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45题,共45分)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__________。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3.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4.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是

6.

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他接受的教育属于

7.

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其“双轨”是指

8.

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9.

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立足于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

10.

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的德育模式是

11.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

12.

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教学目标的表述是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

14.

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三种是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16.

“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17.

王守仁的修养方法强调“事上磨炼”,其所谓“事”是指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是

19.

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20.

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是

21.

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22.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23.

在教育本质的问题上,杨贤江认为教育是

24.

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25.

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即“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

26.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2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

28.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29.

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30.

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

31.

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

3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33.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的是

34.

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35.

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36.

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37.

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

38.

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39.

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40.

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41.

形式训练说所涉及的迁移本质上是

42.

学生在了解了长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及面积的可加性原则后,生成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标准,这种学习属于

43.

“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44.

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5秒之后,能准确再现20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4到5个棋位。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45.

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判断题 (一共3题,共3分)

46.

人是教育的产物。

47.

学校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问题解决一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

48.

在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越大越好。

问答题 (一共9题,共9分)

49.

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50.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51.

简述墨家教育的特色。

52.

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教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表现。

53.

列举教育研究资料定量分析中数据描述的三种量数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54.

评析下述案例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

某班有个名叫张亮的9岁小男孩,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是全班捉弄的对象。他松不开夹克衫拉链,课间休息在操场上做游戏动作不协调,诸如此类的事情常使他遭到同学的取笑。每当张亮遭到嘲笑和捉弄,就会非常伤心,甚至上课时也会哭泣。

有一天,张亮没来上学。班主任华老师抓住这个机会,要求全班学生讨论一下班级里存在的这个严重问题。学生们听到老师说这是一个“问题”时,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他们还是围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华老师解释说:“有的人得过某些病后,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我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不了一些事情,还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你们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一片安静。华老师说话的语气不愠不火,充满了关爱。

有个女孩开始说话了:“小明和小刚取笑张亮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

小明马上应道:“我不是想伤害他呀。”

讨论继续进行着,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有些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上看问题。冬冬说:“如果有人那样取笑我,我会很生气,很难过。”丽丽提出了“公平”问题:“那不公平——就像我们做游戏时那样,故意跑得那么快,而张亮没有办法跑快,我们是在作弊。”

这是一场充满感情的讨论,但华老师没有作任何总结就结束了。第二天,张亮回到学校,有好几个学生主动上前帮他拉夹克拉链。课间休息时,张亮和大家玩游戏,竟然赢了三回。日子一天天过去,取笑人的现象再没有发生。

55.

试比较14~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与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异同。

56.

阅读下述案例,请分别用3种学习动机理论,对小明厌学、弃学的行为做出解释。

小明在初中学习阶段,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前列。中考时发挥得不太理想,考分比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低5分。父母设法让小明进入一所市重点高中就读。进入高中学习的头几个月,小明心想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铆足了劲,刻苦学习,成绩也一直居于班级平均线以上。可是第一学期末的两次年级统考中,小明成绩的总分排名却落到班级第37

名。寒假中小明没有休息,希望通过加班加点复习,迎头赶上。但第二学期开学后的几次测验中,小明的成绩一直没有起色,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很少让他回答问题。特别是数学成绩经常在班级倒数十名的圈子里徘徊。小明开始怀疑自己头脑是不是缺乏数学细胞。原来语文一直是小明的优势学科,现在也开始明显退步。自此以后,小明就提不起精神,不想看书。有时放学回家连书包也不动。近来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上学了。父母对小明也批评过,也骂过,都无效果。

57.

分析下述研究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项名为“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的研究,选择了某重点中学的高一(3)班为实验班,高一(6)班为控制班,两班教材相同,教师水平相当。在实验班采用学生自学后尝试自己解题、讨论释疑、教师点拔等教学方式,并规定教师一节课上的讲解和讲述不得超过10分钟;在控制班则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巩固的方法。实验周期为一个学年,根据实验前后两班数学测试成绩的差异比较,判断自学辅导有无效果。

(1)请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

(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3)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