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2.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3.

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

4.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

5.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6.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7.

李太太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她的这种行为属于( )。

8.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

9.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10.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

11.

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

1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13.

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

14.

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15.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

16.

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 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

17.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的这种方法是( )。

18.

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 ()

19.

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20.

(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概念对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影响属于( )。

22.

下列学习中属于符号学习的有( )。

23.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24.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 )。

25.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有( )。

26.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

27.

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 )。

28.

教学媒体包括( )。

29.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30.

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是( )。

判断题 (一共10题,共10分)

31.

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 )

32.

学习策略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 ( )

33.

态度是通过遗传继承的。 ()

34.

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评价标准。 ( )

35.

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 )

36.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 )

37.

教学评价就是测量和测验。 ( )

38.

过度学习效果好,所以复习次数越多越好。 ( )

39.

由练习曲线可看出,技能有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 ( )

40.

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 )

填空题 (一共10题,共10分)

41.

( )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

42.

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为( )。

43.

(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44.

能否有效地提出假设,受到个体思维 的( )与( )的影响。

45.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 有( ),同时也缺乏( )。

46.

( )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47.

儿童发展进入具体运算领域的标志 是( )观念的形成。

48.

斯金纳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可以解 释( )的产生,而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可以解释( )的产生。

49.

根据学习动机 的( ),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0.

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 的( )迁移。

问答题 (一共11题,共11分)

51.

尝试一错误说

52.

谈话法

53.

道德行为

54.

微格教学

55.

心理辅导

56.

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57.

教学中依次要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有哪些?

58.

简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59.

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60.

试述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61.

工人李某的儿子从小两腿瘫痪,需要助手推车才能行走。虽有残疾,但智力正 常。今年孩子已满7岁,父母决定送孩子上学。因附近没有专门为残疾儿童开设的特 殊教育学校,就到附近的一所普通小学申请就读。学校方面认为,学校本身是一所普 通小学,不是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学校无特殊班,没有为残疾儿童准备的专门设施, 学校不宜接受残疾儿童入学。因此,学校拒绝了李某的要求。 请从法律角度说明学校的做法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