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1

2.

《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

3.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4.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5.

下列作品属于郭沫若所创作的一组是(  )

6.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是(  )

7.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  )

8.

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  )

9.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

10.

下列各句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11.

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

12.

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13.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

14.

贯串《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

15.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交融运用了(  )

16.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

17.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18.

《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可作为语气词的是(  )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20.

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  )

问答题 (一共7题,共7分)

21.

阅读《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字,

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押题密卷2

1.解释文中带点字的含义。

2.这段文字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3.这段文字是如何表现石崇的豪富及飞扬跋扈的个性的?

22.

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塑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想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

1.把快乐比喻为“方糖”和“电兔子”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认为:“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你是怎么理解的?

3.作者对“永远的快乐”是怎么看的?你们认为存在吗?

23.

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1.这段文字里是谁在对谁说话?

2.从这段文字里可以看出说话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3.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24.

阅读屠格涅夫《门槛》中的一段文字,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1.“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什么?

2.“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

3.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

25.

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

  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这里的“食人者”、“筵席”、“厨房”各指什么?

2.这里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3.鲁迅认为当时的青年的使命是什么?

26.

阅读《日出》中的一段台词,然后回答问题。

  ……你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

1.这段台词黄省三揭露了什么不合理的现象?

2.黄省三通过这些控诉性语句,表达了什么样的鲜明感情?

3.反复用“我”字起了什么作用?

27.

各种频繁发生的天灾与人祸,是对人类智慧与生存能力的严峻挑战。与其坐以待毙,事后问责,不如未雨绸缪,事先预防。

  请以“防患于未然”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