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120题,共120分)

1.

八会穴中,脏会所在的经脉是

2.

肾虚腰痛,无明显阴阳偏盛者,可服用

3.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起主宰作用的是

4.

提出药物有寒热温凉的实践依据是

5.

《濒湖脉学》中记载的脉象有

6.

“形与神俱”中的“神”概括地讲是指

7.

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表现于

8.

《察病指南》是一部诊断学专著,其作者是

9.

五行之间生克乘侮关系可用来阐释

10.

柴胡、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

11.

脏与腑最根本的区别是

12.

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最早的著作是

13.

将痹证分为五痹,并阐述了痹与五脏关系的医著是

14.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其作者是

15.

确立辨证论治的著作是

16.

金元时期诊病重视症状鉴别诊断的医家是

17.

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世称作“寒凉派”的代表是

18.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19.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的书是

20.

首倡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21.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区别风寒和风热感冒的主要依据

22.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是

23.

“大抵腰痛,悉属肾虚,既挟邪气,必须祛邪。如无外邪,则惟补肾而已”,此由下列哪位医家所提出

24.

肺主通调水道的概念是指

25.

痿病与痹病的主要鉴别点,下列哪一项最为重要

26.

脾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27.

据《灵枢?五色》的分法,面部称“明堂”的是

28.

何人在何书中最早按病因病机把疾病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类

29.

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作用的是

30.

下列何种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

31.

望小儿指纹诊法始见于

32.

以下哪一项为寒湿腰痛的疼痛特点

33.

外感热病中出现斑疹多由于

34.

下列选项中除哪一项外,其余均属汤药的特点

35.

肝胆郁热犯胃而致呕吐物的特点是

36.

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37.

脏腑病变可反映于舌面,舌两侧多反映以下哪一脏腑的病变

38.

桃核承气汤的组成是

39.

中药炮制中的“淬”法属于

40.

脾胃气虚病人多见

41.

黄芪配茯苳治疗脾虚水肿,属于药物七情中的

42.

证见:壮热,口渴引饮,面赤心烦,口荅口臭,舌红苔黄,脉洪大无力,应诊断为

43.

来源于同一种植物的药物是

44.

“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最早出自于何书

45.

湿浊中阻、恶心呕吐、舌苔浊腻者首选

46.

治疗湿热浸淫所致痿病的首选方剂是

47.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的药物是

48.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是

49.

甘遂人散剂的用量是

50.

最早对尸注(结核病)、癞(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病有深刻认识的医著是

51.

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均可使用的药物是

52.

关于湿阻一病,在下列哪代著述中,始有大量记载

53.

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54.

关于湿阻治则,提出“治湿不宜热,不宜寒,风胜湿,燥胜湿,淡渗湿,三者尽之”的是

55.

平性药是指

56.

综合分类法的提出者是

57.

哪本医著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8.

阳和汤的功用是

59.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可成为但头汗出的病因病机

60.

下列选项中除哪一项外,其余均是理中丸的主治证

61.

明代的何人在何书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62.

补中益气汤与归脾汤共有的药物是

63.

“夫时气病者……多相染易,故预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见于

64.

既能润肺化痰止咳,又能杀虫灭虱的药物是

65.

血府逐瘀汤与参苓白术散共有的药物是

66.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是

67.

普济消毒饮的功用是

68.

治疗肝火犯胃咳血的首选方剂是

69.

受暑感寒,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腹痛吐泻,头重身痛,胸闷不舒,苔白腻,脉浮,首选方剂是

70.

我国第一个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71.

迎随补泻法中的泻法是

72.

同时取面部、下腹部及足部穴位最适宜的体位是

73.

治疗中风闭证昏迷的主要处方是

74.

提插补泻法中的泻法是

75.

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及阿是穴可用于治疗

76.

腧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

77.

留针可起到

78.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腰痛的致病因素

79.

下列每组皆为井穴,其中哪一组井穴其五行属性皆为木

80.

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主要处方是

81.

“气之主”是

82.

“气之根”是

83.

痰饮水湿内停可见

84.

阴液耗损、胃气虚弱可见

85.

以火热立论的医家是

86.

以相火立论的医家是

87.

肺胃热毒壅盛可见

88.

肺胃热毒伤阴重证可见

89.

痿证的特征是

90.

痹证的特征是

91.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

92.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

93.

首创脾胃内伤学说的医家是

94.

倡火热而主寒凉的医家是

95.

排出体外的液体物质,如咳嗽咳痰称为

96.

流注于内脏或经络之间,主要症状表现为痰象的称为

97.

外感表证的发热特征为

98.

湿热遏表的发热特征为

99.

血虚阳虚,寒客经脉,四肢厥逆,宜选方剂是

100.

热与积滞互结于里,阴遏阳气不能外达而出现的厥逆,宜选方剂是

101.

吴茱萸善治

102.

白芷善治

103.

普济消毒饮中升麻的作用是

104.

清胃散中升麻的作用是

105.

蒲公英的功效是

106.

板蓝根的功效是

107.

根据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以病机命名的是

108.

根据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以主要体征命名的是

109.

滑石具有的功效是

110.

车前子具有的功效是

111.

风痰阻络,筋脉痉挛而见抽搐,口眼埚斜,采用的治法是

112.

热邪炽盛,症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采用的治法是

113.

胆经络穴为

114.

小肠经络穴为

115.

当归四逆汤的功用是

116.

吴茱萸汤的功用是

117.

用于治疗丹毒、扭伤时常用

118.

不宜于留罐处的拔罐可选用

119.

临床多选皮肤针治疗的疾病是

120.

临床多选皮内针治疗的疾病是

多选题 (一共60题,共60分)

121.

独活寄生汤与败毒散共有的药物是

122.

弄舌的临床意义是

123.

根据五行学说,下列哪些属于肝病的证候

124.

中医学中的辨证观有

125.

属于互根互用关系的有

126.

精气学说中所说的人体的“气”是指

127.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128.

人体的“三气”是指

129.

牛黄的功效是

130.

少阳又叫

131.

代赭石的主治证是

132.

舌体强硬的主病为

133.

麝香的功效是

134.

舌生芒刺的临床意义是

135.

“阳胜则阴病”,“阴病”是指

136.

祛湿剂的分类有

137.

相生关系的病理传变有

138.

石菖蒲的功效是

139.

色脉为相生关系的有

140.

痰闭引起昏迷的临床表现有

141.

肝火有余可引起

142.

口渴不欲饮,可见于下列哪些病机

143.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

144.

络脉与经脉的不同点是

145.

《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

146.

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是

147.

得神的表现为

148.

活血祛疲剂中适应的病证有

149.

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可致

150.

川芎茶调散中配伍薄荷的意义是

151.

舌红绛而兼白滑腻苔的主证是

152.

下列有关奇经八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153.

舌淡红、舌边有齿痕多提示

154.

麦门冬汤主治病症有

155.

具有通络功效的药物是

156.

十四经的特点是

157.

既平肝又息风的药物是

158.

下列哪些著作对我国针灸医学具有总结性的意义

159.

食少纳呆可见于下列哪些病机

160.

刺蒺藜的主治证是

161.

经络的作用为

162.

钩藤的功效是

163.

下列哪些是肺痈溃脓期的主症

164.

牡蛎、龙骨共有的功效是

165.

理中丸的主治证有

166.

不入汤剂的药物有

167.

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共有的药物是

168.

忽视调摄护理,会出现下列哪些情况

169.

《针灸甲乙经》是由下列哪些书的针灸内容汇合而成

170.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有

171.

病邪因素对发病的影响是

172.

下列哪些方剂的组成中含有生地和当归

17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74.

苏子降气汤中的臣药是

175.

饮病属脾肾阳虚者,首选下列何方

176.

下列哪些情况适宜用银翘散治疗

177.

外感咳嗽治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一般不宜过早使用下列何药

178.

主治证有久泄久痢的方剂是

179.

哮病缓解期常用的治法有

180.

小青龙汤的组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