,已承受不了突发的高载荷,主要表现在:(1)冷却壁大量损坏。风口带冷却壁损坏2块,炉腹冷却壁损坏32块,占冷却壁总数的80.7%,留有安全隐患。为了维持生产,采用了外部高压喷水冷却,加剧了炉壳的恶化。(2)炉壳频繁开裂、开焊。炉壳出现了开裂、开焊,并且日益加剧。到事故前,共发现并修复裂纹总长度28.5m,但由于条件所限,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炉壳恶化状况,使高炉已承受不了炉内突发的高载荷,在炉内爆炸瞬间,炉壳多处脆性断裂、崩开,推倒炉身支柱,整个炉体坍塌。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该衬板坠落事故的类别是什么?

2.在1号高炉炉顶起重作业时应遵守哪些要求?

3.1号高炉爆炸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如何进行事故报告?

4.1号高炉炉壳开裂时,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

5.为了避免1号高炉炉体的冷却壁大量损坏,B炼铁厂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

71.

E钢铁集团所属炼钢股份公司炼钢车间主要设备有1201氧气顶吹转炉、氧枪升降机构、3.2MPa氧气管道、801冶金起重机2台、出钢台车、测温取样装置、真空槽、车间东西两侧各有1部物料升降机,配合若干台叉车。2003年4月23日0时20分,E钢铁集团所属炼钢股份公司炼钢车间一号转炉出第1炉钢。该车间清渣班长陈某到钢包房把一号钢包车开到吹氩处吹氩气。0时30分,陈某把钢包车开到起吊位置,天车工刘某驾驶3号80t天车落钩挂包(双钩)准备运到4号连铸机进行铸钢。陈某近站在钢包东侧(正确位置应站在距钢包5m处)指挥挂包。陈某仅看到东侧钩挂好后,以为两侧钩也挂好了,就吹哨明示起吊。天车工刘某听到起吊哨声后起吊钢包。天车由1号炉向4号连铸机方向车行驶约8m后,陈某才发现天车西侧挂钩没有挂到位,钩尖顶在钢包耳轴中间,钢包倾斜,随时都有滑落坠包的危险。当天车行驶到三号包坑上方时,天车工刘某听到地面多人的喊声,立即停车。在急刹车的惯性作用下,两侧顶在钢包耳轴的吊钩尖脱离钢包轴,严重倾斜钢包(钢包自重30t,钢水质量40t)扭弯东侧吊钩后脱钩坠落地面,钢水洒地后因温差而爆炸(钢水温度1640℃),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事故直接损失30万元。事故原因分析,3号天车起吊钢水包时,两侧挂钩没有完全挂往钢包的耳轴,而是钩尖顶在西侧耳轴的轴杆中侧,形成钩与耳轴“线”接触。陈某指挥起吊时站位不对,他只能看到挂钩挂住东侧钢包耳轴上,而没有看到西侧挂钩是否挂住钢包西侧耳轴,就吹哨指挥起吊。造成钢包西侧受力不均匀,钢包倾斜,随时都有脱钩坠包的危险,导致天车工刘某操作天车时因急刹车惯性力作用,使西侧挂钩从耳轴上脱落,扭弯钢包东侧吊钩,造成钢包坠地,高温钢水倾翻,这是造成钢水外泄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CB6441),辨识炼钢车间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指出炼钢车间中包括的特种设备。

3.依据《安全生产法》,说明E钢铁集团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4.简述E钢铁集团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72.

某市A焦化厂有职工800人,安全管理人员20人。生产设备主要有洗涤塔、储罐、储槽、分离器等共计160个,其中精制区域有5个360m3和3个200m3苯储罐。煤气净化加工生产装置处于带压、高温下运行,所涉及的主要介质有苯类、氢气、二硫化碳、煤气、焦油、萘、酚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2005年1月15日该厂进行焦炉检修,17时30分焦炉停止加热,18时27分焦炉烟道发生爆炸。大烟囱下部检修口被炸开,烟道地下室面有部分砖被炸出,分烟道吸力翻板炸坏,炉顶看火孔盖被炸出,该事故造成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经调查,造成该起事故的原因为:①停止加热时只是用交换机停止了煤气的加热,并没有关闭地下室高炉煤气旋塞;②高炉煤气压力高,使煤气直接由废气阀进入了烟道,达到了煤气爆炸极限。事故发生后该企业开展自查工作,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再次发生。将企业安全管理融入日常企业管理体系中并作为主要内容,逐个要素抓好落实,定期组织评估,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加强生产组织管理,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践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指出厂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简述焦炉煤气检修安全控制措施。

3、请指出焦炉生产过程中,应立即停止焦炉加热的情况。

4、简述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的内容。

5、依据《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程》的规定,简述该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做好的管理措施。

73.

【背景资料】

2013年7月30日6时40分,D公司制氧厂乙班值班主任王某接公司总调度员通知,氧气主管网压力低,约0.5MPa。6时50分,丙班即将接班,王某告诉丙班值班主任刘某,调压间氧气气动薄膜调节阀存在故障,刘某告诉王某处理完调压间故障后再接班。于是王某带领乙班电仪班长李某和3个空分班长赵某、张某、宋某共5人一同去调压间处理故障。刘某在主控室看到氧气压力显示为2.2MPa,于是又安排本班空分班长崔某、电仪班长韩某去调压间协助乙班工作。7时1分,调压间突然发生爆炸着火。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90万元。

调查报告指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现场作业人员未按《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要求首先打开旁通管道手动截止阀,再关闭气动薄膜调节阀(气开式)、两侧手动截止阀,便直接对气动薄膜调节阀进行带压操作,导致气动薄膜调节阀迅速打开,氧气瞬间流速过快,引起燃爆。

爆炸发生后,D公司总经理孟某等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清理现场,对尸体进行转移。7月31日晚,在D公司总经理孟某办公室,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如何统一口径,谎报事故真相,最终决定不上报事故情况。孟某等人在人民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调查询问时谎报事故伤亡情况。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D公司总经理孟某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做什么、不得做什么?

2.简述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的内容。

3.依据《安全生产法》,说出D公司总经理孟某的安全生产职责。

4.简述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5.简述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74.

某日,烧结作业区乙班上白班。铁科接受岗位工毛某发现PL-1皮带机裂口处加剧,马上通知主控室停止上料,待皮带上料排空后,1Z-1,PL-1皮带机停机,主控室联系设备检修人员处理,并通知设备保障处炼铁作业区烧结点检长祝某,后公司总调度室出方案,在裂口处钉上一块皮带,先维持上料,将铁料矿槽上满,然后硫化皮带,以保证烧结机不停产。按此方案处理至11时40分,PL-1经手动试车一圈后,打到自动位置开始上铁料。12时40分配科工长赵某发现皮带机裂口处加剧,立即现场紧急停机,并通知祝某协宏钢检修人员赶到现场,商量后决定对皮带机进行硫化处理,并办理操作牌停机停电后开始紧急处理。由于皮带上存留物料负重过大皮带拉不到一起,要求岗位人员将皮带上物料清理下来,倒班作业长钱某、岗位工赵某和崔某开始清理皮带上物料,赵某一只脚站在铁料移动漏矿车轨道上,另一只脚站在轨道座上开始从皮带上料。钱某和崔某站在下面扒料。13时50分,检修人员站在皮带机裂口处处理裂口时,皮带突然断裂,断裂的皮带向头、尾两方向迅速运动。向尾轮方向运动的皮带将赵某刮倒摔倒在地面上,同时将崔某碰倒在地。事故发生后,倒班作业长钱某立即通知调度室联系车,将二人送至医院治疗。

【问题】

1.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

2.请简述检修作业中有什么具体措施和要求

3.提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75.

D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为金属切削机床、车床、铣床、磨床、钻床、锻床、冲床、剪床等,同时,车间还安装了3t桥式起重机,配备了2辆叉车。根据该企业近几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大部分事故为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D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质检人员发现一些锻件表面存在龟裂现象。

2017年9月20日19时50分,工人丙在锻床上进行锻造作业时,因左手进入模具取料造成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指尖被模具压伤的重伤事故。为使相关单位从中吸取教训,经过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如下。

2017年9月20日18时30分,锻造组根据生产需要,安排小组的所有人员回厂加班。19时15分,班组长甲安排乙当师傅在锻床上给丙等三名新员工示范操作锻压工作,准备让三名新员工正式开始上岗操作,但三名新员工均未取得上岗证。该操作需要两人共同完成,一人手动将加热好的金属坯料推入锻造设备,站在机台前方的另一人踩脚踏开关,使坯料发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锻件。19时35分,乙讲完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后,看着丙和一名新工人配合作业十几块金属坯料后,就离开和另一名新工人在旁边另一台锻床上配合作业。19时50分,当丙伸左手推入新坯料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被突然下压的锻锤锤头击伤,丙大叫一声,在旁边锻床作业的乙见状立即跑上前去将该锻造设备关闭,让丙将左手拉出,发现其左手的中指已从第二指节处压断,食指、无名指也只有皮肉相连,在现场的班组长甲立即将丙送至附近医院治疗。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D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锻造采用的方法是哪种请说明理由。

2.锻件表面出现龟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4.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哪些

5.为杜绝或减少此类锻床事故的发生,D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

76.

【背景资料】

2015年4月16日17时5分,C轧钢厂安源片高线二车间发生一起员工手掌被压伤事故。事故发生后,安全管理部本着“四不放过”原则,在C轧钢厂安源片会议室召开了事故分析会,现将事故通报如下:

4月16日17时5分,C轧钢厂安源片高线二车间1号线风冷线1段地辊第一根传动辊轴断裂,停机后CS2操作室通知维修厂钳工进行处理。在钳工处理的过程当中,当班操作工黎某提出,将1段最后一根与2段第一根进行连接处理可缩短恢复时间。钳工谢某和张某采纳了操作工的建议,并协助操作工黎某处理。当班机长彭某与调度员董某在作业现场,机长彭某催问钳工链条接好没有,操作工黎某回复说:“就接好了。”机长彭某就通过对讲机指令CS2操作室开机,17时14分吐丝机启动时联动1段、2段地辊,造成操作工黎某左手被链条压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四不放过”原则的内容。

2.依据《安全生产法》,说出C轧钢厂安全管理部的安全生产职责。

3.C轧钢厂安源片高线二车间安全培训的内容。

4.针对C轧钢厂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77.

×年×月×日10时50分,某钢铁公司某钢铁工业学院,在实习学生铁301班从炉后工作与炉前工作的铁302班调换不久,自建6.88m3高炉的铸铁场砂型处发生铁水与铁管爆炸事故,造成师生26人的重大伤亡,其中死亡8人,伤18人。

×月×日10时30分,由铁301班实习生孙某等三人开始打开铁口,但是没有打开,他们为了及时出铁就请来工人孙某将铁口打开了,火龙般的铁水从炉内一跃涌出。当铁水流淌到砂型上时,在现场观看的人员都看到铁水往上冒泡,特别是铁水淌到砂衔模型时,在铁管周围冒的泡较大,在铁水快要流完的时候,砂型的铁水表面已发暗红色,稍有凝固状态。这时教员陈老师、职员程某、学生李某等人看到带有铁管模型的铁水向四周铺渲,而且还上下鼓动着,大家都往后退。当时陈老师就喊了一声:“可能要爆炸!快跑开!”职员程某也喊了一声:“要爆炸!”随着大家转身后退的倾刻之间,即在10时50分许发生了强烈的爆炸,铁管和将凝固的铸砂衔已被全部崩碎。

经对事故现场检查,发生铁水爆炸地点是在砂型流铁沟西侧,铁302班学生姜某与职员程某合作的8个砂衔中靠近炉体方向的第三、第四砂衔段。爆炸点地形低洼潮湿,地表面上有约10cm深的砂子,砂土底下有石头和红砖,地表面无爆炸痕迹,爆炸的铁水面积直径约70cm,8个砂衔铸件只剩下4个。距爆炸地点5m远有一个汽油桶,双层被穿透。距爆炸点12m远的热风炉和煤气管道约有一分厚的钢板也被击穿,飞片从爆炸点击穿距离26m远的机械厂窗玻璃后进入屋内,又击中11m多远的墙壁上。造成工人、教员、学生共26人伤亡,死亡者和受伤者的伤害部位多数是胸部、头部和四肢,惨不忍睹。当时死亡和受伤的人员相距爆炸点最近的3m远,最远的8m远,可见其杀伤面积之广,爆炸威力之巨大。

根据以上场景,试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多选题 (一共7题,共7分)

78.

2001年6月11日,A线材厂线材二车间轧钢甲班上夜班。23时15分接班,停机换孔检修,23时30分开机正常生产。40min后即12日0时10分左右,一根通过开坯9架轧机和圆盘剪的红钢,进入毛轧机长辊道4号跑钢槽,红钢前头顶触长辊道立挡板,打弯拱套造成废钢。甲班副大班长刘某上到3号天车(无天车操作证),准备吊运废钢。甲班大班长侯某和操作工叶某在距圆盘剪东侧11m处的平台上挂钩,在未将废钢后头挑出走钢槽的情况下,就把废钢直接套挂到天车钩头上。侯某向西走,离开挂钩点顺圆盘剪处的平台梯子下去,准备向开坯机操作台要钢。此时,叶某也向西离开挂钩点2.5m,站立在长辊道北侧平台边沿处(平台宽2.9m、高1.2m)。副大班长刘某操作3号天车,响铃后启动小车向北,并将大车向东开动吊运废钢。这时被吊运的废钢尾部被圆盘剪出口的立挡板卡住,造成被吊运的废钢瞬间绷紧,天车继续向东拉动受力后,废钢尾部突然脱离卡住点,向东北方向急速收缩,废钢(截面积32mm×32mm,钢温约920℃)尾部将站在平台边沿处的叶某弹到平台上,落地后其头朝南,头部距平台边沿1.8m。被吊运的废钢从叶某的身体上划过,造成其左髋、胸部及右侧颈部划烫伤。

经医院6月14日诊断,叶某为右颈、胸、左髋热烧伤15%、3度,颈总动脉、椎动脉损伤,颈椎骨折。经过3天多的治疗,叶某因颈总动脉出血抢救无效,于6月15日17时15分死亡,同时此事故另外造成1000万经济损失。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 )。

79.

2001年6月11日,A线材厂线材二车间轧钢甲班上夜班。23时15分接班,停机换孔检修,23时30分开机正常生产。40min后即12日0时10分左右,一根通过开坯9架轧机和圆盘剪的红钢,进入毛轧机长辊道4号跑钢槽,红钢前头顶触长辊道立挡板,打弯拱套造成废钢。甲班副大班长刘某上到3号天车(无天车操作证),准备吊运废钢。甲班大班长侯某和操作工叶某在距圆盘剪东侧11m处的平台上挂钩,在未将废钢后头挑出走钢槽的情况下,就把废钢直接套挂到天车钩头上。侯某向西走,离开挂钩点顺圆盘剪处的平台梯子下去,准备向开坯机操作台要钢。此时,叶某也向西离开挂钩点2.5m,站立在长辊道北侧平台边沿处(平台宽2.9m、高1.2m)。副大班长刘某操作3号天车,响铃后启动小车向北,并将大车向东开动吊运废钢。这时被吊运的废钢尾部被圆盘剪出口的立挡板卡住,造成被吊运的废钢瞬间绷紧,天车继续向东拉动受力后,废钢尾部突然脱离卡住点,向东北方向急速收缩,废钢(截面积32mm×32mm,钢温约920℃)尾部将站在平台边沿处的叶某弹到平台上,落地后其头朝南,头部距平台边沿1.8m。被吊运的废钢从叶某的身体上划过,造成其左髋、胸部及右侧颈部划烫伤。

经医院6月14日诊断,叶某为右颈、胸、左髋热烧伤15%、3度,颈总动脉、椎动脉损伤,颈椎骨折。经过3天多的治疗,叶某因颈总动脉出血抢救无效,于6月15日17时15分死亡,同时此事故另外造成1000万经济损失。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A线材厂线材二车间内作业员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是( )。

80.

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

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含有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共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1:7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置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

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

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9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效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在B企业打磨车间的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存在的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情形包括( )。

81.

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

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含有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共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1:7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置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

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

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9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效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最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要求,B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 )。

82.

A焦化公司共有职工1000人,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月23日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此锅炉于1999年11月制造。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

2000年9月23日10时15分,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摧毁,炉膛内水冷壁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5m。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230mm,部分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砖飞落到直径约80m范围内,砸在屋顶的较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11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13处孔洞,最大面积约15m2,锅炉房东墙距屋顶1.5m处有12m长的裂缝。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人员2人砸死,另造成5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500m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

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对死伤人员进行了妥善处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调查。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积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83.

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

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含有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共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1:7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置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

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

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9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效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导致该起事故发生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原因包括( )。

84.

A焦化公司共有职工1000人,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月23日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此锅炉于1999年11月制造。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

2000年9月23日10时15分,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摧毁,炉膛内水冷壁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5m。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230mm,部分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砖飞落到直径约80m范围内,砸在屋顶的较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11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13处孔洞,最大面积约15m2,锅炉房东墙距屋顶1.5m处有12m长的裂缝。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人员2人砸死,另造成5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500m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

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对死伤人员进行了妥善处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调查。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积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A焦化公司应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强化企业预防措施,在制定分级控制度时,针对的对象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