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5题,共25分)

1.

等风速线是近地面风速相等各点的连线。读中国及其附近地区的某日18时近地面等风速线图(单位:千米/时),读图完成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此时影响我国南方大陆地区气压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查看材料

2.

下面地貌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左图为飞来峰,其上的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右图),读图回答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飞来石属于(  )。查看材料

3.

下面地貌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左图为飞来峰,其上的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右图),读图回答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飞来峰的形成过程是(  )。查看材料

4.

等风速线是近地面风速相等各点的连线。读中国及其附近地区的某日18时近地面等风速线图(单位:千米/时),读图完成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获知(  )。查看材料

5.

北京时间7月14日3点20分世界杯决赛在里约热内卢(22°57 ′S,43°12′W)的球场正式开始,直播期间电视台播放雕像(位于山顶,高30米)拥抱太阳画面成功抢镜(左下图为地理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直播画面),据此回答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图中直升飞机航拍的可能拍摄地点是(  )。查看材料

6.

北京时间7月14日3点20分世界杯决赛在里约热内卢(22°57 ′S,43°12′W)的球场正式开始,直播期间电视台播放雕像(位于山顶,高30米)拥抱太阳画面成功抢镜(左下图为地理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直播画面),据此回答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若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同样场景,选择的日期是(  )。查看材料

7.

2011年5月,印度第一大信息软件服务企业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投资一亿多美元。建设软件园区,拓展在华业务。据此完成题。

上海吸引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拓展业务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查看材料

8.

2011年5月,印度第一大信息软件服务企业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投资一亿多美元。建设软件园区,拓展在华业务。据此完成题。

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拓展业务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

①填补信息软件业空白

②有效利用大批闲置土地

③提高信息行业的集聚程度

④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查看材料

9.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10.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飞机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7时12分(东四区时间)起飞,12小时后降落在阿曼的马斯喀特。飞机降落马斯喀特的北京时间为(  )。查看材料

11.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从缅甸曼德勒飞往我国重庆途中,飞机飞行高度一度保持在三千多米,此时最可能遇到的状况是(  )。查看材料

12.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题。

{图}

飞抵重庆后,飞机启程南京的时间被屡屡推迟,其原因可能是(  )。查看材料

13.

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14.

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该省近几年出现了肉类品、速冻品、调味品等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逐渐由“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这反映出该省的变化是(  )。查看材料

15.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查看材料

16.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查看材料

17.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18.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查看材料

19.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查看材料

20.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查看材料

21.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题。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查看材料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题。

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查看材料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题。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查看材料

24.

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完成题。

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的(  )。查看材料

25.

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完成题。

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可能约为(  )。 查看材料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问答题 (一共6题,共6分)

26.

画出我国国土轮廓图.并用线条标绘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山脉分界线,注明山脉名称。并说明运用该简图作为讲解图进行地理教学的价值。

27.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其中综合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简述你对该学科综合性的理解。

28.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左图)和M、N两地气温统计图(右图)。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3

材料二巴库为阿塞拜疆(1922年加入前苏联,1991年独立)的首都,该市居民有多个民族,主要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俄罗斯和犹太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在19世纪末给为4万人,到1939年达35万人,目前降至约10万左右。20世纪初巴库油田是世界产量最大的油田之一。

(1)从形态和流向角度简述虚框内区域河流的水系特征,并简析其成因。(8分)

(2)简述M、N两地气温的差异并简析其原因。(4分)

(3)简述油田开发对巴库产业结构的影响。(4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该学生回答得不完整。这时,老师让学生站在那里,老师又找另一个学生回答,可是第二个学生还没有回答完整(即还没有答出老师头脑与预设的问题答案),第二个学生也被冷落在那里,老师又挑第三个学生继续回答这个问题……

材料二当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且回答不完整时,老师把该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书写在黑板上,确定他回答不上其他问题时,请该学生坐下,然后再找其他学生回答相关问题,直到老师认为回答正确了。

材料三当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且回答不完整时,老师把该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写在黑板上,然后给他一定的时间,给他一定的提示,鼓励他大胆地想,争取把问题回答全面。如果实在回答不全,就鼓励他请一个同学帮助,等到完成这个问题以后,再请第一个同学叙述一遍。

材料四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各小组讨论,形成“答案”,之后,一个小组汇报答案(老师边听边记录在黑板上),其他小组予以补充,并请另外的同学解释说明答案的形成原因。教师最后总结。

问题:

(1)激励性策略是课堂学习评价的基本策略之一,其目的是激发与鼓励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据此请分析评价上述课堂学习过程。(10分)

(2)根据材料总结如何正确运用激励性策略以达到更好的课程学习效果。(10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地理老师设计一个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活动:到苏州乐园去游玩。给出一张苏州乐园游乐项目分布图。

要求:(1)找出从乐园正门到自己想游玩的项目(例如过山车、旋转木马等)的最近路线。

(2)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个游乐项目,确定它们的方位,设计一个合理的游玩线路。

(3)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大致估算行走距离及所需时间。

拓展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辨别方向时,还可以借助身边的地理事物,你能说出一个方法吗

小结:如立竿见影可判断方向;向日葵早上花朵向东而下午向西;我国北方民居习惯坐北朝南;观察河流流向可以判断方向;等等。

上述活动的设计体验了地理课程的哪种理念 试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总结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好处。(16分)

31.

阅读以下关于“海陆的变迁”一课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回答问题。

教材分析: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写出《海陆的变迁》一课的教学设计,包括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法分析和具体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