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东斯拉夫人建立的早期国家“基辅罗斯”深受何种文化影响?(  )

2.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

3.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共产党情报局事件

②波兹南事件

③匈牙利事件

④布拉格之春(  )

4.

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是(  )

5.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6.

在古代印度,哪一种姓被称为“一生族”?(  )

7.

德黑兰会议通过的决议基本落空的是(  )

8.

一战后,英国经济持续萧条,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9.

德里苏丹国前三位苏丹都来自奴隶,同时他们也都是(  )

10.

日本“二二六”兵变后上台的内阁是(  )

11.

“自由法国”的领导人是(  )

12.

西汉的全国武备中,驻守京师的是(  )

13.

孙中山辞职前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提出的条件不包括(  )

14.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表述错误的是(  )

15.

下列不属于“光武中兴”时采取的措施是(  )

16.

下列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17.

下列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

18.

日耳曼人的征服客观上整合了三种异元文化,其中不包括的是(  )

19.

唐代城市中的工商业区是(  )

20.

下列思想家中不属于法家的是(  )

问答题 (一共14题,共14分)

21.

拉美西斯二世

22.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23.

国际纵队

24.

阿拉曼战役

25.

主教授职权之争

26.

救国公粮

27.

平原派

28.

《最后总决议》

29.

试述近代海军的建立。

30.

述评新文化运动。

31.

简述苏共二十大的主要内容。

32.

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

33.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暑,旨在通过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痛苦和困难。

———德·怀特《现代美国(1896—1946)》

1933-1939年PWA帮助建造了美国近70%的新校舍,65%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污水处理厂,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卷

1935年,美国国会审议通过部分《社会保障法案》,从而建立了包括失业保障、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罗斯福说:“我们要为自己和我们的同胞创造未来的生活,我们就应该抛弃这些黑暗的日子,不惜一切代价。”

———唐·纳尔多《富兰克林·罗斯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机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广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请回答:

(1)分析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美国社会经济陷入困境的特征。

(2)罗斯福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产生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罗斯福新政为解决失业问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3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而法国却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只有在西部边界线有遭到进攻的可能。”“我们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们推翻在地”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的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二)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俾斯麦对外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在哪里?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2)据材料三、四,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四,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