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30题,共3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2.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的原则。

3.

下列属于教师申诉制度范围的是()

4.

凡年满________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________周岁( )

5.

教师与学生的( )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让老师真正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6.

齐老师上课时喜欢全程用多媒体,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过学生却认为他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了,跟不上。如果你是齐老师,你会( )

7.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 )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8.

有人说“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文人相轻”,这些错误观念与( )相违背。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正确处理其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的是( )。

10.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巡回展览画派主张( )的创作道路。

1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

12.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3.

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14.

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15.

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16.

1957年10月,()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17.

《汉谟拉比法典》出自()。

18.

毫无疑问,睡眠对于每个人都必不可少,但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抛开生物节律的(),长时间保持清醒状态,头悬梁、锥刺股固然可行,但过于(),这时人们就不得不借助一些促清醒的药物。

依次填人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9.

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

20.

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21.

下面的笔顺分析,正确的是()

22.

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23.

下面关于《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正确的是()

24.

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25.

下面对搜索引擎的“网页快照”说法正确的是()

26.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

27.

对古代汉语基本概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8.

汉字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 )

29.

事实表明对坐飞机感到恐惧是没有道理的。仅在1986年一年,高速公路事故使得4.6万人死亡,而从1980年至今,大的国内航空公司平均年死亡人数仅为77人,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死亡人数略多一点。

  如果上述论述是准确的,知道下面的哪一项对于评价该论据的说服力最重要( )

30.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理清一些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似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问题:

  (1)文章第③自然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所产生的作用。

  (2)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

32.

“范跑跑”事件

  被称为“范跑跑”的人名叫范美忠,他是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的一名教师,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不顾学生自己先逃命,是最先逃出教室的。而且事后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论,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考虑学生是否危险……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33.

某日,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上音乐课,音乐老师丁某弹钢琴时,坐在下面的王同学一直在说话。丁老师开始“警告”王同学:“在课堂上不要讲话了,如果再讲话,就用胶带纸把嘴巴封起来”。但9岁的王同学没有听老师话,又开始自言自语。这回,丁老师火了,立刻站起来,走到王同学跟前,掏出一段封箱胶带纸贴在了他的嘴上。在场所有的学生一下子哄堂大笑,而此刻的王同学却泪流满面,痛哭不已。丁老师没有理会,继续上课。就这样,王同学被封住嘴巴上完了音乐课,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哭到了下课。

  问题:

  (1)本案例中音乐教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违反了哪些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2)本案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34.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是21世纪围绕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支柱。

  请围绕“终身学习”这个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立意正确,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