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给定资料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7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会议认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推进简政放权、整合部门职能职责、减少多头管理、逐步实现一个窗口对外,方便企业和群众、降低创业成本的有效举措。会议讨论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强调已经发放的权属证书继续有效、已经依法享有的不动产权利不因登记机构和程序的改变而受影响。

2014年8月15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与公众见面。此番出台的意见稿,对不动产登记的原则、适用范围、登记簿册、登记程序、登记机构等具体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在中国的施行提供法律依据和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由于中国官方已在2014年提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时间表.此番路线图的初步确定和加入,也意味着中国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在经过七年缓慢前行甚至停滞后。终于有望到达终点线。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指出.意见稿“交卷”说明中国高层已将抓紧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2.买了新房却不能顺利办房产证,这该成为问题吗?事实上,房屋所有权登记存在的问题.只是不动产登记乱象的冰山一角。

20世纪90年代中期,民法学者就提出要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将近20年过去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为何始终“难产”?2007年,我国制定了《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2013年3月,新一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转变职能方案》

提出要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2014年7月.在不动产登记条例草案专家建议稿起草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组织的立法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就这一话题进行了研讨。

我国现有的不动产登记体制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最初从林业登记开始,逐步发展到土地登记和房地产登记。“这些登记一开始都是为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监管,发展到后来也并无变化.即登记是为了适应行政管理。”孙宪忠表示。

以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为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谭启平认为,这已经被一些行政管理部门视为行政管理的有力“抓手”,一系列与房屋开发建设相关的行政管理行为,如竣工验收、税费征收等都搭上了“便车”。而这已经偏离了不动产登记的初衷。

“不动产登记并不属于行政管理行为。”孙宪忠强调,“建立这一制度,本意是为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提供官方的、公开的、恒久的、统一的法律根据和措施。这是基本的立法功能。”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申卫星认为.确权只是不动产登记的原始功能.后面又生发出征税等其他功能。“登记’两个字看起来简单。其实含义是多重的。这表明不动产登记立法还任重道远。”申卫星说。

我国现行的不动产登记实行的是多头登记,林木由林业部门登记,草原由农业部门登记,土地由土地部门登记.房屋则由房产部门登记。

“这样的登记制度,尤其是土地和房屋登记的分离,存在极大隐患。”孙宪忠说。比如,业主以其不动产向银行抵押贷款时.如果土地上没有建筑物,则抵押权的设立在土地部门登记;如果土地上有建筑物,则在房地产部门登记。如果同一个债务人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多次借贷并且需要设立抵押担保时。则抵押权会登记在不同部门。

在部门利益的格局下。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很难被打破。有网民表示,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权力合并的过程.这会让部门之间在权力占有与重新分配上产生分歧。不受约束的权力让人贪恋,在尝惯了“手有公章、批文余香”的美味之后,很少会有人或有部门主动出让手中权力。除此之外.可能还涉及下属机构和人员的撤并裁减.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主任牛凤瑞说,不动产类别、性质十分复杂,且城乡之间有较大差异.给统一登记工作带来挑战。仅从城市的房产来看,就存在“房改房”、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等多个种类,“产权怎么明晰、性质怎么确定都很难操作”。

农村近年来人口结构变化巨大.宅基地的位置、大小、性质等还涉及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统一登记在细节上的难度非常大。牛凤瑞说:“比如。宅基地虽然为集体所有。但是在农村实际上可以世代继承。很多农民听说开始确权登记以后都回家去盖房子。”不动产登记要落实起来,未来不能不考虑一些关联效应.比如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等。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国家很多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房产。政策出台后大部分人可能不会明确反对,但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考虑少数人会有抵抗情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后,不动产信息登记更便捷、公平,技术条件会更完善。但发挥不动产统一登记对于预防和惩治腐败还需要开放性的环境保障。核心问题就是要保护个人隐私,推动社会平稳过渡。“不能一下就完全放开,这可能会引起社会不满情绪,我们还是要承认现实基础的。”张俊伟表示。

登记资料公开和查询制度是不动产登记具有公信力的保证.但是在我国这项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在英国。登记簿是向公众开放的:公众可以获得土地登记局保存的电子格式的土地登记簿历史副本。目前我国只有国土资源部的《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对土地登记资料查询的范围和程序作了较详细规定。另外,我国对不动产登记查询一般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提供相关证明.经登记机关审查和缴纳查询费用后,才能查询到相关资料。在英国,土地登记机关通过计算机对土地登记系统做实时更新.方便在英国各地都可以很容易地进入系统,进行检索、查询等。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这一重大论断,将第一次在产权层面得到确认。《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次明确给出定义: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依照条例,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建设用地、宅基地和海域的使用权等都将纳入登记范围。

“条例明确了不动产登记全国统一登记的路径.首次确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范围。”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利娜表示.不动产登记是为摸清“家底”,过去提到不动产往往城乡分离、对城为主,这次明确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全。这是我国首次在不动产登记实施层面对“大家底”给出国家定义。“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出台,将使多头管理、权益管理链割裂问题得到进一步协调。”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

“不动产登记改革.大多数人狭义地理解为城市房地产问题,广阔的农村地区通常被忽略。”汪利娜说,随着明确城乡不动产统一登记,城乡土地物权将进入平权时代,农村建设用地及房产价值不高.集体土地流转难等问题可能破题。我国最大的不动产家底在农村地区。但这“家底”有多大.不动产登记将提供产权统计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不动产登记信息分散在住建、农业、林业、国土等部门。不动产登记数据分散、“九头治土”、行政成本高之声不绝于耳。例如,要查阅某工厂是否已抵押,需到土地管理部门了解土地是否已抵押.到房管部门查阅房屋是否已抵押——现行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繁杂、条块分割、权责不明,给当事人造成极大不便,也给不动产交易带来安全隐患。

孙宪忠表示.还有一些地方、部门私设程序,不仅增加当事人的负担,而且存在寻租空间,利用程序来“创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将以法规形式打破这一格局。

根据征求意见稿.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确定一个部门为本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不动产登记工作.并接受上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指导、监督。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不动产统一登记.将进一步提高登记质量,避免产权交叉或冲突.保证各类不动产物权归属和内容得到最全面、统一、准确的明晰和确认。

我国城乡间土地权属不一样.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集体所有又不像股份制可以通过股权明确为个人利益。“这种二元化土地制度,无论对城市还是农村土地管理都有诸多不便,在农村尤其突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扫清制度障碍.建立城乡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是其出发点。”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说。不动产登记“城乡统一”将加快确权,解决抵押权、处置权以及最根本的交易权等在农村土地“产权缺位”,赋权于民。使农民以产权保生存、以产权谋发展,向城乡一体化总目标迈进。

“物权法的落实、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小产权房’问题破题,甚至由此产生的公证制度、赔偿救济制度等问题,都会因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实施形成‘倒逼’改革压力。”党国英说,向社会征求意见,公众层面将对管理改革和创新形成“倒逼”。

法学专家指出,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倒逼”出来的.随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必然有力促进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改.进而“倒逼”我国不动产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深化改革将获得更多的“地气”。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立法依据为物权法。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啸撰文指出,我国法律中对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的登记作出规定的法律众多。如物权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行政法规位阶低于法律。因此必须对现行法律妨碍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条文进行修改或废除。对于不动产登记问题上的空白.也要通过增加相应法律条文予以明确。

针对征求意见稿,专家意见正浮出水面,特别是建议要充分利用公证制度的优势.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登记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实际审查,登记部门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公证将大大减少法律隐患。

4.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房产税逐步进入到人们视野中。由于房产税改革涉及社会公平、税制改革、利益分配等诸多敏感问题,对于开征房产税,各方态度不一.对房产税的.实际效果尚存疑问。

甘肃天水的王女士夫妇都是高中老师.一个儿子在外上大学.2002年在当地买了现在的这套住房。“早就听说要征房产税.我认为人总要有个居住的地方,所以首套不该征.可以从第二套房起按面积征税,这样人们就不会再疯狂买房了,剩下的房可以给真正需要房的人。”

拥有一套住房的太原李女士也表示,不应该对首套住房进行征税。“很多人都是攒了一辈子钱,就是为了住个大点的房子享受一下,好不容易买上还要交税?如果按照平方米数征.大家都不会愿意的。但对两套或多套征收,我没有意见。”

毕业后在青岛工作5年的新市民步先生.目前只拥有一套50多平方米的刚需房。“现在我们是三日之家,倒不担心对存量房征收房产税。但考虑到将来会有改善性需求.如果将来有能力再买一套房,可能就会超过人均面积,被迫纳税了。我们的选择有两个,要么现在就买二套房,要么今后增加家庭成员。无论是现在背房贷还是将来多付‘奶粉钱’.这两个选择都会大大增加我们的生活成本。”步先生盼望着,政府能仅对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征税。“我想为我年迈的父母再买一套房.让他们在青岛颐养天年。”

拥有4套房产的私营企业主刘先生认为:“我们的钱也是自己实打实拼出来的.攒点房产也不容易。如果不能财产公示,不收贪官的税,只收富人的税。那改革就是在制造不公平。”

合肥的张女士拥有3套住房,她表示:“不应该征房产税。买几套房是个人的权利。况且我的房也不是用来投资的。”

天津事业单位干部李明有两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他表示.工薪阶层房子占个人财产的比重非常大,收入有限,租金是重要的收入来源,“现在我第二套房的房贷都没还清.交税加重了老百姓负担。对我而言,要是收税,我不能眼睁睁赔本,肯定要转嫁到房租上去.这样不仅难降低房价。反而会推高租金价格”。

另外,上海某公司职员刘女士也对目前增量试点方式提出不同意见.她认为.像自己这样刚刚买房的其实是穷人,而作为房产税征税主体的富人早就买了房,按照试点做法.改善居住条件的正当诉求要交税、享受了利益的富人却不用,这既是一种“既得利益固化”.更是“劫贫济富”,“是在制造新的税收不公平”。

21世纪中国不动产副总裁及上海区域董事长张卫平认为.通过房产税向拥有多套房产的业主征税,提高业主持有房产的成本,可以抑制投资投机需求,逼出空置的住宅走向市场.从而调整楼市的供求关系。抑制房价。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表示,房产税最重要的意义是调节社会财富分配和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长期融资。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政府应及时将对未来改革的基本考虑作必要的信息披露.给社会公众吃定心丸,这样原本站在反对方的一部分人会站在支持方。他指出.应免征第一套住房,以保障公众生活必需。另外,在中国投资渠道稀缺的背景下,第二套房具有社会保险功能.相当于给自己买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险,因此,应税率应从轻。“所以总体来说.应免征第一套住房,第二套住房税率从轻,三套以及以上实行累进制高税率。”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说,意见稿的出台,为房地产税开征提供了必要条件。他说,从各方面释放的信息看,房地产税开征是必要的,但一直没有征收.其中一个重要障碍是不动产登记制度没建立起来。施正文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研究起草房地产税的相关法律草案,最快2016年审议,2017年通过。此外,房地产税征收可能赋予地方一定的自由度,各地依据自身情况决定开征时间和细节。

5.在国外,不动产登记制度已实施多年,这一制度在让不动产信息公开透明化的同时.还成为了征收房产税及国家反腐的“利器”之一。

谙熟德国房地产市场以及相关制度的张琳帮助许多国人实现了在德国的置业梦。她介绍说,购房人看中了房子之后,购房的程序正式开始。等到付款完毕之后就可以通知公证处了.这个时候才开始房屋的交接工作。整个过程走完之后公证处会到法院去正式办理房产登记。

德国不动产登记的做法由来已久,其法律依据可以追溯到1897年生效的《土地登记条例》、1900年生效的《民法典》以及之后陆续颁布的一系列法律。一百多年以来.德国权利登记制度作为房地产交易的法律依据一直为人们所奉行。不动产权属的变更必须登记.登记之后方才具备法律效力。

联邦德国土地登记的执行机构是地方法院内设立的土地登记局。德国《土地登记条例》第1条即关于不动产登记机关及其管辖的规定,其中第1款是:不动产登记簿由地方法院(不动产登记局)统一掌管。

据介绍,德国房地产登记簿通常包含一份清单和三个分簿。有关房地产本身的情况诸如地点和面积,所有者的相关信息和房产获取方式,使用负担以及抵押权情况都有详细记载。该登记簿是记载房地产权属关系的权威文件,也是所有者财产关系的证明。房地产登记簿由德国当地法院负责管理并开放查询。

由于公证机关的参与,交易自身以及交易方信息的准确性都能得到保障。张琳表示。由于购房人的身份信息的真实性都会得到严格审查,在德国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在房产交易中使用虚假信息的事情.

新加坡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来源于英联邦广泛采用的托伦斯登记制度.这一制度随着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土地所有权法案的生效而逐步取代原有的土地契约制.

托伦斯土地登记制度是一种制度严密、权责分明的登记制度,登记具有绝对的公信力。政府通过设立土地登记机构,专门负责土地登记事宜,所登记的土地或不动产,由政府担保,保证其产权的权威与合法,而不是以双方交易或转让契约合同为保证。已登记的土地及不动产.其权利人、土地面积、地块位置、边界及其相关权益等都经过政府登记机构的审核和认定.政府保证其准确、真实。

据了解,新加坡的电子系统在房产交易过程中.基本上可以做到让所有人查到某一块地契所在地块的详细信息,房主姓名、国籍等信息,这套房子在建好后有多少买家转手.以及目前这套不动产有没有相关贷款、按揭等信息。如果支付更多金额的信息费,甚至可以查到房子所在地块的规划图。可以凭此判断未来地铁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会影响到未来房子的发展。不光是房屋买卖的委托律师可以查到,房产中介可以查到。任何普通人都可以顺利得到这些信息。就算你不精通电脑,到土地管理局,他们的工作人员也会很乐意给你提供这样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能够通过某一个房产查询到业主信息.而反过来如果普通民众要查询某一个人名下有多少房产则是不被允许的。这涉及个人隐私,所以信息的公开也需要平衡。

日本的土地等不动产登记机关是在法务省内部的民事局下设立的。分法务局、地方法务局、支局、派出所4种形式,并通称为登记所。

《日本民法典》第177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取得、丧失及变更。除非依登记法规定进行登记,不得以之对抗第三人。”依据契据登记制度。由国家设置的登记机构在登记簿上记载不动产物权状况.以便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进行查阅。

日本的法务省实行的是直属中央的垂直领导结构.法务局及其下属机构都是法务省根据需要设置的。地方政府无权设置法务机构,各级法务机关的设置和其管辖区域与行政区划不是相互一致的。法务省依据不动产登记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独立进行不动产登记。不受其他行政部门的于扰。

各登记所的土地登记业务根据《不动产登记法》第12条的规定由登记官负责办理。登记官有两种权力:一是书面审查权。即对提出的登记申请,查看是否符合不动产登记法规定的多种登记要求;二是实际调查权,即实地查看申请人申报登记的不动产与事实是否相符。但依该法第13条规定。当登记官自己、其配偶或其直系亲属为登记申请人时.登记官则不能以其身份独自办理登记。该条规定,在这种场合,必须有已在该登记所进行了登记并且与登记申请人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成年人2人以上作保,方能进行登记。在此场合,登记官还应做笔录,与作保人共同签名盖章。

登记簿誊本的交付和登记簿的查阅,都必须交纳一定的费用。根据《不动产登记法》规定的不动产登记簿可以公开查阅的原则,《登记手续费令》第3条规定了查阅的费用,如登记簿或其附属文件的查阅费为200日元,地图或建筑物所在图的查阅费为每页200 日元。

作答要求

一、请结合“给定资料2”,简要概括当前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难点。(15分)

要求:准确全面,语言简练。不超过150字。

二、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4”,评析双方的不同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练。不超过350字。

三、“给定资料5”介绍了国外已实施多年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请结合给定资料,归纳国外不动产登记制度。并说明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25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450字。

四、阅读给定资料,根据对资料中“我国首次在不动产登记实施层面对‘大家底’给出国家定义”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主题明确,内容充实;

(2)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3)总字数1000~1200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一、请结合“给定资料2”,简要概括当前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难点。(15分)

要求:准确全面,语言简练。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难点有:一是不动产登记功能的认识存存在分歧,不动产登记具有明显的行政管理印迹。[3分]二是不动产登记机关不统一,各自为政,利益藩篱难突破。[3分]三是城市产权复杂,城乡差异大,给统一登记工作带来挑战。[3分]四是不动产登记涉及个人隐私,人们不愿配合。[3分]五是不动产登记的信息公开程度低、查询方式不健全。[3分]

评分说明:

共5个要点。每个3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二、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4”,评析双方的不同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练。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支持征收房产税的一方认为.应免征第一套住房。以保障公众生活必需,征收第二套及vg,上房产税,抑制投资投机需求。[2分]

反对征收房产税的一方认为.买房是个人权利,房产税会转嫁到房租,应加强官员财产公示,打破既得利益障碍。[2分]

双方针对征收房产税的观点都是片面的。[2分]对于房产税的征收,既要看到居民财富,又要看到家庭负债以及对老人与子女的赡养、培养负担。[2分]征收房产税,有利于遏制过快增长的房价,遏制投资投机行为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2分]征收房产税,需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细化征收范围,确定起征点,保障低收入人群和房产面积合理的人群的生活权益.免征第一套住房,第二套住房税率从轻,三套以及以上实行累进制高税率。[2分]

政府应及时对未来改革做必要的信息披露.给社会公众吃定心丸。[2分]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外,还要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公开制度。[2分]

评分说明:

本题分值由结构分和要点分两部分构成。

结构分.能从“概括评论对象一发表个人看法”两个方面组织答案的,赋结构分4分。

要点分:共8个要点。每个2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三、“给定资料5,,介绍了国外已实施多年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请结合给定资料,归纳国外不动产登记制度,并说明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25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450字。

【参考答案】

国外不动产登记大致采用权利登记、托伦斯登记、契约登记三种登记制度。[1分]德国采用权利登记制度。由地方法院的土地登记局登记管理,同时公证机关参与登记,保证交易双方信息准确。[3分]新加坡采用托伦斯登记制度。政府设立土地登记机构,担保产权的权威及合法,登记信息形象全面,登记查询则注重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并重。[3分]日本采用契约登记制度。设立在法务省内部的民事局下,登记机关采用垂直化管理模式,而登记信息通过收费方式提供公开查阅。[3分]

启示:一是突出法制建设,向统一依据法律的方向迈进,形成规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法律体系。[3分]二是引入公证制度,强化法律保障,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3分]三是各地在中央统一监督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将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减少办证环节。[3分]四是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问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3分]

五是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3分]

评分说明:?

共9个要点。其中国外不动产登记制度概况要点1分。其余要点每个3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分。

四、阅读给定资料,根据对资料中“我国首次在不动产登记实施层面对‘大家底’给出国家定义”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主题明确,内容充实;

(2)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3)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动产登记时代让“家底”见阳光

? ? ? ? ? 2014年8月15日,《不动产登记暂行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与公众见面,这是我国首次在不动产登记实施层面对“大家底”给出国家定义。蹉跎七年路漫漫,随着《条例》的面世,不动产登记时代终于呼之欲出。《条例》首次确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范围,有利于国家全面摸清“家底”,改变“九头治土”的现状,消融城乡二元“坚冰”。

不动产统一登记。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消融城乡二元“坚冰”。我国最大的不动产家底在农村地区。当前,我国城乡二元化格局存在的户籍、地籍这两大“支柱”,直接造成了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不平等、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不平等。对农民而言,通过不动产登记,可以将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在内的权益明确所有人.使得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自身财产权利得到保护。不动产登记确权明属,将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推进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扫清制度障碍,奠定法律基础。

? ? ? ? ?不动产统一登记,实现信息联网,加快房产税的推进。长期以来,不动产登记分散在各个部门,土地、住房等基础性信息不透明。不动产统一登记,将使房产底数彻底阳光化,为加快房产税立法创造适当的时机,通过调节税率对投资性房产进行调控。多部门信息共享,有助于监管部门掌握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决策部门摸清家底.为未来在土地使用和规划方面做到科学安排提供依据。如此一来,方能准确征收房产税,以此避免社会两极分化.真正做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 ? ? ?不动产统一登记。将改变分散的物权登记方式,打破部门利益藩篱。我国现行的不动产登记模式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分属不同管理机构,涉及近10个部门。目前在登记过程中,存在的多头行政、依据繁杂以及登记机构重叠交叉等问题。成为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最大阻力。《条例》的出台将以法规形式打破这一格局,切断某些部门的利益期待.将部门独享信息资源改变为公共统一的信息流通渠道。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减少办证环节,提高政府治理效率,更加便民利民。

? ? ? ? ?不动产登记时代,让“家底”见阳光,需要引入公证制度,强化法律保障,统一登记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方便社会依法查询。不动产登记在后续的操作中,也许还会遇到重重阻碍。但是,改革的步伐就是要向着维护国家利益、谋百姓福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不会因为少数利益的藩篱而稍作迟疑。“东风既起,三军可动”,我们相信不动产统一登记必定会为广大百姓带来更大的福祉。

评分说明:?

一类卷[32~40分。基准分36分]:能围绕“不动产统一登记”立论.观点鲜明、准确、见解独特: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1000字。

二类卷[24~31分。基准分28分]:能围绕“不动产统一登记”立论。观点明确、合理:能联系社会实际.论据较充分: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楚:语言通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1000字。

三类卷[16~23分。基准分20分):能围绕“不动产统一登记”立论.硬点不够明确;联系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结构欠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言不够通顺:不少于1000字。

四类卷(15分以下.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均在本等级计分]:一是观点完金脱离材料:二是篇幅不足600

字;三是不分段落、标点的:四是摘抄原文为主的:五是文面错误较多的。

说明:

1.没有标题.扣2分。

2.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200字以外。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1000字.每少于50字。扣1分。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材料一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202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材料二

  2020年9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必须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认真思考和回答10大新课题,其中一项是: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后,如何依靠创新驱动、技术进步、高素质人才激发强大内生动力。在《浙江日报》的访谈中,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此阐述了自己的思路与见解。

  从全省来看,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应从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等方面集中发力。2019年,浙江省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近50亿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联合基金,总投入达10.5亿元;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等相关领域发展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区域发展重要科学问题。未来,浙江省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争取在2025年建成50家技术创新中心、10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推动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政策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是浙江打造人才蓄水池的3个主要方面。当前,浙江正着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通过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究院以及院校等,提升蓄水池的虹吸效应。

  材料三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之根,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决定大国崛起的基石。近代以来,英国、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先后崛起的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国,无不是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的。在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曾经是占有大量殖民地的“大国”,但由于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只能“昙花一现”。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为“日不落”帝国,但后来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减弱,一战后逐步沦为二流国家。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超级大国,关键因素正是其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审视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科技创新因素,归根到底是这些国家较早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激励创新的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制度、教育制度、反垄断制度、投融资制度等,以及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如果没有宪法和专利法的保障就不会出现爱迪生这样伟大的发明家;如果没有专利制度,像福特这样的人也就没有动力了。因此,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建立有利于充分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

  材料四

  4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不只是建设了一个开放活跃的市场,或者说不只是把先进科技和管理办法引入这个市场,而是同时建设了一个有利于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不断进步并有效投放于市场的可持续的法治保障体系。40多年来,中国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有利于科技和市场发展的法治保障建设得到同步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值得深思。表面上看,蒸汽机等近代工业科技发明的应用,改变了英国的小作坊,带来了规模化的近代工厂。但是仔细想,让蒸汽机这些工业科技成果在英国出现并发挥作用的只是发明本身吗?显然不是这样。中国古代也有四大发明,但怎么就没有触发工业革命呢?因为英国当时及时建立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即专利权制度,以及有利于工业科技发挥最佳作用的工商业组织法律制度即公司制度。这些近代法律制度的促进和保障,使得科技进步与市场应用有效结合进而使得工业革命得以发生和发展,近现代文明演进才有质的飞跃。

  中国改革开放决策者审视历史、放眼世界,不仅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搞活市场才能搞活经济的道理,而且也深切体悟到科技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法治的保障。所以,在万法待兴之际,中国首先进行了外资法和知识产权法两大重点法律保障建设。1982年商标法、1984年专利法、1986年民法通则、1990年著作权法、1993年科技进步法等,都是保障科技支持市场发展的及时雨和催化剂。除了这些重点的、直接的法律保障之外,科技发展和应用还需要更加完整的法治体系的全面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40多年来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及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都得益于相关法律的同步发展。当然,科技本身是有代际的,法律本身也应该是有代际的,二者只有不断同向迭进,才能正向互动。否则,法律不仅不能成为保障,反而可能成为障碍。

  材料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浙江民营企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浙江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浙江涌现出数量众多的隐形冠军企业。它们规模不大,却在某些细分领域成为绝对的领先者,甚至占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像纽带一样,成为稳定全产业链优势的中流砥柱。

  嘉善XSK电机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微型自动聚焦音圈马达和压电马达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微型自动对焦马达生产基地。2020年公司抓住全球部分制造业产业链重塑的机遇,加速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进程,成功研发并迅速量产6400万超高像素摄像头对焦马达、1.08亿像素光学防抖自动对焦马达等,逐步进入中高端手机市场。公司副总经理感慨地说:“消费电子是一个更新迭代速度飞快的行业,企业必须牢牢掌握创新话语权,才能不被下游企业牵着鼻子走。”

  浙江的ZT集团从一家作坊式小厂起步,发展到今天服务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集团,依靠创新获得可持续竞争力,走出了一条自我迭代式的发展道路。“基于物联网与能效管理的用户端电器设备数字化车间”帮助ZT集团实现了低压电器产品生产全制程自动化,推动低压电器制造进入智能化时代,被评为“2019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ZT集团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的两个数字化车间,不仅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全价值链数字化,而且能有效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生产效率。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所涉及的系统软件、硬件设备,包括改进产品设计、每道工序实现“机器代人”以及企业统一数据平台和车间级工业通讯网络等,全部由ZT集团自主研发。集团董事长自豪地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材料六

  “八八战略”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2006年3月2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指出:“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使之成为服务中小企业、提升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的重要支撑。”当前,浙江正在大力发展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正是创新平台建设迭代升级的新形态,体现了浙江与时俱进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使命担当。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在整合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基础上,由政府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及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面向特定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集聚科技、人才、金融、数据等资源要素的新型创新载体。自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来,全省已创建培育超过200家省、市、县三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成效也已逐步显现:创新服务机构不断聚集,大量共性技术难题得到破解,实验室创新成果迅速找到“婆家”……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科技、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协同推进,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形成了服务产业发展的“大合唱”。省里制订出台了《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导则》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财政专项激励资金竞争性分配方案(试行)》,给予综合体最高每年5000万元、连续3年财政资金支持。各地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加强组织领导、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政策整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与此同时,综合体营运主体大多注册了实体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凭“真本事”立足。对创新服务机构,多数综合体实行“亩均论英雄”和服务排名为主的考核制度,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充分竞争、优胜劣汰”,激发了成长活力。

  根据省里提出的2022年实现“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覆盖”的目标,各地政府着眼于补齐产业链、做强产业链、优化产业链,按照“产业培育的重点在哪里,综合体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努力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成地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裂变发展的“反应堆”。浙江诸暨的珍珠产业闻名遐迩。针对珍珠企业在养殖生态化、定制个性化、销售网络化等方面的短板,政府以珍珠创新服务综合体为载体,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抓好珍珠研究院和珠宝创意设计、网红直播基地等建设,接连攻克珍珠养殖水体生态循环治理、珍珠粉3D打印等共性难题,引进国内外知名珠宝设计师和百余名高流量网红,大大增强了诸暨珍珠在国内国际的潮流引领力、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创新发展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的竞争发展到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竞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集聚整合产业创新要素,促进政府、企业、高校院所、金融和中介机构紧密合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温州乐清聚焦千亿级电气产业,以强化电气产业服务创新为突破口,以整合智能装备各类科创平台为抓手,举全市之力构建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培育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提供强力支撑。杭州钱塘新区在杭州医药港核心区块启动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聚焦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生命医学工程、医疗大数据等核心领域,推进人才链、创新链、生态链、服务链、金融链、产业链“六链”融合,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在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过程中,各地政府树立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理念,运用数字赋能、改革破题、创新制胜的手段,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专业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方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提升招商、科技、经济、人才等政府部门的协同服务能力,构建从源头到末端、从共性到个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综合体提供集成化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在综合体内设立企业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贯穿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公共服务,同时方便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对接联系,第一时间满足企业在专利申报、产品推介、质量检测、消费维权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材料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这些重大决策充分显示了新型举国体制在我国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科技强国进程中的重要性。

  所谓举国体制,就是国家利用各种行政和政策手段,举全国、全社会之力去达成某一特定目标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其实践在古今中外都有成功的案例。发达国家在国防安全领域、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高技术领域,从未中断过举国体制的做法。比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日本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等,都是通过举国体制的推动取得成功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科研基础极为薄弱的条件下,我国的科研系统按照“集中力量,形成拳头,进行突破”的原则,由政府全盘负责科技规划、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并直接组建和管理科研机构,其人力、经费、物资等完全由政府按计划统一调配。在国际封锁、国内科技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这一体制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进行动员和集中。正是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才能够在“一五”计划期间展开以“156 项工程”为核心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才能够取得“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就,铸就国防安全的战略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取得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高铁项目、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等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国再次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应急科研攻关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疫情发生后,科技部门迅速组织由多个领域顶级专家组成的科研攻关组,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短时间内就取得积极进展,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放眼未来,不论是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还是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都更加需要我们不断用好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这个独特优势。

  材料八

  作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江在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新征程中,自觉强化国家使命导向,从国家急切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凝练科技问题,布局战略力量,配置创新资源。为此,浙江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域创新体系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创新体制,着力推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全力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省实验室”这一新名词应运而生。

  “浙江省实验室”的提出和建设,鲜明地展现出浙江以超常规力度建设世界级科创高地的决心和魄力。首批4家省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十分明确:之江实验室和湖畔实验室聚焦“互联网+”领域,良渚实验室和西湖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领域。每家省实验室平均5年100亿元左右的总投资,换来的将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建设省实验室,是浙江构建全域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效能的重要一环,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一次生动实践。”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新型举国体制催生新型研发机构,从这4家省实验室的牵头建设单位来看,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共同举办,是混合所有制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良渚实验室由公办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浙江大学举办;西湖实验室由西湖大学这样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牵头建设;湖畔实验室的举办单位阿里巴巴集团则是一家民营企业。

  为更好地利用体制优势攻关核心技术,之江实验室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原造峰”工作机制,采取“大兵团作战”,突破学科界限、按需组织顶尖科研力量协同攻关。实验室的“先进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项目,由两位院士牵头,联合了国内10家优势科研单位的力量,较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内生安全文件存储系统、内生安全云管平台等多款核心装备。

  支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是省实验室的使命之一,为此需要探索高效的成果转化模式。西湖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日前完成近亿元融资,即将进入临床试验。相比制药行业新药研发动辄10年的转化周期,这一成果用很短的时间就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第一步。这得益于灵活的成果转化机制。从专利申请、法律咨询到投资人谈判,专业的成果转化团队全程参与,不但大大加快了项目落地的速度,还能让科学家更加专注于科研。浙江省实验室未来的许多创新成果也都将受益于这种“深度孵化”模式,从而加快产业化进程。

  材料九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圆满收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对于中国来说,嫦娥五号任务不仅是一项重大科技成就,更是体制优势和精神力量的伟大胜利。在23天的时间里,嫦娥五号完成了一次对接、六次分离,两种方式采样、五次样品转移,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环环相连、丝丝入扣。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批准立项以来,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迭代提升,实现了“六战六捷”“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探月工程汇聚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传承弘扬了中国航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伟大探月精神。这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科技创新战线上的又一次体现,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铸就的又一座丰碑,对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问题一

  根据资料6,简要归纳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主要做法。(20分)

  要求:

  (1)全面、准确,有条理;

  (2)字数不超过250字。

  问题二

  结合资料7、8、9,谈谈你对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解。(30分)

  要求:

  (1)理解正确,观点鲜明;

  (2)分析深刻,逻辑清晰;

  (3)字数不超过500字。

  问题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结合给定资料,以“梦想、创新、实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50分)

  要求:

  (1)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语言流畅;

  (3)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字数1000~1200字。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一

传统制造业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发展之基、富民之源,深刻地影响着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本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出口高增长阶段,还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浙江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转型升级阶段,传统制造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规模大、占比高、技术成熟的传统制造业不仅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还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基础。

当前,浙江传统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和阵痛期,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根据2016年度统计数据测算,全省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用47%的工业用地、73%的能耗、85%的排放、43%的用工,贡献了43%的工业增加值和40%的税收,投入产出效益总体偏低。在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等关键指标上,总体低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以纺织行业为例,浙江纺织行业规模上企业数量庞大,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仅有3家,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

材料二

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是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经验。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于英国,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制造业快速崛起,推动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19世纪末,德国、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在电力、机械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钢铁、电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下,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在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完善升级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一些曾经也在工业化上取得不俗成绩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放松对制造业发展的坚持,特别是忽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收入提升停滞的“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全球经济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贸易保护主义为世界经济蒙上阴云,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制造业承受着更大的挤压风险。2017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并将其列入“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2018年,《浙江省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2年)》出台,该计划围绕消费品、原材料、机械装备及零部件制造三大领域,在2017年确定的纺织、服装、皮革、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等第一批10个重点行业基础上,增加汽车零部件、低压电气、金属制品、泵阀轴承、家具及竹木制品、家用电器、文体用品等第二批7个重点行业,基本实现主要传统制造业门类“全覆盖”。

经过2017年至2019年两年多的努力,浙江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760家,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10.1万家;累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4.32万亩,腾出用能空间506万吨标煤。有效利用盘活空间,加快先进制造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建成小微企业园726个,入驻小微企业3.73万家。截至2019年,全省上云企业达到32.5万家;建设121个“无人车间”、“无人工厂”,130个骨干数字企业,127个数字化重大项目,100个数字化园区。传统制造业领域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09家,建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51个。全省拥有年产值超千亿元集群12个,超百亿元集群80多个,累计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1家,居全国前列。

两年多励精图治,浙江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从不到5%回升到6%左右,增加值率从18.2%提高到20.8%,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8.1%,亩均增加值从80多万元提高到近100万元,传统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0%以上,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在高基数上的高质量发展。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浙江实践表明,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地从培养“一村一品、一地一业”起步,再到推进块状集聚、特色发展,传统制造业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大发展大繁荣,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升。浙江块状经济发达,全省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130多个,为全省工业贡献了50%的产值、利润和就业。许多产业的产业链条基本完整,综合配套相对健全,大中小企业合作协同,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同时,浙江拥有大量的专业市场,义乌市场、柯桥轻纺市场、海宁皮革市场闻名遐迩,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网上市场,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共同发展,线上线下市场相互促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设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已经彰显出巨大的影响力,为打破传统路径依赖、破解瓶颈制约指明了方向。正如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说的,任何传统产业只要加上知识和技术,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制造业只要主动去拥抱科技革命,把科技革命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入体内,就能持续保持强健体魄,从而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变传统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

很多传统制造业都是为人类衣食住行提供产品的。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购买力越来越强,传统制造业的市场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增长,市场空间依然十分广阔。从消费渠道看,“互联网+电商”快速发展,网上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大幅提高,浙江拥有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企业和信息经济优势,浙货“出海”、“上网”营销渠道更加宽广。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现在的市场需求,已不是过去对模仿型、排浪式低端产品的需求,而是对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市场永远都在,关键是要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增强供给有效性。

浙商是浙江最珍贵的金字招牌,也是浙江发展最倚重的力量。这些年,面对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广大浙商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向创新要动力、向转型要出路、向品质要效益,走出了一条条卓有成效的转型升级之路。

近年来,浙江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撬动方方面面领域的改革,不断激发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深入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改革,统筹推进事项梳理归集、数据共享、标准化建设、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努力变“企业跑”为“数据跑”、“政府跑”。同时,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深化企业减负担、降成本改革,2019年共为企业减负2280亿元,5年累计超过6000亿元。

材料四

在宁波,除了临港工业,还有慈溪家电、余姚塑料、宁海模具、象山针织、奉化气动元件、海曙纺织服装等门类齐全、层次多样且高度密集、区域特色鲜明的传统制造业集群,在模具、轴承、液气密、紧固件等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

服饰纺织业巨头S公司的染色车间遍布先进机器,鲜见操作工人,更看不到各色染料,一改过去人们对传统纺织印染企业“大染缸”的印象。S公司目前市值超过千亿元,凭借雄厚实力,完全可以在高回报的资本市场呼风唤雨,为什么坚决不做?S公司董事长对此轻描淡写: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正是得益于这种“专注”,S公司在风浪中搏击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纵向一体化服装制造商,连续数年名列中国针织服装出口企业出口规模第一位。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宁波制造业,当初多是由一些有胆有识的农民“洗脚上田”办起来的。办企业,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时势变迁也让许多企业家认识到,坚韧不拔不是一成不变,创新才是制造业的灵魂所在。

一根纱线进去,45分钟后,一件成衣就做好了。拿在手上细看,这件成衣没有一处接缝,真正的一体成型,把纱线变为成衣的“魔术师”就是宁波C公司。从最初的手摇横机到最新的一体成型电脑横机,C公司始终深耕针织装备的研制。伴随着一轮轮产品迭代,C公司也实现了自身研发与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前针织装备德国第一、日本第二,我们跟在后面跑。从跟跑到领跑,现在我们做到了行业第一。后面追兵紧追不舍,我们更要加快跑。”C公司董事长说。

材料五

客观实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过去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矛盾不存在了,但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其中很多是我们没有遇到、没有处理过的。如果守着我们对过去中国实际的认识不动,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我们就难以前进。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六

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是对浙江制造业的一场突击考试。疫情给浙江制造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倒逼制造业企业危中寻机,主动加大技改力度,提升智能化水平。

抗疫之初,正值春节,浙江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产量基本为零。但仅用1个多月时间,浙江就扭转了医疗防护物资供应难的局面。这背后,一批冲在一线的浙江智能制造企业表现可圈可点。在金华,H机器人科技公司技术团队仅用15天时间,就帮助市内5家口罩企业将产能提升20倍,从日产3万只到60万只。2月份,浙江重点口罩机生产企业产能和产量分别是26台和6台,而到3月份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400台和350台。“扭转困局的背后,浙江智能制造功劳不小。而它们之所以能迅速‘转身’,不是凑巧,实则为浙江制造之变。”省经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

疫情来袭,用工需求量大的温州工业企业率先意识到,以往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方式,很难经得起这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小企业各有各的发展路径,然而疫情倒逼,让不少制造企业不约而同走上了“技改”这条路。程某是一家摩托车配件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他更早嗅到了“复工危机”——满满的订单和一时无法返岗的员工,这意味着想快速复工必须另寻良方。于是,他紧急联系了温州市智能制造研究院工程师凌某,启动了企业技改项目。这样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自研究院复工以来,不断有企业主动找上门要求“体检”,“忙得忘了吃饭”已成为凌某的工作常态;而在去年这段时间,他才收到零星几家制造企业的技改评估预约。

材料七

2020年3月,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锚定目标、突出关键,开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新路径,力争今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显著特征,到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6月,浙江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决议》,提出要从10个方面努力建设好“重要窗口”。“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顺势成为10个方面“重要窗口”之一的“努力建设展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的重要内容。

之前的2003年,也是浙江制造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当年6月,随着“非典”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进入新阶段,浙江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省工业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7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举行,首次全面系统概括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即“八八战略”。其中一项正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造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内外市场开放发展、产业链联动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制造内容、制造形态、制造方式面临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特别是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之中。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都摆在那里,躲是躲不过去的,关键是怎么去看?怎么去应对?怎么去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路坦途的。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中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希望并存,战胜挑战就是新机遇,克服困难就能再上新台阶,这就是辩证法。

问题一

结合资料1、2、3,谈谈浙江传统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浙江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优势。(4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字数不超过400字。

问题二

根据你对资料5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以“变”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60分)

要求:

1.紧密结合给定资料;

2.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3.内容充实,论述深刻,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6万名,同比增长1.46%。在党员的性别、民族和学历上,女党员2559.9万名,少数民族党员680.3万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4661.5万名。在党员的入党时间上,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17.4万名,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入党的1550.9万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的6127.7万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入党的1495.6万名。在党员的职业上,工人(含工勤技能人员)644.5万名,农牧渔民2556.1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440.3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人员1010.4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67.8万名,学生196.0万名,其他职业人员710.4万名,离退休人员1866.1万名。

2019年共发展党员234.4万名,比上年增长14.06%。其中,发展女党员99.4万名,占42.4%;发展少数民族党员23.6万名,占10.1%;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188.3万名,占80.3%;发展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106.8万名,占45.6%。发展党员的职业上,工人(含工勤技能人员)14.3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31.6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人员25.3万名,农牧渔民42.4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3.4万名,学生84.4万名,其他职业人员22.9万名。

行测,历年真题,2021年0327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

若阴影部分代表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人数,那么下列哪幅图最能反映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

行测,历年真题,2021年0327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

  • A.A
  • B.B
  • C.C
  • D.D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测,历年真题,2020年0822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

  • A.850元
  • B.900元
  • C.950元
  • D.1000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行测,历年真题,2020年0822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级)

  • A.850元
  • B.900元
  • C.950元
  • D.1000元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