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30题,共30分)

1.

甲、乙签订种类物买卖合同,如果甲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故意将标的物转让给丙,则(  )。

2.

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合同履行标准的判定,正确的是(  )。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权基本原则的是(  )。

4.

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能通过证明商标对该商品予以保护的是(  )。

5.

下列选项中,有关诉讼时效的说法错误的是(  )。

6.

甲捏造其同事乙曾经和他人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并在社会上传播,则甲侵犯了乙的(  )。

7.

王某利用计算机知识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3个月100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5000元,给该公司造成4万元的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

在我国,特赦由(  )。

9.

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是(  )。

10.

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  )判处刑罚。

11.

下列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有(  )。

12.

行为人实施侵害行为时误认为犯罪客体存在,而实际上当时并不存在,行为人的为(  )。

13.

全国人大举行会议的时候,主持会议的是(  )。

14.

某市政府建新办公大楼,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包。工程按期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市政府由于财政困难,部分工程款一直未按期付给建筑公司,致该公司陷入严重经济困难。建筑公司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遂诉至法院。本案中,市政府应负(  )。

15.

明朝参与官员最多的会审制度是(  )。

16.

把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规范的根据是(  )。

17.

秦朝类似于后世法律解释的法律形式是(  )。

18.

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属性是(  )。

19.

宪法的适用是(  )一彻落实宪法的活动。

20.

我国古代司法中,当法无明文规定时,有“举重以明轻”的做法,这种做法(  )

21.

下列职务中必须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  )。

22.

编纂《大统式》的政权是(  )。

23.

在我国,以下人员中不享有选举权的是(  )。

24.

我国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  )。

25.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我国实行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  )。

26.

下列关于法与政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

27.

唐朝对三次犯徒刑之罪的强盗采取的基本处罚原则是(  )。

28.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29.

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30.

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核心是(  )。

多选题 (一共40题,共40分)

31.

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有(  )。

32.

公民甲娶妻乙,育有一子一女,女儿丙已经出嫁,儿子娶妻丁,生有一子戊,儿子于5年前不幸遇车祸死亡。甲、乙均年老,无固定生活来源,女儿出嫁后,拒不赡养老人,并曾数度虐待甲、乙,甲、乙主要依靠儿媳丁来供养。甲于2000年3月死亡,留下房屋4间。按照继承法,享有第一顺序继承权的人是(  )。

33.

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财产可以设定抵押的有(  )。

34.

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对丙也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三方书面约定,由丙直接向甲清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35.

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分割遗产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  )。

36.

某幼儿班聘请甲担任幼儿园教师。某日上午,幼儿班课间休息时,甲离校打电话,几个幼儿在教室里的炉火旁烤火,其中乙(6岁)和丙(5岁)发生打斗,乙用石块将丙头部打破,而丙则把乙按在火炉上,乙烫伤。为此丙花去医药费500元,乙花去医药费5000元,则对于丙医药费负担的表述,错误的有(  )。

37.

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保护期限是10年的知识产权是(  )。

38.

下列行为中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有(  )。

39.

下列犯罪中,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  )。

40.

无过当防卫权针对的犯罪种类包括(  )。

41.

我国刑罚的执行机关有(  )。

42.

下列行为,危害国家安全、构成间谍罪的有(  )。

43.

下列行为中,构成受贿罪的有(  )。

44.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

45.

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是(  )。

46.

判断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医学标准要求的条件有(  )。

47.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  ),应当撤销缓刑。

48.

下列犯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的有(  )。

49.

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50.

关于行贿罪的正确说法是(  )。

51.

清末修律过程中引发了法理派和礼教派的论争,其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有(  )。

52.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其相同之处在于(  )。

53.

法律责任构成要素中所指的损害结果,包含的含义有(  )。

54.

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律对统治阶级内部成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追究法律责任,给予法律制裁,这说明(  )。

55.

关于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56.

责任法定原则要求(  )。

57.

《大清现行刑律》废除的刑罚或者制度有(  )。

58.

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59.

法在与相近的社会规范,如道德、宗教、政策等相比较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特殊标志有哪些?(  )

60.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属于需要作出改变或者撤销决定的情形有(  )。

61.

清末修律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其中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的编目县(  )。

62.

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  )。

63.

以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  )。

64.

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识的实在法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如果一个立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情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下列对此的理,可以成立的是(  )。

65.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选举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方法的有(  )。

66.

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

67.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提名决定人选的有(  )。

68.

法律对自由的限制主要基于(  )。

69.

下列选项中有关我国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受庇护权的说法错误的有(  )。

70.

秦、汉时期的徒刑包括(  )。

问答题 (一共7题,共7分)

71.

简论宪法监督的基本功能(作用)和我国违宪审查制的基本特点。

72.

简论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73.

简论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74.

甲、乙双方于4月2日约定:甲向乙以8万元的价格购买房屋3间,分两次将房款付清,付清价款后房屋即归甲所有,乙迁出该房屋;乙若想继续利用此房经商,则应该于甲最后一次付清房款之前与甲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租金为每月2000元。合同签订后,甲即付清了全部房款,双方于5月16日又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过户登记手续,但双方未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乙也没有迁出此房,而是继续在此经商,每月月初支付给甲2000元房租。6个月之后,乙未按时交付第7个月的房租,甲即宣布解除租赁合同,要求乙迁出此房屋,遭到乙的拒绝,于是甲便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并归还房屋。问:

(1)如何认识甲、乙签订的买卖合同中有关交付的性质?为什?

(2)甲何时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为什么?

(3)假如乙于4月28日以9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又卖与丙,并与4月29日办理了过户手续,那么房屋的所有权应该归谁?为什么?

(4)如果甲、乙二人在5月16日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后,甲将房屋卖给丁,那么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问:

(5)如果乙以事后未达成租赁协议为由主张返还租金,法院是否应予支持?为什么?

75.

2001,年2月25日,甲药品采购公司将其所属的一个店面房出租给被告何某,双方经协商订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何某应在每月5日之前向甲公司交纳租金2500元,租金每一年双方协商一次,租用期限为2001年3月1日至2006年2月28日,在租赁期问,未经同意不得任意转租,如果转租,甲公司有权终止合同并收回店面。双方并且约定,在租赁期间,双方如需终止合同,应提前3个月用书面形式通知对方。何某承租店面后对店面进行了装修并投资商业宣传,经营家用电器,之后,被告按期交纳租金。2002年6月4日,甲公司书面告知被告,因进行体制转轨,该店面房将委托有关部门进行拍卖处理,请被告在接到通知后尽快办理搬迁工作。被告答复,因租赁期限为5年,前期投入甚多,搬迁损失巨大,不同意解除合同。同年8月24日,原告林某通过竞买购买了该房,并于同年9月14日取得该店面房的所有权证书。次日,原告书面通知被告,甲公司已经按照合同约定,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解除合同,原告作为出租人通知被告租赁合同于2002年9月29日提前终止,被告应于9月29日退出租赁店面,逾期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同年9月30日,甲公司又书面通知被告,告知其店房已经拍卖,产权已经过户给原告,要求按期搬迁。被告未作答复。原告诉至法院。问:

(1)甲公司是否有权解除租赁合同?为什么?

(2)原告林某是否有权解除租赁合同?为什么?

76.

被告人:黄某,男,22岁;刘某,男,20岁;靳某,女,17岁。

2001年夏天,被告人黄某从某信用社购买摩托车一辆,因手续不全,黄某让被告人靳某到某信用社找该社主任张某补办摩托车过户证明。张某提出与靳某约会,靳某将此事告诉了黄某。黄某想到自己想做生意贷不来款,张某贪恋女色,遂即与被告人刘某预谋,指使靳某以色相勾引张某,以此为把柄,敲诈、要挟张某为其提供资金。在黄某的授意下,2001年10月30日下午,靳某按照预谋将张某诱骗到黄某的二哥家。黄某藏于室内,刘某先对张某进行殴打、威逼,迫使张某为他们提供15万元贷款。张某借故推脱,刘某继续殴打,此时,黄某从室内出来,与刘某一起对张某软硬兼施进行威逼。张某无奈,便以自己的名义,亲笔写了一张“市行急需二万元现金”的便条,要某信用社值班人员支付。刘某持此便条到某信用社取走现金2万元。直到晚上,黄某、刘某才将张某放回。

问:本案如何处理?

77.

被告人丁甲,男,43岁,农民;被告人丁乙,女,18岁,待业青年;丁丙,男15岁,学生;姜某,男,19岁,无业。

2003年12月10日,丁丙、姜某在家饮酒时产生抢劫歹意,遂蒙面伪装后,一起持猎枪闯入某公司经理张某家,对张某进行威胁,从张身上搜得仅有的50元钱。二犯仍不满足,随即以匕首撬开室内组合柜,将柜中人民币1万元以及一些贵重物品洗劫一空。作案后二犯携带钱物逃至丁丙家,家中只有丁丙之姐姐丁乙。姜某当着丁乙的面将所抢得的钱物放在床上说:“这是我们抢来的。”并提出把现金先藏在丁家。被告人丁乙不同意,提议放在丁丙奶奶家藏匿。被告人丁乙返回家后,即将此事告知其父被告人一甲。次日,公安人员根据线索到丁家调查其子抢劫一案,丁甲谎称其子上班未归,并与丁乙一同竭力证明丁丙没有作案时间。其后,丁甲还指使丁乙将其子的衣服、皮鞋以及两张火车票送到奶奶家中,告知公安人员曾来家中调查一事。当丁丙得知自己已被公安机关列为怀疑对象时,即脱掉作案时穿的衣服、鞋交给丁乙,并换上丁乙带来的衣服和鞋,丁乙将丁丙作案时穿的衣服、鞋毁弃于屋后垃圾坑中。丁丙与姜某一起携赃款赃物乘坐火车潜逃。丁乙回家后便将二犯潜逃一事告知其父丁甲。丁甲即对丁乙说:“此事千万不要说出去,否则要犯杀头罪的。”丁乙点头同意照办。当公安机关传讯二被告人询问丁丙去向时,二被告人均隐瞒了二犯潜逃的事实和其他情节。不久案发,公安机关依法拘留了丁甲、丁乙。

问:(1)丁丙和姜某应当如何定罪量刑?

(2)丁甲与丁乙构成何罪?

(3)如果丁甲是在被丁丙教唆后而为丁丙提供火车票帮助其逃跑的,对于丁丙的教唆行为又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