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79题,共79分)

1.

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

2.

被人称作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

3.

下列同属“新月派”的一组作家是(  )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5.

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1

6.

《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

7.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1

8.

在《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

9.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一篇(  )

10.

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

11.

《炉中煤》中,诗人用煤的燃烧来抒写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表现手法是(  )

12.

《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

13.

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的是(  )

14.

在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的象征意义是(  )

15.

闻一多曾提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  )

16.

《心灵的灰烬》一文的作者傅雷是我国著名的(  )

17.

我国先秦时期,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

18.

下列四句中,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19.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

20.

下列诗作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

21.

七斤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22.

《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  )

23.

“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  )

24.

《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

25.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26.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27.

下列作品属于郭沫若所创作的一组是(  )

28.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是(  )

29.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  )

30.

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  )

31.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

32.

下列各句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33.

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

34.

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35.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

36.

贯串《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

37.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交融运用了(  )

38.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

39.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40.

《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

4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可作为语气词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42.

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  )

43.

《氓》选自《诗经》中的( )。

44.

屈原的《国殇》出自( )。

4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46.

《临江仙·夜归临皋》中体现词人浪漫主义遐想的一句是(  )

4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散文见长,内容大都为歌颂母爱、赞美自然,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著名作家是( )。

48.

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

49.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包括(  )

50.

《天净沙·秋思》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

51.

曾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的学者是(  )

52.

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  )

53.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 )。

54.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55.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是(  )

56.

下列文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

57.

擅长七言绝句、有“七绝圣手”之称的唐代边塞诗人是( )

58.

钱钟书的小说作品是(  )

59.

创作“问题小说”的作家是( )。

60.

冰心 著名的散文集有(  )

61.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

62.

下列作品中,充满了象征意蕴的散文诗是( )。

63.

《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对象是( )。

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帝国主义

中国的奴隶制度

资本主义

64.

《国殇》一诗祭奠的对象是(  )

65.

《香市》中写道“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66.

“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

67.

在下列各组作品中,全部属于鲁迅的小说集是( )。

68.

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

69.

下列画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

70.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

71.

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72.

下列诗篇属于田园诗的是( )。

73.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  )

74.

《香市》中描绘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的主要目的是(  )

75.

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76.

《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对象是(  )

77.

陆游的《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的线索是( )。

78.

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79.

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问答题 (一共52题,共52分)

80.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1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2.这段文字集中论述了什么问题?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说理方式?这种说理方式的好处是什么?

81.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1.分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诗歌追求?

3.诗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有何效果?

82.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两句话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3.本段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写出本体和喻体。

83.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日:“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1.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张巡怎样的性格特点?

2.“云未应”是什么原因?

3.描写南霁云对刻画张巡形象起什么作用?

84.

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这里的“厨房”“筵宴”“人肉的筵宴”各指的是什么?

2.这里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3.鲁迅认为当时中国青年的使命是什么?

85.

阅读艾青《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这首诗从内容、结构上可分成几层?

2.请找出本诗中的象征意象并说明其寓意。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86.

有人把弯路走直了,欣喜于找到捷径;有人把直路走弯了,惊喜于巧遇美景。

请以“捷径与美景”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87.

阅读《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字,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1.解释文中带点字的含义。

2.这段文字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3.这段文字是如何表现石崇的豪富及飞扬跋扈的个性的?

88.

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塑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想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

1.把快乐比喻为“方糖”和“电兔子”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认为:“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你是怎么理解的?

3.作者对“永远的快乐”是怎么看的?你们认为存在吗?

89.

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1.这段文字里是谁在对谁说话?

2.从这段文字里可以看出说话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3.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90.

阅读屠格涅夫《门槛》中的一段文字,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1.“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什么?

2.“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

3.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

91.

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

  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这里的“食人者”、“筵席”、“厨房”各指什么?

2.这里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3.鲁迅认为当时的青年的使命是什么?

92.

阅读《日出》中的一段台词,然后回答问题。

  ……你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

1.这段台词黄省三揭露了什么不合理的现象?

2.黄省三通过这些控诉性语句,表达了什么样的鲜明感情?

3.反复用“我”字起了什么作用?

93.

各种频繁发生的天灾与人祸,是对人类智慧与生存能力的严峻挑战。与其坐以待毙,事后问责,不如未雨绸缪,事先预防。

  请以“防患于未然”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94.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上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5.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解释文中划横线的字的含义。

涘:____________

辩:____________

美:____________

望洋:____________

96.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休说鲈鱼堪绘,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97.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98.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词的下片所用三个历史典故的原来含义及作者借用这三个典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别是什么?

99.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其作用是什么,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出,《秋水》在表现方法上有哪些特点?

100.

阅读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这段文字分为四层,请简要概括每层的意思。

101.

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解释文中划横线的字的含义。

组:____________

函:____________

抑:____________

本:____________

102.

阅读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请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中心句。

103.

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4.

阅读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这篇文章属于立论还是驳论?

105.

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概括这段文字的论据。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06.

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七),然后回答小题。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解释诗中加点字的含义。

哀:

泛:

啸傲:

107.

阅读王维《终南别业》,然后回答小题。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颔联中的“胜事”指的是什么?

108.

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七),然后回答小题。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日人群动息,归鸟趋林鸣”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9.

阅读王维《终南别业》,然后回答小题。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10.

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七),然后回答小题。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11.

阅读王维《终南别业》,然后回答小题。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12.

阅读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

我看那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这段描述的大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3.

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长宜子孙”本来意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恨不得削去它?

114.

阅读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

我看那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刻画父亲形象,作者选取了一个怎样的独特视角?

115.

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16.

阅读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

我看那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117.

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爱尔克的灯光”在文中象征着什么?

118.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义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这一语段论说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119.

阅读曹禺《日出》中的一段台词。

你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

这段台词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120.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义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怎样理解“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蕴涵的意思?

121.

阅读曹禺《日出》中的一段台词。

你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

黄省三通过这些控诉性语句,表达了什么样的鲜明感情?

122.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义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选择与安排》一文除了讲理与法的关系外,还写了什么?

123.

阅读曹禺《日出》中的一段台词。

你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

反复用“我”起了什么作用?

124.

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有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南洋武术班”的演出为什么会遭冷落?这冷落说明了什么?

125.

阅读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我看那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这段描述的大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6.

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有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冷落的情景?

127.

阅读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我看那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刻画父亲形象,作者选取了一个怎样的独特视角?

128.

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有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作者主要是以什么表现方法写香市的冷落景象的?

129.

阅读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我看那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130.

以“知识与经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

13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散文,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说理透辟,气势雄健,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成就斐然,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以“惟陈言之务去”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