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矿现有人员800余人,主要为凹陷型露天矿,矿山设有排土场,主要的排岩方式为汽车、推土机排岩方式。该排土场原始地形为东侧低,南、西、北面高,整体向东倾斜的倒梨状沟谷斜坡地形,后缘山脊走向20°~25°,宽度约500m;前缘挡渣坝处窄小,宽度约250m。排土场内由南至北发育有两条主冲沟,两条冲沟中间为一缓坡山脊,场地标高介于1563~1698m之间,地形坡度在场地1625m以下为15°左右,1625m以上坡度介于20°~40°,排土场北侧冲沟内在标高1599~1604m之间有一鱼塘,占地面积约为4300㎡。该排土场于2014年10月开始排土,2015年夏季前已堆积180余万立方米基建剥离的废土石,土石比为6:4。岩石岩性为强风化-弱风化的辉长岩,堆积标高在1600~1690m之间,形成了1690m、1650m、1630m三个排土台阶。2015年11月,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到该铁矿检查过程中,发现排土场排土平台未反坡等隐患,将该排土场诊断为病级排土场,要求该企业加强对排土场的安全管理及检查,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整改。但该排土场敷衍了事并未严格执行有关指令。2016年2月27日6时40分左右,排土场突然发生滑坡,滑坡体属于矿山排弃废土石,总面积21×104m3,滑坡总方量约56×104m3,其中排土场内散体物质39×104m3,由于滑坡滑动剥蚀带动滑动区软土17×104m3,从滑坡后壁到滑坡前沿最远距离1060m,滑动距离约770m,滑坡后壁垂高约90m,滑坡后壁顶面到堆积体最前沿垂直高差约210m,滑坡体沿着排土场松散堆积物与原地表软弱岩土接触带滑动,在重力作用下,冲毁拦渣坝后,继续快速顺坡而下滑行600余米掩埋两户农房,摧毁位于排土场下方的矿山公路。虽经全力抢救,但仍有两人在该起事故中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简述排土场存在哪些情况时可以被判定为病级。
2.简述排土场发生滑坡的形式有哪些。
3.简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排土场滑坡。
4.简述排土场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排土场存在以下情况时可以判定为病级:
(1)排土场基底条件不好,但平时对排土场的安全影响不大的。
(2)由于排土场段高高而在台阶上出现较大沉降的。
(3)排土场排土平台未反坡的。
(4)经验算,余推力法安全系数大于1.00小于设计规范规定值的。
(5)汽车排土场安全路堤达不到设计规范的要求的。
2.排土场发生滑坡的形式:
(1)沿排土场内部的滑坡。
(2)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
(3)沿软弱基底鼓起引起的排土场滑坡。
(4)上述3种破坏形式中的2种或3种破坏面的组合形式。
3.预防排土场滑坡的措施:
(1)科学组织排土场前期设计与建设的论证工作。
(2)完善排土规划体系,调整排土工艺。包括:①清理地表植被层、松软基底或将原始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段改造成为阶梯地带降低初始坡度;②在底部排弃大块岩石;③合理安排排土顺序和设置排土高度;④采用类比法或其他方法计算,确定合理的排土阶段高度。
(3)完善排土场排水设施。
(4)修建防护挡墙。
4.排土场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排土场段高、排土线长度、反坡坡度、地基等排土参数检查。
(2)检查排土场滑坡。排土场滑坡时应检查滑坡位置、范围、形态和滑坡的动态趋势以及成因。
(3)检查排土场坡脚外围滚石安全距离范围内是否有建构筑物和道路,是否有耕种地等,不得在该范围内从事任何活动。
(4)检查排土场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危及排土场安全运行的因素。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
-
-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B.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D.坚持中国梦
- 查看答案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发展理念。
-
- A.创新、协调、绿色、改革、共享
-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包容
-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D.创新、法治、绿色、开放、共享
- 查看答案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 )。
-
- A.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
- B.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 C.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 D.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
- E.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查看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查看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
-
- A.创新
- B.全面依法治国
- C.开放
- D.共享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