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98题,共98分)

1.

主根长圆锥形,叶基生,灰绿色,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有毛的药材是( )。

2.

地衣中最特殊的成分是( )。

3.

海藻的原植物是( )。

4.

苏合香属于( )。

5.

灶心土的作用不包括( )。

6.

发芽的温度一般宜保持在( )。

7.

藤黄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

8.

宜切薄片的药物是

9.

蛤粉炒应用的药物是

10.

生狗脊片近边缘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环纹,是

11.

炮制醋柴胡时,每100kg柴胡用米醋

12.

炮制芒硝时,每制药物100kg用萝卜

13.

炮制盐知母时,每炙药物100kg用食盐

14.

炮制西瓜霜时,每制西瓜100kg用芒硝

15.

自然铜煅淬后

16.

宽为2~3mm的是

17.

穿心莲显微特征是

18.

广藿香显微特征是

19.

山楂炒黄多用

20.

为便于调配和制剂,矿物类药物宜

21.

为增强宁心安神作用,远志宜

22.

香附应( )。

23.

米醋的作用不包括

24.

益母草宜切

25.

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26.

金樱子去毛多采用

27.

木香的软化方法为

28.

一般药物干燥的温度为

29.

宜采用漂法软化的药物是

30.

蛤粉炒阿胶的目的不包括

31.

下列关于水飞法说法不准确的是

32.

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

33.

下列宜切厚片的是

34.

五味子一般需要

35.

炮制天南星时,每100kg天南星用净胆汁

36.

药物发酵的相对湿度一般应控制在

37.

王不留行炒爆的标准宜完全爆花者占

38.

茎方柱形,断面中间有髓,轮伞花序腋生的药材是

39.

羚羊角的鉴别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40.

下列哪项不是广地龙的性状特征

41.

外表面灰棕色,内表面红棕色.较平滑,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外侧呈棕色而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有浓烈的香气,味甜、辣,该药材为

42.

横切面可见落皮层,内侧有数个木栓组织层带,韧皮部有5~7层石细胞环带,并可见胶丝团块的药材是

43.

防己中主要化学成分是

44.

含有挥发油、脂肪油及强心成分的药材是

45.

含有生物碱类成分药物常用何种辅料炮制

46.

酒炙后,可缓和寒性,引药上行,善清头目之火的药物是

47.

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作用的是

48.

盐炙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的药物是

49.

若醋的用量较少,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以

50.

每100kg酒制蕲蛇,其辅料用量为

51.

炮制萸黄连时,每炙药物100kg用吴茱萸

52.

治疗大肠有积滞的大便出血宜选用

53.

下列不宜切厚片的是

54.

质地松泡的药物宜切

55.

果皮类药材常采用的软化方法是

56.

用盐腌制过的药材常采用的水处理方法是

57.

下列哪个药物不用炒焦法炮制

58.

酒制后能增强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并可矫味,减少腥气药物是

59.

乳香醋炙的功效是

60.

杜仲盐炙的目的是

61.

炮制土炒当归时,每药物100kg用灶心土

62.

宜用中火炮制的是

63.

何首乌蒸制后使致泻作用减弱的原因是

64.

炮制后药性由寒转温的药物是

65.

西瓜霜的功效是

66.

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小油点。香气特异浓郁,味苦、辛、稍有麻舌感而后微甜的中药材是

67.

来源于五加科的药材是

68.

春夏两季剥取生长近10年的树皮,趁新鲜刮去粗皮,将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堆积“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取出晒干,该药材为

69.

山楂炭

70.

焦山楂

71.

荆芥应适用于

72.

马钱子应

73.

骨碎补应

74.

牡丹皮应

75.

石韦应

76.

桔梗应

77.

青皮应

78.

神曲炒焦后

79.

神曲生用

80.

神曲麸炒后

81.

有些药材煎熬时,易糊化,需切成

82.

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制成

83.

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

84.

对于木质类及动物骨、角质类药材,可以切制成

85.

血虚便溏,腹中时痛用

86.

生地黄的功能是

87.

熟地黄的功能是

88.

鲜地黄的功能是

89.

生地黄炭的功能是

90.

为使其具有清热凉肝作用,灯芯草宜

91.

冬虫夏草的药用部位是

92.

猪苓的药用部位是

93.

松萝的药用部位是

94.

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

95.

药材秦皮来源于

96.

鹿茸应

97.

止血用

98.

破血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