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40题,共40分)

1.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2.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

3.

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的是(  )。

4.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肯定(  )。

5.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  )。

6.

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

7.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8.

认识的高级阶段是(  )。

9.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  )。

10.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11.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

12.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1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中间势力采取的策略方针是(  )。

14.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段话旨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  )。

15.

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所处的地位是(  )。

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

18.

住房、物价、收入、医疗、教育等民生热点问题备受百姓关注。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

20.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2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

22.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

2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国之本是(  )。

24.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

25.

当前,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  )。

26.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  )。

27.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立足点是(  )。

2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29.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

30.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32.

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33.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34.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的日期是(  )。

35.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36.

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

37.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我国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此次会议的举办城市是(  )。

38.

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纪念活动。本次活动是纪念万隆会议召开(  )。

39.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据初步核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

40.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是到2025年(  )。

判断题 (一共2题,共2分)

41.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表明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是可以被创造或消灭的。

42.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43.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44.

毛泽东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45.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抉择。当前,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6.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