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尤其易于发病,不同季节发生的腹泻,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小儿易发生腹泻与其特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腹泻的病因主要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感染性多见,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饮食不当、过敏、双糖酶缺乏及其他因素等引起的腹泻。
(1)易感因素 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但营养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②免疫功能差,血清中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③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巨噬细胞、粒细胞及溶酶体等,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在加热过程中上述成分被破坏,故人工喂养儿易发生肠道感染。
(2)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①病毒感染: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其他如诺沃克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均可致腹泻;②细菌感染:主要为致腹泻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黏附一集聚性大肠杆菌),其他细菌如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枸橼酸杆菌等;③真菌性:如白色念珠菌、毛霉菌、曲菌等;④寄生虫:如梨形鞭毛虫、结肠小袋虫、隐孢子虫等。
(3)非感染因素 ①饮食不当导致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常因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过早喂给大量淀粉类食品引起;②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过敏而引起腹泻;③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使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乳糖积滞引起腹泻;④气候突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致腹泻。
此外还有症状性腹泻,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而并发腹泻。
2.发病机制 导致腹泻的机制有:因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而致,为"渗透性"腹泻;因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而致,为"分泌性"腹泻;因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为"渗出性"腹泻;因肠道运动功能异常而致,为"肠道功能异常"腹泻。但在临床上不少腹泻并非由某种单一机制引起,而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感染性腹泻多为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进入消化道,亦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病原微生物能否引起肠道感染,取决于宿主防御机能的强弱、感染菌量的大小及微生物的毒力。
(1)病毒性肠炎 各种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有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分解吸收发生障碍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双糖的分解不全亦造成微绒毛上皮细胞钠转运的功能障碍,两者均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
(2)细菌性肠炎 由于肠道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发病机制亦不相同。
1)肠毒素性肠炎: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可引起分泌性腹泻,如霍乱弧菌、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病原体侵入肠道后,一般仅在肠腔内繁殖,黏附在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不入侵肠黏膜。细菌在肠腔中释放两种肠毒素,一种为不耐热肠毒素,与小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cAMP增多后即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肠腺分泌Cl;另一种为耐热肠毒素,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三磷酸鸟苷(GTP)转变为环磷酸鸟苷(cGMP),cGMP增多后亦使肠上皮细胞减少对Na和水的吸收,促进Cl分泌。两者均使小肠液总量增多,超过结肠的吸收限度而发生腹泻,排出大量无脓血的水样便,导致患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侵袭性肠炎: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可引起渗出性腹泻,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可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引起渗出和溃疡等病变。患儿排出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结肠由于炎症病变不能充分吸收来自小肠的液体,且某些致病菌还会产生肠毒素,故亦可发生水泻。
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当饮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当时,消化过程发生障碍,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和吸收而积滞于小肠上部,使肠腔内酸度降低,有利于肠道下部的细菌上移和繁殖,使食物发酵和腐败(即所谓内源性感染),使消化功能更为紊乱。分解产生的短链有机酸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渗透性腹泻),并协同腐败性毒性产物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导致腹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临床表现】
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每日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大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
(2)重型腹泻除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常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1)脱水: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患儿表现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甚则出现四肢发凉等末梢循环改变。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尽相同,可造成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
2)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的原因有吐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量少,热量不足,肠吸收不良,机体得不到正常能量供应导致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致乳酸堆积;脱水使。肾血流量亦不足,其排酸、保钠功能低下使酸性代谢产物滞留体内。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大等症状,但小婴儿症状很不典型。
3)低钾血症:胃肠液中含钾较多,吐泻导致大量钾盐丢失;进食少,摄入钾不足等均可致体内缺钾。但脱水酸中毒时钾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血清钾大多正常。当脱水酸中毒被纠正,排尿后钾排出增加、大便继续失钾以及输入葡萄糖消耗钾等因素使血钾迅速下降,随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无力、腹胀、心律不齐等。
4)低钙和低镁血症: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更多见,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极少数久泻和营养不良患儿输液后出现震颤、抽搐,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低镁血症的可能。
2.分型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又称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以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大便镜检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病毒较难分离,有条件可直接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测病毒,或用大便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病毒抗原,或PCR及核酸探针技术检测病毒基因。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3~8天,少数病程较长。
(2)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潜伏期1~2天,起病较急。轻症仅大便次数稍增,性状轻微改变;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黏液,伴呕吐,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镜检无白细胞,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7天,亦可较长。
(3)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常见的侵袭性细菌有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杆菌等。潜伏期长短不一。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呈黏冻状,带脓血。常伴恶心、呕吐、高热、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出现休克。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大便细菌培养可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4)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大便次数增多,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临床常伴腹痛。个别病例可伴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耐药的金葡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某些梭状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引起肠炎。多见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患儿,婴幼儿病情多较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的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黏液,少数为血便。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真菌性肠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做出临床诊断。必须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注意寻找病因。
肠道内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比较困难,从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考虑,可先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两组: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 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虫等肠道内、外感染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转为正常。②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一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泻、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过敏性腹泻等,可根据各病特点进行鉴别。
2.大便有较多白细胞者 常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分,必要时应进行大便细菌培养、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尚需与下列疾病鉴别:①细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便次多,量少,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②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糊状呈暗红色,渐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常伴休克,腹部X线摄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治疗】
1.治疗原则 以预防和纠正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及预防并发症为原则。急性腹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疗法问题。中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治则,针对不同病因辨证施治,同时配合小儿推拿、针灸等外治法。
2.一般治疗
(1)饮食疗法 腹泻时应注意进行饮食调整,减轻胃肠道负担,但是由于肠黏膜的修复及蛋白丢失导致机体对蛋白质需求增加,故控制饮食应适当,以保证机体生理的需要量,补充疾病消耗,利于疾病的恢复。母乳喂养的患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患儿,用稀释牛奶或奶制品喂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儿童则采用半流质易消化饮食,然后恢复正常饮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待病情好转,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可采用去乳糖饮食,如用去乳糖配方奶粉或去乳糖豆奶粉。有些患儿在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需要考虑蛋白过敏引起的过敏性腹泻,改用其他种类饮食。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两周。
(2)液体疗法 主要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脱水往往是急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液体疗法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法。
1)口服补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可用于预防和纠正腹泻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少量频服,8~12小时将累积损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维持补液,将ORS液加等量水稀释使用。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眼睑浮肿可改白开水口服。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病情重、呕吐腹泻剧烈或腹胀患儿。静脉补液首先要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制定"三定",即定量(输液总量)、定性(溶液种类)、定速(输液速度),然后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适当调整方案。
第1天补液:
定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生理需要及继续损失的液体总量。根据脱水的程度确定,轻度脱水时90~120ml/kg,中度脱水时120~150ml/kg,重度脱水时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肺、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应根据具体病情再作详细计算。
定性: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应根据脱水的性质而定。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如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脱水处理。
定速:输液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的程度和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原则上是先快后慢,有重度脱水或有休克表现需尽快补充血容量,可用等渗含钠液20ml/kg,在30~60分钟内快速输入。累积损失量(扣除扩容液量)应在8~12小时补完,每小时8~10ml/kg;在脱水基本纠正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时速度宜减慢,于12~16小时内补完,每小时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
纠正酸中毒:治疗重点应是纠正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发病及尽早恢复肾循环和肾功能。轻度酸中毒能随脱水的改善而得到纠正,不需另给碱性药物。对重度酸中毒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气测定结果用1.4%碳酸氢钠进行纠正。
钾的补充:低钾的纠正一般可按10%氯化钾每日1~3ml/kg计算,浓度一般不超过0.3%(新生儿常用0.15%~0.2%)。每日静脉滴入的总量不应少于8小时,切忌将钾盐静脉直接推注。因细胞内钾浓度恢复正常要有一个过程,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天。患儿能口服或缺钾不严重时,可用口服方法,剂量同静脉注射。患儿若能恢复原来饮食的半量时,即可考虑停止钾的补充。一般情况下,补钾的原则是见尿补钾,因为无尿时补钾则钾潴留在体内,有引起高钾可能。
其他电解质的补充:在补液过程中,如出现手足搐搦(尤多见于营养不良、佝偻病患儿),可由静脉缓慢推入10%葡萄糖酸钙5~10ml(用等量葡萄糖溶液稀释)。如用钙剂后搐搦不见缓解反而加重,考虑低镁的可能,或经血镁测定证实时,可给25%硫酸镁,每次0.1mg/kg,每日2~3次,深部肌肉注射,症状消失后停用。
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量根据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补充。病情明显缓解者,可改为口服补液。若腹泻仍频繁或呕吐者,应继续采用静脉补液。生理需要量则按每日60~80ml/kg计算,用1/3张含钠液补充,能口服则减量;继续损失的补充原则为丢失多少补多少,一般给1/3~1/2张含钠液;同时仍需注意继续补钾和纠正酸中毒。
2.药物治疗
(1)控制感染 病毒性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应合理使用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但对重症患儿、新生儿、小婴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应选用抗生素。根据大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黏液、脓血便患者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针对病原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婴幼儿选用氨基苷类和其他有明显副作用的药物时应慎重。
(2)微生态疗法 长期腹泻者大多与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故切忌滥用抗生素,可用微生态疗法。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常用的有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链球杆菌、需氧芽孢杆菌等菌制剂。如肠道菌群严重紊乱,应选用两种以上的菌制剂进行治疗。
(3)肠黏膜保护剂 与肠道黏液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同时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如蒙脱石粉。
关于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的治疗,主要是积极寻找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同时应用液体疗法、营养治疗和药物疗法。①液体疗法: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②营养治疗:此类患儿多有营养障碍,因此继续饮食是十分必要的。应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应调整饮食,6个月以下小儿,用牛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或用酸奶,也可用奶一谷类混合物,每日喂6次,以保证足够的热量;6个月以上的可用已习惯的日常饮食,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少数严重病例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可采用静脉营养。③药物疗法:抗生素应慎用,仅用于分离出有特异病原的患儿,并要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注意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同时给予微生态疗法和肠黏膜保护剂。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唇腺属于
-
- A.纯浆液性腺
- B.纯黏液性腺
- C.混合性腺
- D.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
- E.以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
- 查看答案
腭腺属于
-
- A.纯浆液性腺
- B.纯黏液性腺
- C.混合性腺
- D.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
- E.以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
- 查看答案
舌下腺属于
-
- A.纯浆液性腺
- B.纯黏液性腺
- C.混合性腺
- D.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
- E.以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
- 查看答案
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是
-
- A.EBV
- B.CMV
- C.VZV
- D.HSV-1
- E.HSV-2
- 查看答案
产生IL-2和IFN-γ,介导炎症反应
-
- A.Th1细胞
- B.Th2细胞
- C.Tc细胞
- D.NK细胞
- E.巨噬细胞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