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

2.

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

3.

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4.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5.

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 )。

6.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 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 )。

7.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 )。

8.

进行体态表达技能的训练基础是( )。

9.

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

10.

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 )。

11.

由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的 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

12.

“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

13.

场独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

14.

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15.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

16.

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

17.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

18.

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o

19.

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 )。

20.

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

22.

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23.

教学进度计划中每章节的教学时间应该包括( )。

24.

现代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25.

皮亚杰认为,2?12岁儿童道德性发展的阶段性有( )。

26.

个性的特征具有( )。

27.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有( )。

28.

人类学习一般具有( )的特点。

29.

儿童概念的形成要经历( )阶段。

30.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判断题 (一共10题,共10分)

31.

多元性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都应是多元的。( )

32.

运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提问应面向所有学生。( )

33.

课后作业必须和课堂教学一起进行设计。 ()

34.

教学研究课题一般来自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遇到的问题。 ( )

35.

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 ( )

36.

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 )

37.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请家长到学校来,以便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为学生负责。( )

38.

主体性班级管理就是教师不再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自 我负责。 ( )

39.

教学口语的语速要适当高于一般人际交往口语的语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0.

使用范例教导人多用在德育课和技能操作课的教学中。 ( )

填空题 (一共10题,共10分)

41.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_______。

42.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以_( )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_( )为主要形式。

43.

_( )和_( )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其中_( )是更高级的一种策略,教学中常用的谐音、歌谣、口诀等方法都属于_( )。

44.

对于小学儿童,常用的心理测验 有_( )、个性测验、___( )和心理健康临床诊断测验。

45.

性别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 和_( )差异两个方面。

46.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_( )、变通性和( )_。

47.

儿童多动症高峰发病年龄 为_( )岁。

48.

学习的熟练程度达 到_( )时,记忆效果最好。

49.

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 于_( )学习。

50.

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可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和_( )阶段。

问答题 (一共11题,共11分)

51.

学习迁移

52.

如何针对学生的气质与性格特征进行教育?

53.

概念学习

54.

发散思维?

55.

成就动机

56.

元认知

57.

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58.

心理治疗和咨询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59.

个别学生违反纪律行为的动机有哪些?

60.

师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61.

在上课时,有些平时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有的爱讲话,有的爱做小动作,特 别是坐在窗边的学生则爱把窗帘拉开又合上,合上又拉开,老师发脾气,他反例 做鬼脸,引起同学的哈哈大笑。

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这些学生是为了满足哪个层次的需 要?如果你是教师,如何处理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