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城市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规划有一处独立建设组团,主要功能为居住和公共服务,可容纳居住人口约4万人。组团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南临城市主要行洪河道,北倚山地林区,有东西方向的轻轨和干道与东部城市中心区联系,有三条南北向干道向北通往山林地区,其中,中间的南北向干道是通往市级风景区的主要通道。
根据市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为完善城市中心现状综合医疗中心的功能,在该组团选址建设一处综合医疗中心分院,服务人口约6万人,满足该组团及部分中心区居住人口的就医需求,设置标准按40床/万人,用地规模按115m2/床。
医院建设单位提出如下选址方案:拟建综合医疗中心分院占地约5公顷,将原规划居住、绿化用地调整为医疗卫生用地,保留地块内行洪河道。具体位置见图5。
【问题】
试分析该选址方案不合理之处。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该选址方案的不合理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1)问题一:用地规模过大不合理;5公顷用地按照提供的设计标准可服务10万人,而本区总计服务人口才4万人。
理由:在国家大的土地政策、经济水平以及居住模式一定的前提下,采用通过统计得出的数据,结合人口规模的预测,计算出城市在未来某一时点所需居住用地的总体规模。已知服务人口约6万人,设置标准按40床/万人,用地规模按115m 2/床,故用地规模为6×40×115=27600(m2),即2.76公顷。方案中拟建综合医疗中心分院占地约5公顷,用地规模偏大。
(2)医院建设单位擅自调整原规划地块性质不合法,在原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内选址不合法,应该在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选址。
理由:城乡规划确定的用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禁止擅自改变用途。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是指居住区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其他建筑,主要是为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型建筑,是居住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涉及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和方便程度。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等八类设施。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应体现方便生活、减少干扰、有利经营、美化环境的原则,可采用分散、集中、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布局,保证合理的服务半径。
(3)选址邻近小学用地不合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4)选址西临通往景区的主要干道旁不合理,影响游客心情。
(5)用地被行洪河道一分为二不合理,增加建设投资,且医疗垃圾废水可能对河流水质造成影响。
(6)选址位置过偏不便于服务人口的使用。
理由:综合医院的选址要求:①综合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和医疗卫生网点的布局要求。②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③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④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⑤地形力求规整,以解决多功能分区和多出入口的合理布局。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⑦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的场所。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城市性质的概念内涵应当包括()。
-
- A.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
- B.城市的微观区位意义
- C.城市的地理位置
- D.城市的主导职能
- E.城市的内容
- 查看答案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规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基于特定的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生产生活或方式和保护目标的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 )的最大合理规划的人类活动。
-
- A.农业生产
- B.水利工程建设
- C.资源开发
- D.国家公园建设
- E.城镇建设
-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新型城镇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
- A.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
- B.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纳入城区,实现空间一体化
- C.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培训成为专业特色镇
- D.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 E.大城市周边地区通过撤县设区,快速提高城镇化率
- 查看答案
城市规划中社会调查所用到的相关数据、资料的种类大体上包括( )。
-
- A.问卷调查数据
- B.访谈资料
- C.相关材料
- D.统计数据
- E.基础数据
-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
- A.在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可以采用渠化交通加信号灯控制的方式
- B.一般的平面十字交叉口可由交通警察来指挥
- C.交通量较小的主干路交叉口可采用无交通管制的方式
- D.交通量较大的快速路交叉口应设置立体交叉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