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混凝土拌合站配备了搅拌系统、生活区、办公区、现场施工平面图、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工程概况牌。
事件二:水泥 1、沙子 2.36、碎石 3.258、粉煤灰 0.218、减水剂 0.024、水 0.548。(题目已知:细骨料中沙的含水率是 6.5%,粗骨料中碎石的含水率是 0.4%,一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是 325kg,每盘两方混凝土)
事件三:隧道仰拱填充和仰拱混凝土同时施工,超挖部分用 C25 片石混凝土回填。
事件四:根据建设项目施工企业评价办法,信用评价办法是基础分中减去基础日常检查考核分和不良行为扣分,加上标准优化激励管理考核扣分,在本工程第一年第三季度考核过程中,扣分明细如下所示。
检查发现电焊工无证上岗 1 人 扣 2 分;
桥涵模板连接固定不符合要求 扣 2 分;
检验批 1 次不合格 扣 3 分;
隧道衬砌背后存在无遮挡脱空 1 处 扣 3 分;
隧道衬砌厚度不足 扣 6 分;
擅自改变施工方法 扣 6 分;
事件五:接触网弹性吊索安装前,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要求弹性吊索安装应按自下锚侧向中心结的顺序进行安装,一个锚段只能有两个工作面,弹性吊索紧固张力时,弹性吊索张力紧线器位于中心锚结侧,以确保……
事件六:项目经理部编制了信号工程施工方案,具体施工工序为:电缆线路复测→光电缆敷设→A→室外箱盒安装配线→B→室内设备安装配线→室内外设备自检、单体调试→C→室内外联锁试验→竣工验收。
问题:
1、针对事件一,完善拌合站平面布置和厂区内牌图设置规划方案中缺少的内容。
2、针对事件二,计算每盘混凝土需要多少水泥、沙子、碎石、粉煤灰、减水剂、和水,(单位为 kg,保留一位小数)
3、针对事件三中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四,计算第三季度信用评价中不良行为扣分值。
5、针对事件五中技术交底内容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6、针对事件六,写出 A、B、C 所代表的的工序名称。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1)拌合厂区设置还缺骨料存放区、试验检测区、保障系统,并分区进行机械设备配置。
(2)五牌一图缺: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
2、水泥:325*2=650kg
砂石:325*2*2.36/(1-6.5%)=1640.6kg
碎石:325*2*3.258/(1-0.4%)=2126.2kg
粉煤灰:3.25*2*0.218=141.7kg
减水剂:3.25*2*0.024=15.6kg
水:3.25*2*0.548-1640.6*6.5%-2126.2*0.4%=241.1kg
3、
(1)隧道仰拱填充和仰拱凝土同时开工不妥;
正确做法:仰拱填充应在仰拱混凝士终凝后开始。
(2)超挖部分用 C25 片石混凝土回填不妥;
正确做法:超挖部分应用同级混凝土回填。
4、
不良行为扣分值有:
检查发现电焊工无证上岗 1 人 扣 2 分,
检验批 1 次不合格 扣 3 分,
隧道衬砌厚度不足 扣 6 分
擅自改变施工方法 扣 6 分
扣分值为:2+3+6+6=17 分
5、(1)弹性吊索安装应按自下侧向中心链结的顺序进行安装不妥。
正确做法:弹性吊索安装应按自中心结向下侧的顺序进行安装。
(2)弹性吊索张力紧器位于中心结侧不妥。
正确做法:弹性吊索张力紧线器位于下锚侧。
6、A 为信号电缆接续、测试;B 为室外设备安装;C 为联锁系统室内模拟试验。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关于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45 日内审查完毕
- B.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3 年
- C.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遵守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经原颁发管理机关同意,可以不再审查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于期满前 1 个月向原颁发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 查看答案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
- A.3 个月
- B.6 个月
- C.12 个月
- D.24 个月
- 查看答案
某工程施工期间,安全人员发现作业区内有一处电缆井盖遗失,随即在现场设置防护安全网及警示牌,并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红灯,这是建设安全事故隐患处理中( )原则的具体体现。
-
- A. 动态治理
- B. 单项隐患综合治理
- C. 冗余安全度治理
- D. 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
- 查看答案
工程项目部专职安全人员的配备应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确定,2万m2的工程,不应少于()人。
-
- A.1
- B.2
- C.3
- D.4
- 查看答案
现阶段正在执行的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最基本也是所有制度核心的是( )。
-
- A.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 B.安全生产责任制
- C.安全检查制度
- D.“三同时”制度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