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某市地形平坦,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主导风西北风。该市东南工业区A热电厂现有5×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12MW抽凝式机组,供水水源为自备井,SO2现状排放量1093.6t/a。
为了满足城市供热需求,拟淘汰A热电厂现有锅炉和机组,新建2×670t/h煤粉炉和2×200MW抽凝发电机组,年运行5500小时,设计煤种含硫0.9%,配套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采用低氧燃烧,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脱硫率90%,建设一座高180米的烟囱,烟囱出口内径6.5米,烟气排放量424.6Nm3/s,出口温度45度,SO2排放浓度200mg/Nm3,NOX排放浓度400mg/Nm3,工程投产后,将同时关闭本市现有部分小锅炉,相应减少SO2排放量362.6t/a。
经估算,新建工程的S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为0.1057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098米,NO2的D10%为37000米。
现有工程停用检修期间,某敏感点X处SO2环境现状监测小时浓度值为0.021~0.031mg/m3,逐时气象条件下,预测建设工程对X处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65mg/m3。
城市供水水源包括城市建成区北部的地下水源和位于城市建成区西北部15km的中型水库。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8×104m3/d,污水处理后外排。
(注:SO2二级小时标准是0.5mg/m3,NO2二级小时标准是0.24mg/m3,排放的NOx全部转化为NO2)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O2排放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2.给出判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和D10%。
3.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4.计算X处的SO2最终影响预测结果(不计关闭现有小锅炉贡献值)。
5.给出本项目供水水源的优选顺序。
6.本项目大气监测点应布设几个?
7.地下水是否应该进行监测?如果监测,请分析布点原则,主要监测因子的确定。
8.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昼间噪声为60dB,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9.如果该项目凝汽器及其他冷却水采用直接排海方案,海洋水质方面的评价技术要求是什么?
10.热电联产项目厂址应考虑哪些因素?从环保角度,哪些因素可能构成制约性因素?
11.如果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本项目供水水源,本项目工程环评内容还应调查哪些内容?
12.新建的2台锅炉预测表明NO2占标率较高,与当地背景值叠加后可能导致环境超标,根据环评结果提出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13.根据确定的大气评价等级,说明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14.如果X处日均值NO2预测超标,则应给出哪些NO2的大气预测结果?
15.说明本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 (1)根据本项目相关信息和所给条件,本项目实施后全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计算如下:
200×424.6×5500×3600×10-9=1681.4t/a;
(2)区域二氧化硫排放增加量计算如下:
1681.416-1093.6-362.6=225.2t/a。
经计算,全厂SO2排放量为1681.4t/a,区域增加排放225.2t/a。
2.如果不考虑运动过程的衰减,则NO2的最大地面浓度:400×0.1057÷200=0.2114mg/m3;
PSO2=0.1057/0.5=0.2114=21.14%;
PNO2=0.2115/0.24=0.8815=88.08%;
Pmax(SO2,NO2)=88.08%,则D10%=37000m。
3.(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应取NO2的最大小时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作为判据。其Pmax大于80%,且D10%大于5km,故大气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2)大气评价范围为:以180m烟囱为中心,25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或西北一东南为主轴的边长为50km的矩形区域。
4.《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规定,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分析,应考虑预测值和同点位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1)现状值为:0.021~0.031mg/m3;
(2)新建工程预测贡献最大值:0.065mg/m3;
(3)预测结果叠加现状值后,最小值应为0.021+0.065=0.086(mg/m3),最大值应为0.065+0.031=0.096(mg/m3)。即范围为0.086~0.096mg/m3。
5. 由于该项目地处西部缺水少雨地区,优先考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将水库的水作为备用水源,禁止开采地下水
6.上题已确定大气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现状监测布点原则至少应布设10个监测点。监测点的布设见表4-2。
表4-2 现状监测布点原则
7. 电厂地下水影响因素有灰场和电厂厂区污水处理区,主要是灰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应该进行监测。
(1)采用控制性布点和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布设在建设项目场地、周围环境敏感点、地下水污染源、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监测井点的层位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价值的含水层为主。
①由于贮灰场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西北向东南,本次评价灰场至少布置3个监测点,沿地下水流向在事故贮灰场上游、沿地下水流向贮灰场下游以及最可能出现扩散影响的贮灰场周围各布设1个监测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中对贮存、处置场的地下水监测点位的布设做了相关的规定]。
②电厂厂区应至少布设1口井。
(2)考虑到电厂灰渣中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主要污染因子,本次灰场地下水监测主要因子可以确定为:pH、F、总硬度;另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煤质情况,选择以下监测因子Pb、As、Cd、Fe、Mn和Cr6+进行监测。考虑电厂厂区污水特征,还应监测硫酸盐、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
8.项目位于工业区,厂界噪声应该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类功能区标准。3类功能区昼间的标准要求是65dB,因此,符合要求。
9.如果该项目凝汽器及其他冷却水采用直接排海方案,海洋水质方面的评价技术要求有:
(1)采用热能量运输方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温排水进入海域后的温升范围,给出不同工况(抽气及纯凝工况)不同温升的等温线及包络面积。
(2)水质数值模拟时应给出大小潮位的预测结果,并采用实测潮位对模拟参数进行验证,说明模型参数的合理性。
(3)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温排水口选择的合理性。
(4)预测余氯影响范围。
10.热电联产项目选址符合供热规划的热源点的要求,选址应避开城市上风向。在集中供热区范围,蒸气为介质的一般按8km考虑,在8km范围内不重复建设热电项目;以热水为供热的热电项目覆盖供热半径一般按20km考虑,在10km范围内不重新规划建设热电项目。
环境保护制约因素主要有:
(1)水资源因素(地表及地下水、中水问题);
(2)SO2排放及总量控制、来源制约因素;
(3)大气环境质量是否满足功能区质量要求;
(4)灰场与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
(5)工程占地受农田、保护区、风景区、生态脆弱区的制约等。
11.如果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本项目供水水源,本项目工厂环评内容还应调查的内容包括:
(1)应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包括位置、处理工艺、设计规模、实际处理水量、中水水质、中水水量、现状及中水去向等)。
(2)污水处理厂与本项目的距离,如果供水管线不单独立项,供水管线也应包括在本项目中进行评价。
12.根据《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0号)中相关要求“低氮燃烧技术应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首选技术,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时,应建设烟气脱硝设施。
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
(1)自身削减,本工程两台机组应增加烟气脱硝措施;
(2)区域削减,当地如有NO2削减计划,在环评叠加预测时应予以考虑。
13.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应取NO2的最大时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作为判据。其Pmax大于80%,且D10%大于5km,故大气评价等级应为一级。因此,对应的大气环境现监测方案内容包括:
(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两期(冬季和夏季)监测。
(2)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3)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00,05:00,08:00,11:00,14:00,17:00,20:00,23:00时8个小时质量浓度值。
(4)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5)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6)各监测期间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14.如果X处日均值NO2预测超标,则应给出NO2的大气预测结果包括:NO2日均值超标范围、程度、超标位置,分析日平均质量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
15.本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具体如下:
(1)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
(2)收集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3)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有限公司为大幅度降低吨铜成本、增加效益、充分挖掘潜力和利用闪速炉首次冷修的良机,决定进行扩建改造工程,将铜的产量由15万t/a提高到21万t/a。其中:阳极铜产量由15万t/a提高到21万t/a,其中,19万t/a阳极铜生产阴极铜,2万t/a阳极铜作为产品直接外销;阴极铜产量由15万t/a提高到19万t/a;硫酸(100%硫酸)产量由49.5万t/a提高到63.4万t/a。
改扩建工程内容包括闪速炉熔炼工序、贫化电炉及渣水淬工序、吹炼工序、电解精炼工序、硫酸工序五个工序的改扩建。
扩建改造工程完成后,硫的回收率由95.15%增至95.5%,SO2排放量由2131t/a降至1948t/a,烟尘排放量由139.7t/a降至133t/a;废水排放总量为375.4万t/a,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u、As、Pb。工业水循环率由91.7%增至92.5%。
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生产过程中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干燥尾气、环保集烟烟气、阳极炉烟气、硫酸脱硫尾气(通过环保集烟罩收集闪速炉等冶金炉的泄漏烟气)4个高架排放源。其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图所示。
项目冶炼过程中产生水淬渣、转炉渣;污酸、酸性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含砷渣、石膏、中和渣。中和渣浸出试验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评价范围和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数。各污染源SO2最大地面浓度及距离详见表。
SO2最大地面浓度及距离
2.干燥尾气、环保集烟烟气、硫酸脱硫尾气是否达标排放?
3.全年工作时间为8000小时,问项目是否满足SO2总量控制要求?
4.主要污染物以及产污节点是什么?
5.进行项目工程分析时,对“增产减污”项目,应收集哪些资料?
6.根据浸出试验结果,说明中和渣是否为危险废物。运营期固体废物应如何处置?
- 查看答案
某化工项目拟建在某城市远郊某工业区,以氯苯、三氧化硫、二氯亚砜、氨水为原料,进行磺化、酰氯化反应和胺化反应,年产对氨基苯磺酰胺1000t。项目厂区占地40000m2,建设生产车间一座、独立的原料及成品罐区(带罩棚)一个、危险品库一个、2t/h锅炉房一座。项目排放氯化氢、氨气、氯苯等工艺废气;排放生产废水,其属酸性有机废水,并含有一些难降解毒性物质;还排放工艺废渣等固体废物。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依靠重力流经管道排入A河。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二级标准后经管道排入A河。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锅炉房噪声。
项目周围有三个村镇,分别位于拟建址西南4km、东5km和东北3km。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居民区。A河为GB 3838—2002中规定的Ⅳ类水体。项目所在地区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类区。项目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主要原料和产品的理化及毒理性质如下:
氯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令人不愉快的苦杏仁味。熔点-45.2℃,沸点132.2℃,相对密度(水为1)1.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为1)3.9,闪点28℃。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麻醉作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麻醉症状,甚至昏迷。脱离现场,积极救治后,可较快恢复,但数日内仍有头痛、头晕、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液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反复接触,则起红斑或有轻度表浅性坏死。慢性中毒:常有眼痛、流泪、结膜充血的症状;早期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重者引起中毒性肝炎,个别可发生肾脊柱损害。LD50为2290mg/kg(大鼠经口)。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易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氨水:35%水溶液,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三氧化硫:无色液体或者无色至白色晶体,有发烟、吸湿特性。蒸气比空气重。α体、β体和γ体的熔点分别为62℃、33℃和17℃。该物质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质和还原性物质以及有机化合物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与水和潮湿空气激烈反应,生成硫酸。水溶液是一种强酸,与碱激烈反应。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蒸气和食用吸收到体内。20℃时该物质蒸发,迅速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该物质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食入有腐蚀性。反复或长期接触气溶胶,肺可能受损伤,并有牙蚀的危险。含三氧化硫的强无机酸雾是人类致癌物。不可燃。受热引起压力升高,容器有爆裂危险。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二氯亚砜:无色至浅黄或浅红色发烟液体。有窒息气味。加热至140℃以上分解成氯气、二氧化硫和氯化硫,遇水水解成二氧化硫和盐酸。能与苯、氯仿混溶。相对密度(d204)1.638。熔点-104.5℃,沸点76℃。有催泪性和腐蚀性。贮存:密封阴凉干燥保存。按《危险货物品名表》,属酸性腐蚀品。
对氨基苯磺酰胺: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熔点165~166℃。接触磺胺类的工人,有干咳、食欲不振、口中有恶味、头痛、头晕、易疲乏、精神萎靡、工作后思睡等症状。遇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氧化硫。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LD50为3900mg/kg(大鼠经口);3000mg/kg(小鼠经口);1300mg/kg(兔经口)。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哪些?
2.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应调查哪些因子?如建设地区没有其他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选用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废气排放?
3.项目涉及哪些危险物质?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可分为哪些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存在哪些重大事故风险?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环境敏感性调查应调查哪些内容?
4.项目排放的生产废水,未处理前如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来划分,水质复杂程度如何?项目排水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来避免事故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的重大环境影响?
- 查看答案
某北方地区拟建一条四车道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沿线经过山岭重丘区,山体植被主要为落叶松和白桦,为次生林,且需开凿约3km的隧道通过;经过平原区20km,其中占用农田约10hm2、杨树人工林5hm2,草地约6hm2。设置取土场21处、弃土弃渣场7处。沿线有村庄6个,人口约1500人,其中因工程占地需移民30户。设置收费站2处,服务区1处。另外,工程还需经过一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跨越一河流Y需建一中型桥梁,该河流下游为某城镇饮用水水源地。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应弄清哪些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关注什么?应提出什么措施?
2.给出工程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与污染源监测计划。
3.本工程需经过一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应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其环境可行性?
4.弃土场如何恢复?
5.对于跨越Y河应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其环境合理性?
- 查看答案
某油田拟新开发一个35km2区块,年产原油60×104t,采用注水开采,管道输送。该区块新建油井800口,大多数采用丛式井;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在井场泥浆池中自然干化,就地处理;集输管线长约110km,均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区内有小水塘分布,小河甲流经区内,并在区块外9km处汇入中型河乙,在交汇口处下游8km处进入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2,在自然保护区内不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离为500m。集输管线穿越河流甲一次。开发区块内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类型如图所示(单位:hm2)。[2008年真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
2.指出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问题,简述理由。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6. 生态影响评价应为几级评价?说明理由。
7.指出基本农田影响评价因素。
8.给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保护措施。
9.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0.本工程施工期对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否有不利影响?
11. 简述油田落地油的来源,给出控制方案?
12.对区块内的草地,可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13.处于农田区的井场,封井后应做哪些工作?
14.给出钻井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的处理途径。
15.给出工程调查与分析的主要内容。
16.对项目区的生物多样性应调查哪些内容?
17.对草地生态系统应调查哪些功能性指标?
18.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除常规评价外,还有必要提出应做哪些工作?
- 查看答案
拟扩建金矿采选项目,现在矿石开采规模约3600t/d,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涌水,目前没有明显影响该区域内4个村庄地下水的取用。评价区内有地表沉陷发生,采矿中的废石堆置于甲废石场,废石场堆存量已接近设计容积,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装入草编织袋内,先堆置于铺设普通水泥地面的堆棚内,堆棚有渗滤液收集池,然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置。选矿废水回用不外排,尾矿浆含有Pb、Cu、Ag、Cr等离子,排入尾矿库,尾矿库的上清液回用。
扩建主体工程为扩大井下采场,扩建后矿石开采能力将达到7200t/d,在山岭型冲沟新建乙废石场,占地2.3hm2,该冲沟植被现状以草灌为主,采矿石为工类,一般工业废物排入乙废石场,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仍临时堆置于现有堆棚,再适时运往某化工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填埋场填埋,扩建后工程尾矿仍排至现尾矿库,生产废水亦回用不外排。[2008年真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
2.说明氰化矿渣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现行危废贮存和填埋要求,简述理由。
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简述理由。
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需要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
5.新建废石场应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6.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7.给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氰化废渣处理处置方案?
8.指出尾矿库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限6项)。
9.若工程对4个村庄的地下水有影响,其可能的影响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
10.工程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内容?
11.环评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应于几日后向公众公告信息?公告哪些信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