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一共105题,共105分)

1.

某金属配件生产项目以铜为原料,利用金属加工和电镀工艺生产用于电气、电子行业的不同形状和规格的导电金属配件。新建机加工车间和电镀车间各1 座,电镀车间设电镀线1条及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化学品仓库和固体废物暂存间等。设计年电镀加工金属配件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电镀车间电镀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来自机加工车间的配件,在电镀车间经前处理、镀镍、活化、镀银、电解钝化、烘干等工序,被加工成产品。

在电镀车间设有自来水制备纯水的反渗透纯水机1台,年产纯水5000m3和浓水3000m3。其中,4200m3纯水用于电解钝化工序后的水洗工序,800m3纯水用于制备槽液或补充槽液蒸发损耗,3000m3浓水用于前处理工序化学除油后的水洗工序。电镀各水洗工序均采用二级逆流漂洗工艺。在不考虑水洗工序蒸发损失、废气处理设施用水和产生废水的情况下,电镀工序废水产生量为18 000 m3/a,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60%回用于除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钝化工序外的水洗工序,40%外排。

金属配件镀镍层平均厚度为5 μm假设镀镍槽液中镍离子浓度保持不变,镀镍工序年消耗镍块7 200 kg (镍的比重为8.90 g/cm3),硫酸镍2 480 kg (其中镍含量为22.30%)和氯化镍960kg (其中镍含量为22.60%)。

镀银和电解钝化工序分别产生废气G1、G2。

电镀车间要定期对化学除油、酸洗、活化、镀银、电解钝化工序槽液进行更换,定期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金属配件表面回收残液槽中的含银回收液进行吸附处理。沾染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弃包装物定期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项目位于机械加工园区,园区建有污水处理厂,40%外排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问题]

1.计算电镀线的水重复利用率。(4分)

2.计算电镀工序的镍利用率。(4分)

3.指出需单独预处理的废水类别,推荐相应的预处理措施。(4分)

4.指出GI、G2废气的处理方法。(4分)

5.给出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环境可行性应调查的内容。(4分)

2.

某10.0万t/a的铜冶炼企业位于有色金属产业园内,现有熔炼、制酸、电解和贵金属回收等生产车间,以及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废暂存、供配电、给排水、供热等环保、公辅设施。为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拟在现有厂区实施烟尘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以本企业熔炼车间产生的铜冶炼烟尘为原料,处理规模0.5万t/a, 产品为阴极铜和阴极锌,主要建设1座配置有烟尘储罐、硫酸贮槽、浸出槽、压滤机、萃取槽、电积槽和废水处理设施的烟尘综合利用车间。铜冶炼烟尘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主要元素含量见下表。生产工艺以回收烟尘中的铜、锌为主线,银萃取流程见下图。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在图中,首先采用硫酸将铜冶炼烟尘中的铜、锌以硫酸盐的形式浸出,经压滤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然后采用铜萃取剂(有机相,15%M5640+85%煤油) 将铜从浸出液萃取至有机相,得到负载有机相和铜萃取液,铜萃取率99.5%, 再利用硫酸进行反萃取,将铜从负载有机相中反萃出来,得到硫酸铜溶液和萃铜有机相,铜反萃率98%,最后硫酸铜溶液通过电积(铜回收率99%)产出合格的阴极铜产品。锌回收与铜回收工艺类似,锌萃余液依次经萃取、反萃和电积得到合格的阴极锌产品。浸出渣送本企业贵金属回收车间回收铜、金、银等有价金属;锌萃取余液送本项目配套的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萃铜有机相、铜电积贫液、萃锌有机相和锌电积贫液分别用于铜萃取、铜反萃、锌反萃和锌提取。

烟尘浸出、压滤工段采用批次投料方式,每批次反应时间为2h,投入产出情况如下:

投入:烟尘,500kg (干重); 98%H2SO4, 25L; H2O, 1 500 L。

产出:浸出液1 300L,其中硫酸浓度为30gL,Cu、 Pb、 Zn、 Bi 和As的含量分别为37.05 g/L、13.85 mg/L、4.5g/L、23.37 mg/L和14.09 g/L;浸出液285 kg

(干重)。

根据园区规划环评提出的关于铜冶炼产业的环境准入清单要求,企业确定本项目烟尘综合利用生产阴极铜的铜回收率不应低于90%。查相关资料,拟建车间场地天然包气带的防污性能分级为“弱”。

[问题]

1.计算浸出渣中Cu、Pb的含量(干基)。

2.判断本项目铜回收率与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的符合性,说明理由。

3.指出锌萃取液的主要污染物,推荐可行的处理方法。

4.本项目是否需要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说明理由。

5.判定烟尘综合利用车间的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等级,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3.

拟建一全长约210km双向4车道高速,使城市A与现有高速路网连接,沿线有低山丘陵、山岭重丘区、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

  按照工程可行性研究,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26m,平均路基高4.5m;公路跨越X、Y、Z三条河流,建设3座大型桥梁;在山岭重丘区开凿6条隧道,总计长5km;公路在出城市A后沿X河左岸逆流敷设路段,长度20km,X河为城市A的饮用水水源。公路通过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区的长度分别为30km、15km、50km。

  公路工程土石方总量约1900万m3,设置取土场26处,弃渣场36处。全线需征地1540hm2,其中耕地724hm2,林地690hm2,其他土地126hm2。

  初步了解,局部路段的评价范围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跨越Y河的大型桥梁与下游某县城相距15km。该河流为县城的主要水源。

  沿线评价范围内有村庄、学校等声环境敏感点8处,其中1所中学处于公路东侧。临路两栋平房教室距公路中心线约90m。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二级保护植物现状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2.简要说明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3.简要说明线路选线应从哪几方面考虑减轻公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给出对学校教室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方案。

5.指出公路运营期的水环境风险。

4.

某拟扩建金矿采选项目,现在矿石开采规模约3600t/d,井下开采。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涌水,目前没有明显影响该区域内4个村庄地下水的取用。评价区内有地表沉陷发生,采矿中的废石堆置于甲废石场,废石场堆存量已接近设计容积,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装入草编织袋内,先堆置于铺设普通水泥地面的堆棚内,堆棚有渗滤液收集池,然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置。选矿废水回用不外排,尾矿浆含有Pb、Cu、Ag、Cr等重金属离子,排入尾矿库,尾矿库的上清液回用。

  扩建主体工程为扩大井下采场,扩建后矿石开采能力将达到7200t/d,在山谷型冲沟新建乙废石场,占地2.3hm2,该冲沟植被现状以草灌为主。采矿废石为Ⅰ类一般工业废物,排入乙废石场,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仍临时堆置于现有堆棚,再适时运往某化工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填埋场填埋,扩建后工程尾矿仍排至现尾矿库,生产废水亦回用不外排。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

2.说明氰化矿渣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现行危废贮存和填埋要求,简述理由。

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简述理由。

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时需要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

5.新建废石场应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5.

拟对某连接A、B两市的二级公路进行改扩建。该二级公路于2002年建成通车,目前公路两侧主要为农业区,沿线分布有多处村庄、学校,公路跨越X河和Y河。跨越X河的桥梁下游3km处为A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Y河为Ⅲ类水体。

  改扩建工程主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线路充分利用现有二级公路进行改扩建,部分路段无法利用将废弃。改扩建工程仍在原桥处跨越X河、Y河,水中设桥墩。新建一处服务区和两条三级公路标准的连接线。

  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现有二级公路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3.为减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改扩建工程施工期应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

4.为确保运营期饮用水水源安全,对跨X河的桥梁需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5.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保护耕地的措施。

6.

某城市拟建一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拟接纳固体危险废物、工业废液、电镀污泥、医疗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飞灰和炉渣。填埋处置能力约4×104m3/a,服务年限20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危险废物收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

  (2)危险废物预处理站。

  (3)总容积46×104m3的填埋场,包括边坡工程、拦渣坝、防渗系统、防排洪系统、雨水集排系统、场区道路、渗滤液收排系统等。

  (4)污水处理车间,包括渗滤液处理装置,一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建设项目所在城区为低山丘陵区,地下水以第四系含水层为主,下伏花岗岩,包气带厚度为1.5~6.5m。区域年降水量12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

  经踏勘、调查,提出2个拟选场址备选,备选场址情况见表2-1。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判断A、B厂址优劣,简要说明表2-1哪些项目还要做进一步调查。

2.简要说明项目运行期是否将对沟口附近村庄居民生活用水产生不利影响。

3.简要说明本项目是否需要配套其他环保设施。

4.进一步优化本项目拟接纳的危险废物种类。

7.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2-1。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一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1。方案二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的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 dB(A),夜间56.0 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 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 dB(A),夜间55 dB(A)。]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限值为500 mg/L,方案一的COD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按方案一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8.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铜箔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8.0×103t/a,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序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箔、表面处理、裁剪收卷。其中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见图2-1。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2-2。工业园区建筑物高约10m~20m。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距地面15m。

  拟将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和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定期更换的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2.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3.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4.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9.

某油田开发工程位于东北平原地区,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80mm,第四系由砂岩、泥岩、粉砂岩及砂砾岩构成;地下水含水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潜水层(埋深3~7m)、第四系承压含水层(埋深6.8~14.8m)、第三系中统大安组含水层(埋深80~130m)、白垩系上统明水组含水层(埋深150~200m);第四系潜水与承压水间有弱隔水层。油田区块面积为60km2,区块内地势较平坦,南部、西部为草地,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北部、东部为耕地,分布有村庄。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生产井552口(含油井411口,注水井141口),联合站一座,输油管线210km,注水管线180km,伴行道路23km。工程永久占地56hm2,临时占地540hm2.油田开发井深1343~1420m(垂深)。本工程开发活动包括钻井、完井、采油、集输、联合站处理、井下作业等过程,钻井过程使用的钻井泥浆主要成分是水和膨润土。工程设计采用注水、机械采油方式,采出液经集输管线输送至联合站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处理,分离出的低含水原油在储油罐暂存,经站内外输泵加压、加热炉加热外输;分离出的伴生天然气进入储气罐,供加热炉作燃料,伴生天然气不含硫;分离出的含油污水经处理满足回注水标准后全部输至注水井回注采油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联合站排放的2种主要大气污染物。

2.给出本工程环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内容。

3.分别说明钻井、采油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4.分析采油、集输过程可能对第四系承压水产生污染的途径。

10.

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座规模为30000t/d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和相距3km处的规划新农村小区。工业园区定向招商入区企业的工业废水总量15300t/d,拟收集的生活污水总量9200t/d。拟将入区企业工业废水分类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分质预处理。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见表2-1。

表2-1 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汇总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其中冷却塔排水和除盐站排水直接进入深度处理段,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段设计CODcr进水水质为1000mg/L,CODcr去除率为80%;深度处理段CODcr去除率为75%。

  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脱水+热干化”工艺处理污泥,干污泥含水率小于50%,拟运至距厂址12km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或用于园林绿化。

  污水处理厂位于B河流域一级支流A河东侧。A河流经拟建厂址西侧后于下游2.5km汇入B河,多年平均流量10.2m3/s,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接近Ⅲ类水质标准限值。B河多年平均流量30.5m3/s,自A河汇入口上游10km至下游25km河段执行Ⅲ类水质标准,自A河汇入口下游5km至25km为规划的纳污河段,现状水质达标。

  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两个排水方案。方案1:污水处理厂尾水就近排入A河;方案2:污水处理厂尾水经管道引至B河排放,排放口位于A河汇入口下游8km处。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2.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浓度。

3.指出污泥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4.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排水方案中确定推荐方案,说明理由。

11.

某机械装备制造厂,始建于1970年,厂区东西长800m,南北宽600m。生产部门有铸造、铆焊、机加、电镀、涂装、总装等车间,公用部门有锅炉房、油化库等,环保设施有车间污水处理站、全厂污水处理站等。其中,锅炉房现有2台10t/h燃煤蒸汽锅炉(1用1备),烟气脱硫系统改造正在实施中。

  拟在现有厂区实施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更新部分铸造、机加工设备,扩建电镀车间、铆焊车间和锅炉房,改造全厂给排水管网。计划2016年底全部建成。

  扩建锅炉房。在预留位置增加1台10t/h燃煤蒸汽锅炉。采用布袋除尘+双碱法处理新增锅炉烟气。锅炉房扩建后锅炉2用1备。

  扩建电镀车间。新增1条镀铬生产线,采用多级除油、预镀镍、中镀铜、终镀铬复合工艺。其中,中镀铜工段生产工艺如图所示,所用物料有氰化钠、氰化亚铜等。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2010年,企业所在地及周边5km2范围已规划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目前,规划用地范围内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园区市政给排水管网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热力中心正在建设。预计2016年初热力中心开始向园区企业供热供汽,区内分散锅炉逐步拆除。

  扩建的铆焊车间紧邻东厂界。经调查,与厂界距离最近的A村庄位于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以东,与厂界相距180m。

  东厂界现状噪声略有超标。近期区域1#测点PM10、SO2 24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结果见表2-1。

表 区域1#测点PM10、SO2 24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结果汇总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注: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园区PM10、S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均为150μg/m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锅炉房扩建是否合理?列举理由。

2.给出中镀铜工段废水W的污染因子。

3.给出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原则。

4.对表2-1中PM10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评价结果。

12.

某公司拟在化工园区新建丙烯酸生产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丙烯酸生产线、灌装生产线等主体工程;丙烯罐(压力罐)、丙烯酸成品罐、原料和桶装产品仓库等储运工程;水、电、汽、循环水等公用工程;以及废气催化氧化装置、废液焚烧炉、污水处理站(敞开式)、事故火炬、固废暂存点、消防废水收集池等环保设施。

  丙烯酸生产工艺见图,主要原料为丙烯和空气,产品为丙烯酸,反应副产物主要为醋酸、甲醛和丙烷。丙烯酸生产装置密闭,物料管道输送。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G1、G2和G3废气以及物料中间储罐的废气均送废气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后经35m高排气筒排放;灌装生产线设置有集气罩,收集的G4废气经10m高排气筒排放。

  W1废水(COD<500mg/L)、地坪冲洗水、公用工程排水、生活污水以及间断产生的设备冲洗水(COD约20000mg/L,含丙烯酸、醋酸等,B/C>0.4,暂存至废水池内,按一定比例掺入)送污水处理站,经生化处理后送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

  项目涉及的丙烯酸和丙烯醛有刺激性气味。废水、废气中丙烯酸、甲醛和丙烯醛为《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有机特征污染物。

  拟建厂址位于化工园区的西北部,当地冬季NW、WNW、NNW风频合计大于30%。经调查,化工园区外评价范围内有7个环境空气敏感点(见表2-1)。

  环评机构判定项目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已在厂址下风向布设了2个环境空气监测点,拟从表2-1中再选择4个敏感点进行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化工园区外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敏感点分布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G1废气中的特征污染因子。

2.指出项目需完善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3.项目废水处理方案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4.从表2-1中选取4个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

13.

西南山区某水库位于A江支流B河的中游河段,坝址距B河河口35km,是《A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一座近期建设的大(2)型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和改善下游供水条件。

  该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为39.8m)、电站厂房、泄水建筑物等组成,水库总库容1.15×108m3,防洪库容0.75×108m3,为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MW,多年平均发电量0.22×108kW·h。水库回水长27.6km,工程建设征地面积8.07km2。

  B河大致呈北—南流向,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31m3/s,支流C在坝址上游3.7km处B河右岸汇入,河道长68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6.9m3/s;支流D在坝址下游11km处B河左岸汇入,河道长43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8.0m3/s。

  库区及B河下游河段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总体良好;坝下区间流域水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0.5km处有一个农灌提水泵站,每年只在灌溉期3~5月取水,取水量400m3/d。灌溉作物有水稻等喜温性作物,生长适宜水温一般不低于20℃;坝址下游3km处有一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全年无间断取水,取水量3.0×104m3/d。

  据现场调查,B河坝下干流无拦河筑坝的水利水电工程,B河干支流共有包括鳡和岩原鲤2种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在内的69种鱼类,上述鱼类均无长距离洄游习性,但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做短距离迁移。鱼类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7月,大部分鱼类产粘沉性卵,少部分鱼类产漂流性卵。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相对集中的有6个,坝下3个产卵场上边界距坝址分别为6.5km、10km、22.4km,产卵场长度分别为0.3km、3.8km、3.3km;坝上3个产卵场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B河干支流无产漂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鳡和岩原鲤均喜流水生境,特别是在产卵时需要一定水流刺激;鳡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水温在16~32℃之间,近几年已无捕获记录;岩原鲤为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水温在14℃左右,目前尚有一定资源量。

  工程设计采用底层取水方式。水库运行后,受径流调节影响,汛期(5~10月)坝下流量有所减少,枯期(11月~翌年4月)流量增加较大。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时,枯期流量、流速和水位有较大变化,汛期变化较小。

  环评机构判别该水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经数值模拟预测,鱼类产卵坝址处月平均下泄水温度在8.6~24℃之间,其中5月份水温下降幅度最大,比同期天然月平均降低2.1℃。为保护B河水域生态系统及鱼类资源,环评机构提出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水库生态调度、加强运行期水生生态监测及渔政管理等多种鱼类保护措施。其中增殖放流种类为岩原鲤等7种鱼类。

  问题:

1.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

2.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3.计算本项目的下泄生态流量时应主要考虑哪些类型的用水需求?

4.环评机构提出的鱼类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14.

现有某高速公路连接A、B两市,自北向南走向,双向4车道,K0~K65 在A市,K65~K98在B市,沿线为平原、微山丘及平原地带。K73~K76经过X县建成区西边缘,属城镇规划区。

拟对其进行改扩建,扩建后整体为双向8车道。K0~K70及K85~98桩号采取单侧或两侧原地扩建,K70~K85先向东8kin, 然后向南10 km,再向西南接入原线路,改线段长27 km。K60~K60+630段经过R河,R河3 km后汇入S河。跨越R河上建设H大桥,在原有桥旁边建没同等规模桥梁。原有跨越R河桥梁设3排水下桥墩,桥面宽20m,桥长630m,扩建H桥同样设置3排水下桥墩。桥面设置径流收集系统(含收集管及事故池),桥梁采取围堰施工。

跨越的R河及下游S河均为III类水。河流上游3km至下游18km为某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 -5 月是产卵期。河流枯水期有砂砾出露,桥梁背面是平地及低山。植被以农业和灌草从为主。

K81+0~K81+350为3 m高路基段,路基宽42 m,中心线距离边界26m。周边村庄C分C1及C2,平行道路分布,详细情况见下表。村庄主要为1~2层,在距离道路25 m处为一土堤,长40m。根据规定,环评单位将土提当成声屏障处理,边界外35m范围内为4类区,35m范围外为2类区。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1.为分析H大桥扩建径流收集系统有效性,需要调查哪些内容?

2.扩建桥梁对河流鱼类影响,应调查哪些生态内容?

3.C村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户数,并说明理由。

4.为计算土堤对c村噪声的削减量,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15.

梅林市拟对连接城市近郊和市西北乡镇武源镇的四级公路进行扩建。武源镇位于山岭重丘区。现在公路全长56 km,为砂石路面,沿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公路穿越市级森林公园的一般游憩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武源河发源于市域西北部,流经武源镇、市级森林公园和梅林市中心区。梅林市城区上游6.0 km处上建有一座梅林水库,主要功能为防洪和农业灌溉。

工程拟将现有四级公路改、扩建为二级公路,铺设沥青路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定的工程方案为:沿现有公路改、扩建,局部改移路段累计长度约5.6km (其中森林公园改造段3处累计长度1.2 kin),在梅林水库回水区上游2.5 km原桥址处新建S大桥跨越武源河,线路全长54.2 km。拟定的工程方案部分技术指标见下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S大桥至城市近郊路段东侧山坡有一处敬老院,院内有前后相距12m的平行布置的A、B两栋二层建筑,楼宽8m,层高均为3m,B栋一层室内地面较A栋一层室内地面高7m,敬老院围墙高2m。扩建后公路红线距正对公路的敬老院围墙10m,距首排正对公路的A栋建筑40m,路面比A栋建筑一层室内地面低1 m。评价技术单位拟在敬老院围墙前1 m、A栋建筑二层窗前1 m各设1处声环境监测点。

1.评价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还需了解哪些工程建设信息?

2.开展森林公园的路线评价,需关注哪些主要影响(列举四项) ?

3.为评价S大桥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4.对敬老院的声环境监测布点应做何调整?

16.

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改扩建方案,全长152km。新建段以甲市为起点,向南布线75km(K0~K75),在K75通过互通H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自互通H向东至乙市的长77km(K75~K152)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100km/h。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由22.5m改为33.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由现状80km/h提升至100km/h。

  工程施工期在K72附近设置1处沥青拌合站,站内设拌合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生产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油炉加热的沥青在拌合楼内搅拌后出料。

  公路K6+000~K9+400路段与西侧已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距西侧居民点M1临路建筑10Om。

  公路K30~K45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K32~K36东侧有一省级自然保护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麝。K30~K45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路堑,工程可研提出拟在该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

  公路K59~K66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林地、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均由西向东流向湖泊L。K61~K62+600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公路最近距离为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跨越小河处设置桥梁,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3.5m)。

  公路K145~K146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M2位于该路段北侧,距离公路红线55m,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原路堤边设有一道声屏障,现状监测降噪效果4dB(A)。在不考虑插入损失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M2的昼、夜噪声预测值分别为63dB(A)、57dB(A)。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M2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留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相同的声屏障。

  拟在居民点M1临路建筑物前1m(距地面1.2m)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测1次(2天),每次20min。在回收的500份公众问卷中有5%公众建议,K61~K62+600路段架桥替代高路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沥青拌合过程中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

2.针对居民点M1的监测方案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3.为确定保护动物通道位置,应了解K30~K45路段哪些生态关键信息?

4.居民点M2采取工程可研提出的降噪措施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5.K61~K62+600路段方案是否应采纳公众建议?说明理由。

17.

某新建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冲压、焊接、涂装、电池组装、整车总装等生产车间,试车跑道、配送中心、化学品库、成品停放场、综合站房、燃气锅炉房、充电站、污水处理站、危废暂存间等公用、辅助工程和环保设施。

  项目生产工艺为:定尺钢板→冲压(下料、涂油脂、压制成型)→焊接→涂装→总装(含电池组装)→成品。电池组装工艺为:外购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组装→电池包。

  涂装车间主要包括车身脱脂、锆化、电泳底漆,以及水性中涂涂装、水性色漆涂装、溶剂型清漆涂装等工段。

  脱脂工段采用碱性脱脂剂(氢氧化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在脱脂槽内脱除油脂;锆化工段采用六氟化锆溶液在锆化槽内进行车身表面改性,脱脂、锆化后的工件均采用喷、浸结合的方式用水清洗。

  电泳底漆工段包括电泳、UF超滤液清洗和纯水清洗三个单元。电泳单元采用阴极电泳工艺,配套UF超滤系统回收电泳漆。电泳漆成分主要是树脂及水、少量醚酮醇类溶剂。电泳底漆工段工艺流程及用排水节点见图。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车身清漆涂装工段包括喷漆、晾干和烘干等工序,使用的溶剂型清漆主要成分是树脂及甲苯、二甲苯、醚酮醇类溶剂,烘干工序以天然气为能源。喷漆室气流组织方式为上送下排,采用机器人喷涂方式进行车身涂装。喷漆废气经纸袋过滤脱除漆雾(脱除效率为98%)后,经分子筛转轮吸附装置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s脱除效率为90%)后由35m高的1#排气筒排放;采用125℃热空气脱出分子筛转轮吸附装置吸附的VOCs,脱出的含VOCs废气经TNV焚烧装置净化(VOCs脱除效率为97%)后由20m高的2#排气筒排放。清漆涂装线有机溶剂的总输入量为100kg/h,其中60%进入喷漆废气、40%随车身进入晾干废气。

  环评机构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拟定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设2个监测点位,收集有1号、2号监测点2016年PM10、SO2和NO2环境空气常规监测数据。环评机构拟直接利用收集的环境空气常规监测数据进行现状评价,不再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问题:

1.分别指出脱脂、锆化工段清洗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

2.计算图3-1中UF超滤液清洗单元超滤液总用量和纯水清洗单元的废水量Lf。

3.计算2#排气筒的VOCs排放速率。

4.环评机构“不再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做法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18.

H企业拟在现厂区内建设水暖卫浴零部件电镀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电镀厂房和电镀生产线、电镀废水处理站、工艺废气净化装置、化学品库和固废暂存库等。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和产污节点见图。各清洗工序均采用逆流漂洗。其中,镀镍工序多级清洗废水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全部回用,树脂定期更换,其他工序清洗废水排入电镀废水处理站。电镀废水处理站对废水进行分类预处理后再集中处理,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后,通过企业现有排放口排入沙河。酸洗槽、镀铬槽产生的工艺废气分别经配套的集气设施收集,送各自的废气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除油、酸洗、镀铜、镀镍、镀铬工序使用的主要化学品分别为液碱、硫酸、氰化亚铜、硫酸镍和氯化镍、铬酸盐。槽液定期更换。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H企业现有排放口位于沙河右岸。经初步调查,沙河H企业排放口所在断面多年平均流量为120m3/s,水质功能为Ⅲ类。H企业现有排放口的上游3km和下游10km处设有常规水质监测断面。

  H企业于2018年3月委托开展环评工作。环评机构收集有沙河相关水文资料、2013年1月~2015年1月各常规监测断面的水质资料。

  【问题】

  1.分别指出电镀生产过程中酸洗、镀铬工序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

  2.分别指出镀铜、镀镍、镀铬工序多级清洗废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

  3.指出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

  4.说明进行沙河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进一步调查收集的资料。

19.

华东某原油管道工程建于1978年,全长65km,总体走向自东向西,设计年.常温输出量为1 800万t,设计压力为4.2 MPa。全线共设A~H 8座输油站,32个截断阀,其中A为首站,H为末站,B~G为中间站。管道采用外径720 mm,壁厚6mm的螺旋焊缝钢管,钢管外壁采用石油沥青玻璃布防腐和阴极保护措施。C、D中间站之间的管道位于平原区,走向为管道出C中间站,向西12 km处穿越R河,穿越R河后继续西行23km设手动截断阀,然后向西再经过15km达到D中间站。

C中间站具有分输功能,站内主体设施包括4座用于中转和存储原油的10万m3的外浮项罐; 2座分别用于储存污油和泄放油的2 000 m3的固定储罐,4台输油泵,8个紧急切断阀,1个中控室;环保设施包括1套含油污水处理设施,1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 个约30 m2的危废暂存间,1座备有围油栏、收油机、布栏艇等应急物资库。

该管道工程目前实际年输油量为1 500万t。

安全隐患整治发现,受上游沙闸长期汛期排洪影响,穿越R河的管段有70 m露出河床,需实施相应的改线。改线工程拟将穿河管线向下游平移0.8 km,再自东向西敷设1.2km并穿越R河,最后自北向南敷设0.8km至L点与原管连接。改线工程建议内容为:新建管线总长2.8 km,拆除旧管道总长为1.2 km,在C站以西14.3 km外新建一个永久占地30 m2的截断阀(内设一个远控截断阀),改线工程管材为直缝埋弧焊钢管,外径和壁厚不变,外壁采用3层PE加强防腐和阴极保护措施。改线段运营由C站负责,改线工程实施后,该管道工程每千米管段内原油最大存在量为400t。

C、D两中间站之间沿线多为耕地,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蔬菜等,距L连接点南侧110m和340m分别有甲村(350户,1440人)、乙村(200户,1000.人),R河为三类水体,自南向北流向,改线管道穿越河槽宽100 m,两堤间宽220 m,两岸有耕地,分布有杨树、低矮灌丛,下游7.5 km处为某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

陆地管线施工设置12m宽施工带,管沟挖深2.5m,宽2m。施工过程包括挖沟、布管、吊管入沟、组焊、试压、回填及场地恢复。

改线管道R河穿越段施工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在河床底部最深处可达15m,穿越长度500m,在R河两岸分别设占地2000m2的施工场地,场地内布置有料棚、泥浆配制间和泥浆池等设施,泥浆主要成分为膨润土,添加少量纯碱和羟甲基纤维素钠,定向钻施工过程产生的钻屑、泥浆循环利用,施工结束后,废弃泥浆及钻屑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旧管道拆除包括开挖、管道两段的封堵、抽出原油、管道清洗、分段切割、取出管道及回填恢复地貌等作业,旧管道拆除抽出的原油及管道清洗产生的油泥、含油污水等依据C站现有设施处理或暂存。经测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新建阀室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改线管道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原油的临界量为2 500 t。

1.收集与处理旧管道拆除环节的原油、油泥及含油废水分别可依托C站哪些设施?

2.给出陆地管道开挖与回填施工应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和恢复措施。

3.指出截断阀与改线管道段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的布点类型和数量。

4.计算改线管道段环境风险评价的Q值。

5.环境风险评价时,用甲、乙两村总人数判断大气环境敏感程度是否合理?

20.

华北某天然气管道工程首站东起T市,末站西迄S市,全长194 km。管材为内径914 mm的直缝埋弧焊钢管,设计输气压力12 MPa,输气规模300亿m/a。工程全线设5座站场(首站、末站、2个分输站和1个分输清管站)、11 个截断阀室。工程于2016年4月取得环评批复。

环评文件载明:各站场均配置一定数量的旋风分离器、过滤分离器、计量设施和调压设施,配套建设1根20 m高放空立管、电加热取暖设施和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输清管站设有收、发球装置,配收球筒和发球筒。站场输气流程为:.上站来气先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后气体再进入过滤分离器滤出岩屑等杂质后,经计量设施计量后部分外输到用户:其余经调压后输送到下游管道。陆地管道敷设采用挖沟法,施工作业带宽度为18m。穿越工程包括采用顶管9次穿越等级公路;采用挖沟法(辅以围堰导流)穿越A河;采用定向钻法从河床下15m深处穿越B河。工程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为:管沟采用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和施工带临时占地恢复措施;定向钻施工产生的废弃泥浆异地处置,顶管产生的弃土渣用于铺路;站场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清管废物在储存罐暂存并定期送填埋场处置;旋风分离器和过滤分离器等设备采用减振降噪措施后噪声低于75 dB (A)。

设计阶段工程发生以下变化:管道路由总体走向不变,但为使管道两侧100m范围内无村庄,调整了局部管道路由,调整段总长度共45 km,调整后管道总长度200 km;管道设计输气规模不变,但内径增大至1 016 mm,压力降至10 MPa;全线陆地管道施工作业带宽度增至24 m;截断阀室增至14个; 1个分输站改为压气站,调整后的压气站站场边界长320 m,是边界最长的站场,站内增设电机驱动压缩机及配套的空压机各6台。电机驱动压缩机和空压机设备声功率级分别为105dB(A)和90dB(A);因管道穿越A河点位于新设立的国家湿地公园宣教和综合管理区,该段管道施工方式采用定向钻法,在A河及湿地公园外部设施工场地和出入土点;地质勘探发现B河河床下存在40m厚连续砾石层,不适合定向钻法施工,经对挖沟法、定向钻法、顶管法、隧道法、盾构法和多跨桁架法等穿越方式的工程比选,设计推荐挖沟法。建设单位界定工程属于重大变动,拟重新批环评文件。

变更环评编制单位调查得知:管道沿线陆地穿越段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间有少量林地,农作物为小麦、水稻和棉花等。压气站西侧165 m处有1个村庄共20户居民; A河国家湿地公园面积为387 hm2,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和综合管理区,植被以柽柳、芦苇、红蓼和香蒲等湿地植物群落为主,主要保护动物有鸳鸯、大天鹅、游隼、红脚隼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鲫鱼、黑斑蛙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湿地保育区是鸟类主要栖息地和产黏性卵鱼类的产卵区。

1.指出界定工程重大变动的因素。

2.分析工程重大变动后的环境影响,说明变更环评的重点工作内容。

3.对国家湿地公园应补充哪些生态现状调查内容。

4.指出穿越B河不同施工方式的环境比选主要内容。

5.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危险单元。

21.

国家规划某矿区拟建原煤生产能力为240万t/a的煤矿。井田面积55km2,煤层埋深100~300m,储量丰富,煤质优良,平均含硫量1.6%。拟同步建一矸石电厂,矸石电厂与矿井工业场地相距1km,公路可达。电厂用水拟采用地表水。

  煤矿位于以风蚀为主的黄土高原,井田内耕地约占15%,其中基本农田约占耕地的1/3,井田内植被主要为灌丛和天然牧草,植被覆盖率约38%,区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60mm,降水集中在6~8月,年蒸发量2880mm。

  井田内有7个村庄(360户1500人),西北部有明长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由西北向东的一级公路通过;一小河A(属Ⅲ类水体)从井田中部流过;矿井工业场地位于公路南侧,拟占用一部分耕地(已取得征地手续)。

  煤矿原煤经筛分破碎分级出售;矿井水拟经一级沉淀处理后60%回用于井下,其余达标排入小河A;年产煤矸石(Ⅰ类固体废物,热值7.0MJ/kg)60万t。

  经可行性研究预测,矿井运行后地表沉陷深度约4~5m。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国家煤炭开采政策,本工程应配套建设的工程是什么?说明理由。

2.列出地面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3.针对明长城遗址,提出煤矿开采的保护措施。

4.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给出矿井水的回用途径。

5.给出本工程矸石场选址的环境保护要求。

22.

根据某省公路网规划,拟在A、B两市之间新建一条全长78km的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约70亿元,属于大型工程。按照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营运中期交通量为每天28000辆(折合小客车),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35m,平均路基高度2.5m,路基边坡为1:1.2;工程土石方量约910×104m3,拟设置取土场18处,弃土场5处;全线需征地320hm2,基本为耕地(其中旱地260hm2,水浇地35hm2);工程临时占地75hm2(全部为旱地)。全线仅在公路中段建设中型桥梁一座,共设服务区1处,收费站5处。

  初步了解,工程所处的A、B两市均属平原微丘区,存在水土流失;该地区以旱地农作物种植为主,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A、B两市共有2座燃煤电厂,目前粉煤灰均用汽车送各自的贮灰场贮存。

  评价范围内有村庄38处,现状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根据初步预测,工程建成后可能使部分村庄噪声级增高3~11dB(A)。桥梁跨越X河流(属Ⅲ类水体),其下游10km范围内有一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

2.在预测营运中期对各村庄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3.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时还需要收集有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的哪些信息?

4.根据本工程基本情况,简要说明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限列6种措施)。

5.针对本工程桥梁,提出其营运期水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23.

某油田开发建设工程与新开发的区块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区域面积30km2,新开发区块与已有区块相邻,依托现有联合站,开发建设工程设计年产油3×105t,原油通过新建70km管线输送至联合站。经脱水除气处理后外输。脱水除气过程产生的天然气不含硫,用作燃气伴热加热炉燃料,加热炉用于原油输送伴热。联合站原有3台A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2用1备;2台4t/h燃煤供暖炉,1用1备。在联合站预留场地新建1个5×104m3原油储罐和2台B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联合站内部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联合站周围200m范围内为平坦空地,新管线有5km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该段管线1km外有稀疏胡杨林分布。

  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m。环评批复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植被破坏,注意复绿,联合站不增加SO2排放总量。

  工程拟申请竣工环保验收,经初步调查确定,该油田的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达2×105t。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种有变化。在工程建设期间与胡杨林分布区相距1km的管线处在建设阶段,被划入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本工程运行工况是否满足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

2.确定本工程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

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

4.联合站的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说明理由。

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外,还应开展哪些工作?

24.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

  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某灌渠取水口。

  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种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具有海淡洄游习性。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段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提出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25.

某危险废物处理公司拟建设硫酸铜生产项目,年利用印刷线路板企业含铜蚀刻废液3.0×103t。项目以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工业硫酸等为原料,生产硫酸铜。副产品为氯化铵。生产工艺见图,年生产300d。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经初步工程分析,蒸发浓缩工序日处理含15%氯化铵滤液100t,可得到含39.9%的氯化铵浓缩液37.5t。蒸发浓缩产生的蒸气冷凝水经离子交换处理后排入A河,离子交换去除氯化铵的效率为97%。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工业硫酸等原辅料分别以常压储罐(管道收发)方式存放在厂区原料仓库内,原料仓库为通间。

  项目位于A河沿岸,800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河流为单向河流,河流顺直,水环境功能为Ⅲ类。

  (注:外排废水中氯化铵与氨氮的转化比为:氯化铵∶氨氮=53.5∶14,假定废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氨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为15mg/L,二级标准为25mg/L。)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贮存还应采取的措施。

2.绘制“蒸发浓缩+离子交换”工序的氯化铵平衡图(单位kg/d)。

3.给出“反应”工序废气净化可采取的措施。

4.分析外排废水氨氮的达标排放情况。

26.

某拟建铜矿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黄铜矿。该矿山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年平均降雨量1800mm,且年内分配不均。矿山所在区域赋存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前者赋存于沟谷两侧的残坡积层和冲洪积层中,地下水水量贫乏,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不大;后者主要赋存于矿区出露最广的千枚岩地层中,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密切。

  拟定的矿山开发方案如下:

  (1)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规模5000t/d。

  (2)露天采场采坑最终占地面积为50.3hm2,坑底标高﹣192m,坑口标高72m。采坑废石和矿石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分别送往废石场和选矿厂。采坑废水通过管道送往废石场废水调节库。

  (3)选矿厂设粗碎站、破碎车间、磨浮车间、脱水车间和尾矿输送系统等设施。矿石经破碎、球磨和浮选加工后得铜精矿、硫精矿产品,产生的尾矿以尾矿浆(固体浓度25%)的形式,通过沿地表铺设的压力管道输送至3km外的尾矿库。尾矿输送环节可能发生管道破裂尾矿浆泄漏事故。

  (4)废石场位于露天采场北侧的沟谷,占地面积125.9hm2,总库容1400×104m3,设拦挡坝、废水调节库(位于拦挡坝下游)和废水处理站等设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

  (5)尾矿库位于露天采场西北面1.6km处的沟谷,占地面积99hm2,总库容3131×104m3,尾矿浆在尾矿库澄清,尾矿库溢流清水优先经回水泵站回用于选矿厂,剩余部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影响采坑废水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减少产生量的具体措施。

2.给出废石场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和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法。

3.针对尾矿输送环节可能的泄漏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4.给出废石场(含废水调节库)地下水污染监控监测点布设要求。

27.

某新建专用设备制造厂,主要工程包括铸造、钢材下料、铆焊、机加、电镀、涂装、装配等车间;公用工程有空压站、变配电所、天然气调压站等;环保设施有电镀车间废水处理站、全厂废水处理站、危险废物暂存仓库、固体废物转运站等。

  铸造车间生产工艺见图4-1。商品芯砂(含石英砂、酚醛树脂、氯化铵),以热芯盒工艺(200~300℃)生产砂芯;采用商品型砂(含膨润土、石英砂、煤粉)和砂芯经震动成型、下芯制模具,用于铁水浇铸。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铸件清理工部生产性粉尘产生量100kg/h,铸造车间设置通风除尘净化系统,粉尘捕集率95%,除尘效率98%。机加车间使用的化学品有水基乳化液(含油类、磷酸钠、消泡剂、醇类)、清洗剂(含表面活性剂、碱)、机油。

  涂装车间设有独立的水旋喷漆室、晾干室和烘干室。喷漆室、烘干室废气参数见表4-1。喷漆室废气经20m高排气筒排放,晾干室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由20m高排气筒排放;喷漆室定期投药除渣。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二甲苯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为70mg/m3;排气筒高度20m时允许排放速率为1.7kg/h。)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制芯工部和浇铸工部产生的废气污染物。

2.计算清理工部生产性粉尘有组织排放的排放速率。

3.指出机加车间产生的危险废物。

4.判断喷漆室废气二甲苯排放是否达标,说明理由。

5.针对烘干室废气,推荐一种适宜的处理方式。

28.

某市在城区北部S河两岸规划建设大型居住区项目,其中位于S河南岸的一期工程已建成,尚未入住;现拟建设位于S河北岸的二期工程。二期工程规划占地面积3km2,建设内容包括:居住楼房,配套幼儿园、小学、综合性医院、超市、饮食等服务设施,以及燃煤集中供热锅炉房和垃圾中转站、公共地下停车场等;供排水接市政给排水系统,民用燃气由天然气输配管网供应;S河按景观河道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现有两个村庄,人口约为2000人;有废弃的化肥和农药仓库、简易的废品堆存场、建筑垃圾堆存场以及遗留的生活垃圾等。

  项目规划用地西侧隔200m宽绿化带为规划的电子工业园区;北侧50m处为规划的城市主干道;东侧紧邻城市次干道,该次干道以东为正在建设的另一大型居住区;S河流向为自西向东,现状为城市纳污河道,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北部建成区未纳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均排入S河,河道淤积严重,夏季有明显异味。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项目二期工程建成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

2.指出本项目二期工程需对哪几类污水配套建设预处理设施,并分别提出应采用的处理工艺。

3.需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别说明理由。

4.本项目二期工程配套幼儿园、小学的选址,应考虑规避哪些噪声影响?

5.指出S河环境综合整治应包括的工程内容。

29.

某拟建腈纶厂位于A市城区东南与建城区相距5km的规划工业园区内,采用DMAC(二甲基乙酰胺)湿纺二步法工艺生产1.4×105t/a差别化腈纶。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液制备车间、纺丝车间、溶剂制备和回收车间、原料罐区、污水处理站、危险品库、成品库等。

  原液制备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4-1。生产原料为丙烯腈、醋酸乙烯,助剂和催化剂有过亚硫酸氢钠、硫酸铵和硫酸,以溶剂制备和回收车间生产的DMAC溶液为溶剂(DMAC溶液中含二甲胺和醋酸),经聚合、汽提、水洗过滤、混合溶解和压滤等工段制取成品原液。废水W1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气G1经净化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压滤工段产生的含滤渣的废滤布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原料罐区占地8000m2,内设2个5000m3丙烯腈储罐、2个600m3醋酸乙烯储罐和2个60m3二甲胺储罐。单个丙烯腈储罐呼吸过程中排放丙烯腈0.1kg/h。拟将2个丙烯腈储罐排放的丙烯腈废气全部收集后用管道输至废气处理装置处理,采用碱洗+吸附净化工艺,设计丙烯腈去除效率为99%,处理后的废气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排风量200m3/h。

  污水处理站服务于本企业及近期入园企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在R河左岸岸边排放。

  R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枯水期平均流量为272m3/s,河流断面呈矩形,河宽260m,水深2.3m。在拟设排放口上游4km、河道右岸有A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10km处为A市水质控制断面(T断面),经调查,R河A市河段的混合过程段长13km。

  环评机构选用一维模式进行水质预测评价,预测表明T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低于标准限值。评价结论为项目建成后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图4-1中废水W1、废气G1中的特征污染物。

2.原液制备车间固体废物处理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计算原料罐区废气处理装置排气筒丙烯腈排放浓度。

4.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的评价结论是否正确?列举理由。

30.

拟在某工业园区内新建年产1.0×105kL啤酒厂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原料处理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包装车间、CO2回收车间、制冷车间、制水车间、锅炉房、污水处理站、原料立仓、瓶箱堆场及办公辅助用房。项目预计2017年10月投产,项目以大米、麦芽、淀粉为主要原料,经糊化、糖化、发酵等工艺生产成品啤酒,生产工艺见图4-1。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制冷车间内设6台螺杆制冷机组和蒸发冷凝系统,制冷系统以氨为制冷剂,运行时氨在线量为7t;氨储存区位于制冷车间外30m处,内设1座10m3的液氨压力储罐,用于补充制冷系统氨消耗,液氨最大储存量为5.2t。

  原料处理车间内,大米、麦芽筛选粉碎过程产生的粉尘收集后送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大米、麦芽筛选粉碎的粉尘产生量分别为0.9kg/h和0.7kg/h,设计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5%,排风量为5000m3/h。

  全厂废水包括糊化、糖化、发酵、洗瓶、过滤工序的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量为1520m3/d,拟送至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预处理标准后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前,拟将经预处理后的废水经管线直排A河。

  该工业园区成立于2015年,规划建设处理规模1.5×104t/d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园区生产废水,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A河,预计2017年8月投产;目前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工程,因资金问题投产日期将延后。

  注:①《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排入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啤酒企业,污水排放执行预处理标准;排入自然水体的啤酒企业,污水排放执行限值标准;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氨临界量为10t。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图4-1中S2、S3、S4的固废属性。

2.指出工程是否有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计算原料处理车间排气筒粉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

4.给出工程排水方案的2种优化途径,说明理由。

31.

某铜矿位于中南部某省低山丘陵区,矿区面积0.375 km2,开采标高+55~+320 m,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铜矿(CuFeS2),含少量硫砷铜矿(CuAsS4), 脉石主要为石英、钾长石。矿山现有200t/d (6.6万ta)采选工程,包括地下开采巷道、地面采矿工业场地(内有主井、副井各1口及临时废石场1座)、风井工业场地(内有回风井1口)、选矿厂(位于采矿工业场地西北侧的矿区边界)、尾矿库(位于选矿厂南侧1.1 km的山谷内)和集中办公生活区,地面设施占地25.05 hm2。矿山地下采出的铜矿石由主井提升至地面筒仓暂存后转入选矿厂,经碎磨后加入丁黄药等药剂浮选产出铜精矿产品。现有工程井下涌水量563 m'/d,经中和沉淀处理后优先回用于生产,剩余255 m2/d外排西边河(外排水质见下表),西边河傍矿区西侧边界由南向北流过。选矿产生的含固率55%的尾矿浆由1.6km长压力管道送往尾矿库,尾矿浆在库内沉淀后,澄清水通过溢流井排出尾矿库并全部回用于选矿生产。集中办公生活污水生化处理并消毒后用于矿区绿化,不外排。现有工程采矿废石露天堆存于副井旁的临时废石场,定期送建材厂综合利用,废石场仅设有拦挡坝。现有尾矿库总库容136万m3,剩余库容103万m3,尾矿浆于主坝前均匀排入尾矿库,在库内自然沉积形成堆体和干滩面。2018 年年底,该省公告该矿区所在区域列入落实“水十条”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的管控区域,该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矿山计划依托现有工程,通过新建深部盲主井和盲风井,改造提升设备,扩建选矿设施实现采选扩能。新建尾矿充填站实现部分尾矿充填井下采空区,进而延长尾矿库原服务年限;为缓解废石外运不畅暂存压力,扩能工程拟在采矿工业场地以北的山坳处新建1座废石场,库容2万m3,需新征占地35 hm2。矿山扩能后矿区范围不变,开采深度延伸到-500 m,总采选规模500 vd (16.5 万ta),可继续服役17.7a。扩能工程实施后,矿山井下涌水正常产生量2441 m3/d,采用三级接力排到地面中和沉淀处理后,905 m3/d回用于采选生产,剩余1 536 m3/d依托现有排放口外排西边河。扩能工程选矿尾矿浆先送尾矿充填站分级,其中粗粒尾矿与水泥混合后胶结充填井下采空区,剩余含固率40%的细粒尾矿浆(干重6.8万t/a)送现有尾矿库。扩能工程建成后,尾矿浆澄清水、生活污水仍然回用,不外排。

西边河矿山所在河段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水环境保护目标,评价技术.单位判定扩能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 在地表水评价范围内有一处民采铜矿废水排放口,为保障区域水环境质量,政府已将该铜矿列入关停计划。矿区土壤类型包括红壤、紫色土,主要植被为次生马尾松林和人工杉木林;评价技术单位判定扩能工程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与污染影响,其中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在矿区下游河道宽缓带两侧有少量水稻田位于土壤评价范围内。为掌握经尾矿充填站分级后排入尾矿库的细粒尾矿浆固废属性,评价技术单位提出在扩能工程投产后重新取样进行浸出毒性试验的要求。

1.指出现有工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以新带老”措施。

2.本扩能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指出开展正常工程下的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需调查的水污染源。

4.按污染影响型,给出本扩能工程土壤环境现状监洲布点位置和布点类型。

5.给出扩能工程投产后尾矿进行漫出毒性试验的取样位置、取样方式及推荐采用的浸提剂。

32.

西南地区某水电站为R河水电规划的最末一级,该水电站于2014年取得环评批复,于2015开工建设,并于2019年建成,现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该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装机容量为340 MW,水库正常蓄水位1 782 m,死水位为1 750m,调节库容为269万m2,具有日调节功能。该水电站由主体工程和移民安置工程组成,主要包括枢纽大坝、引水隧洞、发电厂房、业主营地等永久工程和综合加工厂、综合仓库,施工营地、渣场、料场等施工临时辅助工程;移民安置工程包括2处集中移民安置点、1家迁建企业和7.5 km复建公路,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82 m2/s。正常蓄水位30m,水库库区长8.5 kn.。大坝与发电厂房尾水汇入口之间减水河段长7.8 km,沿岸无生活取用水需求。发电厂房尾水汇入口与下游河口之间河段长20km,目前为天然河尚无开发利用。

环评文件载明的工程区域环境概况为:坝址.上游左岸分布有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边界与大坝工程区最近500 m,与水库淹没线最近300m,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区域植被主要为流域内广泛分布的稀树灌草丛,零星分布有国家II级保护植物红樁,未见保护动物活动;工程区河段土著鱼类均喜流水生境,产黏性卵,产卵期(3-4月)需- -定涨水刺激,坝址下游共分布有3处土著鱼类产卵场,分别位于坝下3km,厂房尾水汇入口下游1km,厂房尾水汇入口下游15 km。

环评及批复文件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建设生态流量泄放洞及在线监控系统,坝址处常年泄放不少于30m/s的生态基流,在业主营地范围内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对受影响的鱼类进行增殖放流,修建鱼道;移栽受影响红椿,恢复施工迹地植被等。同时提出2处集中安置点和企业、公路复建等工程需开展专项环评的要求。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拟定的调查范围为水库淹没区,主体工程施工区及坝下受影响河段。

工程调查显示: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与环评基本一致;施工场地有局部调整,将1处综合加工厂和1处施工营地调整至原施工征地范围外,新增占地不涉及森林公园。同时边坡及隧洞开挖不存在倾渣的情况。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调查显示:建设单位每月采用人工监测的方法对下泄流量进行定期监测;将鱼类增殖站调至业主营地外,位于原设计下游约2km,增殖放流对象、规模、规格未发生变化,其余环境保护措施均按照原环评及批复文件进行落实。

水文情势调查显示:汛期(7- 9月)因大坝泄洪,减水河段流量大于30 m3/s,非汛期均维持30m3/s,受电站日调峰运行影响,非汛期日内发电流量最大变幅达39.7m3/s,发电厂房尾水汇入口下游5km范围内河道水位日内波动显著。

水生生态影响调查显示:工程运行后,坝下游河段鱼类组成较工程建成前未发生变化,减水河段鱼类产卵场产卵规模及厂房尾水汇入口下游1km处的产卵场鱼苗孵化率有下降趋势,但由于验收调查时工程运行时间短,尚无法判断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程度。

1.竣工环境保护脸收调查范围是否合道?说明理由。

2.指出陆生生态验收调查的重点内容。

3.指出鱼类增殖放流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的重点内容。

4.针对工程及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的调查结果,建设单位应完成哪些整改

内容?

5.针对短期未显现的鱼类资源影响,应提出哪些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33.

某市在城区北部S河两岸规划建设大型居住区项目,其中位于S河南岸的一期工程已建成,尚未入住;现拟建设位于S河北岸的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规划占地面积3km2,建设内容包括:居住楼房、配套幼儿园、小学、综合性医院、超市、饮食等服务设施,以及燃煤集中供热锅炉房和垃圾中转站、公共地下停车场等;供排水接市政给排水系统,民用燃气由天然气输配管网供应;S河按景观河道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现有两个村庄,人口约为2000人;有废弃的化肥和农药仓库、简易的废品堆存场、建筑垃圾堆存场以及遗留的生活垃圾等。

  项目规划用地西侧隔200m宽绿化带为规划的电子工业园区;北侧50m处为规划的城市主干道;东侧紧邻城市次干道,该次干道以东为正在建设的另一大型居住区;S河流向为自西向东,现状为城市纳污河道,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北部建成区未纳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均排入S河,河道淤积严重,夏季有明显异味。

  【问题】

  1.指出本项目二期工程建成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

  2.指出本项目二期工程需对哪几类污水配套建设预处理设施,并分别提出应采用的处理工艺。

  3.需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别说明理由。

  4.本项目二期工程配套幼儿园、小学的选址,应考虑规避哪些噪声影响?

  5.指出S河环境综合整治应包括的工程内容。

34.

H市某产业园区成立于2014年,同年完成规划编制,于2015年通过环评审查,并取得批复。

产业园区规划面积40 km2,规划近期为2020年,规划远期为2025年。主导产业为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研发示范、仓储物流业。规划分为北部制造加工组团,东部技术研发组团,西都仓储物流组团和中南部生活办公组团4个组团。

根据专项排水规划,园区近期污水管网覆盖率为80%,建设一座 5万m/d规模的污水外理厂,并配建一座2万m3/d规模的再生水厂和一个相应库容的景观湖,污水处理厂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 一级B标(COD<60 mg/L),其中3万m/d的尾水排入东部清溪河,2万m3/d的尾水输至配套建设的再生水厂,经深度处理达到《城市河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 -2019)后,供市政工程使用,多余部分作为同物配建的景观湖的补给水水源,景观湖不与其他地表水发生水力联系,远期污水管网覆盖率100%。

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分别扩建至10万m3/d和4万m3/d,景观湖也做相应的扩建,尾水排放去向不变。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园区采取集中供热汽的方式集中供热。

规划环评审查要点:园区规划与相关规划具有相符性,产业定位及功能分区合理;园区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及景观湖应同期投入使用;规划实施阶段落实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规划,并纳入日常环境监管;入区项目应符合环境准入清单要求,其防护距离设置由具体项目环评确定,园区排入清溪河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为COD 1 314 t/a、氨氮225.6 t/a。

2020年,园区管委会组织开展跟踪评价工作。经调查,园区已入驻企业139家,其中机电设备生产及装备制造企业97家、板材加工企业19家、仓储物流企业23家。已建的5万m3/d污水处理厂已接近满负荷运行。

经现场踏勘,规划区内生活区周边为道路和绿化用地,与研发用地、仓储用地最近的距离分别为160m和90m,园区西北侧260m处新增--回迁小区。2018年批复的《H市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划定:清溪河河道控制线内及控制线两侧外延25 m范围为红线区。

清溪河为4类水,枯水期平均流量为18.5 m3/s,清溪河园区段长4.7km,设有入区、出区控制断面W1、W2,之间仅有园区污水处理厂一个污水排放口。现状W1和W2的COD浓度分别为28.6mg/L、29.4mg/L。为实现区域减排任务,满足规划总量控制目标,园区提出实施清溪河园区段总量减排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园区污水处理厂扩建,远期再生水厂及景观湖建设工程,同时对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一级A标(COD<50 mg/L),清溪河园区段总量减排项目拟于2022年全部投入使用。

据调查,园区拟引入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主要建设冲压、焊接、涂装、电池组装及总装车间,目前正处于选址阶段。

1.指出园区用地情况跟踪调查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2.根据园区的COD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给出远期园区尾水排入清溪河的最大允许排放量?

3.分析清溪河园区段总量减排项目水环境改善效果,应调查哪些内容?

4.为开展大气环境质量跟踪评价,需取得哪些监测资料?

5.列出新能源汽车项目入园区与规划及规划环评相符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35.

东南沿海某市拟建的西北绕城高速公路由主线和一条连接线组成。主线全长57.55km,按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33.5m。主线起点(K0+000)接城西已建高速互通,在城区外围向东北方向展线,以桥梁形式(K26+120~K28+480)跨越H江后向东延伸,终点接城东北另一在建高速互通。连接线全长12.32km,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3m,起点(LK0+000)从主线T互通(K32+310)处引接,向北延伸至终点C镇(LK12+320)。连接线起点~LK6+330为新建段,LK6+330~终点为利用现有二级公路扩建段。

  公路沿线地势总体平缓,局部为山地丘陵。H江大致呈西北一东南流向,径流随季节变化,夏丰冬枯。H江大桥桥位附近河道平顺微弯,桥位处大堤之间河道宽度600m,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大桥在河道中设有桥墩,采用钢围堰临时围护进行涉水桥墩基础施工。

  根据历史资料,H江鱼类资源丰富,有鳗鲡等3种珍稀保护鱼类,3种鱼类均有洄游习性,洄游期3~5月、10~11月。H江大桥桥墩处无珍稀保护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分布,但桥墩位于鱼类洄游通道上。H江大桥桥位上游190~5000m段右岸江滩为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结缕草等保护植物、冬候鸟(越冬时间11月—翌年3月上旬)及其栖息生境。环评机构拟于4~5月在大桥桥位附近开展水域和陆域生态现状调查。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大桥桥墩建设对桥位附近H江水文情势影响较小,但提出跟踪监测该河段江滩冲刷或淤积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抛石护滩等措施。工可报告环境保护篇章提出:大桥桥墩围堰在枯水期11月至翌年3月施工,施工期控制夜间光照时间和强度;运行期桥台不设置强光灯,桥面采用降噪减震材料,车辆禁鸣等措施;为防止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泄漏物直接流入河道,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管,河堤两侧设置事故池。

  连接线扩建段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7处居民点,其中A居民点住宅多为二层建筑物,呈三排沿路(LK8+000~LK8+200)平行布置,临路第一排、第三排建筑物距离公路中心线分别为40m、80m,该居民点无工业企业、交通噪声源。为预测公路建设后对A居民点的声环境影响,环评机构拟在公路LK8+100处垂线方向设置3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测点N1、N2分别设置在临路第一排、第三排建筑物窗前,测点N3设在距公路中心线160m的农田在处。

  问题:

1.大桥桥位附近生态现状调查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给出本项目鸟类现状调查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3.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跟踪监测H江大桥桥位附近河段冲淤变化的目的。

4.给出确定大桥事故池容积应考虑的因素。

5.选择N2作为背景值进行A居民点声环境影响预测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6.

某市现有一处理能力为600t/d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距市区10km处的自然冲沟内。厂址及防渗设施均符合相关要求。现有工程包括填埋区、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导排系统以及敞开式调节池。渗滤液产生量约为80m3/d,直接由密闭罐送距离填埋场3km、处理能力为4×104m3/d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填埋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到附近的小河。

  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拟建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1000t/d,建设内容包括两个焚烧炉,2×22t/h余热炉和2×6MW发电机组,设垃圾卸料、输送、分选、贮存、焚烧、发电、飞灰固化和危险废物处理等,配套垃圾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事故处理池,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飞灰固化体均送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现有的垃圾填埋场2.5km,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厂址及附近均无其他工矿企业。

  【问题】

  1.简要说明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

  2.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的恶臭因子。

  3.除了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系统外,本工程产生恶臭的环节还有哪些?

  4.给出垃圾贮存池和输送系统控制恶臭的措施。

  5.简要分析焚烧炉渣、焚烧飞灰固化体处置方式的可行性。

37.

某公司拟开发的天然气田面积约1500km2,设计井位215个,集气站7个,防冻液甲醇回收处理厂1座,天然气集气管线总长约1700km。

  该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属干旱气候区。主要植被类型为灌丛和沙生草地。在拟开发区块内的东北部有一面积为14.5km2天然湖泊,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52.6km2(含岸线以上部分陆地),没有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拟开发区块内的东南部有一面积约1km2的古墓葬群,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专家判定暂不宜发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项目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给出其中某一类生态环境敏感目标现状调查应获取的资料。

2.自然保护区内可否布设井位?说明理由。

3.指出天然气集气管线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的途径及主要影响。

4.给出气田运行期环境风险源及风险因素。

5.确定气田开发对古墓葬群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38.

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建扩建工程建设,其中配套公用工程有:在现有罐区扩建1000m3苯罐,500m3苯乙烯罐,300m3液氨罐和50m3碱槽各1座;改造现有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500m3/h。现有污水处理厂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100m。拟在污水处理厂与西厂界之间的A空地新建危险废物中转场1座,在与污水处理厂东面相邻的B空地新建650m3/h污水回用装置1套。

  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厂,改造前后生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达标废水通过2km排污管道排入C河,C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回荡距离约6km。排污口上游10k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地,该水源地设有一级、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距水源地取水口6km;取水口至炼油厂废水排污口间河段无其他污染源汇入。为防止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C河的改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

  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1000m以上。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

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苯、苯乙烯、液氨贮存设施临界量分别为50t、100t和100t)。

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

5.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C河的管理要求,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择COD作指标给出定量结果,计算新增污水量时不计损耗)。

39.

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具有日调节功能。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km2(含耕地263hm2,其中基本农田247hm2),临时占地239hm2,其中基本农田50hm2,其余为林、旱、灌草地。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分5处集中安置点安置。生产安置3960人,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安置。土地平衡补偿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0hm2。

  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木丛。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有某种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类集中产卵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运营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哪些问题?提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

4.按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本工程还应采取什么措施?

40.

某省拟建一条全长210km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连接甲乙两个城市,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平均路基高2.5m。

  沿线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在山岭重丘区拟开凿一条隧道,隧道长4500m,埋深50~200m,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山体主要为石灰岩,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沿河村落的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源。

  高速公路有4km路段伴行一处重要天然湿地,线路距湿地边缘最近距离为50m。

  公路以一座大桥跨越A河,河中设3处桥墩,桥下游5km范围内有一县城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

  有3km路段沿山谷盆地从张家庄(80户),李家庄(18户)两个村庄中间穿过,道路红线距张家庄前排住宅110m,距李家庄前排住宅27m,声环境现状达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张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6dB(A)、57.6dB(A),李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1dB(A)、63.1dB(A)。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环保角度考虑,跨A河大桥桥位选址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2.给出本题目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3.为保护湿地,本项目施工布置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4.分别说明声环境影响评价时张家庄、李家庄适用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5.简要说明对李家庄需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

41.

某大型金属矿山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 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采选规模为1.5×106t/a,现已接近闭矿。现状排土场位于采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选矿废石,尚有约8.0×104m3可利用库容。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A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A河,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

  现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3.0×106t/a,采矿生产工艺流程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为2.6×10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场。新建废水处理站处理采场涌水,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理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位于选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使用年限30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A河。采矿排水进入A河的位置不变,选矿排水口位于现有排放口下游3500m处进入A河。

  在A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2#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1000m,3#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5000m,1#、3#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2#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边表层土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矿区周边有2个自然村庄,甲村位于A河1#断面上游,乙村位于A河3#断面下游附近。居民以种植水稻、果树、茶叶为主,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地表水。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

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

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说明理由。

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42.

某铅酸蓄电池企业拟对现有两条生产能力均为25万千伏安时/年的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见图)实施改扩建工程。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现有工程生产工艺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地面冲洗水、职工浴室和洗衣房排水等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旋风+水喷淋”或布袋除尘处理含铅废气,采用碱液喷淋洗涤处理硫酸雾。制板栅工段的铅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结果见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改扩建方案为:保留一条生产线。拆除另一条生产线中的熔铅、制粉、制铅膏、制板栅、涂板、化成、切片等前段工序,将其配组总装工序生产能力扩大为50万千伏安时/年。

  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铅排放浓度限值0.70mg/m3,排气筒高15m时排放速率限值0.004kg/h;《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铅排放浓度限值0.10mg/m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

2.说明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焦点。

3.指出生产工艺流程图中W2和G7的主要污染物。

4.通过计算,评价保留的生产线制板栅工段铅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确定技改后制板栅工段铅尘的最小去除率。

43.

北方某城市地势平坦,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当地水资源缺乏,城市主要供水水源为地下水,区域已出现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城市西北部有一座库容为3.2×107m3水库,主要功能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该市现有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南郊,处理规模为1.0×105t/d,污水处理达标后供位于城市西南的工业区再利用。

  现拟在城市西南工业区内分期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拟建1台350MW热电联产机组,配1台1160t/h的煤粉锅炉。汽机排汽冷却拟采用二次循环水冷却方式,配1座自然通风冷却塔(汽机排汽冷却方式一般有直接水冷却、空冷和二次循环水冷却)。采用高效袋式除尘、SCR脱硝、石灰石—石膏脱硫方法处理锅炉烟气,脱硝效率80%,脱硫效率95%,净化后烟气经210m高的烟囱排放。SCR脱硝系统氨区设一个100m3的液氨储罐,储量为55t。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化学水系统用水、循环冷却系统用水和脱硫系统用水,新鲜水用水量分别为4.04×105t/a、2.89×106t/a、2.90×105t/a,拟从水库取水。生活用水采用地下水。配套建设干贮灰场,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全部综合利用,暂无法综合利用的送灰场临时贮存。生产废水主要有化学水系统的酸碱废水、脱硫系统的脱硫废水、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等,拟处理后回用或排放。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基本参数及锅炉烟气中SO2、烟尘标态初始浓度见表3-1。

表3-1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基本参数及锅炉烟气中SO2、烟尘标态初始浓度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注: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规定液氨的临界量为10t;②锅炉烟气中SO2、烟尘分别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中100mg/m3和30mg/m3的排放限值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本项目用水优化方案,说明理由。

2.识别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评价SO2排放达标情况。

4.计算高效袋式除尘器的最小除尘效率(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除尘效率按50%计)。

5.提出一种适宜的酸碱废水处理方式。

44.

某原料药生产企业拟实施改扩建项目,新建3个原料药产品生产车间和相应的原辅料储存设施。其中,A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1,A产品原辅料包装、储存方式及每批次原辅料投料量见表3-1,原辅料均属危险化学品。A产品每批次缩合反应生成乙醇270kg,蒸馏回收97%乙醇溶液1010kg。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改扩建项目拟采用埋地卧式储罐储存乙醇、乙酸乙酯等主要溶剂,储罐放置于防腐、防渗处理后的罐池内,并用沙土覆盖。储罐设有液位观测报警装置。

  该企业现有1套全厂废气处理系统,采用水洗工艺处理含乙醇、丙酮、醋酸、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的有机废气。改扩建项目拟将该废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处理工艺为“碱洗+除雾除湿+活性炭吸附”。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1个批次A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乙醇损耗量。

2.指出A产品生产中应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固体废物。

3.分别指出图3-1中G1和G5的特征污染因子。

4.说明改造后的废气处理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作用。

5.提出防范埋地储罐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应采取的环境监控措施,说明理由。

45.

某原油管道工程设计输送量为8.0×106t/a,管径为720mm,壁厚为12mm。全线采用三层PE防腐和阴极保护措施。经路由优化后,其中一段长52km的管线走向为:西起A输油站,向东沿平原区布线,于20km处穿越B河,穿越B河后设C截断阀室,管线再经平原区8km、丘陵区14km、平原区10km布线后向东到达D截断阀室。

  A输油站内有输油泵、管廊、燃油加热炉、1个2000m3的拱顶式泄放罐、紧急切断阀、污油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

  沿线环境现状:平原区主要为旱地,多种植玉米、小麦或棉花;丘陵山区主要为次生性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主要物种为黑松、刺槐、沙兰杨、枸杞、沙棘、荆条等,林下草本植物多为狗尾草、狗牙根和蒲公英等;穿越的B河为Ⅲ类水体,河槽宽100m,两堤间宽200m,自北向南流向,丰水期平均流速为0.5m/s,枯水期平均流速为0.2m/s,管道穿越河流处下游15km为一县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

  陆地管道段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管沟深度为2~3m,回填土距管顶1.2m左右,施工带宽度均按18m控制,占地为临时用地。管道施工过程包括清理施工带地表、开挖管沟、组焊、下管、清管试压和管沟回填等。

  B河穿越段施工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深度在3~15m之间,在河床底部最深处可达15m,穿越长度为480m,在西河堤的西侧和东河堤的东侧分别设入、出土点施工场地,临时占用约0.8hm2耕地,场地内布置钻机、泥浆池和泥浆收集池、料场等。泥浆池规格为20m×20m×1.5m,泥浆主要成分为膨润土,添加少量纯碱和羟甲纤维素钠。定向钻施工过程产生钻屑、泥浆循环利用。施工结束后,泥浆池中的废弃泥浆含水率为90%。废弃泥浆及钻屑均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为保证B河穿越段管道的安全,增加了穿越段管道的壁厚,同时配备了数量充足的布栏艇、围油栏及收油机等应急措施。

  工程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挖出土分层堆放、回填时反序分层回填,回填后采用当地植物恢复植被。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识别A输油站运营期废气源及其污染因子。

2.给出大开挖段施工带植被恢复的基本要求。

3.分别给出废弃泥浆和钻屑处理处置建议。

4.为减轻管道泄漏对B河的影响,提出需考虑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46.

 某石化企业拟建于工业区。工业区集中供水、供电。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已建两套好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正在新建一套改造型SBR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工业区各企业生产废水,废水处理后由同一排放管深海排放。废水排放口西北8km海域有水产养殖区,在其附近设有定期监测站位。

  厂区划分为石化装置区、中间罐区、厂内原料产品罐区、码头原料罐区、综合管理设施区和污水处理场。在污水处理场东南角设基础防渗的露天固废临时储存场。部分生产装置废水产生情况见表6-1,其中C股废水中含难生化降解的硝基苯类污染物。

  厂区生产废水处理方案为A、B、C三股废水直接混合后进行除油处理和生化处理。处理达标后送工业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项目运营期内拟在定期监测站位对海水水质、海洋表面沉积物、生物进行硝基苯类定期监测。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本项目废水预处理去除石油类可采用哪些处理方法?

2.根据A、B、C三股废水的特性,简述废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优化污水处理方案。

3.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固废是否可送厂区固废临时贮存场暂存?说明理由。

4.厂内污水处理厂调节池、曝气池是主要的恶臭源,简述减轻其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

5.说明项目运营期进行硝基苯类污染物定期监测的作用。

47.

西北地区某市地形平坦,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该市东南部工业区内的A热电厂现有5×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12MW抽凝式机组,供水水源为自备井,SO2现状排放量1093.6t/a。

  为了满足城市供热需求,拟淘汰A热电厂现有锅炉和机组,新建2×670t/h煤粉炉和2×200MW抽凝式发电机组,设计年运行5500小时,设计煤种的收到基全硫含量为0.90%,配套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采用低氮燃烧,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率90%,建设一座高180米的烟囱,烟囱出口内径6.5m,标态烟气量为424.6Nm3/s,出口温度45℃,SO2排放浓度200mg/Nm3,NOX排放浓度400mg/Nm3,工程投产后,将同时关闭本市现有部分小锅炉,相应减少SO2排放量362.6t/a。

  经估算,新建工程的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1057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098m,NO2的D10%为37000m。

  现有工程停用检修期间,某敏感点X处的SO2环境现状监测小时浓度值为0.021~0.031mg/m3,逐时气象条件下,预测新建工程对X处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65mg/m3。

  城市供水水源包括城市建成区北部的地下水水源和位于城市建成区西北部15km处的中型水库。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8×104m3/d,污水处理后外排。

  (注:SO2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5mg/m3,NO2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24mg/m3,排放的NOx全部转化为NO2。)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O2排放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2.给出判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和D10%。

3.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4.计算X处的SO2最终影响预测结果(不计关闭现有小锅炉的贡献值)。

5.给出本项目供水水源的优选顺序。

48.

某新建铜冶炼项目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富氧熔炼工艺和制酸工艺。原料铜精矿含硫30%,年用量41×104t。补充燃料煤含硫0.5%,年用量1.54×104t。年工作时间7500h。

  熔炼炉产生的含SO2冶炼烟气经收尘、洗涤后,进入制酸系统制取硫酸,烟气量为16×104m3/h,烟气含硫100g/m3。制酸系统为负压操作,总转化吸收率为99.7%。制酸尾气排放量19.2×104m3/h。经80m高烟囱排入大气。

  原料干燥工序排出的废气由100m高烟囱排入大气,废气排放量为20×104m3/h,SO2浓度为800mg/m3。

  对污酸及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年产生的硫酸钙渣(100%干基计)为8500t,年产生的冶炼水淬渣中含硫总量为425t。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本工程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500t/a以内。SO2排放控制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分别为:55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使用),96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生产);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排气筒高度80m时为110kg/h;排气筒高度100m时为170kg/h。

  (注:S、O、Ca的原子量分别为32、16、40。)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硫的回收利用率。

2.计算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排放浓度和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

3.3.列出下列硫平衡表中字母代表的具体数值。(ABCDEFGH代表的8个数据计算)。(说明:给定表格,进入物料为铜精矿中含硫,煤中含硫;出物料为硫酸中含硫、制酸尾气含硫、干燥尾气含硫、硫酸钙渣含硫、水淬渣含硫、其他损失的硫)

详细的硫平衡表见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4.简要分析本工程SO2达标排放情况,并根据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49.

某电厂现有2×300MW燃煤机组,位于平原农村地区,配有除尘、低氮燃烧设施,未配脱硫装置,SO2年排放量为9460t。煤污水和油污水分别经初步沉淀后排入附近河道,循环冷却排水也排入此河道,其他废水达标后回用,不外排。纳污河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

  贮煤场位于A村西侧70m,设有喷淋装置。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煤场扬尘对A村产生一定影响。锅炉排气产生的偶发噪声超标。灰渣采用干除灰,综合利用剩余的灰渣通过罐车运到距电厂8.5km处的灰场碾压贮存,灰场西南350~400m处有7户居民。

  拟在现有厂区预留场地内建设2×1000MW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配套建设电除尘、石灰石湿法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各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燃煤来源和成分与现有机组相同,并共用现有灰场,灰场库客满足扩建工程要求。对现有机组增加石灰石湿法脱硫设施。工程扩建后,年运行小时数为5500h。扩建工程SO2排放量为0.651t/h。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电厂烟囱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2.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灰场与环境保护要求的相符性?

3.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现有工程需要改进的方面。

4.石灰石湿法脱硫效率为90%,计算扩建工程完成后全厂SO2年排放总量。

50.

西南地区某高硫油气田项目组成包括40口油井、2座转油站、1座注水站、1座联合站以及110km的集输管线。管线穿越工程包括两处隧道,隧道长均为1.5km,高和宽均为2.5m。管道施工带宽度14m,管道敷设包括施工带清理、挖沟、下管、覆土和地表恢复,管道中心线两侧5m内可恢复种植农作物或草本植物。油田生产过程为:油井采出液和伴生气经管道输送到转油站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的伴生气和采出液分别经管道输送到联合站,在联合站内进行采出液脱硫、脱水处理和伴生气脱硫处理等。

  油气田开发区域内分布低山浅丘、中山丘陵区、台地和平坝,管道穿越的山区以林地为主,无珍稀濒危物种,乔木植被包括柏木+麻栎+黄荆+崖花海桐群落和马尾松—短柄枹栎群落;灌木植被包括黄荆、马桑、矮黄栌群落;草本植被由毛茛科、伞形科的植物构成。隧道段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发育地层为白垩系红色砂岩,厚100m,下伏侏罗系泥质页岩,表层红色砂岩风化程度一般,浅层风化裂隙水埋深1m~3m。隧道从泥质页岩中穿越,隧道顶部距山顶埋深230m,穿越的泥质页岩层与上部地下水层水力联系很弱。

  山区段管道施工带临时占地采用种植当地植物恢复植被。在2个隧道的进口附近低洼草地各设置1处渣场;渣场弃渣量分别为9875m3和7850m3;渣场建挡渣墙。

  联合站脱硫系统设计规模为7.0×105Nm3/d,包括采出液脱硫和伴生气脱硫两部分;设备有采出液脱硫塔、伴生气脱硫塔、真空过滤器、常压滤液罐、轻烃闪蒸罐及火炬等。采出液脱硫塔脱出的含硫化氢气体与伴生气混合后进入伴生气双塔脱硫装置;经吸收、氧化处理后,塔底产物(液硫)进入真空过滤器直接生成含水率为30%的硫磺,塔顶气再经脱烃脱水处理后成为天然气产品,无尾气放空,进站采出液和伴生气中总硫量为8287t/a,脱硫系统硫磺产量2896t/a,净化天然气(含硫≤20mg/m3),产量1.015×108m3/a。

  联合站设2台采出液脱水沉降罐、3台脱出水污水沉降罐。脱除硫化氢后的采出液经脱水沉降罐处理后得到原油产品(含硫量0.53%),原油年产量1.0×106t,送油罐区储存。脱出水经污水沉降罐处理后送注水站回注。

  常压滤液罐、轻烃闪蒸罐、各类沉降罐及原油储罐有逸散气体排放。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山区段管道施工对植被的影响并给出恢复种植的植物种类。

2.隧道段施工对隧道上方植被是否造成影响?说明理由。

3.隧道弃渣场应补充哪些生态保护措施?说明理由。

4.指出联合站无组织排放源和污染因子。

5.本项目给出的信息是否满足联合站硫平衡分析的要求?说明理由。

51.

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截至2014年年底已开发土地面积占规划用地面积的75%,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已于2014年底投入运行。A企业在工业园区建设初期入园,占地面积200m×180m,年产25×104只压电陶瓷频率器件。

  A企业提供的资料表明:该企业污水尚未纳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现有研磨腐蚀清洗废水经车间预处理达标后,与厂区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经生化处理后排入工业园区东侧B河,总排放口水质达标;厂区污水处理站污泥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喷雾造粒机废气经布袋除尘系统处理,由高15m的排气筒排放。现有工程“三废”产生量及处理情况如表7-1所示。企业负责人自我介绍称,现有工程配套的环保设施完善,“三废”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拟在现厂区内扩建1条2.5×104只/年压电陶瓷频率器件生产线,生产工艺与现有工程相同;配套建设1座含质检中心的四层(层高3.2m)综合办公楼;改造布袋除尘系统,设计布袋除尘效率为95%,风机总风量为4000m3/h,现有和扩建的喷雾造粒机废气经布袋除尘系统处理,由现有的排气筒集中排放;拟改造现有厂区污水处理站,专门预处理扩建工程研磨腐蚀清洗废水。全厂研磨腐蚀清洗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与厂区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表 现有工程“三废”产生量及治疗情况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注:铅及其化合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70mg/m3,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0.004kg/h。)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现有工程的‘三废’处理符合环保要求”说法的可疑之处,说明理由。

2.扩建工程研磨腐蚀清洗废水的预处理方案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3.评价扩建工程完成后,喷雾造粒机废气排放达标情况。

4.简要说明废水预处理站污泥的处理处置要求。

52.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新建6×104t/a建筑铝型材项目,主要原料为高纯铝锭。生产工艺见图7-1。

  采用天然气直接加热方式进行铝锭熔炼,熔炼废气产生量7000m3/h,烟尘初始浓度350mg/m3,经除尘净化后排放,除尘效率70%;筛分废气产生量15000m3/h,粉尘初始浓度1100mg/m3,经除尘净化后排放,除尘效率90%;排气筒高度均为15m。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表面处理工序生产工艺为:工件→脱脂→水洗→化学抛光→水洗→除灰→水洗→阳极氧化→水洗→电解着色→水洗→封孔→水洗→晾干。表面处理工序各槽液主要成分见表7-1。表面处理工序有酸雾产生,水洗工段均产生清洗废水。拟设化学沉淀处理系统处理电解着色、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2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规定,15m高排气筒烟/粉尘排放限值100mg/m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评论熔炼炉、筛分室废气烟尘排放达标情况。

2.识别封孔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主要污染因子。

3.针对脱脂、除灰、阳极氧化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提出适宜的废水处理方案。

4.给出表面处理工序酸雾废气净化措施。

5.给出电解着色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产生污泥处置的基本要求。

53.

某平原城市拟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库容83×104m3。填埋体呈棱台形,填埋区占地10hm2,挖深2m,堆体高度13m。按日填埋生活垃圾300t计算,填埋场服务年限为10年。

  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填埋区截流和雨污分流系统、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导排系统等。工程建设周期13个月。

  工程设计的渗滤液处理方案为:垃圾渗滤液经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用罐车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7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后排放。

  工程设计的填埋气导排方案为:垃圾填埋气由导气管收集,经高出垃圾填埋面1m的50座导气石笼排放。垃圾填埋气成分主要为CH4、CO2、O2、N2、H2、NH3、H2S,预计封场后第一年产气量最大。

  拟选场址位于城市西南侧5km处,场址及周边的土地类型主要为一般农田;场址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场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为2.6m,地下水由南向北排泄,下伏白垩系岩层为隔水层。填埋区天然基础层厚度为6m,饱和渗透系数为1.45×10-6cm/s。

  工程配套新建5km垃圾运输道路。运输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分布有3个村庄。工程服务期总覆土量为13×104m3,由新建取土场提供,取土场占地为灌木林地。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拟建工程运行期存在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2.指出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主要因素。

3.指出本工程渗滤液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4.筛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两项主要特征因子,给出采用估算模式时应输入的参数。

5.指出填埋区渗滤液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几种情形。

54.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内新建屠宰加工厂,年屠宰牲畜50万头。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有检疫检验中心,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冷库,配送交易中心,供水及废水收集和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办公设施等,总建筑面积1.3×104m2,以及在园区外城市垃圾处理中心规划用地内配套建设堆肥处置场。工程生产用汽、用水由园区已建集中供热系统及供水系统供给,年生产300天,每天16小时。

  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等地面需经常进行冲洗,屠宰车间,加工车间产生的生产废水量约为900t/d,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600mg/L,氨氮浓度为7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810mg/L。工程拟采取的防污措施有:生产废水收集到调节池后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污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牲畜粪尿收集后运至园区外堆肥处置场处置,病死疫牲畜交有关专业部门处理,在屠宰车间设置异味气体的收集排放系统。

  工业园区位于A市建成区的西南约3 km(主导风向为NE),主导产业为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日用化学品等。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能力1.0×105t/d,处理后达标排至工业园区外的河流,屠宰加工厂位于园区西南角,园区外西侧2 km处有一个12户居民的村庄。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工程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2.应从哪些方面分析该项目废水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

3.指出哪些生产场所应采取地下水污染防范措施?

4.针对该工程堆肥处置场,应关注哪些主要的环保问题?

5.给出该工程项目异味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55.

某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6年3月获得批复。目前,该工程已试运行3个月,现对其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该工程处于半干旱地区,区域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零星分布有湿地,有少量天然草本植物,无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工程开发面积32km2,设计产能2.0×105t/a。敷设地下集油管线长度140km,建设联合站3座,全年生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联合站废水COD的排放总量为11t/a。

  联合站污水处理装置稳定运行,月均排放废水1.5×104 m3。出水COD实测浓度70mg/L,出水排入一天然湿地。湿地与一河流连通,河流为Ⅲ类水体。COD排放浓度限值为100mg/L。经测算,天然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约36d,COD的去除率为20%。

  联合站设2×2.8MW燃油锅炉,1用1备。锅炉房烟囱高35m,实测SO2排放量为420 mg/Nm3。联合站东边有一村庄。两者相距90m。村庄最高建筑物高15m,距离锅炉房烟囱最近距离130m。

  [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规定,燃油锅炉浓度限值为900mg/Nm3,装机总容量为2.8~7MW的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35m。]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锅炉房SO2排放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2.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时应如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3.评价联合站废水排放达标情况。

4.指出评估集油管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应开展的现场调查工作。

56.

某拟建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PVC)项目位于规划工业区。离子膜烧碱装置以原盐为原料生产氯气、氢气、烧碱。为使烧碱装置运行稳定,在厂区内设置3台容积为50m3的液氯储罐,液氯储存单元属重大危险源。聚氯乙烯(PVC)生产过程为HCl与乙炔气在HgCl2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VCM),再采用悬浮聚合技术生产PVC。全年生产8000h。

  VCM生产过程中使用HgCl2催化剂100.8t/a(折汞8188.3756kg/a)、活性炭151.2t/a。采用活性炭除汞器除去粗VCM精馏尾气中的汞升华物(折汞2380.8913kg/a)。VCM洗涤产生的盐酸经处理返回VCM生产系统,碱洗产生的含汞废碱水2.5m3/h,总汞浓度为2.0mg/L。废催化剂中折汞4927.2044kg/a,更换催化剂卸泵产生的少量废水经锯末、活性炭等吸附带走汞840.2799kg/a,废水排入含汞废碱水预处理系统。

  含汞废碱水经化学沉淀、三段活性炭吸附、三段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总汞浓度0.0015mg/L。废活性炭、树脂更换带走汞39.9700kg/a。预处理合格的废水与厂内其他废水混合,经处理后排至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含汞废物统一送催化剂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单位:kg/a)。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57.

某市拟建2×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坑口电厂。电厂年耗煤量270×104t,煤质灰分50.5%,飞灰份额60%,烟气量670m3/s,掺烧石灰石有25%进入飞灰,电厂年运行小时数为5500h。

  项目位于农村、浅丘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区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3~5m,表层土壤以粉砂、粉质黏土为主。厂址东面10km为县城,南面0.2km有A村。灰场位于厂址西南3.5km的山谷中,工程地质条件符合要求,拟选灰场1.0km范围内有村庄B。项目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风速为2.0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全年静风频率为20%,贴地逆温出现的频率较高。

  项目拟采取炉内加石灰石脱硫,石灰石耗量14×104t/a,SO2排放满足有关环保要求;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除尘效率为99.6%,烟尘粒度小于15μm;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剩余部分排入电厂南面1.0km处的河流C(河流为Ⅲ类水体);灰场采用灰渣碾压防渗;根据经验判断,采用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和环境噪声可以达标。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应执行的废水排放标准与级别。

2.分析本工程烟尘排放状况,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排放浓度标准200mg/m3)。

3.按照已知条件,采用点源有风、倾斜烟羽、熏烟扩散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是否可行?选取扩散参数时如何进行提级?

4.至少还需要调查哪些基础信息才能确认灰场的环境可行性?

58.

某化工厂南距A江3km,化工厂污水经处理后排入A江。距排放口下游10km(中间无支流汇入)有一江边湿地,有部分水产养殖;排水口上游500m处有工业取水口。

  该厂改扩建工程包括:在厂区新建一套B装置,设计规模为30万t/a;同时配套改扩建液体化工码头;改扩建现有污水处理厂。B装置生产废水经预处理排入扩建后污水处理厂,由全厂总排口外排。项目于2003年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经环保主管部门批复,2005年3月建成投入试生产,工况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其生产负荷78%。利用A江流域区域管理的区域救援预案作为扩建码头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在验收监测方案中,水环境的监测拟利用2004年12月排污口至下游10km江段的水环境监测数据。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B装置竣工环保验收应调查的内容。

2.给出废水处理和排放验收监测点位布置和监测频次。

3.现有2004年12月A江江段监测数据能否作为扩建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说明理由。

4.确定验收监测水环境断面位置。

5.试生产期间取得的数据是否可作为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说明理由。

6.根据已有信息指出该厂改扩建项目存在的问题。

59.

某县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规划方案由R河河道整治工程和污水治理工程2个项目组成,拟进行河道清淤、河岸修整和绿化,改善河道景观;对现状沿河排污口进行截流封堵,完善市政污水收集管网,新建污水处理厂,解决地区污水排放问题。

  拟建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截流封堵沿河3处排污口、修建12km污水管道、新建一座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5×104m3/d,选址于县城东南郊经济开发区的东侧,收水范围为沿河两岸老城区、经济开发区以及规划新城区。老城区生活污水和经济开发区生产废水现状排放量共计2.6×104m3/d,经3个排污口排入R河。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为:进水→格栅→沉砂池→A/A/O生物池→二沉池→反应沉淀池→转盘滤池→消毒池→出水。排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设计TP总去除率为92%,其中反应沉淀池和转盘滤池的除磷效率合计为80%。污泥处理拟采用浓缩脱水+生物干化工艺,其中生物干化采用嗜高温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生物发酵;浓缩脱水后污泥产生量为60t/d(含水率为80%),生物干化处理后污泥产生量为20t/d(含水率为40%)。

  该县城地势西高东低,R河由西向东从县城中心穿过,R河城区段长约12km,在县城入口处断面多年平均流量为17.6m3/s,枯水期平均流量为4.5m3/s,水域环境功能为Ⅳ类。R河南岸老城区下游经济开发区主要行业为食品加工、机械加工等,区内有一座人工景观湖。北岸老城区东北约2km处有一座燃煤热电厂,从R河引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厂外东侧有多处砖厂废弃取土坑和成片林地,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拟排入R河。

  问题:

1.说明本项目可能的尾水资源化途径。

2.计算本项目生物除磷效率。

3.定性说明本项目的水环境改善作用。

4.给出本项目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和去向(限2项),并说明理由。

60.

 某市拟对位于城区东南郊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区域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A河由西经市区流向东南,厂址位于A河左岸,距河道700m。厂址西南200m处有甲村,南240m处有乙村,东北900m处有丙村。按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区东南部规划建设工业区,甲村和乙村搬迁至丙村东侧与其合并。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A河市区下游河段水体功能为Ⅲ类。

  现有工程污水处理能力为4×104t/d,采用A2O处理和液氯消毒工艺,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后排入A河。采用浓缩脱水工艺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80%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扩建工程用地为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预留地,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104t/d,采用“A2O改良+混凝沉淀+滤池”处理和液氯消毒;新增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经现排污口排入A河;扩建加氯加药间,液氯贮存量为6t;新建1座甲醇投加间用于生物脱氮,甲醇贮存量为15t。

  拟对现有工程污泥处理系统、恶臭治理系统进行改造:新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采用生物干化/好氧发酵工艺,将全厂污泥含水率降至40%;全厂构筑物采用加盖封闭集气除臭方式,设置3处离子除臭间处理污水区、污泥区和污泥处置中心恶臭气体,净化达标后的废气由3个15m高排气筒排放。

  环评单位拟定的综合评价结论为:该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经采取“以新带老”污染治理措施后,各种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工程不涉及重大危险源;环境改善效益明显;该工程建设环境可行。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规定的液氯和甲醇的临界量分别为5t和500t。)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工程设计的“以新带老”方案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2.识别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为分析工程对A河的环境影响,需调查哪些方面的相关资料?

4.指出综合评价结论存在的错误,说明理由。

61.

 某井工煤矿于2011年10月经批准投入试生产。试生产期间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8月获得批复,批复的矿井建设规模为3.00Mt/a,配套建设同等规模选煤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装运工程和公用工程。场地平面布置由矿井工业场地、排矸场、进矿道路、排矸场道路等四部分组成。工业场地(含道路)占地40.0hm2,矿井井田面积1800hm2,矿井开采区接替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服务年限10年。

  环评批复的主要环保措施包括:3台20t/h锅炉配套烟气除尘脱硫系统,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60%;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600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0万m3/d,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排矸场,库容45.0×104m3,配套建设拦挡坝、截排水设施;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保护煤柱。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初步调查获知:工程建设未发生重大变动,并按环评报告书与批复要求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了保护煤柱。试生产期间矿井与洗煤厂产能达到2.20Mt/a,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处理量分别达到480m3/d、8000m3/d,3台20t/h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建成投入运行,排矸场拦挡坝、截排水工程已建成。调查发现,2010年8月批准建设的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

  环评批复后,与本项目有关的新颁布或修订并已实施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中,还需补充哪些工程调查内容。

2.确定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生态调查范围。

3.在本项目声环境验收调查中,应如何执行验收标准。

4.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还需补充哪些工作。

5.判断试生产运行工况是否满足验收工况要求,并说明理由。

62.

某原油管道工程于2009年4月完成,准备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原油管道工程全长395km,管线穿越区域为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园地、耕地、林地和其他的土地,植被覆盖率为30%。管道设计压力10.0MPa,管径457mm,采用加热密闭输送工艺,设计最大输油量5.0×106t/a,沿线共设站场6座,分别为首末站及4个加热泵站。

  管道以沟埋放置方式为主,管顶最小埋深1.0m,施工作业带宽度16m,批准的临时占地588.4 hm2(其中耕地84.7 hm2,林地21.2 hm2),永久占地49.2 hm2(其中耕地7.1 hm2),环评批复中要求:穿越林区的4 km线段占用林地控制在6.2 hm2,应加强生态恢复措施;穿越耕地线段的耕作层表土应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工程建设实施工程环境监理。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当年8月进行调查,基本情况如下: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环境监理,临时占用耕地大部分进行了复垦,其余耕地恢复为灌木林地。对批准永久占用的耕地进行了占补平衡,有关耕地的调查情况见表8-1。管道穿越林区4 km线段,占用林地7.1 hm2,采用当地物种灌草结合对施工作业段进行了植被恢复,植被覆盖率20%,有5 km管道线路段发生了变更,主要占地类型由原来的林地变为园地和其他土地。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工程在耕地复垦和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2.为分析耕地复垦措施的效果,需要调查哪些数据资料?

3.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反映的生态问题。

4.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管道变更线段提出还需补充开展调查的工作内容。

63.

某矿区拟新建12.0Mt/a的煤矿,井田以风沙地形为主。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m,地表典型植被为沙生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为25%;区域为半干旱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矿井服务年限35年,开采侏罗纪中统的9个煤层,总厚度平均约30m。开采方式为井工开采。矿井以三个水平分六个采区,逐次开拓全井田,开采煤层平均含硫量为0.05%,配套建设选煤厂,矸石产生量为1.2×106t/a,属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拟排放矿区现有排矸场。该排矸场位于井田南边界外一条东西走向的荒沟内,该荒沟附近有一村庄,现有居民25户。

  井田内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砂砾层潜水,潜水位仅埋深2~5m,煤炭开采不会导通地表第四系砂砾层潜水。预计煤矿井开采地表沉陷稳定后下沉值平均为20m。

  项目建设期为26个月,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包括井下施工排出的少量井下涌水、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沙生植被样方调查的主要内容。

2.简要分析地表沉陷稳定后地貌的变化趋势,给出因地表形沉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3.排矸场现状调查时,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4.给出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64.

某市有一座处理能力600t/d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距市区10km处的一条自然冲沟内,场址及防渗措施均符合相关要求。现有工程组成包括填埋区、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以及敞开式调节池等。渗滤液产生量约85m3/d,直接由密闭罐车送至距填埋场3km、处理能力为4×104m3/d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填埋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一小河。

  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拟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涉及处理能力为1000t/d,建设内容包括两座焚烧炉,2×22t/h余热锅炉和2×6MW发电机组。设垃圾卸料、输送、分选、贮存、焚烧、发电、飞灰固化和危险废物暂存等单元,配套建设垃圾渗滤液收集池、处理系统和事故收集池。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焚烧飞灰固化体均送至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现有垃圾填埋场2.5km,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厂址及其附近无村庄和其它工矿企业。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现有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

2.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的恶臭因子。

3.除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系统外,本工程产生恶臭的环节还有哪些?

4.给出垃圾贮存池和输送系统控制恶臭的措施。

5.简要分析焚烧炉渣、焚烧飞灰固化体处置方式的可行性。

65.

 某油田拟新开发一个35km2区块,年产原油60×104t,采用注水开采,管道输送。该区块新建油井800口,大多数采用丛式井;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在井场泥浆池中自然干化,就地处理;集输管线长约110km,均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区内有小水塘分布,小河甲流经区内,并在区块外9km处汇入中型河乙,在交汇口处下游8km处进入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2,在自然保护区内不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离为500m。集输管线穿越河流甲一次。开发区块内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类型见表8-1。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

2.指出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问题,简述理由。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66.

某石化公司拟建3套生产装置,同时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各装置污水排放情况见表8-1,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见图8-1。污水处厂场布置在石化公司的东北角。在污水处理厂区拟建一露天并经防渗处理的固废临时存放中转场,布置在石化公司厂界围墙边。厂界东面3km处有一乡镇,其余均为农田。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南(夏)和西北(冬),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二类。

  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A河。该河流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评价河段顺直均匀,河段宽80m,平均水深4m。排污口下游4km处有一支流汇入,无其他排污口。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此值为折合为连续量的数值。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识别污水处理厂运行期环境影响。

2.处理后的污水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哪级标准?

3.污水处理厂氨氮去除率为75%,计算出水氨氮浓度。

4.简述减轻污水处理厂敞开式调节池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影响可采取的措施。

5.分析污水处理厂固废临时存放中转堆场堆存含油污泥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6.预测排放口下游5km处河段BOD5浓度需要哪些数据和参数?

67.

西南地区某山区河流A河为L江的一级支流,共规划4级电站,均采用引水式开发。上游3级电站已建成发电,现拟建第4级电站,与上游第3级电站发电尾水衔接。

  拟建电站坝址位于A河河口上游约11.5km处,距离上游衔接梯级电站坝址18km,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7m3/s,经右岸引水隧洞引至下游10.5km处建地面厂房发电。拟建坝址下游左岸0.5km有支流B河汇入,以下河段无其他支流。B河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5m3/s。拟在支流B河河口上游约1km处修建1座小型取水工程,将支流B河约80%的水量引至电站库区用于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0万kW,设计最大坝高35m,水库正常蓄水位1248m,回水长度1.5km,水库面积0.1km2,相应库容113万m3,具有日调节性能,在电力系统中承担日调峰任务。

  据调查,拟建电站库尾至A河河口段沿岸无工矿企业,散布有农村居民点与少量耕地和园地,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均不在A河干流取用。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A河流域共有6种鱼类,均为喜流水性鱼类,无洄游习性,仅在鱼类产卵季节(3~4月)进行短距离迁移,未发现珍稀濒危与保护物种;鱼类广泛分布于干、支流,资源量丰富,且在各河段分布有多个鱼类产卵场。近期的水生生态现状调查发现,A河流域鱼类种类未发生变化,但受已建3级电站影响,目前鱼类主要分布于拟建电站坝址以下干、支流河段,且仅在A河河口上游0.5km及支流B河河口上游0.3km尚存2处小型鱼类产卵场;已开发河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

  已审查通过的A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支流B河应划定为A河流域鱼类保护河流,在电站建设项目环评阶段应充分论证需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水生生态保护角度提出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并说明理由。

2.指出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点范围与时段。

3.指出拟建电站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4.提出2项可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并说明理由。

68.

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106t/a,服务年限25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充填站。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井筒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520m。

  矿山开采范围5km2,开采深度-210m~-44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采矿方法为空场法嗣后充填。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输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

  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km处,选矿工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至15km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85%送充填站,15%送尾矿库。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铺设,途经农田区,跨越A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阀,当发生管道泄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

  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 6763—86)。

  废石场位于副立井口附近,总库容2×106m3,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km处,占地面积80hm2,堆高10m,总库容7.5×106m3,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尾矿库周边200m~1000m范围内有4个村庄,其中B村位于南侧200m,C村位于北侧300m,D村位于北侧500m,E村位于东侧1000m。拟环保搬迁B村和C村。

  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mm。矿区地面标高22m~40m,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矿区内分布有11个30~50户规模的村庄。矿区第四系潜层水埋深1m~10m;中下更新统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m左右。矿区内各村庄均分布有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井深15m左右,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说明理由。

2.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3.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4.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5.给出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

69.

某拟建水电站是A江水电规划梯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二级电站(堤坝式),以发电为主,兼顾城市供水和防洪,总装机容量3000MW。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850m3/s,水库设计坝高159m,设计正常蓄水位1134m,调节库容5.55×108m3,具有周调节能力,在电力系统需要时也可承担日调峰任务,泄洪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

  项目施工区设有砂石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及制冷系统、机械修配、汽车修理及保养厂,以及业主营地和承包商营地。施工高峰人数9000人,施工总工期92个月。项目建设征地总面积59km2,搬迁安置人口3000人,设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

  坝址上游属高中山峡谷地貌,库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达标。水库在正常蓄水位时,回水长度96km,水库淹没区分布有A江特有鱼类的产卵场,其产卵期为3~4月份。经预测,水库蓄水后水温呈季节性弱分层,3月和4月出库水温较坝址天然水温分别低1.8℃和0.4℃。

  B市位于电站下游约27km处,依江而建,现有2个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和7个工业企业的取水口均位于A江,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A江。电站建成后,B市现有的2个自来水厂取水口上移至库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项目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

2.给出本项目运行期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3.本项目是否需要配套工程措施保障水库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说明理由。

4.指出施工期应采取的水质保护措施。

70.

某地拟对现有一条三级公路进行改扩建。现有公路全长82.0km,所在地区为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约40%,沿线分布有旱地、人工林、灌木林、草地和其他用地。公路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A镇、10个村庄和2所小学(B小学和C小学)。A镇现有房屋结构为平房,沿公路分布在公路两侧300m长度的范围内,房屋距公路红线10.0m~20.0m不等;B小学位于公路一侧,有两排4栋与公路平行的平房教室,临路第一排教室与公路之间无阻挡物,距公路红线45.0m,受现有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公路沿途有1座中型桥和5座小型桥,中型桥跨越X河,桥址下游1.0km处有鱼类自然保护区。

  改扩建工程拟将现有公路改扩建为一级公路,基本沿现有公路单侧或双侧拓宽,局部改移路段累计长约8.2km,改扩建后公路全长78.0km,路基平均高度0.5m。其中,考虑到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改扩建公路不再穿行A镇,改为从A镇外侧绕行;在途径B小学路段,为不占用基本农田,公路向小学一侧拓宽,路基平均高度0.3m;拟在跨X河中型桥原址上游800m处新建一座跨越X河的中型桥,替代现有跨河桥。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B小学声环境现状监测要点。

2.为评价改扩建工程对A镇声环境的影响,需要调查哪些基本内容?

3.为了解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的类型和物种构成,哪些植被类型需要进行样方调查?

4.跨越X河的新的中型桥梁设计应采取哪些环保工程措施。

71.

某市拟结合旧城改造建设占地面积1000×300m2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6.34×105m2(含50幢18层居民楼)。居民楼按后退用地红线15m布置。西、北面临街居民楼通过两层裙楼连接,西、北面临街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及裙楼拟做商业用房和物业管理处。部分裙楼出租做小型餐饮店。市政供水、天然气管道接入小区供居民使用,小区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小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和一座垃圾中转站。

  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简易平房,小型机械加工厂,小型印刷厂等。有一纳污河由东北向南流经本地块,接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小区地块东边界60m,南边界100m外是现有的绕城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走向与小区东、南边界基本平行,小区的西边界和北边界外是规划的城市次干道。小区南边界、东边界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为平坦的空旷地带,小区最南侧的居民楼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设置乔灌结合绿化带。对1~3层住户降噪1.0dB(A)。查阅已批复的《绕城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2类区夜间受绕城高速公路的噪声超标影响范围为道路红线外230m。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2.分析小区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2类区标准。

3.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宜防治措施。

4.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

5.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哪些污染防治问题?

72.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一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A厂。电子元器件生产以硅片为基材,经氨水清洗,氢氟酸/硫酸蚀刻、砷化氢掺杂、硫酸铜化学镀等工序得到产品。其中掺杂工序和化学镀工序流程见图5-1。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蚀刻废水、尾气洗涤塔废水、化学镀废水经预处理后进最终中和池,最终中和池出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预处理后的情况见表5-1。

  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5.0×104t/d。目前实际处理能力为3.3×104t/d。接管水质要求为COD 350mg/L、NH3-N 25mg/L、TP 6mg/L,其他指标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1及表4三级排放标准(氟化物20mg/L、Cu 2.0mg/L、As 0.5mg/L)。

  氨水清洗工序产生的清洗废水中氨含量为0.02%,为降低废水中氨浓度,拟采取热交换吹脱法除氨,氨的吹脱效率为80%,吹脱出的氨经15m高排气筒排放(GB 14554—1993规定,15m高排气筒氨排放量限值为4.9 kg/h)。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掺杂工序和化学镀工序废水、废气特征污染因子。

2.根据项目废水预处理情况,判别A厂废水能否纳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说明理由。

3.列出掺杂工序、化学镀工序废水预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置要求。

4.评价本工程采用的热交换吹脱法除氨废气排放达标情况。给出废气排放的控制措施。

73.

拟建年产电子元件144万件的电子元件厂。该厂年生产300d,每天工作1班,每班8h。各车间的厂房高12m。废气处理装置的排气筒均设置在厂房外侧,配套建设车间废水预处理设施和全厂污水处理站。

  喷涂和烘干车间的单件产品二甲苯产生量为5g,产生的含二甲苯废气经吸收过滤后外排,净化效率为80%,排气量9375m3/h,排气筒高15m。

  各车间生产废水均经预处理后送该厂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出水达标后排入厂南1km处的小河。各车间废水预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见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注:二甲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排放标准:排气筒高度15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1.0kg/h,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70mg/m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厂二甲苯的排放是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简述理由。

2.计算污水处理站进水中COD浓度及污水处理站COD去除率。

3.指出该厂废水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4.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哪几方面的现状资料?

74.

南方某山区拟建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开发目的包括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和发电。工程包括一座库容为2.4×109m3的水库、引水工程和水电站。水库大坝高54m,水库回水长度27km。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水库需淹没耕地230hm2,移民1870人,安置方式拟采用就地后靠。农业灌溉引水主干渠长30km,灌溉面积6×104hm2。城镇供水范围主要为下游地区的两个县城。

  库区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内分布有经济鱼类、土著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方面?

2.指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3.对上游陆生野生动物有哪些影响?

4.针对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哪些环境影响?

5.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的建议。

75.

某电子元件厂拟建机构件表面处理工程,年处理电子元件144万件。厂房高12m,废气处理设施的排气筒均设置在厂房外侧。年工作日300d,每天8h。

  生产过程产生的硫酸雾浓度为200mg/m3,经处理后外排,排气筒高度20m,排气量30000m3/h,排放浓度45mg/m3。喷涂和烘干产生的二甲苯有机废气经吸收过滤后外排,二甲苯产生量5g/件(产品),净化效率为80%,经15m高排气筒排放,排气量9375m3/h。

  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有化学镀车间的镀镍废水,涂装车间含六价铬、镍废水,电镀车间含六价铬、镍和磷酸盐废水。

  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漆渣拟送该厂现有锅炉焚烧,废切削液由厂家回收,含铬镍废液送水泥厂焚烧,生活垃圾集中送市政垃圾填埋场处置。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注:二甲苯排气筒高度15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0kg/h,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70mg/m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应监测的项目。

2.计算硫酸雾的净化效率和排放速率。

3.二甲苯的排放是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简述理由。

4.给出本工程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说明危险废物处置措施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5.根据各车间废水性质,应如何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76.

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106t/a,服务年限25年。

  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充填站。

  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井筒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520m。

  矿山开采范围5km2,开采深度-210m~-44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

  采矿方法为空场嗣后充填法。

  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输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

  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km处,选矿工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15km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85%送充填站,15%送尾矿库。

  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铺设,途经农田区,跨越A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

  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阀,当发生管道泄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

  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 6763—86)。

  废石场位于副立井口附近,总库容2×106m3,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

  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

  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km处,占地面积80hm2,堆高10m,总库容7.5×106m3,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

  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

  尾矿库周边200m~1000m范围内有4个村庄,其中B村位于南侧200m,C村位于北侧300m,D村位于北侧500m,E村位于东侧1000m。

  拟环保搬迁B村和C村。

  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mm。

  矿区地面标高22m~40m,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

  矿区内分布有11个30~50户规模的村庄。

  矿区第四系潜层水埋深1m~10m;中下更新统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m左右。

  矿区内各村庄均分布有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井深15m左右,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

  【问题】

  1.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说明理由。

  2.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3.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4.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5.给出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

77.

某新建的年处理2万吨废电路板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位于城市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原料仓库、原料破碎及配料系统、熔炼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固体废物暂存库、供配电、给排水、空压站、液氧站等。

  项目处理的废电路板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HW49类危险废物,由企业采用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的汽车,按普通货物从产生单位运输进厂。废电路板的典型组成见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项目生产工艺为:废电路板经破碎后与按比例配入的石英砂、焦炭等辅料通过皮带加料机加入富氧顶吹熔炼炉进行火法冶炼作业(燃料为天然气,冶炼温度≥1200℃),产出粗铜产品(含铜≥80%,富含金银等稀贵金属)。废电路板破碎和配料工序产生的粉尘,经集气罩、布袋收尘器收集后返回熔炼系统。冶炼过程产生的冶炼渣经水淬后外售水泥厂生产矿渣水泥,产生的冶炼烟气依次经二次燃烧、余热回收、布袋收尘和脱酸等处理单元处理后达标排放。烟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见图。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飞灰送固废暂存库贮存,脱酸塔产生的脱酸废液含溴化钠、氯化钠和氟化钠等,经中和沉淀去除重金属离子、钙化除氟、多效蒸发(热量来自烟气处理系统余热锅炉产生的低压蒸汽)浓缩得到溴盐副产品,外售溴化钠或溴素生产企业。脱酸废液中和沉淀产生的中和渣以及钙法除氟产生的废渣,分别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后送固废暂存库贮存。多效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回用于冶炼渣水淬工序。

  项目所在的循环经济园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且具有较大的环境容量。项目已列入循环经济园区规划,已审查的园区规划环评要求项目应注重有价非金属的回收,并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

  问题:

1.判断废电路板采取的运输方式是否符合规定,说明理由。

2.指出熔炼炉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3.说明急冷塔的设置目的及急冷塔烟气出口温度控制要求。

4.分别指出中和渣、除氟废渣和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飞灰的固废属性。

5.项目建设方案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与园区规划环评的联动要求?

78.

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日处理生活垃圾900t,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600t,二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300t。一期工程已于2007年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并投产运行,日前日处理垃圾600t。现拟建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台300t/d机械炉排炉、2套热能利用系统、2套烟气净化系统、1个垃圾贮坑、1套渗滤液处理系统及1套其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敞开式)。一期工程厂房内预留二期工程焚烧炉位置。

  垃圾贮坑按照规划总规模设计,贮存能力14000t,已采取封闭负压、防腐防渗、渗滤液导排收集等措施。坑内空气经风机引至焚烧炉作为助燃空气,检修期间垃圾暂存在贮坑内(年停炉检修3天)。焚烧烟气经半干法+干法除酸,活性炭喷射除二噁英和重金属,布袋除尘净化后经80m高3管集束(使用2管、预留1管)烟囱排放,排放烟气中颗粒物、SO2、NOx、HCl、Hg、二噁英类、CO浓度分别为25.5mg/m3、89.2mg/m3、320mg/m3、46.3mg/m3、0.002mg/m3、0.03ngTEQ/m3和20mg/m3。

  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300t/d,处理工艺为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MBR生化处理+纳滤,现状渗滤液最大处理量180t/d,运行稳定。出水接管送至稳定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在厂内进行水泥固化(添加螯合剂)后送危废填埋场填埋。经检测,飞灰固化物二噁英含量(1μgTEQ/kg)和浸出液成分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入场要求。

  拟建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台300t/d机械炉排炉、1套热能利用系统和1套烟气净化系统,与一期工程并联布置。配套建设1个45m3氨水储罐,其余公辅工程均依托现有设施。焚烧烟气拟采用SNCR脱硝、半干法+干法除酸、活性炭喷射除二噁英和重金属,布袋除尘净化后经预留的1管烟囱排放,设计脱硝效率50%。

  拟将二期工程垃圾渗滤液送一期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对一期工程烟气采用相同脱硝工艺进行整改,并将一、二期工程飞灰固化物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排放烟气中污染物1h均值限值要求:颗粒物30mg/m3、SO2 100mg/m3、NOx 300mg/m3、HCl 60mg/m3、Hg 0.05mg/m3、二噁英类0.1ngTEQ/m3、CO 100mg/m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二期工程NOx达标排放情况。

2.二期工程依托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3.给出减少恶臭气体排放的改进措施。

4.二期工程拟定的飞灰固化物处置去向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79.

某农药厂位于化工园区内,现有A、B两个农药产品生产车间,主要环保工程有危险废物焚烧炉和污水处理站。危险废物焚烧炉处理能力为24t/d,焚烧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200m3/d,设计进水水质COD、NH3-N和全盐量分别为3000mg/L、300mg/L和5000mg/L。现状实际处理废水为150m3/d,COD、NH3-N和全盐量实际进水浓度分别为2600mg/L、190mg/L和4600mg/L。废水经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由专用管道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电、供汽依托园区基础设施。

  拟在现有厂区新建农药啶虫脒生产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胺化缩合车间,干燥车间,扩建化学品罐区。生产工艺流程见图6-1。主要原料有2-氯-5-氯甲基吡啶、一甲胺和氰基乙酯,主要溶剂有三氯甲烷、乙醇。拟在现有化学品罐区内增设化学品储罐,包括2×80m3乙醇常压储罐、10m3一甲胺压力储罐和2×30m3三氯甲烷常压储罐,贮存量分别为100t、4t和50t。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项目废水产生情况见表6-1,拟混合后送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配置3套工艺废气处理设施,其中,废气G1、G2和G3经深度冷凝+碳纤维吸附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S1蒸馏残液及废气处理产生的废碳纤维送废液废渣危险废物焚烧炉焚烧处理。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图6-1中废气G1和G6中的特征污染物。

2.废气G3的处理工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本项目废水混合后直接送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4.为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送焚烧炉焚烧的可行性,应调查哪些信息?

80.

拟在永乐河新建永乐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兼顾发电,并向邻近清源河流域的清源水库调水。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坝、溢流坝及发电厂房等组成,最大坝高97m。永乐水利枢纽向清源水库输水水量为3×108m3/a,输水线路包括60km隧洞和70km渠道。

  永乐河流域上游为山区,中下游为丘陵平原。拟建坝址位于永乐河中游、永乐市上游35km处,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58×109m3。永乐水库为稳定分层型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其调度原则为:在优先保障永乐水利枢纽库区及坝下用水的前提下,根据水库来水情况向清源水库调水,其中汛期满足防洪要求,枯水期库区或坝下不能保障用水需求时停止调水。

  永乐水利枢纽坝址以下河段用水主要有城市取水和现有灌区取水,坝下22~30km河段为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永乐水利枢纽回水区内有2条较大支流汇入,坝址下有3条较大支流汇入。永乐河在坝址下280km处汇入永安河。

  经调查,永乐河现有鱼类87种,其中地方特有鱼类2种,无国家保护鱼类和洄游性鱼类,支流鱼类种类少于干流。永乐水利枢纽库区有2处较大的鱼类产卵场,坝下游有3处鱼类产卵场。

  永乐河中上游水质总体良好,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永乐河市区段枯水期水质超标。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环境的主要影响。

3.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生生态的主要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4.说明确定永乐水利枢纽生态流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81.

某制药企业位于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建设初期入园,占地面积3hm2。截至2012年工业园区已完成规划用地开发的80%。该企业拟在现有厂区新建两个车间,生产A、B、C三种化学原料药产品。一车间独立生产A产品,二车间生产B、C两种产品,B产品和C产品共用一套设备轮换生产。A、B、C三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有甲苯、醋酸、三乙胺,拟在相应的废气产生节点将废气回收预处理后混合送入RTO(热力燃烧)装置处理,处理后尾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A、B、C三种产品工艺废气预处理后的主要污染物最大速率见表6-1。RTO装置的设计处理效率为95%。

  该企业现有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良好,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能力为100t/d,现状实际处理废水量50t/d,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标。扩建项目废水量40t/d,废水BOD5/COD值小于0.10。拟定的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方案是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部废水。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本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2.给出甲苯最大排放速率。

3.指出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提出对策建议。

4.根据水质、水量情况,给出一种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说明理由。

5.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调查应了解哪些信息?

82.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83.

某城市为解决城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的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107m3,设计引水流量为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

  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低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107m3,坝前回水约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项埋深8~3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1300的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

  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万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置两个集中式弃渣场,消纳引水枢纽工程和引水隧洞工程的弃渣。1#弃渣场容量8.9万m3,位于引水枢纽坝址下游的河滩上;2#弃渣场容量120万m3,位于引水隧洞出口附近的一荒沟内,弃渣场均设计有挡渣设施。工程施工道路主要依靠乡村道路。

  某城市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10mm,土地沙化、荒漠化趋势严重,工程区分布有面积不等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丘,引水工程沿线以沙生植被为主。大清河坝址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拟建引水坝址下游5km为大清河灌区,该灌区是该城市粮食主产区,以大清河为主要灌溉水源。经水资源论证,调水工程不影响该灌区用水。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括哪些区域?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3.分析说明工程弃渣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4.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5.列出工程实施中需要采取的三项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84.

某城镇现有一座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日处理生活垃圾300t,生产有机肥并回收玻璃和金属。主体工程包括卸料间、分选车间、降解车间、制肥车间,附属工车间,附属工程包括仓库、办公楼、废水处理站、燃气锅炉房。全厂用汽用热由燃气锅炉房提供。

  该厂生产工艺包括垃圾卸料、分选、闪蒸喷爆、干燥、制肥、造粒、包装等工序。垃圾称重后卸入卸料间垃圾储槽,由输送机送至分选车间,采用人工分拣、筛选、磁选方式,分选出垃圾中的金属、玻璃、灯管、砖块、纸板、电池。分选后的垃圾进入降解车间闪蒸喷爆机,经高温高压降解成泥浆状物料,卸入泥浆料仓。泥浆状物料经制肥车间干燥窑干燥(热源为燃气热风炉的热烟气)、粉碎机粉碎后,与氮、磷、钾微量元素及少量粘土在混料罐内混配成有机肥,再经造粒机造粒后装袋出厂。

  卸料间和分选车间保持负压状态,恶臭气体采用生物滤池净化塔处理:闪蒸喷爆废气采用植物液喷淋+活性炭吸附方法处理;干燥废气采用旋风除尘+活性炭吸附方法处理;混料废气采用袋式除尘方法处理;造粒废气采用旋风除尘方法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经各自配套的排气筒排放。

  废水处理站采用水解+接触氧化+MBR工艺,对全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出水回用于闪蒸喷爆、造粒、设备冲洗等环节,不外排。日常监督监测显示:现有工程各有组织废气排放源均达标排放;厂界处各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厂界标准限值;厂界环境噪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处置满足环保要求。

  该厂拟实施技术改造,工程内容包括:在分选车间内增设风选机,分选出垃圾中的塑料,新建一座塑料造粒车间,将分选出的塑料粉碎、水洗甩干、挤出成型、切粒后包装出厂。挤塑机为电加热,操作温度150℃。挤出、造粒废气特征污染物主要为非甲烷总烃、粉尘等,经集气系统(集气率70%)收集后,管输至废气处理装置,采用袋式除尘+活性炭吸附方法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由新增的15m高排气筒排放。

  项目所在区域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厂址北侧550m为A村。

  环评机构经论证得出,塑料造粒车间排气筒废气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结合现有工程日常监督监测结果,认为技改后全厂各废气污染物均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问题】

  1.列出制肥车间干燥废气污染因子。

  2.识别全厂运营期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或设施。

  3.说明技改后全厂产生的固体废物及其属性。

  4.评价技改项目对A村的环境空气影响时,应收集哪些资料?

  5.技改后全场各废弃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评价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85.

华北地区某原油管道工程于2014年取得环评批复,2016年建成试运行,现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程起于A首站,由南向北终于B末站,全长88km,管道常温输送中东进口原油(含硫率为1.82%),规模为8×106t/a,设计压力为5.1MPa,管材为Φ559×6.4L360螺旋埋弧焊钢管。A首站建设4台输油泵、3台给油泵、6个1×105m3外浮顶储罐、1套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和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B末站建设1套计量设施和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管道路由包括KⅠ段和KⅡ段。KⅠ段(K0~K43)长43km,位于滨海冲积平原区;KⅡ段(K43~K88)长45km,位于平原微丘区。管道施工方式以开挖敷设为主,施工作业带宽16m。K14~K14+280段和K26~K26+450段管道采用定向钻从河床下15m处由南向北分别穿越C河和D河,并在D河两岸各设1座自动截断阀室。工程站场和截断阀室永久占地2.33hm2,施工作业带和施工便道临时占地140.93hm2。

  环评文件中记载的管道沿线基本情况为:KⅠ段占地类型多为水田和滩地,K0~K7段邻近E湿地自然保护区,A首站和管道距该保护区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分别为0.18km、0.15km,距核心区边界最近距离分别为5.2km、3.5km。植被样方调查表明,保护区植被类型主要为芦苇群落、碱蓬草群落等,多分布在核心区。核心区是鸟类的越冬地和繁殖地,有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等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实验区用地现状多为水田和滩地。C河和D河均属于引黄输水河道,引黄输水期为每年6~9月。KⅡ段多为旱地,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和棉花。K65~K78段管道两侧0.2km范围内有黄村等5个村庄。

  环评文件批复要求:管道施工须实施土壤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在邻近E湿地自然保护区段禁止设施工营地、排放试压废水;穿越引黄河段管道施工,禁止设泥浆池,废弃泥浆异地处置,且需避开引黄输水期;引黄河流两侧设自动监控、自动阻断设施,管道穿越河流段和管道邻近保护区段配备用于溢油拦截与回收的应急物资,A首站设事故污水应急收集池、布设地下水监测井。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表明:由于K65~K78段管道路由局部改移,最大偏移距离为0.8km,工程管线实际长度增加了3km。C河穿越段管道施工时间为2015年10~11月,因地质原因C河穿越段管道施工方式由定向钻改为大开挖,并将管道敷设在洪水冲刷线以下4m,管道壁厚增加3mm。其他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批复的环评文件一致。验收调查期间实际输油量按设计压力折合7.09×106t/a。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方案提出:调查局部改移段环境保护目标,生态影响调查阶段侧重核算原评价范围内工程占地面积变化及施工作业带上农作物损失情况,开展环保措施运行效果监测,检查环评文件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等。

  问题:

1.验收调查期间运行工况是否满足竣工环保验收工况要求?

2.给出K65~K78改移段环境保护目标核查的主要内容。

3.给出邻近湿地自然保护区段管道施工生态影响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

4.C河穿越段管道施工期环境影响调查应关注哪些内容?

5.指出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检查的重点内容。

86.

某市拟在城市东北郊区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为1000t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500t/d的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垃圾贮坑、焚烧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站等,年运行333d,每天运行24h。入炉生活垃圾含有C、H、O、N、S、Cl等元素及微量元素重金属,其中收到基含硫率为0.06%,燃烧过程中S元素转化为SO2的份额为80%。

  该厂拟采用“炉内低氮燃烧+急冷+半干法烟气净化+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焚烧烟气,烟气排放量为1.024×105m3/h,设计脱硫效率为80%,处理后的烟气由高100m烟囱排放;垃圾贮坑的气体收集送垃圾焚烧炉燃烧处理;拟建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垃圾渗滤液、卸料大厅清洗废水、循环冷却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A河;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固化处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送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

  拟建厂址位于城市东北部,距城市规划区约4km。城区至厂址公路途经B村庄,厂址与B村庄相距1.5km,距厂址东侧800m有A河由北向南流过。A河城市市区河段上游水环境功能为Ⅲ类,市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Ⅳ类,现状水环境质量达标。

  (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规定,焚烧炉的SO2排放限值为260mg/m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2.评价该厂SO2排放达标状况。

3.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判定该厂产生固体废物的类别,并分析处理方案的合理性。

87.

某新建成的水利工程位于平原区,功能为防洪、城市供水和灌溉。工程由拦河坝、提灌工程、护岸工程、排涝工程、城市供水提水工程和附属工程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139.4m,校核洪水位144.1m,坝址控制流城面积14860km2。城市供水提水工程取水口位于大坝上游左岸距大坝780m处。工程永久占地362hm2,临时占地21hm2;部分占地为耕地。岸区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其中,水田占63%,水库回水区内左、右岸各有1条支流汇入,入库河流执行Ⅲ类水质标准。

  经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水库已蓄水至正常蓄水位。现开展该水利工程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据环评报告书记载,左岸入库支流上游15km河段沿岸分布有工矿企业及固体废物堆存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约6.8×104m3/a。环评批复文件要求,应进一步加强排涝设施等建设,减轻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水库应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进行管理与保护。根据初步调查,工程建设内容与环评批复的工程建设内容基本一致;坝前断面各项水质监测指标达标;按工程设计方案,坝下左、右岸各设1个弃渣场,均占用耕地。施工过程中只启用了左岸弃渣场,工程施工总弃渣量与设计的总弃渣量基本一致;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沿岸农田排水设施的改建,沿岸农田灌溉回归水就近排入库区;当地已编制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正上报审批。

  【问题】

  1.提出水库水质监测断面布设方案。

  2.说明本工程农业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

  3.弃渣场验收调查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针对水库担负的城市供水功能,应关注哪些调查内容?

88.

拟在某河流下游建一河道型水库,建设目标为发电与航运,运行方式为日调节,水坝高度14m,正常蓄水位36m(黄海高程),回水长度38km,水库面积28km2,库区无大的支流汇入。该河流流经低丘和冲积平原,沿岸地面高程30~38m(黄海高程),工程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汛期为6~10月。坝址处河流丰、枯水期,水位变幅为29~35m(黄海高程),含沙量小(0.3kg/m3),区内已无原生植被,无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区域农业开发程度较高,两岸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为农田,水田、旱地面积大致相当。

  拟建工程库区有半洄游性鱼类产卵场分布,水库回水末端有一中型城市,工农业与生活取排水口皆布置于该河流两岸,水库淹没区主要为河漫滩地,不涉及移民。

  施工区布置在坝址两岸,对外交通主要利用现有公路和航运。施工期为五年半,施工高峰人数为550人,水库管理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均能得到妥善处置。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识别运营期主要不利环境影响。

2.建库是否会影响水坝上游河段的稀释自净能力和工农业排水?说明理由。

3.简要说明水坝对半洄游性鱼类影响。

4.指出本工程对两岸农田的不利影响途径与减缓措施。

89.

某焦化厂新建的60×104t/a焦炉煤气气源工程位于A县城东北6km处的煤化工工业集中区。本工程所在地环境空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境空气监测表明SO2、NO2、TSP等浓度达标,氟化物浓度超标。该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

  经环评批复的新建工程主要包括焦炉、煤气净化系统和输气管线工程。新建焦炉产生的煤气经两级脱硫装置处理,一级脱硫后的煤气用于焦炉加热和用作粗苯管式加热炉燃料,剩余煤气经二级脱硫后外供县城居民。该厂焦油和氨水贮槽处于焦炉北侧,粗苯贮罐位于厂区西侧,10000m3煤气贮柜位于厂区西南角。

  本工程废气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为苯、苯并[a]芘、硫化氢和氨。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新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设计出水水质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处理后废水90%回用,其余废水送煤化工工业集中区处理。该工程实际建设与环评批复一致,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经过3个月试生产已逐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应调查的内容。

2.若要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监测哪些污染物?

3.给出污水处理厂验收监测点位置和监测频次。

4.为验收煤气脱硫装置的有效性,说明应设置的监测点位和监测内容。

5.环境监测部门在试生产期间取得的数据是否可作为验收的依据?说明理由。

90.

拟建生产规模8×106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露天开采境内有大量灌木,周边有耕地。露天采场北800米处有一村庄,生活用水取浅层地下水。

  采矿前需清理地表,剥离大量岩土。生产工艺:采矿—选矿—精矿外运。

  露天采场平均地下涌水12500m3/d,用泵站输送至选矿厂。矿厂年排尾矿3.06×104m3,尾矿属第Ⅰ类一般工业固废。尾矿库选在距露天采场南1000米沟谷内,该沟谷东西走向,纵深较长,汇水面积15km2;沟底纵坡较平缓,有少量耕地,沟谷两侧坡较陡,生长较茂密的灌木;有一自北向南的河流从沟口外1000米处流过,河流沿岸主要为耕地。沟口附近有一依山傍水的村庄,现有20户居民。

  尾矿坝设在沟口,初期坝高55米的堆石坝,后期利用尾矿分台阶逐级筑坝,最终坝高140米,坝址下设置渗水收集池,尾矿坝渗水和澄清水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尾矿库设有符合防洪标准的库内、外排洪设施。为保障尾矿筑坝安全,生产运营时坝前保持滩长大于100米的尾矿干滩。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土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露天采场运营期的主要水环境影响有哪些?

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内容。

4.简述运营期尾矿库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尾矿库建设是否涉及居民搬迁?说明理由。

91.

某公司拟新建1.0×106t/a的焦化项目(含1.8×106t/a洗煤)。该项目洗煤采用重力分选(产品为精煤、中煤、矸石),煤泥浮选,尾煤压滤回收工艺。焦化备煤采用先配煤后粉碎工艺,配煤含硫0.6%。炼焦采用炭化室高7.63m,1×60孔顶装煤焦炉。年产焦炭9.5×105t(干),吨焦耗煤1.33t,煤气产率320 Nm3/t(煤),焦炭含硫0.56%。采用干法熄焦,同时配置备用湿熄焦系统。配套建设一套20 MW凝汽式汽轮余热发电机组。

  焦化生产工艺见图,焦化废水处理采用A2/O2工艺。脱硫工序可将煤气中的硫化氢脱至200 mg/Nm3。经洗脱苯工序净化后的煤气除用于焦炉和管式炉外,剩余煤气用于发电。洗脱苯工序产粗苯1.3×104t/a。设粗苯储罐2座,储存量2×684t。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本项目洗煤废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要求。

2.列出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

3.给出本项目炼焦炉的大气特征污染物。

4.计算进入洗脱苯工序煤气中的硫含量(t/a)。

5.给出本项目焦化生产涉及的风险物质。

92.

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16km,新建路段长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1座,改造后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80km/h,路基宽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200m2。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4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Ⅱ类,桥梁设计中有3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0.5km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A村庄、B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

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3.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跨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

4.列出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说明理由。

93.

某汽车制造集团公司拟在A市工业园区内新建年产10万辆乘用车整车制造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发动机(含机加工、装配)五大生产车间和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涂装车间前处理生产线生产工艺为:工件→脱脂槽→水洗槽1→磷化槽→水洗槽2→水洗槽3,脱脂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钠,磷化剂为锌镍系磷化剂。脱脂槽配置油水分离装置,磷化槽有沉渣产生,各槽定期清洗或更换槽液。

  面漆生产线生产工艺为:喷漆→晾干→烘干。面漆为溶剂漆,烘干以天然气做燃料,晾干工序的晾干室工艺废气产生量为20000m3/h,初始有机物浓度200mg/m3。采用转轮式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处理废气中的有机物,活性炭纤维有机物吸附效率为90%;采用热空气进行活性炭纤维再生,再生尾气直接燃烧处理,有机物去除率97%。

  根据生产废水特性,涂装车间设废水预处理站。各车间生产废水和产区生活污水一并送全厂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再经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甲河。

  拟建厂址位于A市工业园区西北部,占地面积64hm2。该地区年平均风速1.85m/s,主导风为西北风,厂址西北方向距商住区约5km。

  工业园区按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一年后投入运行。

  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拟建工程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2.指出前处理生产线的废水污染源和废水主要污染因子。

3.计算面漆生产线晾干室活性炭再生废气焚烧有机物排放量和晾干室有机物去除率。

4.判断工业废水是否可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94.

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路线全长160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设互通立交6处,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试营运期日平均交通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km,全路段建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设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2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实际水平距离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m的直立型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

4.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说明理由。

95.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为1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购件库、停车场、试车跑道、空压站、天然气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综合楼等。该厂工作制度为250天/年,实行双班制。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喷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醛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s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所示。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2.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3.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96.

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104m3/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为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产生的滤液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为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约为60~65℃,H2S、NH3浓度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间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3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储气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 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4.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97.

西北地区某市拟建一城市供水项目,由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取水工程包括水源取水口、取水泵房和原水输水管线。取水口设在A水库取水池内,取水泵房位于取水池北侧500m,原水输水管线由取水口至城区净水厂,全长28km。净水厂工程包括净水厂和净水厂供水管线。净水厂选址位于城区东北侧3km处,设计规模为1.3×105m3/d,采用混合—沉淀—过滤—加氯加氨消毒净水工艺。净水厂占地面积为6.25×104m2,绿化率为40%,主要建(构)筑物有配水井、混合池、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加氯间、加氨间、加药间、贮泥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中控室、化验室及综合办公楼。净水厂供水管线从净水厂清水池至市区供水管网,全长3.6km。

  工程永久占地8.2×104m2,主要为取水口、取水泵房、净水厂及沿线排气井和排泥井占地;临时占地2.3×105m2,主要为管沟开挖、弃渣场和临时便道占地。取水泵房现状用地为耕地;原水输水管线沿途为低山丘陵,现状用地主要为耕地、园地和林地,途经3个村庄,穿越河流2处、干渠3处、道路3处;净水厂选址为规划的市政建设用地,现状用地为苗圃;净水厂供水管线主要沿道路和绿化带敷设。原水输水管线工程沿线拟设置2处弃渣场,总占地6.0×103m2,1#弃渣场位于丘陵台地,现状用地为耕地;2#弃渣场位于低谷地,现状用地为草地,渣场平整后进行覆土复耕和绿化。

  A水库为山区水库,主要功能为防洪、城镇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库区周边主要分布有天然次生林,覆盖率为20%,库区内现有多处网箱养鱼区,库区周边散布有零星养殖户。库区上游现有两个乡镇,以农业活动为主,有少数酒厂、板材加工厂及小规模采石场,上游乡镇废水散排入乡间沟渠。

  净水厂内化验室为生活饮用水42项水质指标分析室,常用药品有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甲醇、无水乙醇、石油醚以及强酸、强碱等。加药间主要存放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和粉末活性炭,其中,活性炭用于原水水质超标时投加使用。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量为1900m3/d(含水率为99.7%),排泥水送污泥浓缩池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排出上清液1710m3/d,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为97%)经污泥脱水机房脱水后外运(污泥含水率低于80%)。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库区周边环境现状,需要采取哪些水源保护措施?

2.说明原水输水管线施工期的主要生态影响。

3.给出污泥浓缩池上清液的合理去向,说明理由。

4.计算污泥脱水机房污泥的脱出水量。

5.净水厂运行期是否产生危险废物?说明理由。

98.

北方某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立于2016年,正在编制规划环评文件,开发区规划面积为34km2,规划时限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光电子、生物化工和生物制药等。总体规划包括用地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4个分项规划。基础设施分项规划中的排水规划提出:开发区排水采用分流制,规划近、远期污水排放量分别为4.2×104m3/d、1.3×105m3/d,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分别为5.0×104m3/d、1.5×105m3/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其中COD<50mg/L)后排入R河。供热规划提出:开发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热用汽总负荷为1120MW,规划建设2座装机容量均为560MW的燃煤集中供热供汽中心,各设3台200t/h热水锅炉和1台200t/h蒸汽锅炉,锅炉烟气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分项规划提出:淘汰开发区内所有分散燃煤锅炉,对R河开发区河段进行清淤整治并取消现有污水排放口。

  开发区位于甲市东北部,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部分区域与已批复城市总体规划的甲市中心城区重叠。开发区区内有一个建制镇、12个村庄和22户企业,区内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未处理的生活污水和经各自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的企业生产废水均排入R河。开发区有15座分散燃煤锅炉房,年燃煤2.5×104t,烟气平均脱硫效率为50%;居民生活燃煤量为1.6×104t/a,区内燃烧煤平均含硫率为0.54%,硫转化率为80%。

  R河为非感潮河流,在开发区入口处断面多年平均流量为22m3/s,水域环境功能为Ⅳ类,由西南向东北依次流过甲市城区、开发区后,在开发区下游20km处汇入C河。R河开发区河段现分布有6处污水排放口,现状COD排放量为136t/a。地表水常规检测数据显示,R河现状水质接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限值。2015年批复的《R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5~2020年)》提出:至2020年COD减排目标为1800t/a,规划期甲市新增COD排放量为460t/a,规划水污染防治工程COD预计削减量为2800t/a。

  规划环评机构收集到开发区15座分散燃煤锅炉房的位置、锅炉型号和数量、年工作时数、年燃煤量、烟气治理措施,现有企业废水排放量和废水处理设施进出水浓度等资料,对地表水、环境空气、声环境进行了环境质量调查。规划环评测算,规划实施后2座燃煤集中供热供汽中心锅炉烟气排放量合计4.98×109m3/a,治理后的SO2排放浓度均为86mg/m3。

  问题:

1.开发区近期COD排放量是否满足R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说明理由。

2.计算供热规划实施后开发区的SO2排放增减量。

3.说明进行开发区分散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源调查还应进一步收集的资料。

4.指出开发区规划与甲市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开展环境质量与生态现状调查,还需选择哪些环境要素?

99.

某汽车产业园区拟在园区内建设1座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厂,处理处置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的工业废物,包括废桶(油桶、漆桶和胶桶等)、废有机溶剂(含苯、甲苯和异丁醇等)、漆渣、含油废物(包括含油污泥、废乳化油污泥、含油废抹布等)和废胶(含废PVC胶)。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库、洗桶车间、溶剂再生车间、焚烧车间、产品库、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和办公楼。

  原料库为全封闭式、设有导气口、安全照明设施、报警装置和观察窗口,地面和裙角进行防渗处理,分区存放待处理的工业废物。

  洗桶车间使用清洗剂洗涤废桶,清洗剂为有机溶剂(主要成分为丁醇、乙二醇、醋酸和二甲苯等),产生的废清洗剂送溶剂再生车间处理。

  溶剂再生车间采用蒸馏法处理废有机溶剂得到有机溶剂成品,产生的残液和滤渣送焚烧车间处理。

  焚烧车间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漆渣、含油废物、废胶及溶剂再生车间产生的残液和滤渣。工程可研测算,入炉焚烧的废PVC胶约占入炉焚烧物质总量的5%。

  焚烧炉温度≥1100℃,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均送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

  废水处理站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三级标准。

  废水经处理后排至园区废水处理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1。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问题】

  1.指出溶剂再生车间冷凝废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

  2.说明半干法洗气塔和活性炭喷入装置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3.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的处置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提出完善原料库环保措施的建议。

100.

拟在某化工园区新建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丙烯腈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原料产品罐区,以及废液焚烧、废气催化燃烧、废水预处理等环保设施。

  丙烯腈生产工艺见图8-1,生产原料为丙烯、氨气、空气,产品为丙烯腈,副产品为乙腈、氰化氢、硫酸铵等。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工程设计将急冷酸洗分离出的有机重组分和多效蒸发产生的蒸发浓缩液泵送废液烧炉处置。多效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冷凝水一部分回用于水吸收单元,一部分(W1)送废水预处理站经好氧生物氧化处理后送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水吸收单元产生氨氧化尾气4.99×104m3/h,主要污染物见表8-1,拟送废气催化燃烧设施处理后经35m高排气筒排放。项目废气中无硫化物和卤代烃等造成催化剂中毒的杂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项目所在化工园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厂址周边4km范围内共有9个村镇。其中,东南2.5km和3.0km分别为A村和B村,西南2.0km和3.0km分别为C村和D村,西西北2.8km为E村,西北2.3km和3.0km分别为F村和G村,东北2.0km为H村,东东北1.8km为I村。

  环评机构判定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以厂址为中心、半径4km的圆形区域,在冬季设置了厂址、A、C、E、F、I村共6个监测点。

  问题:

1.指出G2废气排放应执行的标准。

2.给出4项氨氧化尾气的有机特征因子。

3.采用好氧生物氧化方法处理废水W1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4.采用催化燃烧处理氨氧化尾气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案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101.

西北H气田规划天然气产能56×108m3/a,现有工程产量50×108m3/a,已建有220口天然气开采井、5个集气站、1座天然气净化处理厂(内设污水处理站)、1个回注水站以及集输管道。现有工程已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现拟实施H3区块天然气开发工程,新增天然气产量50×108m3/a。

  H3区块东西长35km,南北宽20km,西边界与现有天然气净化处理厂相邻。建设内容包括钻采工程、集气站合建工程及集输管道工程。钻采工程建5个井场,每个井场由4口水平定向井组成丛式井。集气站合建工程包括1个无人值守集气站、1个阴极保护站和1个截断阀室,集气站内配置2个气液分离沉降罐、2个过滤器、1台电机驱动压缩机和2个埋地污水储存罐。集输管道工程包括井场到集气站支线管道24km,集气站至天然气净化处理厂的干线管道10km。位于H3区块东北部的5号井场到集气站的管道长14km,其余4个井场分布在集气站东南侧3km内,管道总长10km;管道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施工作业带宽14m。站场永久占地6.67hm2,管道段和施工便道临时占地50.60hm2。天然气净化处理、污水处理及污水回注等依托现有工程设施。

  H3区块所在区域地貌类型为沙丘地,以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为主,局部有流动沙丘。土壤类型有风沙土、黄绵土等。沙生植被覆盖度较低,以油嵩灌丛和沙地先锋植物群落为主体。人工乔木林呈小斑块散生;灌木中的本地物种沙柳和柠条是防风固沙的主要植物种类,人工种植长成约需2年以上;草本植物种类以豆科、禾本科植物为主。

  H3区块开发工程5号井场及4km长的管道东侧临近毛乌素沙地柏省级自然保护区,井场和管道与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0.15km,与核心区边界距离3.5km,该段不涉及缓冲区。沙地柏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沙地柏、樟子松、甘草和文冠果等,多分布在核心区。沙地柏在实验区和保护区外也有零星分布。集气站北侧分布有2个村庄,站址边界与村庄最近距离0.12km。

  H3区块开发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包括:站场选址、管道选线避绕人口密集区;邻近自然保护区段不设施工营地;管道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涉及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破坏的,先采用草方格固沙;涉及沙层薄或流动沙丘破坏的,先采用粘土固沙等防风固沙措施;井场采出的气液混合物在集气站气液分离过程产生的污水用罐车送天然气净化处理厂,与集气站气液分离后的气态物在天然气净化处理厂净化过程产生的污水一并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管输至回注水站回注地下;对集气站电机驱动压缩机(源强:10dB(A))采取基础减振的降噪措施;在井场、集气站设放空火炬等应急设施。

  【问题】

  1.提出进一步降低本项目集气站电机驱动压缩机噪声影响的途径。

  2.为分析本项目污水送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可行性,应调查哪些信息?

  3.为恢复邻近自然保护区的临时占地植被,可优先选择哪些植物种类?

  4.给出本项目生态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

  5.指出项目运营期生产设施环境风险识别的具体内容。

102.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新建多层印制电路板生产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印制电路板生产车间、原辅料储存设施、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和固废临时贮存库等。印制电路板生产包括内层图形制作和外层图形制作。其中,外层图形制作中的图形电镀锡—涂敷阻焊油墨段的工艺流程和产污节点见图,日工作时间为10小时。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图8-1所示工艺流程中各水洗工段均采用逆流漂洗。其中,蚀刻后水洗工段的清水补充量60m3/d、中水回用水补充量50m3/d。生产废水包括各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去干膜工段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处理站设一般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和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其中,W3和W5废水经一般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各水洗工段。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对W1、W2、W4和一般废水处理回用系统产生的浓水进行分类预处理后再集中处理。W4废水量为110m3/d,氨氮浓度为400mg/L,拟采用吹脱塔碱性条件吹脱法进行除氨。设计的氨吹脱效率为80%,吹脱出的氨经15m高排气筒排放。

  蚀刻、退锡、涂敷阻焊油墨工段产生的工艺废气分别经配套的集气设施收集,送各自废气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工艺废气经车间5m高窗户排放。其中,G3废气量为15900m3/h,主要污染物为丙烯酸酯类,浓度约为160mg/m3,拟采用活性炭吸附净化方法进行处理。

  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干膜渣与定期更换的镀锡、蚀刻、退锡工序槽液送固废临时贮存库贮存。

  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规定,15m高排气筒氨排放量限值为4.9kg/h;氨厂界标准值为1.5mg/m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图8-1中G2和W1的污染因子。

2.给出2种适合G3废气净化处理的方法。

3.本项目是否必须对氨吹脱塔尾气进行净化处理?说明理由。

4.指出图形电镀锡—涂敷阻焊油墨段中应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固体废物。

103.

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于2009年完成环评审批,2013年建成试运行,现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该高速公路主线全长95km,双向四车道,其中KⅠ段(K0-K62)长62km,位于平原微丘区,设计车速为100km/h,路基宽度为26m;KⅡ段(K62-K95)长33km,位于山岭重丘区,设计车速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公路在K75建设1座桥长300m的大桥跨越青龙河,在K87-K94建设1座7km特长隧道,隧道在K90设置1个通风竖井(衬砌后竖井内径为6m,井深为280m),竖井采用自上而下方式开挖,从井口出渣,井口至已有二级公路建设3.5km施工便道。2014年和2020年设计车流量分别为KⅠ段8000pcu(标准小客车,辆)/d、14000pcu/d,KⅡ段7000pcu/d、12000pcu/d。

  环评报告书中记载的公路沿线基本情况概述为:公路KⅠ段以农业植被为主,KⅡ段以山区林木植被为主;青龙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桥址下游5km处为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特长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覆盖度较高,隧道出口(K94)附近有河溪及水田;公路沿线200m范围内共有29个声环境敏感点,全部为村庄。声环境影响评价表明:在2020年设计车流量条件下,有10个村庄声环境质量超标,应采取声屏障措施;位于公路K33的M村庄距离公路路肩90m,预测声环境质量达标,不设置声屏障。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路线设计方案,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植被破坏;采取措施减缓隧道施工排水对农田的影响,对山顶植被实施生态监测;对预测声环境质量超标的村庄采取声屏障等措施;跨河桥梁路段应采取防范车辆事故泄漏措施。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表明:试运行阶段车流量KⅠ段6500pcu/d,KⅡ段4500pcu/d;为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植被破坏,改移K82-K85约3km路段线位,最大改移距离330m,声环境敏感点由2个增至4个,其中,新增P村庄距离公路路肩90m;特长隧道施工期间产生的涌水量较环评预测水量显著增加;根据图纸,跨青龙河桥梁已设置桥面事故水收集管道,按环评要求在河岸基岩上设置了200m3事故应急池,事故应急池底板高程95m,桥址处设计防洪水位90m;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了事故应急设施。

  验收调查单位制定噪声验收监测计划时,认为P村庄与M村庄距公路路肩距离一致,可以类比M村庄的监测结果,不需要开展P村庄的噪声验收监测。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K82-K85改移路段验收调查时需了解的声环境敏感点信息。

2.采用M村庄的监测数据类比P村庄噪声影响的做法是否正确?列举理由。

3.指出特长隧道排水对植被影响调查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4.说明青龙河桥事故应急池验收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104.

某拟建年产2000t L—缬氨酸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和环保工程。

  发酵车间设3个容积100m3的发酵罐,以赤砂糖、玉米浆粉为主要原料(培养基),经高温蒸汽灭菌、接种、发酵,产出发酵液。发酵过程中连续补充无菌空气、液氨(无机氮源),发酵产生的异味气体(主要是有机酸、醇等)导入发酵异味气体处理系统。发酵液通过管道输送到提取车间进行分离提取,清空的发酵罐采用自来水清洗、蒸汽灭菌。

  提取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见图8-1。浓缩结晶工段的水蒸气含少量有机酸、醇,经冷凝后用于配制培养基。

  辅助设施包括1台5t/h天然气锅炉和原辅料储罐区。其中,储罐区设有2个10m3的液氨储罐(单个储量6t),间距为5m。环保工程包括1座规模为600m3/d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站和1套发酵异味气体处理系统。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拟建厂址位于工业园区的西南部,紧邻园区边界。经现场踏勘确认,厂界东南侧500m有D村、南侧2600m有E村,西侧200m有F村,西偏南1500m有G村。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拟布设3个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监测期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规定的液氨临界量为10t。)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8-1中菌体、粗母液和废树脂的处置利用方式。

2.识别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发酵异味气体采用水洗法处理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4.提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案,说明理由。

105.

拟在桂江流域上游一级支流桂溪江建设桂溪口水库,工程任务为防洪、供水。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约为300km2,水库校核洪水位为180.2m,总库容3.6×108m3。正常蓄水位为170.0m,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2.9×108m3。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最大坝高130m)、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导流建筑等。拟建水库为水温分层型水库,配套建设分层取水装置。

  拟选的3个砂砾料场分布在坝址下游河漫滩,2个石料场分布在坝址上游,其中1#石料场距大坝1.5km,石料开采高程控制在170.0m;2#石料场距大坝5km,石料开采高程控制在150.0m。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最高气温23.0℃,年平均最低气温14.0℃。多年平均降水量1855mm。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山林茂盛,多松、栎和竹;上游河谷山高谷深,河道蜿蜒,河岸陡峭,河漫滩及阶地不发育;中下游河谷地势稍缓,河道曲折,两岸有零星小台地和滩地。河床大部为砂砾覆盖。河流中分布有多种鱼类。项目可研报告中给出了坝址及下游河道典型断面流量水位关系曲线,建库前后典型断面典型年、月、日径流量和水位过程线,建库前后枯水年年径流量和最枯月流量。

  拟建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2m3/s,工程拟按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泄放河道最小生态基流。坝址下游河流生态需水分析结果见表。

环评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水库蓄水后河流沿岸有2个自然村落被淹没,库区无文物古迹和具开采价值的矿产。库区下游8km处河道现有1座鱼类增殖放流站。

  经分析,4月份~10月份,上层取水的低温水影响范围2km~10km,低层取水的低温水影响范围达到20km。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案中可以表明坝址下游水文情势变化特征的信息。

2.指出本项目可能影响下游鱼类生境的主要因素,说明理由。

3.简要说明砂砾场、石料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重点。

4.指出本项目陆地生态调查应包括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