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2题,共22分)

1.

某公司计划在液氯生产装置附近建设氯乙烯单体(VCM)装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方法进行危险性分析。针对氯气管道破裂造成有毒物质释放的工况,PHA分析小组提出的下列改正或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 )。

2.

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在两个极上所引起的化学变化称为电解反应,涉及电解反应的工艺过程称为电解工艺。下列电解工艺中。属于典型电解工艺(氯碱)的是( )。

3.

多数新型煤化工工艺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容易造成反应失控,下列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中,正确的是( )。

4.

在化工企业生产装置停工过程中,生产装置工况处于不稳定。工艺参数时刻变化的状态,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操作。关于现场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5.

氮和氢两种组分按一定比例(1:3)组成的气体(合成气)送入氨合成塔内。在高温、高压下经催化反应生成氢,氨合成塔是典型的化工反应设备。关于氨合成塔危险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6.

以萤石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氟化氢的工艺过程为氟化工艺。关于该工艺的危险性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7.

新建生产装置开工前,必须由相关部门组织按专业、按工种进行开工条件确认,关于施工完成情况确认的说法,正确的是( )。

8.

按照《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系统的功能安全》(IEC61508)规定,关于安全完整性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9.

从上部向铁路罐车灌装煤油时。鹤管内的煤油流速,在鹤管浸没于煤油之前不应大于1m/s。关于浸没于煤油之后装油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10.

应急救援设备按照其适用性可分为一般通用性和特殊专业性,下列通信设备中,属于特殊专业性的是( )。

11.

某氯碱企业的液氨充装岗位,每班工作人员4人,根据《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20077),关于为液氨充装岗位配备部分救援物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

一台容积为20m3氢气储罐,经清洗,置换后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氢气(H2),爆炸极限范围为4%~75%(体积分数),下列该储罐气体采样分析数据(体积分数)中,符合《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要求的是( )。

13.

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装置大检修期间,特殊作业管理执行不到位,容易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关于施工现场作业,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14.

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关于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15.

根据《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3)。关于爆破片适用场景和使用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16.

关于消防水泵和稳压泵等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17.

某大型商储库油罐区在进行防雷接地检查、检测过程中,发现现场存在事故隐患,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下列该储罐区现场的检测结果中,属于事故隐患的是( )。

18.

常压储罐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维护,关于外部检查维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19.

某企业汽油装车栈桥新建油气回收系统,关于该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

联锁保护系统是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资产完好的重要措施,为确保联锁保护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需要对联锁保护系统合理地使用和维护。关于联锁保护系统使用、维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21.

甲公司是一家30万t/a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设置包括电解、液氯包装、氯化氢合成等工序。该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建立了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档案。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

2021年5月,甲公司计划对正在生产的1#液氯储罐(直径6m卧式储罐)进行内部检测,并对部分附件进行检查,对压力表、温度计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将原来的液氯气化提压包装工艺改造为液下泵直接包装工艺。设备部门发起变更申请,并办理了工艺变更相关审批手续。

甲公司委托有资质的乙公司实施改造和检修工作。

甲公司生产部门组织对1#液氯储罐和连通管道,阀门进行了清洗、吹扫、氯气置换。气体化验分析合格后,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检查,确认阀门关闭后悬挂了“盲板盲位”牌。随后,甲公司设备部门办理了1#液氯储罐检修作业票。但未进行会签,也未办理其他相关作业票,直接通知乙公司开始检修作业,开始液氯包装工艺改造,并对压力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

乙公司派出了电工班长、焊工和仪表工3人组成的检修队伍,在未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及监护人未到现场的情况下,乙公司3人为抢工期利用软梯通过上部人孔进入储罐内部,电工班长和仪表工开始搭设脚手架,焊工开始用气动砂轮机对罐体焊缝进行打磨。在打磨工作连续进行到2个小时15分钟时,突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事故导致1人死亡、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2~GB3000029),下列危险性类别警示标签象形图中,不适用于氯化氢(无水)的是( )

22.

甲公司是一家30万t/a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设置包括电解、液氯包装、氯化氢合成等工序。该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建立了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档案。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

2021年5月,甲公司计划对正在生产的1#液氯储罐(直径6m卧式储罐)进行内部检测,并对部分附件进行检查,对压力表、温度计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将原来的液氯气化提压包装工艺改造为液下泵直接包装工艺。设备部门发起变更申请,并办理了工艺变更相关审批手续。

甲公司委托有资质的乙公司实施改造和检修工作。

甲公司生产部门组织对1#液氯储罐和连通管道,阀门进行了清洗、吹扫、氯气置换。气体化验分析合格后,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检查,确认阀门关闭后悬挂了“盲板盲位”牌。随后,甲公司设备部门办理了1#液氯储罐检修作业票。但未进行会签,也未办理其他相关作业票,直接通知乙公司开始检修作业,开始液氯包装工艺改造,并对压力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

乙公司派出了电工班长、焊工和仪表工3人组成的检修队伍,在未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及监护人未到现场的情况下,乙公司3人为抢工期利用软梯通过上部人孔进入储罐内部,电工班长和仪表工开始搭设脚手架,焊工开始用气动砂轮机对罐体焊缝进行打磨。在打磨工作连续进行到2个小时15分钟时,突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事故导致1人死亡、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电解工艺和氯化工艺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甲公司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问答题 (一共3题,共3分)

23.

A公司是一家油田化学品助剂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扩建了5万t/a,助剂项目,主要装置包括破乳剂生产车间(破乳剂生产线和高温生产线)和清水剂生产车间(清水剂生产线、复配生产线),辅助设施包括甲、乙类仓库、丙类库棚、储罐区(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储罐组)及公用工程系统。

破乳剂生产线包括聚合、复配及交联三个单元,聚合反应的操作条件为145℃,0.4MPa,反应过程放热,生产原料包括环氧乙烷(熔点-112.2℃,沸点10.8℃,闪点-29℃)、环氧丙烷、甲醇、二甲苯、引发剂等。

高温生产线缓蚀剂产品中间体生产工艺包括酰胺化反应(反应条件140~230℃,0.2MPa)、环化反应和复配反应。中间体生产工艺具有烷基化工艺危险特点,生产原料包括丙烯酸、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等;烷基化反应是在导热油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过程放热。

环氧乙烷采用半冷冻储罐储存,储罐储存压力0.3~0.4MPa、储存温度-6~0℃;环氧丙烷储罐储存压力0.2~0.3MPa、储存温度-10~25℃;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储罐设置氮封保护系统和安全阀,安全阀出口泄放气体引至安全处置设施,并利用蒸汽(与储罐压力连锁)对泄放气体进行稀释、吸收。

破乳剂车间、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储罐均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基础设计阶段开展了HAZOP分析,办理了建设项目"三同时"手续,项目完成了中间交接、设备管道吹扫、试压、单机设备试车、电气仪表调试及联动运行,已确认公用工程、消防设施处于备用状态。

公司安排安全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开工条件确认,确认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装置区施工临时设施拆除“三查四定”、公共系统准备,施工完成,开工方案和操作规程的审核批准等情况。

通过试生产轧线环氧乙烷储罐操作温度-6~10℃即可满足生产需要,设计院对储罐操作温度及冷冻机组联锁进行了设计变更。仪表维护单位提出并办理审批手续,使用单位、仪表维护单位共同审批后实施了变更。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请对破乳剂车间、环氧乙烷储罐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辨识。

2.请说明高温生产线中间体合成工艺应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3.请说明环氧乙烷储罐联锁设计变更的工作程序。

4.该公司开工条件确认工作中,错误的做法有哪些?请补充开工条件确认的内容。

24.

C公司为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员工人数200人,厂区建有仓储区和辅助生产区。仓储区包括储罐区、装卸栈台、泵棚和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等,其中储罐区内浮顶储罐22座,储存甲、乙类易燃液体,构成一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辅助生产区包括办公楼、实验室等。

因安全和环保的需要,C公司启动化学品储存升级改造项目。将4座内浮顶储罐的铝质内浮盘改造为全接液蜂窝双层不锈钢内浮盘,同时完善内浮顶储罐专用附件,并增加装卸车栈台油气回收系统。

储罐改造前,C公司制订了人工清洗储罐的作业方案,主要包括倒空罐底油、系统管线加堵盲板、拆人孔、蒸汽蒸煮、通风置换、高压水冲洗、清理污物。

D公司承担储罐改造工作,C公司对D公司的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及改造方案施工作业交底。某日,C公司于10:30对拟施工的储罐T-202办理了受限空间和动火安全作业票,按照取样规范在可燃气体和氧浓度分析均合格后,作业人员开启了强制通风风机。D公司甲、乙、丙3名工作人员佩戴供风式面具进入该储罐开始打磨作业,监护人员丁负责在储罐外监护,4人于12.00停止作业。关闭了机械通风风机外出午餐。13:30甲,乙、丙、戊4人回到作业现场直接进行作业,14:20丁返回作业现场发现4人倒在罐内,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施救发现4人均已死亡。

经事故调查,事故直接原因是储罐T-202交出检修时,未按人工清洗方案在系统管线上加堵盲板,而是通过关闭阀门与相关储罐和管道进行隔离。由于阀门内漏,氮气串入T-202内。4人回到现场入罐作业前未开启强制通风风机、未佩戴防护面具并进行气体分析,直接入罐作业导致死亡。调查发现该企业作业场所配备了符合要求的过滤式防毒面具、手电筒、对讲机、急救箱或急救包、吸附材料或堵漏材料、洗消设施或清洗剂、应急处置工具箱,但还存在应急救援物资配备不足的情况。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请说明内浮顶储罐应当配置的专用附件。

2.请列出本案例储罐人工清罐作业方案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请根据本案例的事故调查结果补充说明事故原因、

4.根据《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3077)该企业属于第几类危险化学品单位?本案例中作业场所还应配备哪些应急救援物资?

25.

某市化工园区2014年建成投用。共有正常生产的化工企业40家;26家精细化工生产企业、10家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4家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其中8家企业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园区内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有硝酸铵、丙烯、氨、环氧乙烷、氢气、甲醇等,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有聚合工艺。加氢工艺、硝化工艺、氟化工艺等,剧毒化学品有氰化氢、氟化氢等。

园区周边建有一个150人的员工倒班宿舍楼、一个120人的园区管委会办公楼。一个3000㎡的综合超市、一个电信邮政储蓄网点和一个加油加气站。

2019年初,该市启动化工企业“入园”整治行动。周边3家精细化工企业计划年底前搬迁进入园区,其中A公司是以氯气、苯酚等化工原料生产农药的精细化工企业,B公司是以甲苯为原料的硝化工艺精细化工生产企业。C公司是以氯气为原料的氯化工艺为基础的精细化工企业。入园前3家企业分别向园区管委会提交了企业基本现状,同时A公司还提交了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报告,B和C公司均提交了安全设计诊断报告。

同年,园区管委会以整治行动为契机,委托某咨询公司对园区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如下问题:部分企业设备、管道的平面布置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控制室加热炉净距不足10m;园区道路上的管廊净高为4m;穿过道路的埋地管道埋深为300mm;可燃气体的凝结液直接排入生产污水管道;1家企业的甲醇原料预处理车间内设有非抗爆外操室;2家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企业没有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请根据A、B、C3家企业提供的入园申请材料,判断哪家企业不符合入园条件,并说明理由。

2.园区周边建设的一般防护目标中,哪些属于一类防护目标?哪些属于二类防护目标?哪些属于三类防护目标?

3.针对园区安全风险评估提出的不符合项给出整改意见。

4.请根据该园区企业生产原料及产品的特点,说明确定外部防护距离的流程与方法。

5.上述场景中“双重预防机制”具体指什么?请说明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内容。

多选题 (一共3题,共3分)

26.

甲公司是一家30万t/a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设置包括电解、液氯包装、氯化氢合成等工序。该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建立了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档案。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

2021年5月,甲公司计划对正在生产的1#液氯储罐(直径6m卧式储罐)进行内部检测,并对部分附件进行检查,对压力表、温度计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将原来的液氯气化提压包装工艺改造为液下泵直接包装工艺。设备部门发起变更申请,并办理了工艺变更相关审批手续。

甲公司委托有资质的乙公司实施改造和检修工作。

甲公司生产部门组织对1#液氯储罐和连通管道,阀门进行了清洗、吹扫、氯气置换。气体化验分析合格后,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检查,确认阀门关闭后悬挂了“盲板盲位”牌。随后,甲公司设备部门办理了1#液氯储罐检修作业票。但未进行会签,也未办理其他相关作业票,直接通知乙公司开始检修作业,开始液氯包装工艺改造,并对压力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

乙公司派出了电工班长、焊工和仪表工3人组成的检修队伍,在未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及监护人未到现场的情况下,乙公司3人为抢工期利用软梯通过上部人孔进入储罐内部,电工班长和仪表工开始搭设脚手架,焊工开始用气动砂轮机对罐体焊缝进行打磨。在打磨工作连续进行到2个小时15分钟时,突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事故导致1人死亡、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乙公司派人进入1#液氯储罐内部搭脚手架和进行焊缝打磨作业存在安全风险,下列相关风险分析正确的有( )。

27.

甲公司是一家30万t/a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设置包括电解、液氯包装、氯化氢合成等工序。该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建立了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档案。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

2021年5月,甲公司计划对正在生产的1#液氯储罐(直径6m卧式储罐)进行内部检测,并对部分附件进行检查,对压力表、温度计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将原来的液氯气化提压包装工艺改造为液下泵直接包装工艺。设备部门发起变更申请,并办理了工艺变更相关审批手续。

甲公司委托有资质的乙公司实施改造和检修工作。

甲公司生产部门组织对1#液氯储罐和连通管道,阀门进行了清洗、吹扫、氯气置换。气体化验分析合格后,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检查,确认阀门关闭后悬挂了“盲板盲位”牌。随后,甲公司设备部门办理了1#液氯储罐检修作业票。但未进行会签,也未办理其他相关作业票,直接通知乙公司开始检修作业,开始液氯包装工艺改造,并对压力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

乙公司派出了电工班长、焊工和仪表工3人组成的检修队伍,在未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及监护人未到现场的情况下,乙公司3人为抢工期利用软梯通过上部人孔进入储罐内部,电工班长和仪表工开始搭设脚手架,焊工开始用气动砂轮机对罐体焊缝进行打磨。在打磨工作连续进行到2个小时15分钟时,突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事故导致1人死亡、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拟实施液氯气化提压包装改为液下泵直接包装的工艺变更,关于该工艺变更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28.

甲公司是一家30万t/a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设置包括电解、液氯包装、氯化氢合成等工序。该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建立了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档案。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

2021年5月,甲公司计划对正在生产的1#液氯储罐(直径6m卧式储罐)进行内部检测,并对部分附件进行检查,对压力表、温度计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将原来的液氯气化提压包装工艺改造为液下泵直接包装工艺。设备部门发起变更申请,并办理了工艺变更相关审批手续。

甲公司委托有资质的乙公司实施改造和检修工作。

甲公司生产部门组织对1#液氯储罐和连通管道,阀门进行了清洗、吹扫、氯气置换。气体化验分析合格后,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检查,确认阀门关闭后悬挂了“盲板盲位”牌。随后,甲公司设备部门办理了1#液氯储罐检修作业票。但未进行会签,也未办理其他相关作业票,直接通知乙公司开始检修作业,开始液氯包装工艺改造,并对压力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校验。

乙公司派出了电工班长、焊工和仪表工3人组成的检修队伍,在未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及监护人未到现场的情况下,乙公司3人为抢工期利用软梯通过上部人孔进入储罐内部,电工班长和仪表工开始搭设脚手架,焊工开始用气动砂轮机对罐体焊缝进行打磨。在打磨工作连续进行到2个小时15分钟时,突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事故导致1人死亡、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1#液氯储罐附近设有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探测器。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下列说法符合设计规范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