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16题,共16分)

1.

下列法律不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是(  )

2.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本质是(  )

3.

价值是商品的(  )

4.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

5.

研究个别资本循环的目的在于(  )

6.

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

8.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

9.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10.

新旧民主主义文化区别的标志是(  )

11.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点是(  )

12.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  )

13.

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是(  )

14.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15.

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缺点是(  )

16.

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

多选题 (一共17题,共17分)

17.

下列不属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是(  )

18.

下列属于我国程序法部门的法律有(  )

19.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

20.

承认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观点是(  )

21.

唯心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是(  )

22.

下列建立过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

23.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  )

2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体现了(  )

25.

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  )

26.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  )

27.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  )

28.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它的基本要求是(  )

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

30.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都是(  )

31.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  )

32.

1951年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主要是(  )

33.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34.

下列是一组关于实践观的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蔽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一一引自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

一一引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分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直到今天,犹太人还不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他们的上帝,乃是最实践的处世原则,是利己主义”.

一一引自《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材料2 .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

一一引自王守仁:《答友人问》、《传习录下》

“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我我设定自身和非我”.

“理智是一种行动,绝对不再是什么”.

.一一引自费希特:《“知识学”引论》第一篇

实践理念“比以前考察过的认识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

“实践的理念即行动”:

一一引自黑格尔:《逻辑学》下卷

材料3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一一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一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一一引自《列宁全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一一引自《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

请回答:

(1)材料11在实践观问题上的合理性及局限性.

(2)材料2中王守仁、费希特、黑格尔在实践观问题上各自的特点及他们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3)谈谈对材料3的实践观的理解.

35.

阅读材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说明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

(3)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6.

邓小平为什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

37.

阅读下列材料:

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2)试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38.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200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根据修改后的內容.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调高到1600元.如果按2005年统计口径.工薪阶层纳税面将从60%左右降到约26%,少缴约280亿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是新形势下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具体体现.

材料2

在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 目前医疗服务体系还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群众反映也比较强烈.在教育事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虽然20多年来.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近几年,在一些人中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普遍超出了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尽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材料3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我们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一些弊端.对分配制度和原则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打破平均主义的平等观.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切.有人把收入差距的扩大归咎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要对分配原则进行调整.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包括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讨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安全运行、体制的创新等都同社会公平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切实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的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1、材料2和材料3,怎样从现实的角度理解和看待我国的社会公平问题?对于“在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3)现阶段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