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材料:
(1)相同的直筒型玻璃材质的大杯2个;
(2)相同的直筒型玻璃材质的小杯2个;
(3)足量色拉油;
(4)足量蒸馏水。
实验步骤:
(1)1个大杯和1个小杯为一组,分成甲、乙两组;
(2)小杯和大杯杯口均朝上放置;
(3)将两组中的小杯分别放入本组的大杯中;
(4)调整位置使得2个小杯在大杯中的位置均居中;
(5)将色拉油缓缓倒入甲组两杯间的空隙直至没过小杯杯底;
(6)将蒸馏水缓缓倒入乙组两杯间的空隙直至没过小杯杯底;
(7)静置,从侧面水平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甲组中的小杯杯底完全看不到了,乙组中的小杯杯底仍可见。
为了得到实验结果,以下哪项是选择实验材料的依据?
- A.光从液体进入固体时常会在两者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 B.色拉油的折射率几乎和玻璃的折射率相同
- C.色拉油的流速小于蒸馏水的流速
- D.斜射到色拉油与玻璃交界面上的光的行进路线发生了偏折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
色拉油的折射率几乎和玻璃的折射率相同,可将两者看做是同一种介质,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不会发生折射或反射现象,此时我们就无法分辨不同的物体了,就出现了甲组中的小杯杯底完全看不到了的现象。
因此,选择B选项。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事后郑老师在班上如何处理此事最合适?
-
- A.为没有有效地组织这个活动再次向学生道歉,表示下次会组织得更好
- B.以此事为话题开班会,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做每件事都有规则和要求
- C.与全班同学共同开展自我批评与反思,由小余在班级中先做检查
- D.在向学生道歉的同时讲清规则的重要,指出学生在活动中的违规行为
- 查看答案
上课铃响了,来上英语课的陆老师看着教室旁仍在打扫的学生们,他如何做最合适?
-
- A.和同学们一起尽快打扫,打扫完后再开始上课
- B.留下班干部继续打扫,组织其他同学开始上课
- C.让全班同学回教室上课,下课以后再继续打扫
- D.和班主任协商,不上课,为教育学生继续打扫
- 查看答案
(题干不全)学生一发不可控制了呢?其原因在于初中学生:
-
- A.正处于青春期,渴望和异性交往
- B.独立性日益增强,叛逆心理出现
- C.富有热情,自制力差,容易冲动
- D.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突出
- 查看答案
当郑老师见到学生开始拿蛋糕互相袭击时,哪种做法最为合适?
-
- A.立即叫停并解释原因,让学生回座位吃
- B.看到孩子们玩得开心,自己也参与其中
- C.抓住闹得最厉害的学生,迅速控制事态
- D.有信心控制事态发展,在一旁暗自观察
- 查看答案
冬至这天是初三(3班)小余的生日,郑老师从饭堂出来进到班里准备组织学生午自习,刚进来就被讲台上的大蛋糕惊到了。这时同学们都围上来,小周率先说:“老师,今天是小余的生日,我们一起为她点蜡烛,唱生日歌吧!”小何提议:“您为我们切生日蛋糕吧!”郑老师为小余点了蜡烛,和学生一起唱了生日歌,并切了蛋糕,大家陆续拿到了自己那块。
这时只听“啊”的一声尖叫,小余脸上被涂上了一大块奶油。而这只是开始,拿到蛋糕后同学们兴奋起来,相互朝对方“袭击”,郑老师也没有幸免,她的脸上,衣服上留下的奶油痕迹越来越多。“很少能在学校看到孩子们有这么开心的状态了,玩就玩一会吧。”郑老师心想,但下午还要上课,随即通知大家“活动到12:45分,上之课前收拾好教室卫生。”随后郑老师离开教室回到办公室,去清理脸上衣服上的奶油。
离开教室后,班上更热闹了,有的女生拿着蛋糕在操场上追逐男生,有的学生在教室外拿着蛋糕互相往脸上衣服上抹着,小王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都是白花花的奶油,男生小李干脆用校服蒙住了脑袋……这时,教务处主任来到办公室,告诉郑老师:“你们班的学生疯闹,把奶油弄得满教室满校园都是,赶紧组织学生打扫卫生。”郑老师这才反应过来,立刻来到教室,班上只有二三位学生,只得先组织他们把教室打扫干净。陆续有学生回来,向外班借来拖把,水桶将门前和教室附近的蛋糕收拾干净。上课铃响了,还没有收拾干净……
当郑老师进教室见到讲桌上有大蛋糕时,最合适的做法是:
-
- A.将大蛋糕放到教室后,和学生约定放学后再分吃
- B.将大蛋糕放到办公室,让小余放学后带回家再吃
- C.切分蛋糕,等学生吃完后,组织学生开始午自习
- D.先与学生协商约定规则,再组织小余的生日会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