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在用塑料排水板进行软土处理施工工艺程序中,“塑料排水板穿靴”之后应进行( )。

2.

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是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该隧道的围岩分级为( )。

3.

关于施工便道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4.

隔离栅应在(  ) 尽早完成。

5.

关于填隙碎石干法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6.

下列路基工程可不做试验段的是(  )。

7.

下列路堑施工工艺流程中,正确的是(  )。

8.

支架法施工时应考虑施工预拱度,下列不属于施工预拱度的是(  )。

9.

连续梁桥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

10.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为边长( )mm 正方体。

11.

下列关于路基改建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12.

下列属于生产配合比设计内容的是(  )。

13.

天气炎热或运距较远时,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材料拌和时含水率可适当提高(  )。

14.

梁式桥净跨径是指(  )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

15.

适用于无水或浅水河滩,地形相对平坦,孔数较多的中型梁板的架设方法是(  )。

16.

支架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地基处理→支架搭设→(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应力施工→模板、支架拆除。括号中所缺工序排序正确的是(  )。

17.

下列关于隧道爆破掘进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18.

适用于Ⅲ~Ⅳ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Ⅴ级围岩的小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19.

下列关于TSP法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20.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治理方案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必须经(  )批准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实施。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下列选项可用于测定路基土方最佳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有( )。

22.

路基行车带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主要原因包括( )。

23.

施工技术交底通常应分三级进行,属于第三级交底的内容有(  )。

24.

下列选项中,对于混凝土路面纵缝设置说法正确的有( )。

25.

高填方路基沉降主要由施工方面造成的原因有(  )。

26.

下列关于隧道供电说法,错误的是(  )。

27.

套箱围堰的封底混凝土厚度应根据(  )等计算确定。

28.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实测的关键项目有(  )。

29.

隧道拱脚下沉监控量测采用的工具有()。

30.

下列关于拌合站选址说法正确的是(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某施工单位,设施精良,技术力量雄厚。承接了一段35km二级公路的旧沥青路面再生,施工单位施工前对旧沥青路面的破损情况进行调查,路面基层承载能力良好,面层因疲劳而出现大面积坑槽现象,且深度达到5cm。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施工方案,并采用现场热再生中的重铺再生法施工,其施工原理:用两台加热机分次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加热。第一次加热的表面温度可达160~180℃,第二次加热的表面温度将达到180~250℃。通过两次加热,将旧路面沥青材料软化,再由再生机主机翻松,将翻松材料收集到再生主机的搅拌锅中,加入适量的沥青再生剂搅拌,将拌和均匀的再生混合料摊铺到路面上作为路面下面层,其上再铺设一层新的沥青混合料作为磨耗层,形成全新材料的路面,最后用压路机碾压成型。其施工工艺流程为:

加热→翻松→(A)→搅拌→摊铺整形→(B)。

事件2: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对旧沥青路面再生作了如下控制:

(1)在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目的是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等。

(2)按照初压、复压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施工单位采用雾状喷水法。

(3)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具体做法:首先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m,摊铺后将混合料人工铲走。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150m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跨缝挤紧压实。

【问题】

1.结合背景,除了采用现场热再生方法外还有那些方法可进行旧沥青路面再生?

2.事件1中,写出旧沥青路面再生工艺流程中A、B工序的名称。

3.完善事件2中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

4.事件2中关于纵缝采用热接缝的具体做法是否有错?如有错,请改正。

32.

某二级公路K合同段(K22+300~K44+0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和支挡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路基挖方土石比例与招标文件中的比例相差较大,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增加费用23.4万元,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单位签发了“设计变更通知单”,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进行了审查,同意实施。

事件二: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事件三:针对K41+200~K41+320的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下图),挡土墙最大高度为11.2m。施工单位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及时对墙背进行回填,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问题】

1.事件一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墙身中的构造物A的名称和墙后砂砾石的作用。本工程的挡土墙按照墙背形式分类属于哪种形式?

4.改正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

33.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二级公路桥梁,其中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连续箱梁、预应力箱采用单箱双室斜腹板断面的形式,梁高分为2.0m。混凝土箱梁采用C50混凝土,采用纵向、横向预应力体系,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及真空辅助压浆技术。箱梁外伸横梁设置预应力,其它位置横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相对施工方向的共用墩处,箱梁钢束采用内卡式千斤顶张拉。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法现场浇筑:

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支架位置放线→支架搭设→支架校验调整→铺设纵横方木→安装支座→安装底模板、侧模板→底模板调平→支架预压→A→绑扎底板、侧板钢筋→B→安装内模板→安装顶板模板、边模板→绑扎顶板钢筋→安装波纹管→自检、报检→混凝上灌注→混凝土养护→拆除边模和内模板→预应力张拉→压浆、封堵端头→养护→拆除底模板和支架。

钢管支架搭设完成后,采用砂袋静压法对支架进行等载预压(包括梁体荷载及施工荷载),试压的最大加载为设计荷载的1.05倍,预压时砂袋由梁体一侧逐渐向另一侧慢慢堆放,为了赶工期一次性达到设计荷载,卸载后,进行了预拱度估算,施工完毕后,按照纵向从两边向中间,“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进行拆除。拆除的钢管堆码整齐,经检査整修后入库待用。

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成立了领导带班小组及巡査小组进行定期巡査,并针对支架施工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

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全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Ⅲ级。

【问题】

1.分别列出工艺流程A、B的名称。

2.背景材料中,为什么要进行支架预压?

3.指出支架施工过程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4.应急救援预案中保障措施有哪些(列出4种即可)?

5.该大桥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理由,若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还需要进行哪几个步骤?

34.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隧道施工项目,该隧道主要穿越砂层泥岩和砂岩,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富含裂隙水。隧道全长800m,设计净高5m,净宽12m,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隧道。

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劳动力计划等内容。拟采取二台阶开挖方法施工,施工顺序如图所示,并按表①一⑨的顺序作业。针对该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突水安全事故的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

【问题】

1.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劳动力计划包括哪些类别的人员?

2.改正③一⑥的施工工序,说明修改原因。

3.补充表3-3中⑦~⑨项工作的内容。

4.施工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属于哪一类?除此之外,应急预案还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