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4
1949年3月23日下午,西柏坡阳光明媚,毛泽东同志从住了10个月的小院里走出来,正好碰到迎上来的周恩来同志。他望着远处连绵雄伟的太行山,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答道:“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于中国发展来说,“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量度中国步伐的显著路碑。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完成,一个又一个五年,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管子·乘马》言:“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虽说前路并非一片坦途,但要坚信的是,一往无前、永不止步,戒骄戒躁,从来都是成就伟大事业的最正确姿态。
(四)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4中的划线句子“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在1000字左右。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事者 谋定而动 行且坚毅
《管子●乘马》言:“ 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句古语,强调伟大的梦想与事业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党员就要当好带头人,发挥示范作用,用深谋远虑的眼光、真抓实干的行动和自我警醒的意识来干事创业,推动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事者生于虑,治国理政要谋定而动。既要全面、科学规划,也要创新治理理念,转变治理方式。只有深谋虑才能行稳致远,否则看似稳步向前,实际上却透支了发展潜力,也难以实现国家富强。因此,深惟重虑,从攻坚脱贫到乡村振兴、从对外开放到一带-路、从服务型政府到数字化政府建设,我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战略,不断突破自我、挑战自我,为国家建设提供指导性的政策规划。同时,还在治理中顺应时代潮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简政放权,丰富治理主体,号召群众参与,以民生导向助力社会发展。
事者成于务,党在为民履职中要躬身实干。既要积累经验,提升专业能力,还应从群众需求出发,优化民生服务。“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基层工作长期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更需躬下身子狠抓落实,在深入基层时强调工作方式的合理性,在实干担当方面“加满油”。如果说扎实肯干是干部为民服务的基础,那随着美好生活的不断发展,当下我们还应聚焦民生所需,真正为民所想。我党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群众需求,既改善了生存环境,还通过农家乐等确保了民众就业、提高收入,更是运用新乡贤等方式完善治理,实现高品质服务。.
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做成- -件事的关键不仅在于谋划决策的战略眼光、真抓实干的精气神,还要时刻警惕“傲”这一-顽疾,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强化谦逊的血脉传承。
事者因傲而失,党在推动事业发展中也绝不能骄傲自满。要戒骄戒躁,笃定前行,摒弃形式主义,永远秉持无私服务的初心。“骄兵必败, 骄和躁历来是革命工作的大敌”,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体党员,越是发展顺利的时期,越是容易出错的时期,必须进-步强化忧患意识,毫不懈怠,只争朝夕。同时,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高举实事求是的旗帜,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真调研、真落实,坚持用事实说话。唯有永葆初心,将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放在心头,党员干部才能所向披靡,战胜一切险阻。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面对挑战和问题,我们不能退缩,要肩负时代重任,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老李和小李是父子俩。老李除小李外还有一个哥哥李立,再无其他亲属。小李17岁,除老李外也无其他亲属。某日,父子二人外出,不幸遭遇车祸去世,无法判定二人具体的死亡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老李是长辈,故推定老李先死亡
- B.假如老李和李立是养兄弟关系,则李立无法继承老李的遗产
- C.老李和小李虽同时遭遇车祸,但推定小李先死亡
- D.老李去世后,李立可以继承老李租的小汽车的所有权
-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用天干和地支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在古代指的是( )。
-
- A.丑时
- B.子时
- C.申时
- D.亥时
- 查看答案
材料2
“马千里今天下年又要来教戏了。”消息一大早就在新民县华.公村传开了,思敏放下碗筷,稍做收拾,来到村头大舞台,争分夺秒练习,等待老师前来指点。
40多岁的思敏,从小跟着家人听戏,一不留神,从“粉丝”变成了“戏痴”。在过去,思敏跑遍十里八村去看戏。如今,不出村就能在家门口欣复名家唱段了。最让她开心的是,这些名角不仅到村里唱戏,还教村民唱戏。
“过去演几场就走了,群众‘不解渴’。如今剧团开展‘结对子、育骨干',在乡村打造一批走的农民剧团。”新民县花鼓戏团团长小胖说。
思敏不出村就能得到名师思君指点,得益于新民县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虽然仅新民县花鼓戏团每年就到多下演出100多场,但要让戏曲在乡村扎下根,最好的办法是让群众“自娱自乐”。因此,除了政府出钱,群众看戏之外,新民县还鼓励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乡村戏曲团队开展“结对子、育骨干”活动,通过“搭台子、指路子”等方式,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发展,对乡村文艺人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
农民演、农民看。人称“戏窝”的华公村已经这么唱了4年,现在唱上了。华公村农民花鼓戏团的演员也逐年増加,从3人到5人,最后发展到30人。
“戏曲是在民间产生的,又在民俗活动的氛围中逐步发起来,要在乡村推广普及戏曲艺术,就要借助民间的生活礼仪,培育戏曲在乡村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小胖说,新民县花鼓戏团充分把握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民俗节庆,结合民间风俗和节庆文化开展戏曲演出,老百姓非常喜欢。
怎样确保唱的戏是乡村群众欢迎的?一份《多村演出节目单》,一份《多村演出调查问卷》,是新民县探索让“戏”对味和受欢迎的举措。“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和院团沟通,制定《多村演出节目单》下发到村里,村民从中选出最喜欢的5个,我们汇总需求后反馈给院团,他们以此安排接下来的演出。”新民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小胖拿着一份调查“菜单”说,“去年县里做了3次调,下发3000多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是乡村的青年观众更喜欢现代,而中老年观众更喜欢传统戏曲,尤其是贴近多生活的戏。
“目前乡村的戏曲观众仍以老年人为主,要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有必要对戏曲剧目进行现代化创新。”于是,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不同需求,新民县花鼓戏团在乡村演出的不仅有经典的花鼓戏,还有现代戏。“我们以现代戏吸引年轻观众来现场,再演几出有趣的花鼓小戏,很快,一些人就被花鼓戏“圈粉”了。”小胖说,“戏曲院团也应根据村演出市场的规律安排自己的演出计划。既然观众需求不一样,我们就不能一成不变,所以大家花心思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我们以进乡村为契机,采集了许多贴近多村生活的民间故事,创排了《五朵村花》《鹅匠》等现代戏曲作品,不仅老年人喜欢,年轻人也看得津津有味。只有把戏唱在群众心坎上,才能吸引乡村观众,让戏曲在乡村真正留得下。”(华/公教育整理)
每次演出前,花鼓戏团的演员都会给观众介绍一下剧目的内容、作者、创作背景等, 一点一滴地为他们普及戏曲知识。对此,华.公小胖解释道:“除了要为乡村观众唱好戏,我们还要培养乡村观众,让他们了解戏曲、认识戏曲、喜欢戏曲。”
盛夏的一天,花鼓戏排练厅的温度接近40摄氏度,15岁的婷婷和20多个同龄的孩子,还在这里集中训练。他们是花鼓戏团与新民县职业高级中学联合创办的戏曲表演班的第一期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婷婷的一招一式已经颇有味道。听说要经常下农村演出, 很辛苦,她不假思索地说:“我们本来都是农村里的孩子,所以去农村演出就是回家,并不会觉得辛苦”。“从乡村挖掘有潜力的孩子加以培养,以后再反哺乡村,乡村的戏曲才能得以持续。”小胖说道。(华/公教育整理)
“我们不仅仅是为乡村群众唱几场戏,更重要的是要‘种戏’小胖说,“戏曲生长在民间、活跃在民间、变革在民间。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回归民间,回归群众,才能在乡村留得住、传得开、唱得响。”
- 查看答案
感冒药:中药:西药
-
- A.感冒药:中药:西药
- B.标枪:田赛:径赛
- C.城墙:古建筑:西方建筑
- D.学士:硕士:博士
- 查看答案
微量元素:稀有金属:铜
-
- A.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松树
- B.海洋动物:哺乳动物:北极熊
- C.内陆湖:淡水湖:青海湖
- D.节肢动物:两栖动物:鳄鱼
- 查看答案