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贫困问题一直被各国认为是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贫困的代际传递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长期发展,而且折射出一个社会的制度障碍和社会公平问题。
代际传递是很多社会都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此类问题。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与因素并将贫困和这些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
材料二:
有研究表明,生活在城市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限于家庭经济资源的穷困处境,普遍面临生存和发展风险。调查结果显示,贫困消弱了青少年医疗保健的机遇。55%的贫困家庭青少年没参加自费疫苗接种,其中有近一半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贫困家庭中有1/3的贫困青少年未参加保险,其中近2/3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贫困家庭青少年生病时,也有相当部分家庭因为经济贫困而拖延给孩子看病。
材料三:
九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的儿子韩胜利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学,为解决学费和生活费,老韩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也到西安去打工……九年过去了,老韩吃惊地发现儿子小韩大学毕业后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根本就没办法还掉以往欠下的债。“知识改变命运”在他家似乎成了海市蜃楼。虽然,“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说“知识会改变每个人的命运。”
材料四:
专家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收入增长缓慢,这是造成“穷二代”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体制障碍让社会流动机会减少、流动成本提高。例如,教育是现代社会流动的最主要机制。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后全面收费以及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向上流动也越来越难了。
发生在“穷二代”们身上的极端个案颠覆着人们眼中穷人家孩子所具有的勤恳、质朴、善良、懂事的良好形象,少部分“穷二代”盲目攀比,过度消费,不思进取,渴望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又不肯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艰苦的劳动;对父母的艰辛视而不见,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应当,不肯为家庭作出贡献,却总是把父母当成提款机;只是认为父母有培养自己的义务,却认识不到自己应该为父母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
材料五:
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区贫富分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巴西政府推行民生福利政策,稳步缩减贫富鸿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3年10月,巴西政府推出“家庭补助金”计划。这个计划通过每月向最贫困家庭提供政府补贴的方式,提高儿童的入学率,满足贫困人群的卫生医疗需求,从而达到减少贫困、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和提升社会包容性的目的。
巴西劳动和社会研究所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从2004年至2008年,巴西贫困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从33.2%下降到22.9%,最贫穷人口得到的财政转移所得占其全部收入也从10%上升到18%,这表明诸如“家庭补助金”等民生福利政策对减少贫困发挥了巨大作用。
材料六:
目前,在围绕如何解决“穷二代”问题上,社会上有多种看法。
有的人认为,一个公平的社会能够给底层民众提供向上流动的渠道,穷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教育就是底层人群向上流动最重要的机制。要改变贫富代际传递的状况,政府有义务提供普遍且公平的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越发展,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就越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教育对穷人而言,是一根最公正最有力的向上攀登的绳索,越是社会底层的群体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子女有希望,他们才不会绝望。所以,让穷人的后代不再是穷人,就得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上得好学。
也有人认为,对贫困者而言,也存在着突出的“增收和减负”问题。如果分配制度能够更加公正合理,贫困者还是增收有望的。至于减负方面,更有潜力可挖。在现阶段,我们的一些基本社会保障措施不仅没有很好到位,有的在改革方向上甚至还有与社会保障的需求背道而驰的倾向。如果能够将这些本该主要由社会公共职能担负的负担卸掉其主要分量,贫困者就可以轻装上阵,在提高自己和再就业脱贫方面更有活力。
材料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改善之基,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放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160多亿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解决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经费不足和优秀教育人才缺乏的问题。在特殊人群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覆盖范围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进一步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惠及482万名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
材料八:
一篇关于长沙等地“穷二代”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穷二代”大学毕业生规模庞大。根据各年度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保守推算,这一群体比例占大学生总体的30%左右。这一群体主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城市边缘地带和拆迁安置片区,这些地方环境、治安、服务条件差,在社区关系上一般也多游离于市民。
“穷二代”大学生要真正成为市民门槛很高,一般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需在市内购买商品房,但这对于80%的收入要用来维持基本生活的“穷二代”大学生来说,基本不可能。另一条途径是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型私营企业等单位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目前,实现这一目标,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奢望,难以逾越。
材料九:
那么,学习刻苦,成绩不错的寒门少年都去了哪儿?
向上流动倍感艰难的不仅仅是农村少年。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杨东平对比研究了中国高考扩招前与扩招后,寒门子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变迁,数据显示,2000年后,省属地方院校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高达六成以上,而在重点研究型大学里,农村生源比例一路走低。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在1980年达到顶点后一路过低,跌幅在1998年扩招后更加剧烈,眼下仅剩一成多。
问题一: 从所给材料中,分析归纳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要求:
1.表述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语言简洁。
2.字数在800字以内。
3.作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可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分析。
内因:一是贫困家庭提供给子女的衣食、教育、与亲代交流沟通的机会和方式等早期社会化的必要条件都较差,贫困家庭更易形成贫困文化,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怀疑权威等等,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并代代相传。二是受教育质量与他人存在差距、受教育程度低导致自身缺乏知识和技能。三是贫困家庭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参与政治机会少,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四是穷二代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依靠高校的力量,不善于利用其它渠道获取就业信息,主动性不够,且自我调节能力弱,遭遇就业难题。
外因:一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向优势群体的集中,限制和剥夺了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群体对于社会资源的分享。二是我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其所需支出的增长速度。三是体制障碍让社会流动机会减少、流动成本提高。具体表现为义务教育演变为竞技教育、高校扩招使贫困家庭通过教育向上流动更加困难;户籍制度的限制提高穷二代成为市民的门槛;教育救助措施、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不完善。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是完善分配机制,让贫困者“增收”,缩小贫富差距及城乡差距。二是改革教育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培养优秀教育人才,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减免学费覆盖范围,建立学生资助制度,提高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完善教育救助措施。三是改革户籍制度,减少社会排斥。四是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保证贫困家庭享受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题。五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助其摆脱贫困。六是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解决就业难题。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在本次调查中,平均每个中心的中级以上职称在岗职工有多少人?( )
-
- A.6.7
- B.7.0
- C.7.1
- D.12.7
-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50岁以下在岗职工总人数为:
-
- A.2194
- B.14733
- C.16927
- D.无法计算
-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以下省份按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辽宁 山东 江苏
- B.江苏 陕西 辽宁
- C.辽宁 陕西 广西
- D.陕西 山东 江苏
-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的中心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是:
-
- A.19.7%
- B.22.7%
- C.23.0%
- D.24.9%
-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
-
- A.2.9%
- B.3.7%
- C.4.0%
- D.4.8%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