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2.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3.

新课改倡导分配课程的课时容量,适当减少“主课”的课时,增加音、体、美等学科的容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

4.

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要()。

5.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

6.

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他们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就能取得好成绩。但其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

7.

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8.

“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这句话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9.

人们平时所说的“第一印象”是指()。

10.

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

11.

“只要考出好成绩就不会挨骂”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中的()。

12.

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这属于()。

13.

教师让学生“即兴回答问题”,这是调动学生的()。

14.

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方式是()。

15.

表现在个体行为目的性、果断性方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

16.

“开其意,达其辞”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17.

下列观点,不属于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是()。

18.

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学生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的原则。

19.

一年一度的教师资格考试属于()考试。

20.

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是()。.

问答题 (一共8题,共8分)

21.

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22.

材料:

语文课堂上有蝴蝶飞进来,学生乱作一团,有的同学索性离开自己的座位你追我赶地去扑蝴蝶……教室里恢复平静后,一班的陈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扑蝴蝶的经过写一篇作文。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杨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则是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未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杨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问题:

(1)本案例中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

(2)谈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这一状况你会怎样处理

23.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4.

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25.

材料:

林老师为了上好《自然与科学》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植物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植物标本,因为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然后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做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

问题:

(1)材料中的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26.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5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的写作特点。

(2)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

27.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5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5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介绍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运算时的注意事项。

(2)如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28.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跨越式跳高是跳跃类教学主要训练内容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而且对促进学生的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及内脏器官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但跨越式跳高在小学教学中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要想完成技术动作也确有一定的难度。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跨越式跳高”的教学重点、难点。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跨越式跳高”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