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一共1题,共1分)

1.

给定资料

1.在中国,《周易》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是顺着天的,君子效法地,增厚美德,包容万物,这是中国文化中包容意识的深刻表达。在西方,《布莱克维尤政治学百科全书》对“包容”的解释是,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包容是个人、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属性”。

1997年,印度学者克里斯南基于印度实践提出包容式创新概念。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2007年10月,世界银行发表《释放印度的创新:迈向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报告。2010年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将“包容性发展”理念纳人未来发展思路。倡导包容性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7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把握和理性思考,是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思路、新目标的高度概括。

2015年1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圳考察,在会见深圳四套班子领导后,对深圳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继续种好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二是打造创新发展的道路;三是成为包容发展的示范城市。随后李克强总理到广州视察,在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情况时,第二次强调要提倡“包容性发展”,必须改善农民工、城市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努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给他们纵向流动的公平机会。

实现包容性发展,_______。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解决收入分配、福利待遇、就业等问题的关键。没有发展就没有公平分享的基础。因而,经济发展是包容性发展的第

一要务。包容性发展既要遵循社会规律,也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实现包容性发展,______。包容性发展,意味着更加注重发展的公平性,把公平公正贯穿于发展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急需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是发展动力的不竭源泉。

实现包容性发展,。由于市场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的存在,包容性发展不会自动实现.必须依靠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政府既应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内容、增进人民福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也应创新社会治理,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2.对于视力残障者,导盲犬无异于“眼睛”与“拐杖”,但一些公共场所,视力残障者可以进,“拐杖”却不能进。2015年5月1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实施,明确视力残障者可携带导盲犬进地铁乘车,钢琴调音师、视障人士陈女士带着她的导盲犬珍妮,终于可以进入地铁,而导盲犬珍妮此前曾12次前往地铁站乘车被拒.每次被拒绝,她都会情绪低落一阵子。5月25日,陈女士带她的导盲犬珍妮进入北京站。乘坐火车出行。陈女士说:“乘火车带导盲犬出行成本降了4倍。请您支持导盲犬的出行,我们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休息。”在许多人看来,导盲犬能进地铁火车,意味着哪儿都能进了。事实是,导盲犬乘公交,出入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仍频频受阻。人们真正接受导盲犬还需走过一段历程……

相对于美国的一万余只来说.目前中国内地服役导盲犬仅有70余只,北京市目前共有9只,市区有7只,郊区有2只。而中国目前持证的导盲犬,几乎都来自于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这是内地最早训练导盲犬的公益机构,导盲犬珍妮就来自这里。她曾在亚残运会开幕式上,引导中国著名盲人田径运动员吴春苗出场。众多人不愿与导盲犬同处一室,存在大狗就必定会伤人的偏见。为此,大连基地经常在民间搞些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导盲犬,还邀请小朋友到基地观看训练,目的就是消除偏见,更好地让导盲犬为盲人服务。

中国目前有1600万视力残疾人士,政策滞后、资金缺乏已严重阻碍了导盲犬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大量盲人携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遭拒的新闻曝光后。导盲犬已成为中国城市文明的试金石,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深圳等省市明文规定盲人可携带导盲犬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而上海要比北京早一些。2012年8月1日,上海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有关导盲犬的条例明确规定,视力残疾人可携带导盲犬出入上海公共场所。

多家媒体针对导盲犬获准乘坐火车一事.征集公众看法。

兔子君一放假在家宅自在:内心是愿意的,但是看见它会不由自主地害怕,迎面见了它顶多做到镇定绕道,站它旁边是一定会吓破我小胆儿。

静静地看着你笑:幼犬出生后两个月即会到寄养家庭学习“社会生活”:定点大小便、到餐厅及搭乘交通工具时需安静趴在座位下等,并学习适应各种环境.特别是学会熟悉人的生活环境。直到一岁至一岁半左右,犬的性格已经稳定,接受、反应能力最佳,就会被接回至由训练中心,由训练师接手开始导盲犬工作上的训练。

主妇新生活:导盲犬是精心挑选加训练有素的,不具攻击性,所有西方的文明社会均允许导盲犬自由出入公共场所。我们期待这种文明社会。

天天49420:导盲犬作为一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犬类,我觉得应该有更多出入公共场所的权利。在剥夺导盲犬这种权利的同时,也剥夺了盲人享受与正常人同等待遇的权利,这何尝不是一种歧视!

牛奶还得喝:在地铁里,基本没见过一只导盲犬,我们这个国家需要包容,宽待弱势群体,和导盲犬同车,是文明进步的体现。

老刘:不太愿意,每天地铁挤得跟相片似的,人都没地方站,导盲犬站哪儿?加上有些人是对猫狗过敏的,我觉得应该设置残障人士等宽松环境的专用车厢让导盲犬可以搭乘。

睡懒觉怎么了: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导盲犬的“身份识别”.勿让不自觉的乘客把自己的宠物牵进地铁。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大量显性和隐性的歧视,比如城市中缺乏盲道以及无障碍设施,商品包装上没有盲文提示,导盲犬不能上公共汽车、不能进入公共场所,坐轮椅的人上公交、坐飞机被拒,农民工坐公交、地铁被歧视等。陈女士表示,虽然北京的轨道交通允许导盲犬乘坐,但公交车并无规定,打出租车也常被拒载,这就意味着去地铁到不了的地方,就难以带导盲犬出行。

3.2015年11月9日下午,76岁的章楷再次出现在杭图三楼专题文献区阅览室门口。他还是那副装扮:一根竹竿将两个口袋挑于肩后,穿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透过塑料袋,可以看见其中的塑料瓶和罐子。

章楷生于杭州乡下,曾任村干部和民办教师,现已退休多年。因早年离婚,儿女又在外地,目前在杭州独居,依靠退休金和拾荒为生。他在书桌前卸下口袋,又让工作人员为他找来几本中外名著。虽然视力极差,但他还是把书凑到眼前看得津津有味。一周前,他看的是马云传记和阿里巴巴管理理论。管理员张海清表示,章楷几乎每周都会来两三次,尤为喜欢看时政类书籍。

“他绝不是看热闹。因为楼下的报纸杂志已够多,没必要跑到三楼的文献区来。”张海清说。尽管浑身污渍,但章楷手却很干净。他解释,尽管杭图没有规定拾荒者必须洗手,但每次看书前他都会将手洗净.“不要把书弄花了”。

每天上午8时,浙江杭州江干区解放东路58号J座杭州图书馆新馆楼下都会站不少人,像章楷一样的拾荒者并不少见。副馆长梁亮对这一幕再熟悉不过:一些流浪、拾荒者正等着图书馆开门,“在旧馆就常看到很多流浪、拾荒者背着铺盖,把捡来的垃圾放在阅览室门口,再进去看书”。

其实,杭图不仅允许流浪、拾荒者人馆,也允许他们携行李人内。而将杂物放于门外,则是自发行为。除了能自由出入阅读外,流浪人员还可在设有空调的书馆内免费看电视、电影、上网、听音乐、接开水,甚至用书桌下的电源充电。杭图新馆在国内赫赫有名,数项排名第一。但是免费开放的做法早已有之,开始于建馆之初,杭州市委市政府给图书馆确定的目标是: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杭图也一直秉承着“平等、免费、无障碍”的理念。在图书馆里,阅览图书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没有任何费用,而且不需要押金。即使是借阅读书,也仅仅出示一张市民卡就能办理。

杭图“走红”,梁亮深感意外。在她看来,杭图作为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的成员馆,理应秉承其对公共图书馆不分种族、年龄和人群的服务原则,“我们只是践行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应尽的理念”。

“流浪、乞讨者可能暂时居无定所,可能暂时窘迫,但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他们对文化的追求。”梁亮说,至于从何时起开始对流浪人员开放,她已回想不起。但确定的是,在她来杭图工作的28年里,杭图始终没有拒绝过流浪人员。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杭图搬人新址之前,因旧馆面积有限,读者彼此距离较近,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乞讨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馆长褚树青认为.无论是一个儒者。或者是一个丐者,只要走进来都是读者。他的一句发自内心的名言“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换个区域”更是在网络获得无数肯定和点赞。

杭图一时被网友赞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各地图书馆纷纷前来学习。“说我们‘最温暖’,其实是种鞭策。”梁亮表示,公众的认可,会让杭图推出更温暖的服务。如为老人提供眼镜,为借书多的读者提供小推车,为残疾人送书至社区,为盲人提供听电影等。据了解,除杭图外,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图书馆也对流浪人员开放。

4.2015年4月2日是第八个世界自闭症日。2015年第25次法定全国助残日的主题确定为“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据统计,全球约有6700万人患有自闭症,报告显示,中国自闭症个体可能超过1000万,0至14岁儿童的数量超过200万。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而常被比喻成“来自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需接受长期的康复训练,导致患者家庭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这些“笨小孩”还面临着教育、就业、社会歧视等巨大挑战。

郝楠(化名)牵着儿子李孟(化名)走出了S市某小学,这是15岁的李孟第四次被“赶”出学校了。李孟重复性地回头,明亮的眼睛穿过校门,看着渐渐“缩小”的教室。同学们还在上课,老师黑板上的数学题还没有演算完,他的橡皮好像丢在了哪个角落……每次李孟回头,郝楠都用力地拽一下儿子的手,把他拉回到校门外的世界:那里有欢乐谷,有世界之窗,有车水马龙,有人来人往,可是李孟的“世界之窗”从一出生就被关上了。“妈妈,我想回学校读书。”李孟费力地从口里说出这句话,郝楠听着这句话,泪水犹如断了线的珠子,但她最终没有回头,拉着孩子往家里走。

因为患有自闭症、无法自律自己的部分行为,校方在让其试读一个学期后,勒令李孟退学,几十名家长甚至联名要求校方将自闭症儿童拒之门外,否则会采取“不客气”的手段。李孟并不知道,自己何时还能返回学校,何时能融人那个有利于康复的“群体”。

偌大一个城市.无数学校,居然容不下一个患自闭症的孩子学习。做母亲的带着孩子奔走各部门,该小学所属区教育局负责人声称,要到专业的评估单位进行学习能力评估,如果评估结果符合要求,就可以上学;“评估机构”说,政府已取消了“鉴定入学”,“但凡适龄儿童,均可就近入学”。即使愿意再回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学校称已没有接纳能力,且原班主任说:“这个孩子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确实不错,钢琴也弹得非常好,如果继续留在我们这边,真的会耽误这个孩子。”他强调:“这个孩子虽然自控力不好,小动作多点,但确实从来没有攻击性行为、没有自残行为。”

自闭症者的心扉闭合着,而外界应敲开那道“门”,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特殊教育的完善,是对自闭症儿童的必要保障。而在医学上,“对症”的治愈并非难题。爱因斯坦、莫扎特、乔布斯等,也曾患过自闭症,在外界的包纳与善诱开导下,他们的社交欲也被开掘出来。因而,以充分的包容走进自闭症者的世界,才能让他们抵达温暖河岸。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自己讨厌的部分,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接受自己身上不完美的部分。最终有一天,我们明白,我们身上的缺点、缺陷,对我们的人生多么重要。”知名编剧蔡春猪说。几年前,他两岁的儿子蔡喜禾被诊断为自闭症。“他们看起来可能又笨又傻,他们可能不招人喜欢,甚至做出让人反感的事情来。但是,就像我们接受自己身上的缺点,我希望社会能接受他们、包容他们。”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爱放在手心跟我来……”以温情抚摸自闭症儿童的孤独,摁下通往他们心灵的“密码”,才会站在爱心高地上,铺就有热度的生活。一些公益团体正着力唤起公众对自闭症的关注,如某基金会关爱自闭症“蓝色行动”2012年发起以来,已经超过数千万人从此活动中逐渐了解接纳自闭症群体。

5.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高屋建瓴地阐释了“一带一路”战略.并宣布“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纵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可知,这是一个宏大战略和系统工程,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包容性外交的具体体现。包容性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最大特点。

倡议目的突出包容性。建设“一带一路”旨在实现包容性发展,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既让国内沿线民众共享公平参与的机会,又使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发展成果。中方欢迎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主张共享机遇,共享繁荣,实现合作共赢。

互联互通有助于防止某一个国家在发展中“掉队”。

总体思路彰显包容性。首先,推进“一带一路”,注重与各国发展战略和区域合作规划的相互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并非要单方面把中国的战略和国力辐射和投送出去,强行让其他国家和地区适应中国的发展需要。而是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与其发展愿望契合。

其次,推进“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和共享原则。

实施方案强调包容性。其一,合作机制上,注重与现有双边和地区合作机制相辅相成,而不是要挑战或替代现有双边和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中方主张,建立完善双边联合工作机制,同时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其二,合作重点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本身就体现了包容性。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的潜力和空间需要依靠强化包容性来释放。其三,合作方式上,看重多样化,没有规定严格统一的参与规则。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确定具体合作项目时注意能够照顾双多边利益,强调各方认可,条件成熟一个抓紧启动实施一个。

6.2015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习近平表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作答要求

一、阅读“给定资料1”,以“实现包容性发展,……是……”句式,在横线处填入相应的语句。(10分)

要求:

(1)准确、精练;

(2)须分条写,语句要标注序号;

(3)每条不超过2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2”。请针对资料中几个网友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评论。(10分)

要求:准确、全面,分析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三、假如你是杭图负责文宣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结合“给定资料3”。写一篇宣传短文刊登在网站上。(2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表达简明;

(2)语言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350字。

四、阅读“给定资料4”.假如××基金会要发起关爱自闭症“蓝色行动”。请你以工作人员身份拟写一份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关爱和帮助“来自星星的孩子”。(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条理清晰;

(2)语言流畅,有感染力;

(3)不超过550字。

五、“给定资料6”中的画线句子写道:“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历史和现实,以“文明与包容”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