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30题,共30分)

1.

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是(  )。

2.

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3.

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是(  )。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债权消灭原因的情形是(  )。

5.

在火车站出口,一商贩呼喊:“中华牌香烟,10元钱一条”。甲是一位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听到后欣然买下,则该买卖合同的效力应当认定为(  )。

6.

在组织他人卖淫的过程中,通过强奸迫使其卖淫的,应当(  )。

7.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8.

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9.

假释考验期限,从(  )起计算。

10.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应当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是(  )。

11.

下列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12.

下列属于狭义的立法活动的是(  )。

13.

下列有关《大明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14.

在我国,法律监督客体的重点是(  )。

15.

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

16.

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是(  )。

17.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

18.

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19.

最早实行议会制度的国家是(  )。

20.

唐朝的中央司法行政机关是(  )。

21.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享有人身特别保护的是(  )。

22.

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23.

西周时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  )。

24.

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

25.

下列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26.

西周时期将惯犯称为(  )。

27.

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  )。

28.

下列关于矿产资源和水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9.

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是哪一个?(  )

30.

下列有关法的规范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多选题 (一共40题,共40分)

31.

公民甲娶妻乙,育有一子一女,女儿丙已经出嫁,儿子娶妻丁,生有一子戊,儿子于5年前不幸遇车祸死亡。甲、乙均年老,无固定生活来源,女儿出嫁后,拒不赡养老人,并曾数度虐待甲、乙,甲、乙主要依靠儿媳丁来供养。甲于2000年3月死亡,留下房屋4间。按照继承法,享有第一顺序继承权的人是(  )。

32.

下列选项中,既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的有(  )。

33.

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人必然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有(  )。

34.

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偿还的有(  )。

35.

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继承和遗赠的表述,正确的有(  )。

36.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在财产上设定浮动抵押的,抵押财产自(  )时确定。

37.

下列选项中,有关民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38.

甲、乙二人签订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如果甲之子在一年内出国,则甲将房屋卖给乙,这一民事法律行为(  )。

39.

甲将私房三间出租给乙,租期2年,在租期内,甲又与丙签订私房三间的买卖合同,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40.

下列行为中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有(  )。

41.

伪证罪的主体包括刑事诉讼中的(  )。

42.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包括(  )。

43.

脱逃罪的主体有(  )。

44.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45.

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

46.

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

47.

紧急避险不适用于(  )。

48.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

49.

我国刑法分则体系安排的主要依据是(  )。

50.

关于危害行为的正确表述是(  )。

51.

德国法学家托马西斯认为,道德与法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调整人们的内心活动,旨在求得个人的内心和平,而法律则调整人们的外在活动,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旨在谋求外部世界的和平。对于此论述应作的理解是(  )。

52.

下列选项中,属于派出机关的有(  )。

53.

下列选项中作为构成英国宪法有机组成部分的是(  )。

54.

西周时期,适用于契约关系的制度有(  )。

55.

法律责任与法定权利、义务的联系是(  )。

56.

下列人员中,应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的人员有(  )。

57.

关于宪法的制定权、修改权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8.

关于清末和中华民国司法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有(  )。

59.

下列有关汉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60.

抗日民主政权调解的种类包括(  )。

61.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遵守我国法律的行为或事项?(  )

62.

某林区村民甲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甲父对甲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属乱砍乱伐,是违反森林法的。甲依从了父亲的劝导。该事例说明法的哪些功能?(  )

63.

关于西周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64.

某国议员提出的法案在议会中由于反对党的反对而未获通过,这说明(  )。

65.

以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朝代有(  )。

66.

1930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民法典编目是(  )。

67.

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68.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主要包括(  )。

69.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六赃”犯罪的情形有(  )。

70.

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有(  )。

问答题 (一共7题,共7分)

71.

论述法律的特征。

72.

论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73.

简论宪法监督的基本功能(作用)和我国违宪审查制的基本特点。

74.

王某是居住在美国的老华侨,年老后体弱多病,希望落叶归根,于是回到中国。他希望由在中国的长子来扶养自己,并立有书面遗嘱希望自己的遗产由其亲人继承。王某委托曾在美国留学的孙某代为回老家寻找自己的亲人,并转告他的意思。孙某回来后说,王家中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王某非常失望,孙某表示愿意扶养王某,但需由其取得遗产。王某觉得孙某对自己还可以,而家中也没有了亲人,于是与孙某签订了书面协议,约定王某生前由孙某扶养照顾,死后其全部遗产归孙某所有。三年后,王某在老家的妹妹的儿子辗转得知王某回到中国的消息,于是前来认亲。王某见到自己的外甥后,知晓妹妹尚在世,非常高兴。一个月后,王某向孙某提出不再履行协议。于是,孙某以王某违约为由向法院起诉,而王某也主张撤销协议并要求孙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问:

(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关系?

(2)王某与孙某达成的协议和其所立遗嘱的效力如何确定?为什么?

(3)王某要求孙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主张能否成立?为什么?

(4)法院应如何认定民事责任的归属?为什么?

75.

红日家电厂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刘某是该厂的法定代表人。在经营期间,刘某得知赵某从事走私成品油的活动,为了逃避有关机关的追查,刘某以红日家电厂的名义从赵某处购得成品油12吨,转手将成品油销售,获利8万元,刘某将违法所得占为己有。刘某得知赵某被抓获后,想去公安机关自首,在去公安局的路上被公安人员抓获。归案后刘某除了如实交代了上述犯罪事实,还检举揭发了如下的事实:刘某曾主持红日家电厂集体会议,经研究后对进口机床进行投保,然后故意毁损进口机床,骗取保险金10万元。

问:(1)红日家电厂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

(2)刘某构成何罪?

(3)红日家电厂有无法定的量刑情节?

(4)刘某有无法定的量刑情节?

76.

2005年3月,毛某到其朋友赵某家做客,发现赵某家有一幅名画,便产生歹念,用酒将赵某灌醉后,将画偷走,在要出门的时候被赵某发现,毛某将赵某打伤后逃跑。2005年4月,毛某在银行取钱时,发现李某取了一些现金,便尾随李某上了公交车,当时公交车上只有司机、毛某和李某三人。毛某当场使用暴力将李某身上的1000元抢走。2006年1月,毛某将被害人沈某劫持到一小旅馆,将沈某身上携带的3 000元抢走,同时向沈某的家人索要10万元。毛某得知沈某家人报案后,便将沈某杀死。

问:(1)毛某抢走名画是否属于入户抢劫?

(2)毛某针对特定的犯罪对象李某的抢劫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3)毛某在2006年1月的犯罪事实应当如何处理?

77.

被告人黄某,男,28岁,农民;被告人王某,男,23岁,农民。

被告人黄某与王某系一起长大的近邻。二人本都生活于穷困潦倒之中。突然有一天,黄某发现王某已今非昔比,乃悄悄请教致富秘诀。王某碍于多年朋友之情面,坦言自己正从事贩毒活动,并进而向黄某鼓吹了一通诸如“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之类的“至理名言”。在王某的“开导”下,黄某蠢蠢欲动,便和王某一起从他人处购得50克纯度为50%的海洛因。为了增加数量,黄某和王某又在海洛因中掺人50克西药“头痛粉”,并转手以每克12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其间由王某联系下家并交接毒品,黄某在一旁学习”技巧。其后,黄某开始单干,索性以“头痛粉”冒充海洛因,当黄某携带250克假毒品准备贩卖时,为我公安机关当场擒获。黄某归案后,检举了王某和其共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王某。在王某住处查获海洛因200克,并查明王某没有吸食海洛因的历史。

问:(1)本案应当如何定罪?

(2)黄某是否构成累犯?是否构成特别再犯?

(3)本案应当如何量刑?

(4)黄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王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