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总要求是( )。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3.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 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4.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 )。

5.

在我国,教学的基础是( )。

6.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7.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

8.

毕业考试前夕,学校咨询人员对平时比较容易紧张的同学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 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9.

班级授课制出现以后产生了( )。

10.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

11.

课程论侧重研究( )。

12.

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13.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14.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的人。

15.

我国近代小学开端于( )。

16.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具有( )的特点。

17.

难题提供了试题的( )信息。

18.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 )人。

19.

学校是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形态后出现的。

20.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 )。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学校产生的条件有( )。

22.

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是( )。

23.

关于“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发展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24.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 )。

25.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重视,反 映这一核心精神的重要原则是()。

26.

小学课程设计要体现( )的高度统一。

27.

教学活动的构成有( )。

28.

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为( )四个环节。

29.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

30.

国家为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做的努力有( )。

判断题 (一共10题,共10分)

31.

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小班。()

32.

制度化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

33.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

34.

学生是教育对象,教师可以任意对其进行教育。 ()

35.

班级秩序要有可变性。 ( )

36.

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就是教师。 ()

37.

受教育者既是德育主体,又是德育的客体。 ()

38.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直接经验。 ( )

39.

教学中师生之间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与授的关系。 ()

40.

小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 价值。 ()

填空题 (一共10题,共10分)

41.

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内容较丰富,方法较灵活的教育是( )的教育。

42.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 )》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43.

内发论在中国古代的代表人物是( )。

44.

( )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机。

45.

( )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46.

辅导的方式主要有( )和( )辅导两种。

47.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 )与受教育者已有的( )之间的
矛盾。

48.

主张尊重儿童个性,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 是( )。

49.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 起( )。

50.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 由( )、( )、( )三部分组成的,其中( )是灵魂的基础。

问答题 (一共11题,共11分)

51.

义务教育

52.

终身教育

53.

启发性原则

54.

发展关键期

55.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56.

小学德育内容

57.

主题班会的形式有哪些?

58.

课程计划对学校有何指导意义?

59.

为什么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60.

试分析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61.

《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3日载:江西赣州市教育局今年暑假前夕下发通知, 明确要求:任何小学和初中都不得以考试方式选拔新生。可在该市的某县县城几所学 校,初一新生进行考试在当地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赣州市教育局出台文件明确提 到,要“叫停”学校里的快慢班、重点班、尖子班、提高班、实验班、特长班、兴趣 班等。可在该市的部分县城中学,却在初一新生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明了要分重 点班。

请评析义务教育学校该不该举办重点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