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110题,共110分)

1.

身热反欲盖衣被,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病机属于

2.

根据常见病辨证论治的理论,时行感冒的治法是

3.

具有肝脏毒性的中药是

4.

罂粟壳中毒的典型症状是

5.

因含有雄黄,过量服用可致肝肾功能损害的中成药是()

6.

使用中药时,需烊化的饮片是

7.

使用中药时,需后下的饮片是

8.

心气虚证常见

9.

心血虚证常见

10.

心阴虚证常见

11.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病机最终均会导致

12.

血的特性是

13.

维吾尔医诊断疾病时的诊法不包括

14.

编排斗谱时,因药名相近,但性味功效不同,不能排列在一起的一组饮片是

15.

瘀血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16.

巴比妥类西药宜联用的中药是

17.

处方药名枇杷叶,调配应当付的是

18.

某女,28岁,已妊娠2个月,因关节痛就诊,医师处方时应禁用的中药是

19.

某女,62岁。胸痛彻背,遇寒痛甚,心悸胸闷,形寒肢冷。舌苔白,脉沉紧。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20.

涩肠止泻药忌用于

21.

涩脉的主要病症是

22.

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的中药是

23.

决定着人的体质特性的是

24.

含盐酸麻黄碱的中成药是

25.

中毒反应的潜伏期在4~8小时的中药是

26.

同时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盐酸吗啉胍的一组中成药是

27.

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28.

牢脉所主的病证是

29.

风为百病之长是指

30.

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处方时,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

31.

牛蒡子的别名是

32.

脾主统血的功能主要是依赖于气的

33.

某鼻渊患者,鼻塞流黄绿色脓涕、量多,有臭味,头痛,目眩,耳鸣,口苦,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34.

下列不属于藏药中六味的是

35.

编排斗谱时,因形状相似,功效不同,不能排列在一起的一组饮片是

36.

含淀粉、黏液质高的饮片容易

37.

服用中成药消糖灵胶囊,结果出现头晕、心悸、汗出等症状,急到医院就诊,诊断为低血糖反应,出现低血糖最可能的原因是

38.

能使诺氟沙星、头孢类抗生素排泄加快,导致抗菌作用时间和强度降低的中药是

39.

处方一般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有效期可延长,但最不得超过

40.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中,放在首位的是

41.

某女,18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42.

驱虫、泻下的药宜

43.

寒凝气滞型胃痛的治疗方法为

44.

中成药联用时,属不合理联用的药组是

45.

某男,34岁。便血鲜红,肛内肿物外脱,肛门灼热下坠。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46.

某男,25岁。头痛两天,痛连项背,恶寒畏风,遇风尤剧,苔薄白,脉浮。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47.

里实热证的症状

48.

外感表证的症状

49.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肾虚可见

50.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血虚可见

51.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胃火可见

52.

痰迷心窍,肝风内动,多导致

53.

痰气凝结,阻蔽心神,多导致

54.

热邪亢盛可见的舌象是

55.

脾肾阳虚可见的舌象是

56.

与大肠互为表里的是

57.

与膀胱互为表里的是

58.

根据中医藏象学说,主统血的脏是

59.

根据中医藏象学说,主藏血的脏是

60.

思伤

61.

喜伤

62.

怒伤

63.

水蛭的内服用量是

64.

全蝎的内服用量是

65.

某女,25岁。月经量多,淋沥不断,色淡质稀,气短懒言,四肢不温,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脾不统血,治以固冲汤(白术、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白芍、海螵蛸、茜草根、蒲黄、五倍子)。

该处方中的白术,调配时应付

66.

某女,25岁。月经量多,淋沥不断,色淡质稀,气短懒言,四肢不温,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脾不统血,治以固冲汤(白术、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白芍、海螵蛸、茜草根、蒲黄、五倍子)。

该处方中的蒲黄,调配时应付

67.

心阳虚证常见

68.

对于崩漏患者属于气血两虚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69.

对于崩漏患者属于脾不统血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70.

某女性患者,平素情志抑郁,因失恋而致精神失常。诊断为癫病,临床表现可见

71.

某男性患者,平素性情急躁,因暴怒而致精神失常。诊断为狂病,临床表现可见

72.

郑某,患痫病多年,发作时其临床表现可见

73.

积于胸中的是

74.

根于肾的是

75.

行于脉外的是

76.

阳偏盛病机表现的临床症候是

77.

阳偏衰病机表现的临床症候是

78.

患者胃痛以胃脘灼痛为特点,应辨为

79.

患者胃痛以胃脘胀痛为特点,应辨为

80.

冷汗淋漓,四肢厥逆,神情淡漠,脉微欲绝,病机属于

81.

木之所胜为

82.

火之母为

83.

“喜燥而恶湿”的脏腑是

84.

“喜润而恶燥”的脏腑是

85.

血液不足,称为

86.

血行不畅,称为

87.

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者,属

88.

患者满面通红者,属

89.

某女,41岁。闭经半年余,妊娠反应阴性,体检无其他疾病,来医院就诊。辨证为冲任亏虚、天癸早衰。根据藏象理论,与天癸密切相关的脏是

90.

某女,35岁。经常情志抑郁,善太息,食少纳呆,月经不调,诊断为郁证。根据藏象理论,主司疏泄、调畅气机的脏是

91.

某老年患者有冠心病史8年。常感胸前隐隐作痛,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淡暗苔白,脉弱而涩。

中医辨证为

92.

某老年患者有冠心病史8年。常感胸前隐隐作痛,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淡暗苔白,脉弱而涩。

根据辨证结果,应采取的治法是

93.

某老年患者有冠心病史8年。常感胸前隐隐作痛,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淡暗苔白,脉弱而涩。

根据应采取的治法,不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94.

某老年患者有冠心病史8年。常感胸前隐隐作痛,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淡暗苔白,脉弱而涩。

近日该患者准备外出旅游,担心旅游劳累,途中发病,自行携带上述不宜服用的中成药,并加倍服用该药,结果出现了心悸、心律不齐、口唇发绀。这是因为该中成药含有毒中药,此药是

95.

某女,42岁,经血淋漓不断月余,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脉细弱无力。

该病的病位在

96.

某女,42岁,经血淋漓不断月余,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脉细弱无力。

中医辨证是

97.

某女,42岁,经血淋漓不断月余,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脉细弱无力。

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98.

患者见面色红,语声高亢,多言不休,烦躁多动,舌红苔黄,脉数大有力。

根据阴阳学说,该患者病理应属

99.

患者见面色红,语声高亢,多言不休,烦躁多动,舌红苔黄,脉数大有力。

针对该病应采用的治法为

100.

患者见面色红,语声高亢,多言不休,烦躁多动,舌红苔黄,脉数大有力。

以上治法是运用阴阳的哪种相互关系而确立

101.

中成药剂型多样,成分、性质复杂,为保证药品的质量,针对不同的剂型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

蜜丸易虫蛀、霉变应密封贮于

102.

中成药剂型多样,成分、性质复杂,为保证药品的质量,针对不同的剂型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

在高温季节,栓剂、胶囊剂要求库温在

103.

中成药剂型多样,成分、性质复杂,为保证药品的质量,针对不同的剂型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

注射剂在贮藏中应注意

104.

某男,75岁,患中风1年,左侧肢软无力,手足浮肿,语言謇涩,面色少华。舌体不正,舌质淡紫,边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中医辨证是

105.

某男,75岁,患中风1年,左侧肢软无力,手足浮肿,语言謇涩,面色少华。舌体不正,舌质淡紫,边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中医治法是

106.

某男,75岁,患中风1年,左侧肢软无力,手足浮肿,语言謇涩,面色少华。舌体不正,舌质淡紫,边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107.

某男,75岁,患中风1年,左侧肢软无力,手足浮肿,语言謇涩,面色少华。舌体不正,舌质淡紫,边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108.

某男,45岁。办公室秘书,经常加班熬夜,饮食无常。房事不举半年,平时心悸,失眠多梦,食少便溏,神疲乏力。中医诊断为阳痿。

患者的中医辨证为

109.

某男,45岁。办公室秘书,经常加班熬夜,饮食无常。房事不举半年,平时心悸,失眠多梦,食少便溏,神疲乏力。中医诊断为阳痿。

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

110.

某男,45岁。办公室秘书,经常加班熬夜,饮食无常。房事不举半年,平时心悸,失眠多梦,食少便溏,神疲乏力。中医诊断为阳痿。

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111.

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的方法有

112.

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和排泄均会受到影响,导致药物蓄积而加重肾脏损害,故肾功能不全者用药时的注意事项有

113.

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做到

114.

不能与阿司匹林、安乃近同时使用的中药是

115.

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过药师复核无误后方可发出,调配复核的内容有

116.

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是

117.

肾与志液华窍的关系包括

118.

根据五行相生关系制定的治则治法为

119.

含有乌头类的中成药有

120.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